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全套课件-心理学基础
康复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神经心理康复的方法包括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旨在提高患 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神经心理康复的目标是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 和社会的负担。
儿童康复心理
残疾人康复心理案例
残疾人康复心理是指针对身体残疾或障碍引起的心理 问题,通过康复手段促进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 力。
残疾人康复心理案例:某残疾人因脊髓损伤导致下肢 瘫痪,同时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治疗师首先对其进 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信心。随后,治疗师与患者 合作,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 职业康复和生活技能训练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生活质量 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02
CHAPTER
康复心理学的核心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
总结词
心理动力理论强调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动力,认为心理问题是由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和无意识的欲望所驱动。
详细描述
心理动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是由无意识的动机和欲望所驱动,这些动机和欲望可能与个体的童年经历、 潜意识冲突等有关。治疗师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探索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和欲望,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行为 和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循证实践
康复心理学正逐渐转向基于实证的实践,强调科学研究在临床决策 中的重要性,以提高康复效果。
创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康复心理学正积极探索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等新兴技术来改善康复过程和效果。
康复心理学面临的挑战
康复服务资源不足
01
由于康复服务资源有限,许多有需要的患者可能无法获得及时、
《康复心理学》全套课件-精神疾病的心理康复

二、精神康复的原则
精神康复的核心是促进个体的功能恢复, 而不是疾病本身。
1、树立即使非常严重的残疾这也有成长 和改变的潜力的信念
2、康复的重点是整个人,而不是病
3、干预的重点是行为和功能,而不是症 状
二、精神康复的原则(续)
4、与交流者建立良好的工作伙伴关系 5、尽量满足每一个人的日常需要 6、所有的干预基于顾客自我决定的需要 7、提供正常角色和关系的社区活动 8、避免不必要的住院
二、社区康复
是由市、区、街道三级精神疾病康复预防 防治网络,由卫生、民政、公安、残联等 部门组成的。
1、基层精神专科
2、精神卫生工作站
3、群众性看护网
二、社区康复(续)
4、家庭病床 对那些有冲动、自伤、自杀者必须住
院治疗
5、日间医院 是回归社会过渡形式的部分住院,以
职业康复、社交康复为主
6、夜间医院
对灾后人员,及时给于心理治疗 加强科普宣教 加强基础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
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的目标是早发现、 早诊断、早干预,争取完全缓解和良好的预后, 防止复发。
加强宣教 彻底治疗 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定期随访 重视心理社会因素 综合医院设立心理科与精神科
社区康复(预防)的伦理学问题
保密 自主性 利益冲突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预防
一、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旨在消除或 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 发生。 对某些病因已清楚的精神障碍 对某些与遗传有关的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 培养健全个性,增加应对能力
一、一级预防(续)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的目标是促进精
康复心理学课件心理学基础

康复心理学课件心理学基础康复心理学是一门涉及身体康复和心理康复的交叉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身体功能障碍者恢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在康复心理学的课程中,心理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首先,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家关注人类的认知、情感、动机、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在康复心理学中,这些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康复心理学家来说是必要的。
其次,心理学基础包括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理论和方法可以解释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在康复心理学中,这些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帮助身体功能障碍者理解和应对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
例如,行为疗法可以用来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认知疗法可以用来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
第三,心理学基础还涉及人类的发展和人格。
了解人类的发展和人格可以帮助身体功能障碍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在康复心理学中,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可以帮助身体功能障碍者了解自己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挑战,从而更好地应对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
最后,心理学基础还包括心理评估和干预的方法。
心理评估可以帮助身体功能障碍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干预方法可以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支持等。
综上所述,心理学基础是康复心理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更好地理解身体功能障碍者的需求和挑战,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干预计划,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课件护理心理学——心理学基础课件一、引言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护理学交叉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正常和异常心理状态,以及在疾病和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现象的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本课件将介绍护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践。
二、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作出决策的心理过程。
康复心理学ppt课件

升学就业、消遣娱乐、公共服务及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 ? 其中每个方面都有大量的心理问题存在,都需要进行心理康复 ? 社会康复的目的是使康复对象通过功能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回归社会,康复对
象应受到同等对待,不受歧视,自立自主地参与社会,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 人,履行社会职责,为社会的各项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我完善和个 体价值的体现,满足个体应有的需要
我国康复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康复过程概述
? 常采取多学科工作方法或称跨学科性工作方法(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 几个相关的康复治疗学科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该阶段的康复目标。 ? 在学科之间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即患者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而相互配
合、沟通,协调地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 ? 从功能评估、康复目标的拟订、治疗训练、复查、修订方案到最后总
9
康复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也是医学的分支 康复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也是康复医学的分支
10
康复心理学与康复医学
康复原意是复原,恢复到原来应有的地位和状态。 康复医学是应用医学方法为康复服务的专业性学科,属
医学的应用学科范畴 康复心理学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所有康
? 个案管理 ? 小组管理
康复心理干预的临床运用方式
? 个别治疗 ? 小组治疗 ? 与本土文化结合的方式
心理治疗性干预
? 认知行为治疗 ? 生物反馈治疗 ? 图画治疗 ? 音乐治疗
认知及行为辅助技术
创伤残疾后酒精及物质滥用干预
? 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 ? 酒精及相关物质滥用的短暂愉悦作用 ? 滥用迹象的识别 ? 预防教育 ? 发展积极兴趣爱好
《康复心理学》课件

