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教材(共 36张PPT)
合集下载
【课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电工安全培训课件PPT

安 全 用 电 常没问题 识
两相触电
是人体的不同部位,分别触及了带有不同电位的两
条导线。最常见的是在低压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
,分别触及了两条相线。这时,人如果是站在地面(
或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金属部件上),不仅在所接触
部位之间形成通过人体的电流,而且该两条相线分别
由可能通过人体—大地—电源中性点的接地装置—电
时间10秒内完成
C2、胸外心脏按压要领
心
肺
有力、连续、快速
复
按压部位
苏
按压深度
法
按压频率
按压姿势
按压方式
第三章 接触电击防护
第一节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绝缘、屏护、电气间隙、安全距离、 漏电保护等都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防 护措施
43
心
C3、按压部位
肺
复
胸骨下部1/2处
苏
58
第四章 防火防爆与防雷接地
第一节 防火防爆安全要求
一、防火安全要求
1、电气火灾直接原因
电气设备过热——短路、过载、接触不良、
铁芯发热、散热不良
电火花、电弧
59
工作火花与事故火花
工作火花是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或正 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如:开关或接触 器开合时产生的火花、插销插拔时产生的火 花。
用 护人身安全。二级保护(表箱内的保
电
护器),动作电流一般为40-100毫 安,不能有效保护人身安全。村配电
知 室一级保护动作电流值一般为300毫安
识
左右,且为配合前两级保护器,保护 时限为0.1-0.2秒,无法保护人身安
全。
触电事故方式
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ppt课件

登高架设作业
特种作业 相关图片
5
二、特种作业基本规定
6
特种作业人员从业基本要求
• 年龄男性满18周岁,不超过60岁,女性满 18周岁,不超过55岁。
• 经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无妨碍从事相 应特种作业疾病和生理缺陷。
• 初中及以上学历。 • 符合相应特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7
持证上岗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须经专门的安全教育培
11
三、特种作业管理规定
12
电工作业 电工作业是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 调试等作业,它又分为高压电工作业、低压电工作业、防爆电器作业。
高压电工作业:指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运行、 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试验及绝缘工、器具进行试 验的作业。
低压电工作业:指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器设备进行安装、调 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
防爆电器作业:指对各种防爆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检修、维护的作业。
13
电工作业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 设备的安全均会造成重大危害,从统计资料分析,触电事故发生概 率在所有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事故发生的原因多数是由于 直接从事这些作业的操作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差或违 章作业造成的。
钎焊:是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 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
18
电焊作业造成的危害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电焊及电焊火花造 成的火灾伤害,二是电焊机及电缆线绝缘失效漏电造成的触电伤 害,这两类通常是由于动火作业不规范、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安 全防护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1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教材PPT课件( 36页)

叉车都应装有音量足够的喇叭,根据需要,叉 车还应配备倒车蜂鸣器以警示。
※前后灯 保证叉车能在夜间或照明不好的区域安全作业 ※转向灯 提示前进的方向。 ※后视镜 封闭式驾驶室内应装设后视镜。 ※灭火器 叉车应配备手提式灭火器。
叉车结构示意图 ①外门架 ②内门架 ③载物靠背 ④货叉 ⑤升降杆 ⑥前、后倾杆 ⑦ 方向盘 ⑧指示灯 ⑨ 刹车灯 ⑩起升油缸 ⑾司机安全保险架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教育
—生产安全采购部
二OO八年一月
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特种作业是指直接从事容易发生人员伤 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 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包括以下类别: (一)电工作业; (二)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三)企业内机动车辆作业; (四)高处作业; (五)制冷与空调作业; (六)爆破作业; (七)矿山安全作业; (八)矿山应急救护作业; (九)危险化学品装卸、押运作业;
时
■在吊笼高空作业过程中,叉车驾驶员:
