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常数及公式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常数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常数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常数
基本物理量是指不能通过其他物理量表示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制(SI
单位制)是国际通用的物理量单位制,它包括七个基本物理量: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
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和光强度(坎德拉,cd)。

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常数如下:
1.长度:
单位:米(m)
2.质量:
单位:千克(kg)
公式常数:一定的铂-钇合金的质量
3.时间:
单位:秒(s)
4.电流:
单位:安培(A)
公式常数:两根平行导线,互相静止时,单位长度上产生的相互作用
力等于2.0×10^−7N的电流
5.热力学温度:
单位:开尔文(K)
公式常数:绝对零度时气体氧气(O2)对应的热运动动能。

6.物质的量:
单位:摩尔(mol)
公式常数:12克的^12C的核在电子静止且处于其基态时包含的粒子数。

7.光强度:
单位:坎德拉(cd)
公式常数:等于1/683瓦特每球面弧度的单色光源的光通量。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物理量单位和公式常数,如:
1.速度:
单位:米每秒(m/s)
公式常数: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加速度:
单位:米每秒平方(m/s²)
公式常数: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3.力:
单位:牛顿(N)
公式常数: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4.功:
单位:焦耳(J)
公式常数: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5.功率:
单位:瓦特(W)
公式常数: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

初中物理常见物理量及公式

初中物理常见物理量及公式

初中物理常见物理量及公式
在初中物理中,有许多常见的物理量和公式。

这些物理量和公式是我
们学习物理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物理量和公式。

1.速度(v):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表示为速度等于位
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Δx/Δt。

2.加速度(a):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表示为加速度等于
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即a=Δv/Δt。

3.位移(Δx):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直线距离,表示为
位移等于终点位置减去起点位置的差值。

4.时间(Δt):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表示为时间等于终点时间
减去起点时间的差值。

5.质量(m):物体的量度大小,表示为质量是一个物体所具有的惯性,也是标准化的基准。

6. 力(F):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表示为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的乘积,即F=ma。

7. 动能(E):物体具有的能量,表示为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
的平方的一半,即E=1/2mv^2
8.重力(g):地球对物体所施加的吸引力,表示为重力等于物体质
量乘以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即g=9.8m/s^2
9.功(W):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表示为功等于力乘以位移的乘积。

10.功率(P):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为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的比值,即P=W/Δt。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物理量及其公式。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这些物理量的定义和相应的公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和公式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和公式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及常数
一、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
符号
国际单位
单位换算
名称
符号
温度
摄氏度
/
电荷量
库(仑)
/
电流
安(培)
1mA= A
电压
伏(特)
1mV= V 1kV= V
电阻
欧(姆)
1kΩ=Ω1MΩ=Ω
电能
焦(耳)
1度= kW·h= J
电功率
瓦(特器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Q=
质量
千克
1t= kg1g= kg 1mg= kg
体积
立方米
1cm3= m31dm3= m3
1L= dm31mL= cm3
密度
千克每立方米
1g/cm3= kg/dm3= kg/m3
长度

1nm= m 1um= m1mm= m
1cm= m 1dm= m1km= m
时间

1h= min 1h= s 1min= s
速度
米每秒
1m/s= km/h

牛(顿)
/
重力
牛(顿)
g=
压强
帕(斯卡)
1Pa= N/m2
浮力
牛(顿)
/

焦(耳)
/
功率
瓦(特)
1kW= W 1MW= W
机械效率
/
η1
比热容
焦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
热量
焦(耳)
/
热值
焦每千克
/
二、常用公式:
串联
电流
速度
电压
重力
电阻
杠杆平衡条件
分配
压强

