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合集下载

现代物流管理 第一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现代物流管理 第一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现代物流管理
第一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1、懂得物流的定义及其内涵; 2、了解现代物流的形式及其发展; 3、了解现代物流的功能; 4、掌握现代物流合理化的目标。
基本概念 现代物流 物流的职能
第一节 物流的定义及作用
一、物流的定义
传统的物流概念是指物质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上 的流动。就是指商品在运输、装卸和储存等方面的 活动过程。
二、物流的价值
在流动的过程中,“物”的性质、尺寸、形状 都不应当发主改变。也就是说物流活动和加工活 动不同,不创造“物”的形式价值。
但物流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维和时 间维方面的距离,创造了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 这就是物流活动的价值所在。
物流主要是通过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来 体现其自身价值的。另外在特定情况下,它也可 能创造一定的加工附加价值。
它一般由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保 管、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与上述职能相关的物 流信息等构成。
第二节 物流的职能
一、主体职能
物流的主体职能包括运输、储存和配送。
1、运输 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主要是指物流企业或受
货主委托的运输企业,为了完成物流业务所进行 的运输组织和运输管理工作。包括: (1)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运输,半成品、成品 的运输,包装物的运输;
2、储存
这里主要指生产储存和流通储存,包括:
(1)工厂为了维持连续生产而进行的原材料储存、零部 件储存;
(2)商业、物资企业为了保证供应、避免脱销所进行的 商品储存和物资储存;
(3)在回收物流过程中,为了分类、加工和运送而进行 的储存;
(4)在废弃物流过程中,为了进行分类和等待处理的临 时储存等。
一、主体职能
输); (2)实质储存(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储

01物流概论

01物流概论

萌芽阶段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物流对于盟军的胜 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当时被称为-- 后勤管理(后勤学经营)。 二战后,后勤学的运作方法及理念在企业 中广泛采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 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 过程中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 的物流概念。
综合物流阶段
1962年,著名管理大师彼德· 德鲁克(逐渐消失 Druker) 《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领域 的黑暗大陆》的文章。这篇文章首次提出物流领 域的潜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企业的决策者 对物流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并开始把寻求成本 优势和差别化优势的视角转向物流领域,物流成 为了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从此,企业物流管 理领域正式启动。 不久,人们又认识到原材料这段物流也同样存在 巨大潜力,并且产品物流与原材料物流可以综合 起来,大大改进了对物流系统的管理。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 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 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使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 化的功能。
(6)配送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
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 物流活动。
(7)物流信息活动
物流信息包括上述各种活动的有关的计划、预
物流的核心价值
(1)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连续进行的前提条 件; (2)物流是保障商流顺利进行、实现商品价 值和使用价值的基础(配送); (3)物流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物流是继企业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 产率之后,又一增加利润的源泉)。
2.物流的作用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 (1)一方面(宏观),它不仅支撑着 人类社会的生产,而且也支撑着人类社会的 消费,并与交易特别是有形商品的交易活动 息息相关; (2)另一方面(微观),物流效率的 高低,成本大小,也直接影响着其它经济活 动(生产、消费、流通)的效率与成本,影响 着其它经济活动(生产、消费、交易)的实现 程度。

第二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三阶段,20世纪末至今(现代物流业全面发展)
国家出台物流政策: 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2009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中,将物流业作为了需要大力振兴的第十大产业;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 厅以国办发〔2011〕38 号印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 见》;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
Physical Distribution 和Logistics比较
概念最先 出现的时
间 最先使用 的领域 当前使用 的领域 概念的外 延关系
概念的内 涵
美国物流 管理协会 使用的名

Physical Distribution
1915年阿奇•萧出版的著作《市场流通中的若干 问题》
第二节 物流与流通
一、流通 二、物流与商流 三、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
一、流通
在经济学特别是商业经济学中,流通指的是商品流通,即以 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包括商品买卖行为以及相互联系、相 互交错的各个商品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的总体。纵观其发展 历程,传统的流通承接着两大使命: 一是沟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社会间隔。(商流) 二是联结场所、时间的间隔。(物流)
二、物流与商流
(二)物流与商流的分离
分离的形式 ➢商流在前,物流在后 ➢物流在前,商流在后 ➢商流迂回,物流直达 ➢只有商流,没有物流 ➢只有物流,没有商流
三、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
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支柱, 构成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四流”互为存在,密不可分,相 互作用,既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是一个组合体。 商流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起点 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终 结和归缩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有时是互为因果关系

现代物流的基本内涵

现代物流的基本内涵

物流,已成为现今的一个热门词汇,《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修订版)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这里讲的是三层含义:第一,物流的对象是物品,物品即工业品、农产品、回收品、包裹信函品等。