●如果高空作业性质为盘点、贴标签等基本无危害的工作,叉车驾驶员
不要离开叉车,以便及时提供协助;
●如果是维修灯具、管路等需要使用金属工具的工作,叉车驾驶员可以
选择戴好安全帽,坐在驾驶室协助;也可以选择离开叉车驾驶室,在叉 车周围8~10米之内戴好安全帽作安全监护,提示行人绕行以及警告无关 人员不得操作叉车。
※除装卸货外,必须靠右边行驶; ※空载时货叉距地面50-150毫米;载货行驶时货件离地高度 不得大于500毫米,起升门架须后倾到限。 ※如遇前面有人,应当按喇叭提示你的行车路线;
※应与其它叉车保持三台自身叉车长的安全距离,叉车会 车时除外;
※在交叉或狭窄路口,应小心慢行,并按喇叭随时准备停 车;
※前后灯 保证叉车能在夜间或照明不好的区域安全作业 ※转向灯 提示前进的方向。 ※后视镜 封闭式驾驶室内应装设后视镜。 ※灭火器 叉车应配备手提式灭火器。
叉车结构示意图 ①外门架 ②内门架 ③载物靠背 ④货叉 ⑤升降杆 ⑥前、后倾杆 ⑦ 方向盘 ⑧指示灯 ⑨ 刹车灯 ⑩起升油缸 ⑾司机安全保险架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教育
—生产安全采购部
二OO八年一月
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特种作业是指直接从事容易发生人员伤 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 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包括以下类别: (一)电工作业; (二)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三)企业内机动车辆作业; (四)高处作业; (五)制冷与空调作业; (六)爆破作业; (七)矿山安全作业; (八)矿山应急救护作业; (九)危险化学品装卸、押运作业;
时
■在吊笼高空作业过程中,叉车驾驶员:
●如果高空作业性质为盘点、贴标签等基本无危害的工作,叉车驾驶员
不要离开叉车,以便及时提供协助;
●如果是维修灯具、管路等需要使用金属工具的工作,叉车驾驶员可以
选择戴好安全帽,坐在驾驶室协助;也可以选择离开叉车驾驶室,在叉 车周围8~10米之内戴好安全帽作安全监护,提示行人绕行以及警告无关 人员不得操作叉车。
※除装卸货外,必须靠右边行驶; ※空载时货叉距地面50-150毫米;载货行驶时货件离地高度 不得大于500毫米,起升门架须后倾到限。 ※如遇前面有人,应当按喇叭提示你的行车路线;
※应与其它叉车保持三台自身叉车长的安全距离,叉车会 车时除外;
※在交叉或狭窄路口,应小心慢行,并按喇叭随时准备停 车;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ppt课件

8
4-1-4第一篇 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第四章 高处作业安全知识 内容
第一节 高处作业分级 第二节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定
9
4-2-1第二篇 建筑起重作业安全技术 第一章 起重机械通用零部件 内容
第一节 麻绳 第二节 钢丝绳 第三节 吊具 第四节 滑车组 第五节 制动器 第六节 回转支承 第七节 地锚
12
4-2-4第二篇 建筑起重作业安全技术 第4章 GUI杆式起重机 内容
第一节 跪杆的构造和性能 第二节 缆风绳及地锚 第三节 贵杆的组立、移动和放倒 第四节 gui杆式起重机使用注意事项
13
4-2-5第二篇 建筑起重作业安全技术 第5章 龙门架及物料提升机 内容
第一节 安全防护装置 第二节 基础、附墙架、缆风绳、地锚 第三节 龙门架安装、拆卸 第四节 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第五节 使用与管理
第一节 力的平衡 第二节 物体吊装时吊点位置的选择 第三节 绳索弯曲程度对承载能力的影响 第四节 捆绑识 第三章 建筑施工用电的基础知识 内容
第一节 电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建筑施工用电的主要安全技术原则 第三节 接地与防雷 第四节 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 第五节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 物体捆绑的安全知识 第三章 建筑施工用电的基础知识 第四章 高处作业安全知识
3
3-2第二篇 建筑起重作业安全技术
第一章 起重机械通用零部件 第二章 常用小型起重机械 第三章 起重吊装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gui杆式起重机 第五章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 第六章 流动式起重机 第七章 塔式起重机 第八章 施工升降机
14
4-1-4第一篇 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第四章 高处作业安全知识 内容
第一节 高处作业分级 第二节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定
9
4-2-1第二篇 建筑起重作业安全技术 第一章 起重机械通用零部件 内容
第一节 麻绳 第二节 钢丝绳 第三节 吊具 第四节 滑车组 第五节 制动器 第六节 回转支承 第七节 地锚
12
4-2-4第二篇 建筑起重作业安全技术 第4章 GUI杆式起重机 内容
第一节 跪杆的构造和性能 第二节 缆风绳及地锚 第三节 贵杆的组立、移动和放倒 第四节 gui杆式起重机使用注意事项
13
4-2-5第二篇 建筑起重作业安全技术 第5章 龙门架及物料提升机 内容
第一节 安全防护装置 第二节 基础、附墙架、缆风绳、地锚 第三节 龙门架安装、拆卸 第四节 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第五节 使用与管理
第一节 力的平衡 第二节 物体吊装时吊点位置的选择 第三节 绳索弯曲程度对承载能力的影响 第四节 捆绑识 第三章 建筑施工用电的基础知识 内容
第一节 电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建筑施工用电的主要安全技术原则 第三节 接地与防雷 第四节 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 第五节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 物体捆绑的安全知识 第三章 建筑施工用电的基础知识 第四章 高处作业安全知识
3
3-2第二篇 建筑起重作业安全技术
