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期末(题+答案)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附自整理无误答案-各知识点全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附自整理无误答案-各知识点全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考试题(附自整理无误答案,知识点全)一、填空、判断与选择部分(此部分知识点通用)1。

HLR的全称是__归属位置寄存器____;2.GMSC全称是 ____移动关口局______;3。

用户手机和GSM系统网络部分的互通接口是__Um____接口;4.利用一定距离的两幅天线接收同一信号,称为___空间____分集;5.与CDMA蜂窝系统不同,4G移动通信网的物理层以OFDM 技术为核心,以MIMO 向技术为辅助。

;6。

CDMA系统的一个载频信道宽是___1。

2288____MHz;7.CDMA系统前向信道有___64__个正交码分信道;CDMA前向控制信道由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和寻呼信道等码分信道组成,CDMA系统中的前向业务信道全速率是__9。

6____kbps;8。

GSM系统的载频间隔是___200___kHz;9。

IS—95CDMA是属于第__2__代移动通信系统;10.3G主流技术标准包括___CDMA200__、__TD—SCDMA__和__W-CDMA_。

11。

移动通信采用的常见多址方式有__FDMA_、___TDMA___和__CDMA___;12。

GSM网络系统有四部分,分别是:___NSS__、__BSS_、__MSS_和__OMS_;13.基站BS是由__BST__和_____BSC____组成的;14.常用的伪随机码有__m序列码___和___gold码___;15。

SDCCH指的是_____慢速随路控制____信道;16.TD—SCDMA采用的是__智能____天线,工作方式是___FDD___模式;移动通信中的干扰主要是_同频干扰__、__邻频干扰__和__互调干扰__;17.一般GSM网络中基站采用的跳频方式是___基带____跳频;18。

GSM采用的调制方式为__GMSK_____;19.天线分集、跳频能克服___多径____衰落,GSM采用的跳频为___慢跳频___。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课程在线作业1答卷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课程在线作业1答卷

20春《移动通信》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1. GSM系统的下行链路f0的()时隙用于映射BCH和CCCH。

A. TS3B. TS2C. TS1D. TS0答案:D2.RAKE接收机主要是解决()A. 多址干扰B. 多径效应C. 符号间干扰D. 载波间干扰答案:B3.在漫游功能中,用到()等与漫游有关的数据A. IMEIB. MSRN、VLR地址C. 位置区识别码D. VLR地址、IMEI答案:B4.在WCDMA系统中,下行用扩频码来区分()A. 小区B. 不同用户C. 同一用户的不同信道D. 基站答案:B5.移动信道的时变多径传播特性,将引起严重的码间干扰,需要采用()来克服。

A. 分集接收技术B. 信道编码技术C. 均衡技术D. 扩频技术答案:C6.GMSK的缺点是()。

A. 频谱利用率不高B. 功率效率不高C. 不具有恒包络特性D. 不能用非相干检测答案:A7.在WCDMA系统中,上行用扰码来区分()A. 小区B. 不同用户C. 同一用户的不同信道D. 基站答案:B8.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其服务区可分为带状服务区和()两大类。

A. 宏小区服务区B. 面状服务区C. 伞状服务区D. 微小区服务区答案:B9.当移动台由同一基站的一个扇区进入另一个具有相同频率的扇区时会发生()切换A. 硬切换B. 软切换C. 硬软切换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PHS使用的调制信号是()。

A. MASKB. QPSKC. π/4-QPSKD. π/2-QPSK答案:C11.下面不属于GSM的逻辑信道的是()A. 业务信道B. 变参信道C. 控制信道D. 恒参信道答案:A12.在CDMA系统中采用120度的定向天线把小区分成三个扇区,可以提高()倍容量。

