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蝶恋花》教学设计
《蝶恋花》教案12篇

《蝶恋花》教案《蝶恋花》教案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蝶恋花》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3、通过吟咏,了解古诗文赏析的一般方法和术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古人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
二、关于词人:晏殊P62注释⑥太平宰相,一生平顺,仕途坦荡。
然而也逃不过普通人的聚散离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他的[蝶恋花]。
三、诵读全词1、对照注释,注音2、听读录音3、齐读四、炼字析文,感悟意象:1、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明确:提示抓关键词“离别苦”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
2、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明确:菊、兰、轻寒、燕子、明月3、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明确:菊愁兰泣和词人一样痛苦以悲景写悲情烘托燕子双飞月明到晓不能体会我的愁绪以乐景写悲愁反衬一夜无眠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明确:“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看不见“寄彩笺” “知何处”寄无所踪“满目山河空念远”5、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苦?(注意与词中前语的对应关系)明确:凋使……凋零使碧树一夜凋去,写风的劲厉肃杀(刘备?徐庶)独与上阕“燕子双飞”映衬写孤独无依望尽与碧树凋尽呼应境界一跃为广阔山长水阔渺茫无着落,写了悠远辽阔的境界。
6、前人说这首词上阕“情致深婉”,下阕“寥廓高远”,通过我们的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紧扣词句中的用字,意境营造,阐述情感,体会词的风味转换。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柳永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分析《蝶恋花》的词牌特点和结构。
解读《蝶恋花》的意象和意境。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蝶恋花》的主题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运用诗词欣赏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柳永词作中的柔情和婉约风格。
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柳永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概述《蝶恋花》的词牌特点和词风。
2.2 词牌特点解释《蝶恋花》的词牌结构和韵律规则。
分析《蝶恋花》中的对仗和修辞手法。
2.3 诗词意象与意境解读《蝶恋花》中的主要意象和意境。
探讨诗词中的抒情和寓意。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蝶恋花》的词牌结构和韵律特点。
深入理解《蝶恋花》的主题和情感。
欣赏柳永词作中的意境和审美价值。
3.2 教学难点解读《蝶恋花》中的意象和寓意。
理解古典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
运用诗词欣赏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阅读理解、讨论和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蝶恋花》。
运用比较和联想的方法,帮助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采用提问和思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柳永的词作和相关的文学背景。
使用古典音乐和诗词朗诵,增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知和体验。
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学术观点,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第五章:教学安排与评价5.1 教学安排课时:2课时(90分钟)第一课时:介绍柳永和《蝶恋花》的背景,分析词牌特点和意象意境。
第二课时:深入讨论主题和情感,进行诗词欣赏和创作练习。
5.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蝶恋花》的主题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欣赏能力:通过诗词欣赏和创作练习,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柳永蝶恋花教学教案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基本内容,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本诗,引导学生领悟爱情的真谛,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柳永的词风特点。
3. 领悟诗歌所表达的爱情观。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境转换。
2. 柳永词风的独特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词义、词风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句的意境、爱情观等。
3. 欣赏法:欣赏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诗歌全文、注释、译文、相关图片等。
2. 视频资料:关于柳永的生平介绍。
3. 分组讨论的准备。
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1.2 柳永生平简介1.3 柳永的词人地位及影响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句逐句解析2.2 诗句意境分析2.3 诗歌主题探讨第三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3.1 词牌特点讲解3.2 韵律节奏分析3.3 柳永词风特点总结第四章:诗歌鉴赏与欣赏4.1 诗歌朗诵示范4.2 学生朗诵练习4.3 诗歌意境感悟第五章:爱情观讨论5.1 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观5.2 学生分组讨论5.3 各组代表发言,总结爱情观六、诗歌创作背景扩展6.1 宋代词坛的风貌6.2 柳永与其他词人的对比6.3 柳永词作的历史影响七、词牌《蝶恋花》的渊源7.1 《蝶恋花》词牌的起源7.2 《蝶恋花》词牌的韵律特点7.3 柳永在《蝶恋花》词牌上的创新八、诗歌情感分析8.1 情感脉络的梳理8.2 情感背后的社会意义8.3 诗歌情感对现代读者的启示九、词作风格分析9.1 柳永词作的美学特征9.2 柳永与其他词派的区别9.3 柳永词作的艺术价值十、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10.1 诗歌主旨的强调10.2 学生对本课的反馈与疑问10.3 作业布置:背诵诗歌并写一篇短文,谈谈对诗歌中爱情观的理解和感悟。
蝶恋花柳 永教案

蝶恋花柳永教案《蝶恋花·柳永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的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蝶恋花》这首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中所表达的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
(2)分析词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难点(1)体会柳永词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抒情方式。
(2)对词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柳永的生平背景、词的创作特点等知识。
2、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情感。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意象、情感等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赏析法:引导学生对词中的词句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首柳永的词作歌曲,如《雨霖铃》,营造出古典诗词的氛围。