第一章 起重机械通用零部件 第二章 常用小型起重机械 第三章 起重吊装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gui杆式起重机 第五章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 第六章 流动式起重机 第七章 塔式起重机 第八章 施工升降机
14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

三、回火
• 定义:由于预热火焰燃烧速度失去平衡而 引起的火焰倒流现象。
• 回火产生的原因: 1、割嘴沾有金属飞溅物; 2、割嘴过热; 3、割嘴与工件的距离过小; 4、乙炔开得过小; 5、割炬阀体密封不严。
• 回火与灭火的特征:
• 回火
1、回火时伴有“叭叭”爆鸣响声; 2、回火后正常火焰消失,燃烧倒流; 3、有时可看到从割嘴闪出微弱火星; 4、从割炬内发出“嘶嘶”响声; 5、割嘴内无乙炔流出,无乙炔嗅味; 6、割炬射吸管的温度急剧上升,摸着烫手。 • 灭火: 1、灭火时伴有“叭叭”爆鸣响声; 2、正常火焰消失; 3、有时可看到从割嘴闪出微弱火星。 4、没有火星闪出; 5、有少量乙炔流出,有嗅味; 6、温度没有明显上升。
3、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
1)、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 外部电压,人体电阻
①、人体电阻 按1000-1500Ω计算
②、安全电压 危险环境 36V以下电压
特别危险 12V
水下
2.5V
2)、电流作用时间
电流流过人体的时间越长,电击伤害程度越严重。
3)、电流流经人体的途径
4)、电流频率Biblioteka 工频交流电最危险二、爆炸:
物质瞬间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同时以机械 功的形式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分为物理和化学爆 炸两大类。 • 物理爆炸 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前后物质性质和化学 成分均不改变。 • 化学爆炸 物质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化学反应。 • 化学爆炸必需具备三个条件: ①、可然易爆物; ②、可然易爆物与空气混合并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 ③爆炸性混合物在火源的作用下。
四种常用灭火器的名称和用途
(1)二氧化碳灭火器 • 不导电,扑救电气、精密仪器、油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课件(PPT 189页)

例如
R1
R2
R3
R4
R1 R3
R4 R2
2.2 安全用具与安全标识
一、安全用具
电气安全用具是保证操作者安全地进行电气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电气安 全用具包括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用具。
1.绝缘安全用具
绝缘安 全用具
基本绝缘 安全用具
辅助绝缘 安全用具
绝缘强度足以抵抗电气设备运行电压的安全 用具
绝缘强度不足以抵抗电气设备运行电压的安 全用具
我国安全生产的工作格局: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 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行政监察部门
1.3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 道德与岗位职责
1.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
⑴安全为公的道德观念 即每个特种作业人员不仅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还要有安全为大家的 道德观念。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安全责任比别人重要,要求也应该更严。 ⑵精益求精的道德观念 即特种作业人员应对自己加工的产品在质量上、精度上应有更高的 要求标准。 ⑶好学上进的道德观念 即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好好学习、善钻研。通过学习尽快掌握现有的 设备、技术,为保证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允许的条件下, 还可以自己进一步改进设备,使其达到本质安全型设备的要求。
②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事故后,事故现 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生产单位负责人接到事 故报告后,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职责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
(3)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制度 ①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的要求:制定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制定应急救援人员)。 ② 事故的调查处理制度的内容:坚持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实 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事故的具体具体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 过”即事故原因和性质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 故责任者和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 放过。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结案;事故统计和公布。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PPT课件

炸!!