A. 2B. 3C. 4D. 5答案:B13.()是指在理想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介质中传播不发生反射、折射、绕射、散射和吸收想象,只存在电磁波能量扩散而引起的传播损耗。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20春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20春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A.SSB
B.DSB
C.VSB
D.FM
答案:D
15.对于SSB调制而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传输带宽比AM调制少一半
B.信道利用率少一半
C.同等条件下比AM省功率
D.在军用短波中由广泛应用
答案:B
16.由香农公式可知连续信道的容量受“三要素”的影响,“三要素”是指()
A.带宽、信号功率、信息量
D.计算机输入输出信号
答案:D
19.下列是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的是()
A.传码率
B.容错率
C.误信率
D.误码率
答案:A
20.某黑白图片每个象素有16个亮度等级,设所有亮度等级统计独立,每个象素所含的平均信息量为()
A.1bit
B.2bit
C.3bit
D.4bit
答案:D
21.将N路频率范围为0.1~4KHz的语音信号用FDM方式进行传输,则采用AM调制方式时N路语音信号的最小传输带宽将分别为()。
B.带宽、信号功率、噪声功率谱密度
C.带宽、信号功率、传信率
D.信息量、带宽、噪声功率谱密度
答案:B
17.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速率属于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中的()
A.有效性
B.可靠性
C.适应性
D.标准型
答案:A
18.下列是数字信号的是()
A.电话送出的语音信号
B.电视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
C.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B.实现信号的多路复用
C.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D.降低系统功耗
答案:D
26.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传输系统的传信率为2400b/s,则系统的传码率为()。
A.1200B
B.2400B

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通信工程”《移动通信》网课测试题答案3

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通信工程”《移动通信》网课测试题答案3

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通信工程”《移动通信》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信道编码中的码距决定编码技术的性能,码距越(),纠检错能力越()。

A、小若B、小强C、大弱D、大强2.SGSN与HLR的接口为()接口。

A.GnB.GrC.GfD.Gd3.在扩频通信中,若扩频前信号带宽为4kHz,扩频后信号带宽为256kHz,则扩频增益为()dB。

A、10lg(4/256)B、10lg(256/4)C、4/256D、256/44.GSM中定时前置的作用是()。

A、降低信号衰落B、减少远近效应C、降低时隙缓冲时间D、增加时隙缓冲时间,避免时隙间的碰撞5.GSM系统与TACS系统的主要差别在()。

A、GSM系统采用了蜂窝结构B、GSM系统是数字通信系统C、GSM系统采用了多址接入技术D、GSM系统是双工通信系统6.小区呼吸是指基站的()发生变化A、功率B、覆盖C、用户数D、位置7.GSM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A、FDMAB、CDMAC、TDMAD、SDMA8.在CDMA系统中采用语音激活技术可以减少干扰,能提高系统容量到约为()倍。

A、2.86B、8.36C、2.56D、2.489.在下面所列出的无线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分集信号的合并技术中,()性能最优。

A、选择式合并B、开关式合并C、最大比合并D、等增益合并10.利用RAKE接收机实现扩频码分宽带系统的带内分集,抗()选择性快衰落。

A、频率B、时间C、角度D、空间11.基带信号经过高斯低通滤波器的MSK叫做()。

A、CPFSKB、2FSKC、FSKD、GMSK12.中国联通CDMA蜂窝系统采用的上行频段是()A、824―848MHZB、825―835MHZC、869―894MHZD、870―880MHZ13.从通信链路的角度,可以将功率控制分为()。

A.反向功率控制和开环功率控制B.反向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C.前向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D.反向功率控制和前向功率控制14.GSM中,主频的TS0映射的是()信道A、逻辑控制B、频率校正C、业务信道D、BCCH15.多普勒效应是接收信号在()方面与发端信号不同。

2012年通信原理期末试卷(B卷及答案)

2012年通信原理期末试卷(B卷及答案)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电子科技大学2012 -2013 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B 卷一、已调信号为()()6310cos 1010cos 210S t t t ππ⎡⎤=+⨯⎣⎦,试确定以下各值1.已调信号的归一化功率。

2.最大相位偏移。

3.最大频率偏移。

解:(1)()()22211105022s P s t a t ===⋅=(2)()()3m a x10c o s 21010t t r a d θπθ=⨯→∆= (3)()()()434max 110sin 210102i d t f t t f Hz dtθππ∆==-⨯→∆=二、常规调幅系统的输出信噪比为30 dB ,基带信号为W =5 kHz 、振幅A m 的正弦波。

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N 0=10-9 W/Hz ,幅度调制效率14AM η=,信道传输损耗为L t =50 dB 。

求调制系统的发送信号功率与带宽解:()22500010kHz AM B B ==⨯=()()/1/4o AMSYS AMAM baseband AMS N G S N η---===()()3//410o AMbaseband AMAMS N S N η--==⨯()3950/410105*********W t AM t baseband AM P S N N B L --=-⨯⨯=⨯⨯⨯⨯=三、采用MF 接收的双极性NRZ 信号传输系统如图所示。