康复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1 康复心理学面临的挑战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康复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康复心理学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发 展方向。
2 康复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康复心理学将更加人性化、有效,更加关注个体的需求和认知特点,更加服务于 广大患者。
结论
康复心理学的重要性
康复心理学为个体恢复身心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学 术支持和给予人们继续奋斗的信心。
《康复心理学》PPT课件
康复心理学是一个让人们重获信心和乐观的领域。这份PPT课件将介绍康复心 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应用领域、干预方法、评估方法和未来发展。欢迎 了解康复心理学的世界!
简介
康复心理学的定义
康复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面临身体或精神创伤后 如何适应和恢复的学科领域。
康复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康复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自信 和积极态度,以促进康复过程。
康复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
应激与适应模型
应激与适应模型认为,面临创伤或危机时,人们的身心状态会产生变化,而积极的社会支持 可以帮助人们适应变化,促进康复。
2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的信念、期望和情感状态会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和行为结果,自我 效能感是保持人类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
3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温暖和关心的社会网络可以增加个体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能 力。
康复心理学常用干预方法
1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通过言语沟通,使患者自我认识和解决自身困惑,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缓解情绪,促进康复。
2
知觉训练
知觉训练通过训练大脑对感觉输入的加工过程,帮助患者优化感觉输入,改善感 觉输出,增强个体的感觉能力。
第二章 康复心理学基础

二、心理实质
❖请思考
1.王先生在受伤前后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2.结合情景描述说明什么是心理的器官?
二、心理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
从动物进化看: 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知觉阶段(脊椎动 物)——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人的 意识
客观事物
眼、鼻、 传入神经 耳、皮肤
感觉器官
大脑感觉部位
2.种类 分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感觉、平衡觉、内脏觉
3.意义 ▪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 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 ▪ 是人们进行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夺去有机体的感觉能力而进行研 究的方法。 •首例感觉剥夺实验-麦克吉尔实验(视、触、听) •意义:1.人的神经系统特别适宜于从人们不断遭遇 的即广泛的刺激中挑选信息。一定水平的感觉输入 是必不可少的。
2.感觉虽然是一种低级的简单的心理活动, 但对于人来说意义重大。
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2. 种类 分类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 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 定的倾向。(视错觉表现最为明显)
3.知觉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 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感冒)
第二节 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二、情绪与情感过程 三、意志过程
一、认知过程
人们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又称为信息加工的 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康复心理学课件 心理学基础

三、动机冲突与挫折
(一)动机冲突及其类型 动机冲突 三个基本类型 接近-接近型 回避-回避型 接近-回避型
(二)挫折
1、概念 2、产生挫折的原因 3、对挫折的忍受力
Thank you!
希望我们今天的交流能帮助您 在事业和生活上更加成功!
自我意识
库利认为,家庭和儿童的嬉戏群体是我 们所遇到的最初的社会化主体,这类群 体是“人类本性的培养所”。
[美: 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1999]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出生时的状态 先天条件反射 视觉、味觉, 听觉、触觉等 第一个条件反射的建立: 15-17天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共生期: 出生后至3或6个月内
缺乏,感觉敏锐。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二、知觉(perception)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整体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性:完整性、选择性、理解 性、恒常性
三、不真实的知觉 错觉、幻觉
三、学习与记忆
主要的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尝试与错误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正强化、负强化, 行为塑造
三、情绪状态
(一)心境(mood) 是指强度较小、紧张度较小,
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二)激情(excitement)
是一种迅速爆发式的、强烈而 短暂的情绪状态。
第四节 人格与社会交往
人格及相关概念 一、气质 二、性格 三、能力 四、自我与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指人对自身及其与客观 世界的关系的反映。包括对自我的 认知、判断、评价、态度等。
自我意识
Who am I ? What am I ?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yourself ?
康复心理学PPT课件