为什么不叫商品,因为物流的大部分是商品,即为卖而生产的产品,但像单位与家庭的包裹与信函不是商品,客运严格讲也是一种物流,运送的是人,这是一种特殊的物流。

所以我们讲“物品”比较科学,符合实际。

第二,物流讲的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供应地与接收地是全球性的,流动过程可能很短,很简单,也可能很长,很复杂,特别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做到门到门的物流显得十分困难。

第三,现代物流讲的是多功能一体化服务,涉及到8个方面,即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谁来一体化运作,这就是物流的专业服务商,国际上统称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即3PL.物流运作的核心是: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这个既定的目标就是用最合理的方法、最合理的路线、最合理的时间、最合理的费用满足用户要求,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物流有八大功能要素,即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包装所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装卸搬运可以把物流功能中的装卸与搬运一起来讲。

在商品的物流过程中,离不开装卸与搬运,包括装车(船)、卸车(船)、入库、出库、堆垛、拆垛等。

在同一地域或地点(如工厂、车站、机场、码头、货场、仓库等)范围内,以改变物品的存放地点或支撑状态为目的的活动称为装卸。

在同一地域或地点范围内,以改变物品的空间位置(通常指短距离的空间住移)为目的活动称为搬运。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第一章物流的基本概念1、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现代物流实质内涵:实质流动(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输),实质存储(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储),信息流通(相关信息联网)管理协调(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有效控制的过程)2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空间价值;加工附加价值3物流的作用(7个)保值、节约、缩短距离、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值4物流的职能:主体职能:运输、储存、配送辅助职能: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管理职能:市场信息收集与需求分析、订单处理、物流作业信息处理与控制、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经营管理决策支持。

5、现代物流发展过程:初级阶段20世纪初;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合理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6、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从20世纪70 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物流,80年代开始启蒙及宣传普及,90年代物流起步,本世纪初物流热开始升温,我国物流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

1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2一些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3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4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5一些物流企业开始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6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已逐步在物流业务中运用7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有了发展8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7、国外物流管理简介:1日本成本物流独树一帜2美国追求高度自动化3英国建立综合物流体制8物流合理化目标:距离短、时间少、整合好、质量高、费用省、安全准确环保第二章物流系统1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简述物流的内涵与物流管理目标

简述物流的内涵与物流管理目标

简述物流的内涵与物流管理目标物流是指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将物资、信息和资金等要素从供应商传递给用户,并实现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物流管理目标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服务水平。

一、物流的内涵物流的内涵主要包括物流的基本定义、物流的范围和物流的要素。

1. 物流的基本定义物流是指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将物资、信息和资金等要素从供应商传递给用户,并实现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物流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涉及到物资的流动、信息的传递和资金的流转。

2. 物流的范围物流的范围包括物流管理的范围和物流活动的范围。

物流管理的范围涵盖了物流计划、物流组织、物流控制和物流评价等方面,旨在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和优化。

物流活动的范围包括物流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配送和物流售后服务等方面,涉及到物流的各个环节。

3. 物流的要素物流的要素包括物资要素、信息要素和资金要素。

物资要素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产品、零部件、原材料等。

信息要素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订单、库存、运输信息等。

资金要素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资金、库存资金、运输资金等。

二、物流管理目标物流管理目标主要包括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物流效率的提升和物流质量的保证。

1. 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采购成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等。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是指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水平。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包括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物流效率的提升物流效率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进行。

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设施利用率、提高物流操作效率等手段,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第一章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第一章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用户
用户
批发
用户
工厂
用户
用户
思考:有没有只有商流,没有物流的现象?
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1,结算程序引起的分流形式
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物流在前、商流在 后;商流迂回、物流直达。 2,购销方式引起的分流形式
预购;赊销;分期付款 3,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分流形式 4,电子商务条件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四)物流系统化理念 ✓ 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
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 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 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 理念:佳能(共生),华为(狼) ✓ 物流运行中的“二律背反”,也称“效益背反”:物 流功能间或物流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 一方、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 研究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关系,实质上是研究企业物 流的经营管理问题,即将管理目标定位于降低物流成 本的投入并取得了较大的经营效益。
(三)物流价值与利润观念 ✓ 物流价值:降低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和效率 ✓ 物流价值包括:运作价值、成本价值、服务价
值、风险价值、竞争力提升价值、社会效益 ✓ 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材料、设备和劳动力成本
压缩的空间趋于饱和,对成本的控制转为物流 ✓ 物流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为客户及自己创造利