发送信号幅度为10V ,数据速率为10kbps ;信道对传输信号的功率衰减20dB ,信道单边噪声功率谱密度为610/w Hz -;0、1代码等概出现。

计算 1.接收机的最佳门限T V 。

2.系统输出序列{}ˆn a 的误码率是多少?(用().Q 表示)。

解:发送信号幅度10V ,则接收信号幅度为A =1V 。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1)最佳门限 1002s s T y y V +== (2)系统输出序列{}ˆn a的误码率(e P Q Q Q Q ====四、QPSK 系统总的等效基带传输函数如图f1.求无ISI 时,系统传输的最大比特率b R 是多少bps ? 2.此时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多少bit/s/Hz ,为多少baud/s/Hz ?解:(1)0(1020)/215f MHz =+=202l o g 2l o g460b s R R M f bps === (2)603//20b R bit s Hz B η=== 02301.5//20s R f baud s Hz B B η====五、假设在某2DPSK 系统中,载波频率为2000Hz ,码元速率为1000Baud ,已知相对码序列为1100010111。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__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试(A 卷)1. 填空:1) PCM 编码的三个基本步骤 是__抽样_, ___量化__, __编码___. 2) 通信系统包含哪三个子系统: __发射机__ , 信道 and _接收机__. 3) 设模拟信号为 )1000042sin()(t t t s ππ+⨯=, 其最小抽样频率为 _20kHz_.4) 若数据速率是 100kbps,单极性 NRZ 信号, 双极性 NRZ 信号及Manchester NRZ 信号 的第一零点带宽分别为__100kHz___, __100kHz _, ___200kHz __.5) 对于无 ISI 得情形, 若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6dB 带宽, f 0, 为 50kHz, 则通信系统的符号速率是 _100k _ baud.6) 若 AM 信号表达式为)100002cos()]42cos(5.01[5)(t t t s ⨯⨯+=ππ, 则该信号的复包络是_)]42cos(5.01[5)(t t g ⨯+=π_.7) 对于非均匀量化两个主要的压扩律 是: __u __律, ___A__律. 8) 设输入信号为 0()[cos][()-(-)] s t t t U t U t T . 当输入噪声为白噪声, 匹配滤波器的冲击响应为h(t)=___)]()())[(cos()(00000T t t U t t U t t t t +-----ω ___,最佳采样时刻为 =0t __T __.9) 若调制信号的带宽为 50kHz, 则AM 、DSB-SC 、SSB 信号的传输带宽分别为 _100kHz__, __100kHz__, __200kHz__.10) 若 s(t)的PSD 为 []22222)4(12cos 16)(f T fT T A f b b b c g -=ππp ,其第一零点带宽是 2. 设()m t 是 单极性 NRZ 信号,数据速率为 1000 bits/s (其峰值为 1V ,二进制 1 码或 0码 发生的概率均为 1/2). OOK 信号表达式为 ()()cos c c s t A m t t ω=, 其中1c A V =. (a) 计算 OOK 信号的PSD. 设载波频率为 10 KHz. (b) 画出OOK 信号的 PSD 并给出第一零点带宽的值. (c) 计算 OOK 信号的频谱效率.Solution:(a) ()()cos c c s t A m t t ω= , m (t )为单极性 ()()c g t A m t =()sin ()()b b b b fT t f t F f T T fT ππ⎛⎫=↔= ⎪⎝⎭∏22:01,2210,2c n n kn For k A a a a and I +=⎧⎪⎪===⎨⎪⎪⎩依概率依概率222111(0)()0222cn n i i c i AR a a P A ===⨯+⨯=∑:0For k ≠,()[][][]24cn n k n n k AR k E a a E a E a ++===()22,02,04c c A k R k A k ⎧=⎪⎪=⎨⎪≠⎪⎩ ()()()222221()1()4111()()444sin sin sin c b g n bb c b bbA T n bP f f T T bA T T b b f f T bbfT fT fT fT fT fT δδδππππππ∞=-∞⎡⎤=+-⎢⎥⎣⎦⎡⎤=+=+⎢⎥⎣⎦⎛⎫∑⎪⎝⎭⎛⎫⎛⎫⎪ ⎪⎝⎭⎝⎭3311/1010b T R ms === ()()221()[()()]41()()16sin ()sin ()()()s g g c c b bc cP f P f f P f f c b c b T T f f f f c b c b f f T f f T f f T f f T δδππππ=-+--⎡⎤⎢⎥=++-++⎢⎥⎢⎥⎣⎦-+⎛⎫⎛⎫ ⎪ ⎪-+⎝⎭⎝⎭(b)2null B KHz =(c) 1/1//22null R Kb s b s Hz B KHz η===3. 某模拟信号,其带宽为3400Hz ,要在一个 PCM 系统中传输。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答案移动通信技术期末答案一、引言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用于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细致的介绍与分析,以期对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章节。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2.1 移动通信技术的定义与分类2.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2.3 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2.4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三、无线传输技术3.1 无线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3.2 无线传输技术的主要技术标准3.3 无线传输技术的优缺点3.4 无线传输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案例四、移动通信系统4.1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4.2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4.3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与用户设备4.4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与边缘网五、移动通信协议5.1 移动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5.2 移动通信协议的主要类型5.3 移动通信协议的详细介绍(如GSM、CDMA等)5.4 移动通信协议的特点与应用案例六、移动通信网络安全6.1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的意义与挑战6.2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6.3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6.4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的案例分析七、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7.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7.2 移动通信技术的挑战与机遇7.3 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7.4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附件:附件1: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的案例分析附件2: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移动通信技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和信息的技术。

