血热症
【热门推荐】血热怎么调理?血热如何调理?

【热门推荐】血热怎么调理?血热如何调理?血热怎么调理?血热,顾名思义,就是血液内生火热,血行加速,易使体内毒素上升,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出油、生痘痘、手心发热、流鼻血、经期量多等。
那血热的人怎么调理好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血热表现症状血热,就是热邪进入到血中,导致血行加速而诱发...血热怎么调理?血热,顾名思义,就是血液内生火热,血行加速,易使体内毒素上升,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出油、生痘痘、手心发热、流鼻血、经期量多等。
那血热的人怎么调理好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血热表现症状血热,就是热邪进入到血中,导致血行加速而诱发的一系列症状,以出血和发热有火为核心表现。
譬如煮水,持续给水加热,慢慢水会沸腾甚至溢出发出响声等等。
正常来说,血运行要有个合适的温度环境,一旦过热就要找个发泄出口,说几个常见症状,可以自测下。
1、出血。
血得热则溢。
出血的方式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小红点,瘀斑红斑,出疹等;出血部位取决于哪里受伤了,比如膀胱络受伤导致尿血,大肠络受伤导致便血,胃络受伤引发呕血,肺络受伤引发咳血。
如果身体某处持续出血,一定要引起重视了。
2、烦躁不安。
血脉同心相通,心藏神,血热扰动心神,使之躁动不安,心烦狂躁,爱发脾气,心慌。
更甚者,不易入睡,失眠,多梦,耳鸣耳聋。
3、发热。
这种发热和阴虚不同,血热是持续性发热,去量下温度还不高;而阴虚可能一阵阵间断性的。
1)手心脚心持续性发热,脸发红,容易热&出汗。
2)有的是每到午后就发热,夜里就凉了。
4、易发皮肤问题。
轻则皮肤潮红,出油多,长痤疮,起小红点,皮肤灼热,阵发瘙痒,用手一抓抓痕是红色的。
重则得荨麻疹,丘疹,斑丘疹等。
5、头发早白。
发为血之余,持续血热耗损阴血,阴血不足无法滋养头发,容易早白,脱发等。
6、舌质红,舌苔黄,甚者裂纹舌,口干口渴口唇红。
7、大便秘结干燥,小便短黄。
8、经期提前且量多色深或经期延长且淋漓不断。
二、血热怎么调理?1、适量运动:血热的人不适宜做剧烈运动,应做温和运动,例如瑜伽,静态运动有利于调节体内血运,抚平情绪波动。
中医学 “气血辨证”——血热证

中医学“气血辨证”——血热证
血热证是指火热炽盛,热迫血分,以出血与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一、证候表现
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女子月经量多或月经先期,血色鲜红,质地黏稠,舌红绛,脉弦数。
二、证候分析
1.多因外感热邪,或因情志过极、过食辛辣燥热之品等因素,化热生火,侵扰血分所致。
热邪灼伤血络,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由于火热所伤脏不同,其出血的部位各异。
肺络伤则咳血;胃络伤则吐血;肾及膀胱络脉伤则尿血;肠络伤则便血;衄血又有鼻衄、齿衄、舌衄、肌衄之分,皆与所属脏腑火热炽盛,络破血溢有关;胞络受损,则见崩漏,女子月经量多或月经先期;邪热煎熬,使血液浓缩塞聚,故血色鲜红,质地黏稠;舌红绛,脉弦数,为血热炽盛,血流涌盛之象
2.血热证在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中皆可见之,这里主要论述的是内伤杂病的血热证,外感热病的血热证,可参阅“卫气营血辨证”中的血分证。
三、辨证要点
出血与实热症状共见。
血热是怎么回事,身体的病理状态

血热是怎么回事,身体的病理状态
关于《血热是怎么回事,身体的病理状态》,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热是身体的一种病理状态,引起血热有遗传因素,长期的激动情绪以及抑郁的状态都会导致血热,血热会引起口干口苦,便秘的症状,要及时调理,男性可以多吃龟苓膏。
一、血热的症状
血热泛指热象表现如口干、口苦、发热夜甚、舌红苔黄、尿
短赤、便秘等一系列症群的多种疾病。
血热可动风,也可耗气伤阴,导致阴虚内热,出现五心烦热(即手、足、心烦热)、盗汗等现象。