(2)提问学生对柳永的了解,引发学生的兴趣。
2、作者介绍(1)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包括他的出生年代、家庭背景、仕途经历等。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早年屡试不第,后流连于歌楼酒肆,靠为歌女填词为生。
他的词作在当时广为流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2)强调柳永在词坛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他对词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他大量创作慢词,拓展了词的体制和表现内容,使词从贵族的娱乐品转变为市民阶层的抒情工具。
他的词语言通俗、情感真挚,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作品解读(1)展示《蝶恋花》全词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诵读全词①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②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词的韵律和情感。
③指名学生诵读,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词句赏析①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2)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及柳永的生平简介。
(3)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把握其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蝶恋花》。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蝶恋花》。
2. 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及柳永的生平简介。
3. 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把握其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蝶恋花》中典故的运用及意境的把握。
2. 柳永词风的独特之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柳永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蝶恋花》,感受其韵律美,并尝试解答课后问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蝶恋花》的意境和情感,分析柳永词风的独特之处。
4. 讲解示范:教师对《蝶恋花》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字词释义、典故出处、意境分析等。
5. 练习巩固:让学生朗读并背诵《蝶恋花》,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介绍柳永其他著名的词作,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蝶恋花》。
2. 写一篇关于《蝶恋花》的赏析文章。
3. 查阅资料,了解柳永其他词作的特点。
4. 下一节课分享学习心得和拓展阅读的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蝶恋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课后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比赛,鼓励他们运用古典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邀请专家进行诗词鉴赏讲座,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柳永蝶恋花教学教案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使学生了解宋代词人柳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感受词中的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品读、感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词中的关键字词,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字词、句式和词牌。
2. 理解词的意境,感受词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关键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词牌的识别和填写。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参考资料:有关柳永的生平介绍、词的赏析文章等。
3. 音频、视频资料:有关《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朗诵、演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朗诵或演唱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学习作者及背景介绍柳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帮助学生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
3. 诗词赏析分析《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感受词的美。
4. 字词讲解讲解词中的关键字词,如“伫倚”、“危楼”、“风细细”等,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5. 课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词牌,自行创作一首小词。
6. 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讨论词的创作技巧和心得体会。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背诵《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柳永的其他作品。
9. 课后反思10.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阅读柳永的其他词作,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夜雪临砌》等,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柳永的词风。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背诵《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了解词牌的结构和柳永的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词中的关键字词,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2)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及柳永的生平。
(3)分析并欣赏《蝶恋花》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蝶恋花》。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柳永的才情与个性,了解宋代词的发展历程。
(2)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蝶恋花》的朗读与背诵。
2. 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及柳永的生平。
3. 分析《蝶恋花》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难点:1. 《蝶恋花》中隐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把握。