2、通信标准:指用于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规范和准则。

3、移动通信协议:指移动通信中用于规定设备之间通信规则的规约。

4、网络安全: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的隐私和完整性的技术和措施。

5、研究热点:指当前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和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期末(题+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期末(题+答案)

电⼦科技⼤学移动通信期末(题+答案)移动通信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题1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中,⾄少有⼀⽅在移动之中,进⾏信息传输和交换,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2 、信道编码对要在信道中传送的数字信号进⾏的纠、检错编码。

3 、越区切换是指将⼀个正在进⾏中的呼叫和通信从⼀个信道、⼩区过渡⾄另⼀个信道、⼩区,并且保证通信不产⽣中断的⼀项技术。

4 、阴影衰落移动通信中,由障碍物阻挡造成的阴影效应,接受信号强度下降,但该场强中值随地理改变缓慢变化,称阴影衰落。

5 、双⼯通信指通信双⽅的收发信机均同时⼯作。

同时⼯作,即任⼀⽅在发话的同时,也能收到对⽅同时⼯作时⽆需“按-讲”开关,与市内电话类似。

⼆、填空题1、移动通信系统按传递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为了解决蜂窝移动通信⽹中有限频率资源与不断增长的⽤户要求⽭盾,采取了⼩区分裂和频率复⽤两种技术。

3、移动通信按多址⽅式不同可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4、移动通信的⼯作⽅式有单⼯通信、双⼯通信和半双⼯通信。

5、移动通信的噪声主要有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外部噪声主要有⾃然噪声和⼈为噪声。

6、⽆线电波由于传输路径不同,可分为直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和绕射波。

7、⽆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之间,收、发信号会受到衰落和延时的⼲扰,⼀般将这种⼲扰称为多径效应。

8、移动通信中的分集接收⽅式有宏分集和微分集。

微分集⼜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

9、移动通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容量范围基本上形成了以欧洲、北美和⽇本三⼤实业集团。

10、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户终端主要指车载台、⼿机和对讲机,这三种终端的主要区别是功率⼤⼩不⼀样、⽆线结构不⼀样。

11、⽆线电通信电波在系统传输中,接收端的信号会受到衰落和时延的⼲扰。

12、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使⽤户通信连续有效,则⽹络系统应具备越区切换、漫游功能和位置管理三种基本功能。

13、移动通信中的⼲扰有邻道⼲扰、同频⼲扰、互调⼲扰、多址⼲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题1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之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2 、信道编码对要在信道中传送的数字信号进行的纠、检错编码。

3 、越区切换是指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呼叫和通信从一个信道、小区过渡至另一个信道、小区,并且保证通信不产生中断的一项技术。

4 、阴影衰落移动通信中,由障碍物阻挡造成的阴影效应,接受信号强度下降,但该场强中值随地理改变缓慢变化,称阴影衰落。

5 、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的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

同时工作,即任一方在发话的同时,也能收到对方同时工作时无需“按-讲”开关,和市内电话类似。

二、填空题1、移动通信系统按传递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为了解决蜂窝移动通信网中有限频率资源和不断增长的用户要求矛盾,采取了小区分裂和频率复用两种技术。

3、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不同可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4、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和半双工通信。

5、移动通信的噪声主要有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外部噪声主要有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

6、无线电波由于传输路径不同,可分为直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和绕射波。

7、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之间,收、发信号会受到衰落和延时的干扰,一般将这种干扰称为多径效应。