中医认为正常状态是血在温暖的气息下运行,遇到寒气就会凝滞。
如果体内阳气过盛,火气很大,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脉搏跳动变急,甚至会伤害脉络、耗损阴气。
二、男性血热如何调理
多吃龟苓膏
这是一款清热凉血的效果非常好的药膳。
其性温和,不凉不燥,具有清热祛湿的功效,所以在民间也广泛的流传这种药膳美
食。
因为龟苓膏的本身具有清热解毒和滋阴养颜的功效,所以人们针对于龟苓膏还做出来很多不错的美食来。
苦丁茶能缓解血热
苦丁茶的药用效果明显,中医认为,它具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的作用,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美称。
以上就是一些有关男性血热的小知识了,如果你发现自己最
近发脾气的频率多了一点,又难以入眠,那就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血热了,这个时候可以多吃一些凉血食物,让自己平静下来。
气虚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血热的症状表现,大家是否有关注过呢?其实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流鼻血,脱发或者是皮肤潮红,长痤疮等等这些问题,而且人容易发脾气,变得特别的暴躁,当你发现自己经常表现出这些症状时,那么就应该警惕了,因为这可能就是气虚血热所引起的。
★一、易流鼻血、脱发
血热虽不疼不痒,但对于有这种特质的人来说却烦躁难挨。
尤其夏天,本来天气就热,再加上体内燥热,容易影响情绪。
究竟血热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呢?一般来说,血热会导致易流鼻血、牙龈出血、手脚脱皮、皮肤生斑等,而且,中医有“发为血之余”,因此血热还易造成脱发、白发。
★二、皮肤潮红
皮肤潮红、爱出油、容易长痤疮,个性急躁,爱发脾气,手心、脚心都感觉很热,女性经期提前7天以上,血量多,颜色深红或紫,或经期比较长,淋漓不断;鼻子容易出血,晚上多梦等
症状,都有可能就是血热的表现。
★三、血热人群注意事项
1、血热的人大都会觉得燥热难耐,尤其是夏天会觉得特别难受,有些人在家恨不得光着脚走路,且天天喝冷饮,觉得这样能让自己“凉快”点,舒服点。
2、对于这些降温办法,其实是不妥的。
血热的人感觉燥热并非是天气造成的,而是一种内热,因此,即便喝再多的冷饮也无济于事。
3、用生地+丹皮+栀子+首乌熬煮服下,能很好地调理血热体质,达到凉血目的。
因为这些中药有很好的凉血、清热作用。
建议使用时,最好能让医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配比药量,以免对身体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血热怎么办

血热怎么办一、血热的调节方法我们,经常会听到中医说,血热,那么血热会怎样呢?血热到底有什么症状呢?我们又该怎样进行调节呢?血热体质的女性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容易上火,她们常常会为接连而生的痘痘烦恼,也会为无缘无故就会滋生的口腔溃疡而烦躁,更不要提总是油乎乎的皮肤了;夏天是血热体质的女性最难过的季节,温度一旦上升,她们就会觉得坐立难安,即使是在寒冷的季节,血热体质的人也不容易感到寒冷;此外血热体质的女性常常伴随着“急性子”这样的称呼,脾气也相对较为暴躁。
血热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那么血热应该如何调节呢?对于血热体质的女性朋友来说,养血的目的其实就是能够使得自己的血液恢复正常的运行状况,避免引起燥热、火气上升、烦躁等症,不过具体的话我们就要做到下面几点。
1、避免过多食用燥热性的食物,如辛辣刺激的食物,包括烟酒等都是血热体质的女性应当限制食用的,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是补血良品的阿胶、红枣、枸杞等食物均不适宜血热女性过量食用;2、规律生活:熬夜,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导致火气上升的原因之一,杜绝这些生活习惯才可以让血液消除紧张,恢复正常运行;3、血热人群不适合参加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而应当选取温和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如太极拳、瑜伽等,有养心调血的功效。