爆炸极限理论
爆炸极限(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可燃气体、 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点火源产生爆 炸的浓度范围。
如:氢气的爆炸极限:4.1%~75.0% 汽油的爆炸极限:1.4% ~7.6% 硫磺的爆炸极限: 35mg/dm3 ~
*一般石油产品蒸气的爆炸范围约为1%~6%; 四个碳以下的气体爆炸范围大致在1.9%~15%之间。
燃烧三要素分析说明
§2 燃烧的类型
闪燃 液体表面(包括少量可熔化的固体,如萘、樟脑、硫
磺、石蜡、沥青等) 的可燃蒸气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
燃烧现象。
自燃(包括自热自燃及受热自燃)
可燃物质无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自发的持续燃烧。
点燃/着火
可燃物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引起的持续燃烧。
例如:用火柴点燃稻草,就会引起着火。
分解爆炸性气体——分解热较高,通常指达到 20~ 30kcal/mol的气体。
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在高压下容易发生分解 爆炸的物质,当压力降至 某一数值时,火焰便不再 传播。
§6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与爆炸极限理论
爆炸性混合物——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 与空气达到一定比例的混合物。
*化工生产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机会很多!! *爆炸性混合物一旦与点火源接触便会发生爆
4)多种感观的学习 每个人都有五个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味 觉、嗅觉及触觉。实践证明,在学习活动中调用 2至3种感观可以增加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及掌握知 识的效果。
5)关心最初的印象和最后的印象 学习者会对最初和最后的记忆最清楚。要 重视对新课的引入,有效地抓住学习者的注意 力。新课结束后,要进行归纳总结,使学习者 对自己的学习有成功感。特别记住要对重难点 的再次强调。
爆炸极限理论
爆炸极限(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可燃气体、 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点火源产生爆 炸的浓度范围。
如:氢气的爆炸极限:4.1%~75.0% 汽油的爆炸极限:1.4% ~7.6% 硫磺的爆炸极限: 35mg/dm3 ~
*一般石油产品蒸气的爆炸范围约为1%~6%; 四个碳以下的气体爆炸范围大致在1.9%~15%之间。
燃烧三要素分析说明
§2 燃烧的类型
闪燃 液体表面(包括少量可熔化的固体,如萘、樟脑、硫
磺、石蜡、沥青等) 的可燃蒸气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
燃烧现象。
自燃(包括自热自燃及受热自燃)
可燃物质无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自发的持续燃烧。
点燃/着火
可燃物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引起的持续燃烧。
例如:用火柴点燃稻草,就会引起着火。
分解爆炸性气体——分解热较高,通常指达到 20~ 30kcal/mol的气体。
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在高压下容易发生分解 爆炸的物质,当压力降至 某一数值时,火焰便不再 传播。
§6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与爆炸极限理论
爆炸性混合物——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 与空气达到一定比例的混合物。
*化工生产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机会很多!! *爆炸性混合物一旦与点火源接触便会发生爆
4)多种感观的学习 每个人都有五个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味 觉、嗅觉及触觉。实践证明,在学习活动中调用 2至3种感观可以增加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及掌握知 识的效果。
5)关心最初的印象和最后的印象 学习者会对最初和最后的记忆最清楚。要 重视对新课的引入,有效地抓住学习者的注意 力。新课结束后,要进行归纳总结,使学习者 对自己的学习有成功感。特别记住要对重难点 的再次强调。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PPT课件

4、氧气瓶与乙炔瓶储存和使用时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氧气瓶、 乙炔瓶与明火间距离不得小于10米。