8、移动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方式有宏分集和微分集。

微分集又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

9、移动通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容量范围基本上形成了以欧洲、北美和日本三大实业集团。

10、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主要指车载台、手机和对讲机,这三种终端的主要区别是功率大小不一样、无线结构不一样。

11、无线电通信电波在系统传输中,接收端的信号会受到衰落和时延的干扰。

12、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使用户通信连续有效,则网络系统应具备越区切换、漫游功能和位置管理三种基本功能。

13、移动通信中的干扰有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多址干扰等。

14、移动通信按服务范围和对象可分为专用移动网和公用移动网。

15、移动通信系统逐步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全球化和个人通信的方向发展。

三、判断题 (对划“√”,错划“╳”)1、在同一MSC,不同BSC下的切换,系统不需要参和切换过程。

(×)2、使用射频跳频的基站系统,只有在频点大于3个以上时,才有明显效果。

(√)3、跳频可以改善瑞利衰落。

(√)4、移动通信网的信道有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两大类。

(√)5、空间分集只能用于基站。

(×)6、扩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

(√)7、IS-95 CDMA是属于第三代通信系统的。

(×)8、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相邻小区不允许使用相同频率,否则会产生同频干扰。

(×)9、TDD称为时分双工,收发信号在时间上分开互不干扰,广泛地用于GSM系统。

(√)10、多径效应造成的衰落会随移动台运动速度的加快而加快。

(√)11、3G本身是移动通信网,随着商用化进程的推进,其覆盖范围将遍及几乎所有角落,这样用户的监控点可以部署在任意位置,不受地域限制。

(√)12、SCH(同步信道)的作用有帧同步和时隙同步。

(√)13、TD-SCDMA的载频宽度是1.6MHz。

(√)14、WCDMA的码片速率为3.84Mchip/s。

(√)15、RAKE接收机可以不通过延时估计实现。

(×)四、选择题1、 N-CDMA系统采用以下哪种语音编码方式( A )A.PCM B.QCELP C.VSELP D.RPE-LTP2、为了提高容量,增强抗干扰能力,在 GSM系统中引入的扩频技术是( B )A.跳频 B.跳时 C.直接序列扩频 D.脉冲线性调频3、位置更新过程是由下列谁发起的( C )A.移动交换中心 MSC B.访问位置寄存器 C.移动台 MS D.基站收发信机4、MSISDN的结构为( C )A.MCC+NDC+SN B.CC+NDC+MSIN C.CC+NDC+SN D.MCC+MNC+SN5、LA是( A )A.一个 BSC所控制的区域 B.一个 BTS所覆盖的区域C.等于一个小区 D.由网络规划所划定的区域6、GSM系统的开放接口是指( C )A.NSS和 NMS间的接口 B. BTS和 BSC间的接口C.MS和 BSS的接口 D.BSS和 NMS间的接口7、CDMA软切换的特性之一是( B )A.先断原来的业务信道,再建立新的业务信道 B.在切换区域 MS和两个 BTS连接C.在两个时隙间进行的 D.以上都不是8、语音加密是在( C )A.VLR和 MS之间进行的 B.MS和 MSC之间进行的C.BSS和 MS之间进行的 D.MSC和 BTS之间进行的9、GSM的一个物理信道为( A )A.一个突发脉冲 B.是 BCCH、SDCCH、FACCH、TCH和 SACCHC.一个 TDMA帧 D.以上都不是10、在 GSM系统中,鉴权是在下面哪个逻辑信道中进行的( C )A.PCH B.RACH C.SDCCH D.SACCH11、GSM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D )A.FDMA B.CDMA C.TDMA D.FDMA/TDMA12、下面哪个是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 C )A.频率利用率低 B.不能和 ISDN兼容C.抗干扰能力强 D.话音质量差13、在GSM系统中,短消息是通过( D )信道传送的。