以上就是血热的典型症状以及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调节,健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千万不要忽视哦。
二、血热的饮食治疗血热并不是指血液温度高,而是内生火热,血行加快或血行力量过大,易使体内毒素上升的一种现象。
中医认为,如果体内阳气过盛,火气很大,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脉搏跳动变疾,甚至会伤害脉络、耗损阴气。
如果有下面这些问题,那么你的血可能已经开始“热”了。
皮肤潮红、爱出油,容易长痤疮;个性急躁,爱发脾气,手心、脚心都感觉很热;女性经期会提前7天以上,血量多,颜色深红或紫,或经期比较长,淋漓不断;鼻子容易出血,晚上多梦。
1、血热的最好方法就是“凉血”食疗方法:中医认为,莲藕有清热凉血的作用,无论凉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苦瓜、苦菜、丝瓜、鲜芦笋、螃蟹、鸭肉也是凉血之物。
血热的治疗方法

血热的治疗方法引言血热是一种由于体内存在异常的炎症反应导致的体温升高的症状,常常伴随着其他不适感。
虽然血热在很多情况下是身体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作用下的结果,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血热可能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治疗。
本文将介绍血热的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处理这个常见的症状。
一、用药物治疗1.非处方药如果发现自己出现血热症状,可以首先选择一些非处方药品来缓解不适。
例如,退烧药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帮助降低体温,并减轻一些与血热相关的不适感。
这些药物在药店和超市均可购买。
在使用药物时,应仔细阅读并遵循药品的说明书,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2.处方药如果血热是由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可能需要使用处方药进行治疗。
例如,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感染引起的发热,抗炎药可以减轻与炎症相关的发热症状。
对于疫情性的病毒感染,如流感等,可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特殊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二、物理降温1.冷敷冷敷被广泛认为是降低体温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可以使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在额头、腋下、手腕和脚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
这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发热不适。
2.冷水浴如果血热严重且持续,可以尝试在冷水中进行浸泡。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降低体温。
然而,使用冷水浴时需要谨慎,确保水温适中,避免低体温过度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三、饮食调节1.多饮水血热时,身体丧失了大量的水分。