初中物理学公式常量大全

初中物理学公式常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常量大全1. 速度2. 密度3. 重力4.合力5. 压强6. 液体压强更多资料及电子版在公众号:学习笔记君7.帕斯卡定律8.浮力9. 杠杆平衡原理10. 滑轮及滑轮组(力的关系条件:忽略绳重和摩擦)11. 机械功12. 功率13. 机械效率14. 机械能15. 比热容16. 热值17. 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关系18.欧姆定律19.电功20.电功率21. 焦耳定律22. 波速23. 保温与加热24.非纯电阻电路25.常见电学题型解题思路及技巧(1)开关闭合或断开(2)分析串联、并联、故障分析(开路、短路),分析电流表、电压表 (3)a. 如果是串联电路①21I I I ==;②21U U U +=;③阻大压大,阻小压小;④2121R R U U = b.如果是并联电路2202202p 202I P R I U U R I U R I R I U +=+=+=或或 ①21U U U ==;②21I I I +=;③阻大流小,阻小流大;④1221R R I I = (4)根据串并联选择电功率、电能公式①求串联电路某个定值电阻电功率最值问题:R I P 2=②求并联电路某个定值电阻电功率最值问题:RU P 2=③求电路中消耗的总电功率最值问题(串并联通用):判断公式:R U P 2=;计算公式:UI P =或RU P 2=④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电功率最值问题:2221P R I P P P +=+=,通常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问题图像法求解(5)滑动变阻器端点题型处理: ①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小时:U=I 1R 0 ②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时:26.长度及质量单位换算⎪⎩⎪⎨⎧============t 10kg 10g 10mg 1mg 10g 10kg 10t 1nm 10m 10mm 10cm 100dm 10m 1m 10km 19-6-3-6396339;质量:;长度:μ。

初中物理中的物理量及其运算公式及常数

初中物理中的物理量及其运算公式及常数

初中物理中的物理量及其运算公式及常数物理量是指用数值和单位来表示物理规律、物体属性或物理过程的量。

在初中物理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物理量及其运算公式和常数。

一、物理量及其运算公式1.长度-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长短,用米(m)作为单位。

-运算公式:长度的加减乘除运算公式与数值运算相同。

2.面积-物理量:表示物体的表面大小,用平方米(m^2)作为单位。

-运算公式:面积的计算公式视不同几何图形而定,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长*宽。

3.体积-物理量:表示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用立方米(m^3)作为单位。

-运算公式:体积的计算公式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为体积=长*宽*高。

4.时间-物理量:表示物体变化发展所需的持续时间,用秒(s)作为单位。

-运算公式:时间的加减运算公式与数值运算相同。

5.速度-物理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用米每秒(m/s)作为单位。

-运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6.加速度-物理量:表示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用米每秒平方(m/s^2)作为单位。

-运算公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7.力-物理量:表示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用牛顿(N)作为单位。

-运算公式:力=质量*加速度。

8.功-物理量:表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做的功,用焦耳(J)作为单位。

- 运算公式:功=力*位移*cosθ,其中θ为力和位移的夹角。

9.功率-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用瓦特(W)作为单位。

-运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10.频率-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一些事件的次数,用赫兹(Hz)作为单位。

-运算公式:频率=事件发生次数/时间。

二、常数1.重力加速度(g)-常数: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2.光速(c)-常数: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

3.电子电荷(e)-常数:电子所带的基本电荷约为1.6×10^-19库仑。

4.环境温度(T)-常数:指定的环境温度通常为25℃。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常数汇总用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常数汇总用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及常数一、基本物理量:
二、常用公式:
三、常用数据:
四、初中物理单位换算:
五、课本重点实验:
复习内容:实验名称、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物理量及数据记录表格、结论。

八年级:(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
(3)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4)二力平衡的条件;
(5)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7)杠杆的平衡条件;
(8)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9)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10)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1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
(13)斜面的机械效率;
(14)光的反射规律;
(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固体熔化室温度的变化规律;
(17)水的沸腾;
(18)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9)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九年级:
(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规律;
(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4)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
(5)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6)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7)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8)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9)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0)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11)研究电磁铁;
(12)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点;。