A.BCH B.PCH C.TCH D.SDCCH14、WCDMA的演进步骤是(D )A.EDGE-GSM-GPRS-WCDMA B.GSM-EDGE-GPRS-WCDMAC.GPRS-GSM-EDGE-WCDMA D.GSM-GPRS-EDGE-WCDMA242 长码在反向信道中用于( D )15、CDMA系统1A.扰码B.区分移动台C.区分基站D.以上均可16、美国的IEEE 802.11a/g和欧洲ETSI的HiperLAN/2中,均采用了(B )技术A.GMSK B.OFDM C.64QAM D.MIMO17、处于空闲模式下的手机所需的大量网络信息来自(B )信道A.CBCH B.BCCH C.RACH D.SDCCH18、一个用户在忙时一小时内先后进行了1分钟和5分钟的通话,此用户产生的话务量是(C )A.33毫爱尔兰B.66毫爱尔兰C.100毫爱尔兰D.10毫爱尔兰19、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是和GSM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分别为(A )A.FDMA TDMA B.CDMA FDMA C.TDMA CDMA D.TDMA FDMA20、GSM网常采用的切换方式是(B )A.移动台控制B.移动台辅助的网络控制C.网络控制D.基站控制21、我国目前有三大运营商获得了3G牌照,其中,WCDMA是由(B )在运营A.中国移动B.中国联通C.中国电信D.中国铁通22、(C )的作用是存储用户密钥,保证系统能可靠识别用户的标志,并能对业务通道进行加密。

A.MSC B.OMC C.AUC D.EIR23、在十种IMT-2000无线传输(地面)技术方案中,中国提交的方案是(D )A.EP-DECT B.CDMA2000 C.W-CDMA D.TD-SCDMA24、当移动台由一小区进入相同频率相同MSC的另一小区时会发生的切换以及当移动台穿越工作于不同频率的小区时分别进行(B )切换A.硬切换软切换B.软切换硬切换C.硬切换硬切换D.软切换软切换25、下列哪些既是上行信道,又是下行信道(C )A.BCCH B.RACH C.DCCH D.AGCH26、(C )是由于在电波传播路径上受到建筑物及山丘等的阻挡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产生的损耗A.码间干扰B.多址干扰C.慢衰落D.快衰落27、某系统扩频后信号带宽为10Mhz,原始信号带宽为10khz,则处理增益为(D )A.3DB B.27DB C.33DB D.30DB28、根据通信原理中香农公式原理,采用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是用频带换取(A )A.信噪比B.传输功率C.误码率D.误块率29、主叫用户呼叫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中用户所需拨打的号码是(C )A.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 B.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C.移动用户ISDN 号码MSISDN D.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30、扩频码和扰码分别具有良好的(D )A.自相关性自相关性B.自相关性正交性C.正交性正交性D.正交性自相关性31、话音信号在无线接口路径的处理过程包括:A信道编码、B语音编码、C加密、D交织,其顺序为:(D )A.A-B-C-D B.B-A-C-D C.A-B-D-C D.B-A-D-C32、移动台可以任意移动但不需要进行位置更新的区域称为(A )A.位置区B.基站区C.小区D.MSC区33、GSM系统中,接口速率为2.048Mb/s的是(B )A.Um接口B.A接口C.A bis接口D.B接口34、WCDMA的演进步骤是(D )A.EDGE-GSM-GPRS-WCDMA B.GSM-EDGE-GPRS-WCDMAC.GPRS-GSM-EDGE-WCDMA D.GSM-GPRS-EDGE-WCDMA35、WCDMA系统中采用的扩频方式是(A )A.直接序列扩频B.跳时C.跳频D.chip扩频五、简答题1、简述扩频系统的特点。

答:扩频系统在发端采用扩频码调制,使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的必须带宽,在收端采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解扩,以恢复所传信息。

扩频通信系统由于在发端扩展了信号频谱,在收端解扩后恢复了所传信息,这一处理过程使得接收机的信噪比相对于输入的信噪比大有改善,故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简述引起切换的原因,并说明切换是由谁发起的?答:因为现在移动通信采用了小区制,当移动台从一个基站覆盖的小区进入另一个基站覆盖的小区时,为了保持通信的连续性,就需要将移动台和当前基站之间的链路转移到移动台和新基站之间的链路,即进行切换。

在越区切换的不同控制策略中,切换是由不同的实体发出的,在移动台控制的越区切换中,切换是由移动台发出;在网络控制的越区切换(不同的MSC之间)和移动台辅助的越区切换中,切换是由网络(MSC)安排。

3、为什么说TD-SCDMA 频谱利用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在CDMA 技术的利用程度方面较弱?答:(1)一方面是TDD方式能够更好地利用频率资源;另一方面在于TD-SCDMA的设计目标是要做到设计的所有码道都能同时工作,而在这方面,目前W-CDMA系统256个扩频信道中只有60个可以同时工作;此外,不对称的移动因特网将是IMT-2000的主要业务,TD-SCDMA能很好地支持不对称业务,而FDD系统在支持不对称业务时,频谱利用率会降低,并且目前尚未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