因此,多喝水有助于补充体内的水分,缓解脱水症状。
此外,水还可以帮助降低体温,促进恢复。
2.清淡饮食在血热期间,应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胃肠不适,并使症状进一步加重。
相反,选择清淡的食物,如煮粥、蒸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康复。
四、保持休息在血热期间,身体需要休息来应对炎症和其他不适感。
坚持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并加速康复过程。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五、寻求医学意见如果血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明显的身体症状,应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
血热是热毒侵入血分

血热是热毒侵入血分,跑到血液里面去了,常发生在热带地区,或者是在非常热的环境中工作,或者是在炎热的季节,曝晒过度,或者是出汗过度,没有补充水分,久渴,失水,或者吃炒的、油炸等燥热性的食物,或者是服用一些兴奋剂,都可能导致血热。
血热的症状是血液热了之后,到处乱窜。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血热的经验,只是不太记得而已。
每到了夏天,晒过太阳之后,血液在体内乱窜,弄得你坐立难安。
你通常会说,好热喔。
仔细的去感觉一下,就可以发现,皮肤由内而外有一点刺刺的感觉,那是热血妄行。
有些人的微血管比较脆弱,就在皮下出现一点一点的小红点。
那就是脾经对血管的调节不好,当热血窜到末稍的时候,血管就挡不住血液,以致血液就渗出来一点。
看上去,就是皮肤有斑疹。
在血热的情形下,即使是静脉流出来的血液,也是鲜红色的。
不像平常静脉的血液比较暗红。
早期,西洋有一位医生陪著工人搭船通过赤道,要到南非去工作。
那时候的船舱没有冷气设备,通过赤道时,很多工人病倒。
当时的治疗方式就是把静脉割开来放血,让血液流一点掉,症状就改善很多。
那就是血热造成的。
当时,他把静脉一割开来,看到血色鲜红,吓了一大跳,以为割到了动脉。
后来,他从这里面想到了物理学上有关热力学的一条定理,就是能量的转换,热能会转换成身体的内能。
从而得到物理学上一个认知。
还有心烦不安。
这时候一定很烦燥,坐立不安,一下子起来走走,一下子又坐下来。
舌绛,这时候的舌头是很红的。
再严重一点,就会谵狂,就是讲话不经过大脑,乱讲一通。
再更严重一点,就会昏迷,不醒人事。
我在前面讲过,身体的操作都是非线性的,当血热的时候,非线性现象就会很厉害。
厉害到某一种程度,身体就会失控,各个器官会失去彼此之间应有的节奏和协调,也就很容易昏迷。
脉数,是血脉跳得很快。
因为要加速散热,必需要加速循环。
透过表皮来散热,也透过呼吸来散热。
血的病大概有以上所讲的三种,第一种是血虚,造血功能不足,对身体的滋养、濡养的功能也就不好。
第二种是血瘀,通道不顺畅所造成的。
血热怎么办

血热怎么办文章目录一、血热怎么办二、血热原因三、血热症状血热怎么办1、侧柏桑椹膏治疗血热侧柏叶50g,桑椹200g,蜂蜜50g.水蒸侧柏叶20分钟后去渣,再放入桑椹,文火煎,煎半小时后去渣,加蜂蜜熬成膏。
2、桑椹生发膏治疗血热桑椹200g,何首乌150g,熟地黄300g,蜂蜜适量,将桑椹,何首乌,熟地黄加水煎3次,取汁浓缩,加蜂蜜后熬成膏。
3、枸杞烧海参治疗血热海参300g,枸杞子15g,桑椹10g.先将海参切条,热油加调料翻炒,汤沸后小火煨烤,至热时加入蒸熟的枸杞子,桑椹,淀粉勾汁即可。
4、红枣杞子煲鸡蛋治疗血热红枣10个,枸杞子30g,鸡蛋2个,加水同煎,蛋熟后去壳再煮数分钟,吃蛋饮汤。
5、猪肾核桃汤治疗血热猪肾1对,杜仲30g,沙苑蒺藜15g,核桃肉30g,将以上三药和猪肾加适量水,在旺火上煮30分钟后,改文火炖至猪肾熟烂。
食猪肾及核桃肉,饮汤。
每日1剂,连服7~10日。
治疗肾阴虚所致的白发,出现头昏健忘,腰膝酸软,耳鸣耳聋,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苔少,脉细数者。
血热原因血热泛指热象表现如口干、口苦、发热夜甚、舌红苔黄、尿短赤、便秘等一系列症群的多种疾病。
血热可动风,也可耗气伤阴,导致阴虚内热,出现五心烦热(即手、足、心烦热)、盗汗等现象。