• 作用:消除精神压力、缓和精神紧 张和焦虑。
• 特点:操作简单、疗程相对较短, 效果明确。
复习思考题
• 心理障碍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
• 心理治疗在康 复治疗中的地位?
•
放松疗法的基
本原理及作用、特点?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为肺实质炎症,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并不 累及支气 管。病原 体现在肺 泡引起炎 症,继之 导致部分 或整个肺 段、肺叶 发生炎症 改变,致 病菌 多为肺炎链球菌。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起病急 ,主要症 状为寒颤 高热、咳 嗽、胸痛 、呼吸困 难和咳铁 锈色痰。
预测其康复潜力及预后,制订康复计划;及时 调整康复治疗方案,后期选择恰当的职业
以肢体伤残为主、无脑损伤的患者:以心理会 谈为主 以各类脑损伤为主的患者:
智力测验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 力、学习能力、言语表达及社会环境适应力等 神经心理测验
心理治疗
• 心理治疗中,应着重调整残疾人的价值观和思想 方法,帮助他们冷静,全面地看问题,
• 在遭受残疾的全过程中,残疾人如 何理解残疾、对待残疾、在心理上 积极地克服残疾,是残疾人康复过 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 上田敏教授曾指出:承受残疾不是 灰心丧气,而是改变价值观(即认 识到有残疾并不等于人身价值低 下),克服羞耻感和自卑感,树立 起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的时期 • 否认期: 显在性否认:
围事物的判断、推理、评价、假设、 和预期。情绪是认知的产物,心理 障碍的根本原因是非理智、非逻辑 的思维方式。
理智-情绪疗法:
治疗要点: • 说明心理障碍的原因是非理性思维,使其学会区
分理性与非理性观点,向非理性观点挑战 • 说明痛苦的原因是其看问题极端,绝对化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情绪结构分析
1、向性 愉快-不愉快 2、强度 激动-平静 3、紧张度 紧张-轻松
三、情绪状态
(一)心境(mood) 是指强度较小、紧张度较小,
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二)激情(excitement)
是一种迅速爆发式的、强烈而 短暂பைடு நூலகம்情绪状态。
第四节 人格与社会交往
人格及相关概念 一、气质 二、性格 三、能力 四、自我与自我意识
二、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三、衡量注意的标准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第三节 情 绪(emotion)
一、概念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 验和态度,是不易被个体所控制的一种 身心激动的状态。
1、情绪是由刺激所引起的 2、情绪是主观意识体验 3、情绪具有两极性 4、情绪状态不易自我控制
三、动机冲突与挫折
(一)动机冲突及其类型 动机冲突 三个基本类型 接近-接近型 回避-回避型 接近-回避型
(二)挫折
1、概念 2、产生挫折的原因 3、对挫折的忍受力
Thank you!
希望我们今天的交流能帮助您 在事业和生活上更加成功!
自我意识
库利认为,家庭和儿童的嬉戏群体是我 们所遇到的最初的社会化主体,这类群 体是“人类本性的培养所”。
[美: 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1999]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出生时的状态 先天条件反射 视觉、味觉, 听觉、触觉等 第一个条件反射的建立: 15-17天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共生期: 出生后至3或6个月内
缺乏,感觉敏锐。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正强化、负强化, 行为塑造
顿悟学习理论
记忆
一、记忆的类别 感官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遗忘
器质性遗忘、心因性遗忘(选择性) 逆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
四、思维
略
五、注意
一、概念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和集中
[美: 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 , 1999]。
自我意识
查尔斯·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 可以说是对他人是如何想象我们的自己内 在的反应。他人就象一面镜子呈现出我们 自我的印象,这种自我被其称之为“镜中 我”。
自我意识
库利相信,自我在初级群体中得到了充分 的发展,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群体, 父母是这群体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 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期望的人。
心理学基础
温州市民康医院 林崇光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
一、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第二节 认识过程
一、感觉(sensation)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一般特性: 感受性 感觉适应:刺激过久,感觉迟钝;刺激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共生期特点: 体验是第一位的:
快乐还是痛苦? 四种基本情绪:兴趣、痛苦、 厌恶、(反射)微笑 无法区分我与非我,无具体对象
有关人格理论介绍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荣格的人格理论:外向性、内向性 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8个阶段)
第五节 动机和挫折
一、动机(motive)是行为的直接动因,是 引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一种内在心理倾 向。
二、需要是动机的基础 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 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诱因-引起动机的刺激 诱因: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刺激。有正诱因
与负诱因之分。 四、动机的功能 有发动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动机的分类
一、原始性动机 饥饿动机、渴动机、性动机、
母性动机、瞌睡动机、好奇 动机 二、习得性动机 恐惧动机、攻击性动机、亲和 动机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指人对自身及其与客观 世界的关系的反映。包括对自我的 认知、判断、评价、态度等。
自我意识
Who am I ? What am I ?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yourself ?
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 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就是我是谁, 我怎样与他人区分开来?自我的发展, 极大地依赖于社会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