5、气割作业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并 闭时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6、氧气瓶使用时可立放也可平放,乙炔瓶必须立放使用。 7、工作结束时应认真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第8页/共42页
第9页/共42页
安全生产法相关要求:
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五十条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 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27页/共42页
起重吊装“十不吊”内容
①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 ②超过额定起重量时不吊; ③吊具使用不合理或物件捆挂不牢不吊; ④吊物上有人或有其它浮放物品不吊; ⑤抱闸或其它制动安全装置失灵不吊; ⑥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 ⑦歪拉斜挂不吊; ⑧具有爆炸性物件不吊; ⑨埋在地下物件不吊; ⑩带棱角块口物件、未垫好不吊。
第26页/共42页
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起重机司机专门训练,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发给合格证,方准上岗操 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起重设备。 2、进行起重作业前,起重机司机必须检查各部装置是否正常,严禁起重机 各工作部件带病运行。 3、起重机司机必须与指挥人员密切配合,服从指挥人员的信号指挥。 4、起重机在工作时,在吊臂全伸变幅至最大仰角并吊钩降至最低位置 时,卷扬滚筒上的钢缆应至少保留3匝以上。 5、当风力达到六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起吊作业。停工或休息时,不 准将吊物悬在空中。 6、工作完毕,吊钩和吊臂应放在规定的稳妥位置,并将所有控制手柄 放至中位。
5、气割作业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并 闭时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6、氧气瓶使用时可立放也可平放,乙炔瓶必须立放使用。 7、工作结束时应认真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第8页/共42页
第9页/共42页
安全生产法相关要求:
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五十条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 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27页/共42页
起重吊装“十不吊”内容
①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 ②超过额定起重量时不吊; ③吊具使用不合理或物件捆挂不牢不吊; ④吊物上有人或有其它浮放物品不吊; ⑤抱闸或其它制动安全装置失灵不吊; ⑥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 ⑦歪拉斜挂不吊; ⑧具有爆炸性物件不吊; ⑨埋在地下物件不吊; ⑩带棱角块口物件、未垫好不吊。
第26页/共42页
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起重机司机专门训练,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发给合格证,方准上岗操 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起重设备。 2、进行起重作业前,起重机司机必须检查各部装置是否正常,严禁起重机 各工作部件带病运行。 3、起重机司机必须与指挥人员密切配合,服从指挥人员的信号指挥。 4、起重机在工作时,在吊臂全伸变幅至最大仰角并吊钩降至最低位置 时,卷扬滚筒上的钢缆应至少保留3匝以上。 5、当风力达到六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起吊作业。停工或休息时,不 准将吊物悬在空中。 6、工作完毕,吊钩和吊臂应放在规定的稳妥位置,并将所有控制手柄 放至中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标志与标线
大型厂矿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两大类:
1、主标志 主标志包括: 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 指示标志、 指路标志、 以及施工标志和旅游区标志等。 2、辅助标志 厂区交通安全标志应结合厂矿需要制作和埋设, 以预防厂区交通运输事故的发生。
企业内道路的范围
大型厂矿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路面宽度 • 汽车 中型厂矿 • (m) •
• • •
• • • • • • •