现代物流观念
信息流:信息情报的传递与交换。
二、商品流通过程中三流地位的转变
W-W交换
物流含 商流及 信息流
W-G 物流
商流 含信息流
W-中介-G
物流 商流 信息流
W-电子中介-G 信 商流 息 流 物流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 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 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
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 “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 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见 Donald J. Bowersox 1986出版《物流管理》)
第三、物流无论从实物供应(Physical Distribution) 还是后勤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
物流的概念
➢ 一、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 Baker)认为, “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 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 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这一举动被一 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
军事后勤的理念和方法后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 部门,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
20世纪50年代中叶,日本在经济恢复中,十分重视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向美 国派出了“搬运专业考察团”(也有称为流通技术考 察团),此举动对日本未来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日本于60年代正式引进了“物流”这一 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通”,“实物流通” 的简称。
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LA: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物流是在一个系统 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 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 的。”
从上述介绍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 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 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流通领域为新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促进新经济的发展;就业;POS MIS CIMS MRP DRP EOS EDI GPS
基于新经济的商品流通与物流
一、新经济对物流的影响 精益物流观念 ✓ 精益物流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物
流管理思想,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 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 方法。 ✓ 物流管理学家则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比进行了 大量的借鉴工作,并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密切 融合起来,提出了精益物流的新概念。
信息流 物流流 商業流
总之,商品流通是商流和物流的结 合,物流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商 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要达到“货 畅其流”,物流是基础
電子化物流資訊系統作業平台



經營活動




原材料
生產
銷售

原材料物流 Physical Supply
生產物流 Production
銷售物流(狹義) Physical Distribution
新经济与商品流通
二、电子商务 1、网上交易使“商流”有了革命性的进展 B to B ;B to C,B to G
商品交换中的三流

商贸管理



消 费 购 买


商流
国美
小天鹅
物流
商流:以产品的所有权转移为前提,通过买卖 活动而发生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叫商业流通, 简称商流。
物流:商品的运输、储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包 装、装卸等物质的实物流动。
信息流:信息情报的传递与交换。
商品流通过程中三流地位的转变
W-W交换
物流含 商流及 信息流
W-G 物流
商流 含信息流
W-中介-G
物流 商流 信息流
W-电子中介-G 信 商流 息 流 物流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 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物流学》
第一章 新经济与物流
物流活动
一、包装活动
二、装卸活动
三、运输活动
四、储存活动
五、流通加工活动
六、配送活动
七、物流情报活动
物流的七项功能要素
运输 储存
配送
信息 处理
包装
流通 加工
装卸 搬运
基本功能 关注重点
辅助、技术性强
引言:物流的重要性
一、社会经济系统要素:生产、消费、流 通、分配
三、网络经济 概念、特点
四、虚拟经济 虚拟资本、虚拟经济、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 1、虚拟库存的前提条件 2、虚拟库存的应用领域 3、虚拟企业 4、虚拟现实
新经济与商品流通
一、 新经济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1、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2、商品流通的网络化、智能化 3、商品流通的虚拟化 4、发达商品流通的现实化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生产、物流、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三大组成部分
➢ (一)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 纽带;
✓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带来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
✓ 物流把国民经济中众多的企业、复杂多变的产业结构及 成千上万种产品连接起来。
物流的重要性
廣義的物流 Business Logistics
引言:物流的重要性
2、第三利润源泉
1962德鲁克《经济的黑色大陆》: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美国经营学家彼·特拉卡: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现在的物流费用尤如冰山。
据专家分析,制造加工时间为5%,95%为储存、装卸、 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
精益物流的目标可概括为:企业在提供满意的顾客 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二、物流领域的新经济
供应链 零库存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交换 物流管理系统 电子远程数据交换 利用GPS的物流管理 国际分工下的国际物流 第三方物流 实物物流网
三、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 1、对物流瓶颈的认识 2、物流瓶颈的具体表现 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 观念;物流平台
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用户
用户
批发
用户
工厂
用户
用户
思考:有没有只有商流,没有物流的现象?
2、流通革命—鼠标加车轮
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配送
工 廠
M×N=20
商 店
工 廠
M+N=9
配送中心
商 店
三、新经济市场环境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1、买方市场环境使购销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买方环境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精益物流的内涵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 管理,其基本原则是:
✓ (1)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 来研究什么可 以产生价值;
✓ (2)按整个价值流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 有必须的步骤和活动;
✓ (3)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 活动流;
✓ (4)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 ✓ (5)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
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又是实现商 品流通的物质基础
✓ 国民经济是一个不断生产、不断消费、连续不断的循环 过程。
✓ 生产所需的原料
企业
产品
其他企业
✓ 企业内部:物质资料 生产场所
生产工序
仓库
原料供應
生產
銷售
原產地 供應物流
工廠 (製造商) (供應商)
生產物流
輸送
物流中心
銷售物流
輸送
消費地
物流
3、中国的四大物流圈已经形成 4、物流成为经济热点
我国“十五”计划把现代物流作为 重要的发展领域,新经济与电子 商务催生了现代物流, 物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新经济
一、新经济的形成 创新、革新、更新
二、新经济的特点 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经济理念、 新的经济环境(国际环境、市场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