中医认为正常状态是血在温暖的气息下运行,遇到寒气就会凝滞。
如果体内阳气过盛,火气很大,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脉搏跳动变急,甚至会伤害脉络、耗损阴气。
血热也不是指血液温度的高低,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名词,是内生火热,血行加快或血行力量过大,易使体内毒素上升的一种现象叫血热。
临床体外表现为头痛、发热、面黄无力、咽喉红肿、小便赤短、大便不畅、脓肿、疱疮等等。
血热症状1、血热风盛证初发或复发病不久,皮疹发展迅速,呈点滴状、钱币状或混合状。
常见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潮红、鲜红或深红色。
散布于体表各处或几处,以躯干、四肢多见,亦可先从头面开始,逐渐发展至全身。
新皮疹不断出现,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干燥易脱落,剥刮后有点状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热并不是指血液温度高,而是内生火热,血行加快或血行力量过大,易使体内毒素上升的一种现象。
中医认为,如果体内阳气过盛,火气很大,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脉搏跳动变疾,甚至会伤害脉络、耗损阴气。
如果有下面这些问题,那么你的血可能已经开始“热”了。
皮肤潮红、爱出油,容易长痤疮;个性急躁,爱发脾气,手心、脚心都感觉很热;女性经期会提前7天以上,血量多,颜色深红或紫,或经期比较长,淋漓不断;鼻子容易出血,晚上多梦。
引起血热有四种原因。
1.跟遗传有关系。
2.身体一向强健,体内阳气旺盛,又偏爱吃辛辣刺激助长阳气的食物。
3.情绪激动或抑郁,在体内化为火气,加热血液。
4.长时间在非常热的环境中工作,或是在炎热的季节,曝晒过度,或者是出汗过度,没有补充水分,久渴,失水。
血热的最好方法就是“凉血”。
食疗方法:中医认为,莲藕有清热凉血的作用,无论凉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苦瓜、苦菜、丝瓜、鲜芦笋、螃蟹、鸭肉也是凉血之物。
中药滋补:一般多喝点菊花水就可以了,必要时可加点丹皮一起泡水,西瓜皮、绿豆汤,也可用凉血药物,如生地10克、丹皮6克、白茅根6克、芍药6克,煎水喝。
日常调养:不宜做日光浴,血热的人本来就阳气盛,如果在阳光下曝晒,吸收阳气,等于雪上加霜。
要做温和运动,例如瑜伽,静态运动有利于调节体内血运,抚平情绪波动。
保证在黄金睡眠时间(晚11点~早6点)的睡眠,给皮肤一个修复、调整的时间,它才能在白天展现最好的状态。
皮肤护理:血热者主要的美容问题是皮肤油腻潮红、易生痤疮,最好用清爽型的清洁护肤品。
多吃西红柿、黄瓜、水果,千万不要吃荔枝、杏、李子等。
平时要注意多喝开水。
血热症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以血液妄行,发热,甚者则神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多因烦劳,恣食辛热,恼怒伤肝,房事过度等因素引起。
血之运行,有其常道,脏腑火热,内迫血分,络脉受伤,血不循常道而外溢。
故血热证以出血和热象为主要特征。
肺络伤则咳血,胃络伤则吐血,膀胱络伤则尿血,大肠络伤则便血;体表出血可见鼻衄、齿衄、舌衄,肌衄等。
妇女月经前期,经量过多也是血热的表现。
伴见心烦,面赤,口渴喜冷饮,舌红,脉弦数有力等热象见证。
血分火热炽盛,有内伤外感之别,以上论述的为内伤杂病中所见的血热证,外感病热入血分,见卫气营血辨证。
血热证治宜清热凉血,方如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
血热是热毒侵入血分,跑到血液里面去了,常发生在热带地区,或者是在非常热的环境中工作,或者是在炎热的季节,曝晒过度,或者是出汗过度,没有补充水分,久渴,失水,或者吃炒的、油炸等燥热性的食物,或者是服用一些兴奋剂,都可能导致血热。
血热的症状是血液热了之后,到处乱窜。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血热的经验,只是不太记得而已。
每到了夏天,晒过太阳之后,血液在体内乱窜,弄得你坐立难安。
你通常会说,好热喔。