根据有关规定,将企业内道路分为6类: 1、主干道 全企业性的主要道路,一般为主要出入道路。 2、次干道 企业内车间、仓库、堆场、码头之间的主要交通道路。 3、辅助道路 车辆和行人通过较少的道路(如专供通往企业外泵站、电所等 的道路)以及消防通道。 4、车间外道 车间、仓库等出人口与主次干道或辅助道路间连接的道路。 5、车间内通道 设备、工序之间半成品、成品的运输道路。 6、人行道 车间之间的人行通道和人流量较大的主干道两侧的人行道。
厂区道路的其他要求(续)
大型厂矿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
•
小型厂矿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 车间、库房的门洞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车间、库房通道的宽度 电瓶车通道 电瓶车对开通道 汽车或叉车通道
车间、库房的门洞
大型厂矿
通道要求 行人通道
最小宽度(m) ≥1 ≥1.8 ≥3 ≥3.5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指用于企业安全生产和发展需要的道路。 大型厂矿
企业内道路
•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是根据企业生产发展及安全运输的需要而出现的
各种类型不同的企业内道路。 合理的道路网,能以最少的工程投资获得最大的 经济效益; 反之, 企业内道路网规模过大,会造成投资和基建用地 的浪费。 企业内道路网规模过小,不能适应企业安全生产 和企业内安全运输的需要,会造成企业生产不便。 企业内道路建设的好坏,除直接影响企业安全生 产及企业内安全运输外,还反映企业面貌及企业 性质和特点。
企业内道路网
•
• •
大型厂矿
•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 (m)
小型厂矿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 一般来说,
• • • • • • • 整个企业内机动车道、 企业内非机动车道、 企业内人行道, 企业内道路安全标志, 企业内道路绿化栽植等道路附属工程, 都在企业内道路范围。 企业内道路的设计应符合《厂矿道路设计 规范》(BGJ22-1987)和《工矿企业厂内运 输安全规程》 。
交通标志的分类
大型厂矿
• • 警告标志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其颜色 为黄底、黑边、黑图案。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大型厂矿
警告标志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道路分类
警告标志(续)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大型厂矿
道路分类 • 为便于车
厂区道路的转弯半径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辆通行, 通常厂区 道路的转 弯半径应 大于通行 最大型机 动车辆的 最小转弯 半径。
大型厂矿
视距类别 会车距离 停车视距 交叉口视距
视距(m) 30 15 20
道路分类
• 车间、库房内的通道宽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大型厂矿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 企业内道路交叉口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
道路相交处, • 也是企业内机动车辆、企业外机动车辆和 职工人流汇集、转向、疏散的必经之处, • 同样也是道路阻滞和道路伤害事故的主要 发生处。 • 为避免和减少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驾驶 员在驾车通过交叉路口时,要特别提高警 惕,防止事故的发生。
厂区道路的其他要求
•
•
大型厂矿
•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 (m)
•
小型厂矿
• • •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易燃、易爆产品的生产区域或储存仓库区,应根
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将道路划分为限制车辆通行 或禁止车辆通行的路段,并设置交通标志。 企业内道路应设置交通标志,其设置位置、尺寸、 颜色等均须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等国家 安全标志的要求。 厂区道路的交叉路口,高峰时间每小时机动车流 量超过200辆,或者自行车、行人流量超过2000 次,或者交通量比较繁忙而视线条件达不到规定 要求时,均应有人指挥并设置信号灯。 对于路面狭窄、交通量大、容易堵塞的道路应尽 量实行单边通行。 若厂区内与职工人数较多的车间相衔接的行人通 道需跨越铁路线群时,应设置行人地道或天桥。
大型厂矿
• 叉形符号 • 斜杠符号 • 路面宽度 • 表示多股铁道 • 表示距无 • 汽车 中型厂矿 (m)与道路交叉设 人看守铁 在无人看守铁 路道口标志上 端。 斜杠符号 • 斜杠符号 表示距无 • 表示距无 人看守铁 人看守铁 路道口的 路道口的 距离为 距离为 150m。 100m。
小型厂矿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 通常,主、次干道的最大纵坡一般不得大于8%,经常运送易
燃、易爆危险品专用道路的最大纵坡不得大于6%。