初中物理公式和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和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和知识点总结一、初中物理公式大全1、速度V(m/S)v=S/tS:路程t:时间2、重力G(N)G=mgm:质量g:常数,通常取9.8N/kg(标准值)或者10N/kg(近似值)3、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4、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F浮=G物-G液G液:物体在液体的重力(弹簧秤在水中的拉力)浮力F浮(N)F浮=G物(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5、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同下一)G物:物体的重力(同下一)6、S=h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上升的高度(同下一)注:“同下一”意为下一符号与此意义相同动滑轮F=(G物+G轮)/2(绳子段数为2)S=2h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G物+G轮)/2(分滑轮为一动一静)S=n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7、机械功W(J)W=FSF:力(特指此计算中对物体做功的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8、有用功(W有)W有=G物h总功(W总)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9、功率P(W)P=W/tW:功(特指所求功率所对应的功)t:做功时间10、压强p(Pa)P=F/SF:压力S:受力面积(指物体之间真正接触的面积)11、液体压强p(Pa)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所求物体与容器所装液体最高液面的距离)12、热量Q(J)Q=cm△tc:物质的比热容△t:温度的变化值13、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m:质量q:热值14、物理公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电压恒等于电源电压(现实生活中由于其他原因稍有偏差属正常现象)并联电路电阻R(Ω)1/R=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15、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I=U/RU:电压R:电阻16、电流定义式I=Q/tQ:电荷量(库仑)t:时间(s)17、电功W(J)W=UIt=Pt=I^2Rt=U^2/RtU:电压I:电流R:电阻(“^2”意为平方,下同)t:时间P:电功率18、电功率P=UI=I^2R=U^2/RU:电压I:电流R:电阻19、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C=λf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f:频率20、初中物理计算中需要记住的几个常用数值: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2.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3×10^8m/s(初中阶段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看成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计算时均取3×10^8m/s)3.水的密度:1.0×103kg/m^34.水的比热容:4.2×103J/(kg·℃)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6.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7.安全电压:不高于36V(≤36V)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常数及公式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常数及公式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常数及公式基本物理量:1.长度(L):用于描述物体的大小或距离,单位是米(m)。

2.时间(T):用于描述事件的进行速度,单位是秒(s)。

3. 质量(M):用于描述物体的惯性和引力作用,单位是千克(kg)。

4.电流(I):用于描述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5.温度(θ):用于描述物体的热平衡状态,单位是开尔文(K)。

常数:1.光速(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00×10^8米/秒。

2.万有引力常数(G):描述物体之间引力的强度,约为6.67×10^(-11)牛顿·米²/千克²。

3.电荷量(e):元电荷的大小,约为1.60×10^(-19)库伦。

4.环境温度(T₀):绝对零度的温度,约为-273.15℃。

公式:1.动力学公式:a=F/m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加速度(a)。

F=m*a物体的质量(m)等于力(F)除以加速度(a)。

v=v₀+a*t物体的速度(v)等于初始速度(v₀)加上加速度(a)乘以时间(t)。

s=v₀*t+1/2*a*t²物体的位移(s)等于初始速度(v₀)乘以时间(t)加上1/2*加速度(a)乘以时间(t)的平方。

2.动能公式:E=1/2*m*v²物体的动能(E)等于1/2乘以质量(m)乘以速度(v)的平方。

3.力学功公式:W = F * s * cosθ力(F)沿位移(s)方向所做的功(W)等于力(F)乘以位移(s)乘以它们之间的夹角(θ)的余弦值。

W=F*s当力(F)和位移(s)之间的夹角(θ)为0°时,可简化为W=F*s。

4.万有引力公式:F=G*(m₁*m₂)/r²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F)等于万有引力常数(G)乘以它们的质量(m₁和m₂)之积除以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

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常数和公式,物理学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基本物理量、常数和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物理量: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
科学家及其成就:
1、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恒速前进:意大利伽利略
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法国笛卡尔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英国牛顿
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德国奥托·格里克
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意大利托里拆利
3、首先通过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电阻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通过实验最先精确确定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4、发现电流的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的(首先发现电和磁有联系)奥斯特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电和磁的联系)1831年英国法拉第
5、阿基米德原理(F浮=G
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希腊阿基米德
6、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安培定则):德国安培
7、电子的发现:英国汤姆生
8、白炽灯泡的发明:美国爱迪生
9、小孔成像:最早记载于《墨经》
10、光的色散:牛顿
1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设计演示的“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力无关。

12、超导现象(零电阻效应)的发现:1911年荷兰昂尼斯
13、早期电话的发明:贝尔
14、电报机的发明:莫尔斯
15、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
16、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
物理量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