仔细的去感觉一下,就可以发现,皮肤由内而外有一点刺刺的感觉,那是热血妄行。
有些人的微血管比较脆弱,就在皮下出现一点一点的小红点。
那就是脾经对血管的调节不好,当热血窜到末稍的时候,血管就挡不住血液,以致血液就渗出来一点。
看上去,就是皮肤有斑疹。
在血热的情形下,即使是静脉流出来的血液,也是鲜红色的。
不像平常静脉的血液比较暗红。
早期,西洋有一位医生陪著工人搭船通过赤道,要到南非去工作。
那时候的船舱没有冷气设备,通过赤道时,很多工人病倒。
当时的治疗方式就是把静脉割开来放血,让血液流一点掉,症状就改善很多。
那就是血热造成的。
当时,他把静脉一割开来,看到血色鲜红,吓了一大跳,以为割到了动脉。
后来,他从这里面想到了物理学上有关热力学的一条定理,就是能量的转换,热能会转换成身体的内能。
从而得到物理学上一个认知。
还有心烦不安。
这时候一定很烦燥,坐立不安,一下子起来走走,一下子又坐下来。
舌绛,这时候的舌头是很红的。
再严重一点,就会谵狂,就是讲话不经过大脑,乱讲一通。
再更严重一点,就会昏迷,不醒人事。
身体的操作都是非线性的,当血热的时候,非线性现象就会很厉害。
厉害到某一种程度,身体就会失控,各个器官会失去彼此之间应有的节奏和协调,也就很容易昏迷。
脉数,是血脉跳得很快。
因为要加速散热,必需要加速循环。
透过表皮来散热,也透过呼吸来散热。
血的病大概有以上所讲的三种,第一种是血虚,造血功能不足,对身体的滋养、濡养的功能也就不好。
第二种是血瘀,通道不顺畅所造成的。
第三种是血热,环境的温度太高,以致热毒入侵血液里面。
血热证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以血液妄行,发热,甚者则神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多因烦劳,恣食辛热,恼怒伤肝,房事过度等因素引起。
血之运行,有其常道,脏腑火热,内迫血分,络脉受伤,血不循常道而外溢。
故血热证以出血和热象为主要特征。
肺络伤则咳血,胃络伤则吐血,膀胱络伤则尿血,大肠络伤则便血;体表出血可见鼻衄、齿衄、舌衄,肌衄等。
妇女月经前期,经量过多也是血热的表现。
伴见心烦,面赤,口渴喜冷饮,舌红,脉弦数有力等热象见证。
血分火热炽盛,有内伤外感之别,以上论述的为内伤杂病中所见的血热证,外感病热入血分,见卫气营血辨证。
血热证治宜清热凉血,方如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
血热风燥型、血热风盛证,本证由于机体蕴热偏盛,时值青壮年,血气方刚之际,或因性情急燥,心绪烦扰(精神因素,心火内生;或因恣食鱼腥、辛辣之品,伤及脾胃,郁而化热;或复感风热邪气,均可致使血热内盛,热盛生风化燥,外发肌肤,出现红斑,丘疹为主症的证候。
相当于西医银屑病的进行期。
临床表现:初发或复发病不久。
皮疹发展迅速,呈点滴状、钱币状或混合状。
常见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潮红、鲜红或深红色。
散布于体表各处或几处,以躯干、四肢多见,亦可先从头面开始,逐渐发展至全身。
新皮疹不断出现,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干燥易脱落,剥刮后有点状出血。
可有同形反应;伴瘙痒、心烦口渴。
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赤,苔薄黄或根部黄厚,脉弦滑或滑数。
血热治疔法则:凉血化斑、清热解毒。
方剂举例:克银一方、凉血泻火消风汤、白疤一号方、消银一汤、牛角地黄汤、生地凉血方等。
常用药物:生地、赤芍、丹皮、丹参、紫草、白茅根、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板蓝根、大青叶、忍冬藤、北豆根、苦参、草河车、白鲜皮等。
▲张志礼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方药凉血活血汤,白疟一号加减:生槐花、白茅根、生地、鸡血藤各50g,紫草根、赤芍、丹参各25g,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每日可服一剂半,方中生槐花、白茅根、生地清热凉血;赤芍、紫草根、丹参、鸡血藤凉血活血养血;风盛痒甚者,可加白鲜皮50g、刺吉力50g、防风15g、秦艽25g、乌梢蛇10g等;若夹杂湿邪,舌苔白腻,皮损浸润较深者,可选加苡仁米50g、茵陈50g、土茯苓50g、防己25g、泽泻20g,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15g、栀子15g,因咽炎、扁桃体炎诱发者加板蓝根、大青叶、连翘元参。