道路的纵截面坡度的要求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机动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 车辆类型 最小转弯半径(m) 40~60t平板车 15~18 15~25t平板车 12~15 汽车带一辆挂车 9~12 二轴载重汽车 8~9 三轮车、电瓶车 3~4
企业内道路的基本安全要求
大型厂矿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道路分类
路面宽度的要求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7~9 6~7 3.5~6
大型厂矿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6~8 3.5~6 3.5 6 3.5 3
与车 间大 门宽 度相 适应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道路分类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主要道路 厂房引道 次要道路
与车间大门 平原地区 6 8~9 平原地区 6 8~9 8~10 宽度相适应 最大纵截 汽车 最大纵截 汽车 山区 8 8~9 面坡度 山区 8 面坡度 8~9 8~10 8~11 道路的纵截面坡度通常用 (%) (%) 某坡度两点间高度差(垂直距离) 蓄电池搬运车 4 4 蓄电池搬运车 4 4 4 5 与道路中心线的水平长度(水平距离)
道路分类
企业内道路的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大型厂矿
小型厂矿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 企业内道路设计应符合《厂矿道路设计规
范》和《工矿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的 规定。 • 道路的平面布置、宽度、路面、路层、土 坡等应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 并设置交通标志, • 其设置位置、形式、尺寸、颜色等均须符 合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规定。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车间、库房的进出口应根据车间、库房通道情况 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安全标志或限速标志。
注1、宽度标志线应明显清晰 注2、跨度之间通道上的平板车轨道应埋在地坪内 注3、进入车间的铁路线轨道顶面应与地面平齐
小型厂矿
道路分类
车间、库房内的通道宽度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道路的纵截面坡度
大型厂矿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 • • • 的百分比来表示。 注1、计算车速为:15km/h,蓄电池搬运车8km/h 注1、计算车速为:15km/h,蓄电池搬运车8km/h • 这个百分比数越大,坡路越陡; 注2、经常运送易燃、易爆危险品专用道路的最大纵 注2、经常运送易燃、易爆危险品专用道路的最大纵坡不得大于6%。 • 反之,坡路越缓。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大型厂矿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对企业内道路交叉口的一般要求
•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企业内道路交叉口的交叉角应尽量保持直角(正
交) 。 1、正交路口驾驶员左右视野范围能达到最大值 80°,易于对路口左右两侧的来往车辆进行观察。 2、正交口车辆形成的冲突区域应最小,冲突区过 大,会引起驾驶员的思想混乱,对行车安全不利。 3、企业内道路交叉口,应有足够路口最小视距的 直线路段,目的是使驾驶员能在安全视距范围内 看到交叉口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行车措施。 4、企业内道路交叉口前行道不应存在坡道,应为 水平状,停车时不致打滑和造成起步困难(尤其是 在雨季、冬季更显重要)。
路道口的 距离为 50m。
• • 主要用于限制车辆行进;禁止车辆通行;禁止车辆停放等。 • 其形状分为圆形、八角形、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 • 其颜色除个别标志外,均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 图案压杠。
道路交叉口
大型厂矿
路面宽度 汽车 中型厂矿 (m) 小型厂矿
企业内道路交叉口的基本冲突
• 车辆行至交叉口,有可能与同向 车辆、横向车辆和对方车辆以及 行人发生冲突: • 1、交叉冲突 • 车辆从两个不同方向进入交叉口, 继续向前行驶,即产生一个交叉 冲突点。 • 2、合流冲突 • 两个不同方向的机动车辆汇合成 一个方向的车辆流,它们的汇合 点,即产生一个合流冲突点。 • 3、分流冲突 • 车辆由一个方向分成两个不同方 向行驶,它们的分流点,即产生 一个分流冲突点。 • 4、交织冲突 • 两方向车辆在短距离内进行合流、 分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