2. 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宋代词的发展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蝶恋花》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蝶恋花》,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讲解:(1)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2)讲解《蝶恋花》中的隐喻、借代等修辞手法。
5. 欣赏拓展:(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2)选取其他柳永的词作进行欣赏,了解其创作风格。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蝶恋花》。
2. 写一篇关于《蝶恋花》的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背诵《蝶恋花》的情况,以及对赏析文章的质量评价。
蝶恋花柳永课程设计

蝶恋花柳永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蝶恋花·柳永》全诗,掌握其文学背景、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2. 学生能够解析并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3. 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其他宋代词人的作品,了解柳永词风的独特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分析并解读古典诗词,提升文学鉴赏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以《蝶恋花》词牌为基础的诗词,锻炼创意表达能力;3.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蝶恋花·柳永》,培养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2. 学生在感悟诗词之美中,培养审美情感,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学生通过了解柳永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学会珍惜当下,感悟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导入:《蝶恋花·柳永》的文学背景,柳永生平简介,宋代词坛概况;2. 诗词文本解析:逐句解读《蝶恋花·柳永》,分析词牌、韵律、修辞手法等;3. 诗词主题探讨:围绕爱情、离别等主题,比较柳永与其他词人的作品差异;4.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按照《蝶恋花》词牌创作诗词,分享并讨论创作心得;5. 比较鉴赏:选取柳永及其他宋代词人的代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各自风格特点;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鉴赏技巧和创作要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诗词背景导入,柳永生平简介,学习《蝶恋花·柳永》上片;第二课时:学习《蝶恋花·柳永》下片,诗词文本解析,探讨诗词主题;第三课时:比较鉴赏,创作实践,分享讨论创作心得;第四课时: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评估。
教材章节及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章《宋词》第二节《柳永与婉约派》:包括《蝶恋花·柳永》及相关词人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高中语文学科选修一第三单元第13课
《蝶恋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宋词部分。
学生通过必修诗词的习读,已经积累了一些诗词的知识和鉴赏方法,对一些词作大家也有了一些了解。
本书作为选修,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诗词知识,感受诗歌带来的韵味,并学会鉴赏诗歌。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注重学生诗词知识的积累和教会学生读懂诗歌。
另外本学段是高二第二学期,在教学是也应该体现高二到高三的这一过渡性特征。
【学情分析】
高二5班是理科重点班,学习态度认真,课堂上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但是诗歌鉴赏仍然是他们学习的短板。
虽然通过高一诗歌的学习和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诗歌鉴赏的复习,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阅读面较窄,对于把一首诗歌读懂学生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在平常的诗歌教学中重视引导对学生对诗歌知识的积累和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柳永及其对文学成就。
2.通过诵读和品味词句,来体会词人细腻而婉约的愁情。
3.学会鉴赏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重点】体会词人细腻婉转的愁情;分析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难点】鉴赏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策略】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课前朗读:《雨霖铃》
一、导入:《雨霖铃》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
“杨柳岸,晓风残月”连苏轼都为之绝倒,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柳永另外一篇千古名着——《蝶恋花》。
二、知人论世
1.词人简介:
2.解题:蝶恋花,是词牌名,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离愁别绪的情感为多。
三、朗读诗歌,整体把握
1.录音范读(正音)
2.自由朗读(找出词眼,感知情感基调和节奏)
3.同桌对译,掌握诗歌大意。
四、研读诗歌,品味意象,鉴赏形象
小组讨论
1.鉴赏上阕
①词的上阕你最欣赏哪一意象,并且能体现词牌名“蝶恋花”这一特点?
②上片除了借景抒情,你还从哪些细节地方看出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③一生朗读上片(通过鉴赏后的朗读,要更能读出诗人的情感)
2.下阕词人用什么来排遣心中的离愁的?这种排遣方式有没有效果?为什么?
①酒,并拓展酒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的特殊含义,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借酒不能消愁——第一层:愁太浓,把酒冲淡了;第二层:词人心甘情愿忍受这相思之情的煎熬。
②赏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比较阅读“想去日已远,衣带渐已缓”
③补充词人生平经历,深入理解“伊人”的内涵。
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
板书小结: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方法
4.一生朗读下片(通过鉴赏后的朗读,要更能读出诗人的情感)
五、总结
1.概括词的内容
2.全班齐读全词
六、拓展阅读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①。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②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③,山长水阔知何处。
①苑中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槛,栏杆。
②谙,了解。
③彩笺、尺素,都是指信。
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七、课后作业布置
自主学习第19课言情词《鹊桥仙》《青玉案》。
要求:
1、理解词的浅层含义,即能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歌。
2、分别写出这两首词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附:板书设计
蝶恋花
柳永
情感词语
春愁意象烘托
动作心理
消愁:酒
愁根:终不悔消得
教学反思:经过两个来星期的准备,三次磨课,可以说这次公开课我是准备很充分的。
上完这堂课,从同事的反馈中可以看出,这堂课是成功的。
但是我觉得课堂的思路还可以更加清晰一些,如:通过学生的齐读应该要学生直接找出文眼“愁”,进而
分析愁因、消愁,愁根,这样课堂就更有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