舌质较暗或舌有紫斑、皮疹深红者,可加红花15g(芷红花5g)热过盛者可加用清血散5-10g 冲服(清血散方:生石膏100g、木香、元参、滑石、升麻各100g,制法:上药煎汁,取皮硝1斤,合拌后阴干,研成细面,备用,服法:每次服5-10g每日2-3次)。
外用方剂:初期多用无刺激性的清热润肤药膏外敷,后期则与血燥型相同。
常用有:①香蜡膏:香油200g、黄蜡50g,调匀外用。
②普连膏:大黄粉10g、黄芩粉1·0g,凡士林80g,调匀外用,每日涂擦1-2次。
③清凉膏:主要成份有当归、紫草、大黄。
④洗疗:取楮桃叶半斤,侧柏叶半斤,加水10斤,煮沸20分钟后,凉温至30-35°C洗疔,亦可放入澡盆浸浴,但水温不可太高,每周2-3次。
但对于急性进行期患者或皮肤潮红面积大、有趋向红皮症之可能者,不可进行浸浴。
功能:楮桃叶甘凉无毒,具有祛风除湿、清热杀虫、润肤止痒,泡浴后一般感到轻松,瘙痒减轻,皮屑脱落,泡浴后外用药膏·更能发挥其外用药效能。
▲张佩芳治疗治法:凉血泻火,祛风润燥,方用自拟凉血泻火消风汤加减:生地309,赤芍、丹皮、元参各12g,生石(先煎)30g,知母、板蓝根各9g,净蝉衣、生大黄各5g,白蒺藜15g,天花粉12g。
▲张曼华治疗治宜清热凉血活血,选用凉血活血汤、化斑汤、犀角地黄汤或白疤一号加减。
加减:①风盛瘙痒加白鲜皮、刺蒺藜、防风;②夹湿加生苡仁、茵陈、车前子或用除湿胃苓汤;③便结加大黄、栀子;④咽喉扁桃体炎加大青叶、板蓝根、元参、连召等。
▲陈榕治疗①槐花汤加味:生槐花、生地、土茯苓、生石膏各30g,紫草、升麻各99,痒甚,加苍耳子15g,地肤子9g。
②土茯苓、茵陈各30g,生槐米、生地、白鲜皮、苍术各15g,苦参、黄柏、生山栀、生甘草各9g。
③细生地、苍耳子各15g,桑叶、苦参、蛇床子、乌梢蛇各9g,菊花、丹皮各6g,赤芍、白鲜皮各10g。
▲张国山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
药用:生地、银花、草河车、白鲜皮、土茯苓、威灵仙、生石膏各30g,赤芍189,黄苓、连翘丹皮、防风、羌活各15g,北豆根10g,甘草6g。
▲陈桂芝施治宜凉血清热熄风解毒,药用,白茅根、生槐花、生地各30g,紫草、生地榆、鸡血藤、白蒺藜、板蓝根各15g,当归、双花、连召各12g,赤芍、陈皮各9g,甘草6g。
加减:大便干燥加生军,遍身瘙痒无度加海桐皮、蜈蚣、蛇蜕以熄风止痒,久服苦寒之剂引起脾虚者加白术、佛手。
外用解毒膏(处方:青黛15g,黄柏30g,煅石膏3009g,黄凡士林1500g调成膏)。
▲ 金起风施治:宜凉血消斑,清热解毒,用消银一汤:水牛角粉15~3g生地、板蓝根、蚕休、公英、土茯苓各30g,赤芍、丹皮各15g,白鲜皮25g,苦参10g,生甘草6g。
▲曲志申治疗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治癣汤主之(菊花、当归、生地、白芍、苦参、蝉蜕、丹皮、白鲜皮水煎服,若热盛者加生槐花、胆草、紫草、栀子、黄苓、黄连,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元明粉,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口渴者加花粉、麦冬)。
▲ 邵康蔚治以凉血消风。
药用:土茯苓30g,白鲜皮、威灵仙、银花、丹皮、白蒺藜、紫草、生槐花、生侧柏叶、灸甘草各10g。
▲侯文廉凉血活血汤加减,药用:生地、赤芍、丹皮、白茅根、紫草、蚤休、苦参、白鲜皮、山豆根、板蓝根十天青叶等。
▲王根基治以清热凉血为主,佐以活血祛风之品,方用牛角地黄汤,药用:牛角50g,生地黄50g,大青叶25g,乌梢蛇15g,丹参20g,防风15g。
加减:①风盛加威灵仙、白蒺藜、蝉衣、秦艽、独活;②湿盛加地肤子、苦参、木通、土茯苓;③热盛加栀子、山豆根、虎杖、槐花、紫草根;④睡眠欠佳加夜交藤、生龙牡;⑤痒甚加海桐皮、白鲜皮、皂刺。
▲刘升翔治以清热凉血、祛风解毒,方用槐花汤加减,药用龙骨、牡蛎各30g(先煎)、槐花、紫草各15g,生地、土茯苓、金银花各20g,生石膏30g丹皮、甘草各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