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的测量

合集下载

振动的测量

振动的测量

8.1 振动的基础知识与信号的分类类似,机械振动根据振动规律可以分成两大类:稳态振动和随机振动,如图8.1所示。

振动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是振动的三个基本参数,称为振动三要素。

只要测定这三个要素,也就决定了整个振动运动。

图8.1 振动的种类和特征简谐振动是最基本的周期运动,各种不同的周期运动都可以用无穷个不同频率的简谐运动的组合来表示。

本节讨论最为简单的单自由度系统在两种不同激励下的响应(即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质量块受力产生的受迫振动基础运动产生的受迫振动以利于正确理解和掌握机械振动测试及分析技术的有关概念。

在振动测量时,应合理选择测量参数。

如振动位移是研究强度和变形的重要依据;振动加速度与作用力或载荷成正比,是研究动力强度和疲劳的重要依据;振动速度决定了噪声的高低,人对机械振动的敏感程度在很大频率范围内是由振动速度决定的,振动速度又与能量和功率有关,并决定了力的动量。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运动规律可用简谐函数表示,即振动的运动规律为:(8.2)(8.3)比较式(8.1)至(8.3)可见,速度的最大值比位移的最大值导前900 ,加速度的最大值要比位移最大值导前1800 。

质量块受力产生的受迫振动如图8.2所示为单自由度系统在质量块受力所产生的受迫振动示意图。

在外力f(t)的作用下,质量块m的运动方程为:(8.4)式中c为粘性阻尼系数,k为弹簧刚度,位移y(t)为振动系统的输出。

这是一个典型的二阶系统,其系统频率响应函数H(ω)和幅频特性函数、相频特性函数ϕ(ω)分别为:(8.5a)图8.2 质量块受力所产生的受迫振动(8.5b)(8.5c)式中:ω基础运动的圆频率;ζ振动系统的阻尼比, ;。

(8.6) 由上式可见,在幅频特性图上,质量块受力产生的受迫振动其共振频率ωr总是小于系统的固有频率ωn,阻尼越小两者越靠近,因此,在小阻尼情况下可以采用ωr作为的ωn估计值;而在相频特性图上,不管系统的阻尼比为多少,在ωr/ωn=1时位移始终落后于激振力90°。

测量振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测量振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测量振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测量振动一般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在空间里设置一个静止参照系,测量距这个参照系的位移量;方法二直接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振动体上并算出加速度。

除去因振动体质量过轻,会受到加速度传感器本身质量影响的情况,一般来说多采用后者即加速度法。

在静止参照系无法测量位移的情况下,比如运行的车辆、飞机等,利用加速度方法可以直接进行测量,在实用性上比较有优势。

振动测量用传感器可大致分为接触型和非接触型,如下表所示。

在这些分类当中,压电型加速度传感器具有带域宽、灵敏度高、
小型轻量、动态范围广等优势,是最为常用的测量振动的传感器。

振动测量技术

振动测量技术
机械阻抗是复量,可写成幅值、相角、或实 部、虚部形式,也可用幅一相特性、奈奎斯特图 表示。
在评价结构抗振能力时常用动刚度,在共振 区动刚度仅为静刚度的几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 在分析振动对人体感受影响时,常用速度阻抗; 在分析振动引起的结构疲劳损伤时,常用机械惯 性;在分析车厢等振动、噪声时则常用速度导纳。
机械法
利用杠杆原理将振动量放 大后直接记录下来
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范围及动态、线性 范围窄、测试时会给工件加上一定的负 荷,影响测试结果,用于低频大振幅振 动及扭振的测量
光学法
利用光杠杆原理、读数显 微镜、光波干涉原理,激 光多普勒效应等进行测量
不受电磁场干扰,测量精度高,适于对 质量小及不易安装传感器的试件作非接 触测量。在精密测量和传感器、测振仪 标定中用得较多
周期的
非周期 的
随机的
平稳的
非平稳 的
简谐振 复杂周期

振动
准周期振 瞬态和冲 各态历经 非 各 态 历




振动信号按时间历程的分类如图5.1所 示,即将振动分为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 动两大类。
确定性振动可分为周期性振动和非周 期性振动。周期性振动包括简谐振动和 复杂周期振动。非周期性振动包括准周 期振动和瞬态振动。
随机振动是一种非确定性振动,它只服从 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可分为平稳随机振动和非 平稳随机振动。平稳随机振动又包括各态历经 的平稳随机振动和非各态历经的平稳随机振动。
一般来说,仪器设备的振动信号中既包含 有确定性的振动,又包含有随机振动,但对于 一个线性振动系统来说,振动信号可用谱分析 技术化作许多谐振动的叠加。因此简谐振动是 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振动。
m d 2z0 dt 2

振动的测量原理

振动的测量原理

振动的测量原理振动的测量原理是通过不同的传感器或仪器来检测、监测和量化物体的振动状态及其特性。

振动测量在许多领域中都非常重要,包括工程、机械、建筑、地震学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振动测量原理。

1. 加速度传感器原理:加速度传感器是最常用的测量振动的传感器之一。

它的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受到的力与它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上的加速度来判断振动的强度和频率。

当物体振动时,加速度传感器会产生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的电压信号。

该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后,可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和分析,获得振动的各种参数。

2. 速度传感器原理:速度传感器是用于测量振动速度的传感器。

它的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黑尔定律,它们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成正比。

速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上的速度来判断振动的强度和频率。

通常,速度传感器会将振动转换为机械位移量,并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

这个电压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后,可以用于分析和记录振动的特性。

3. 位移传感器原理:位移传感器是用于测量物体振动位移的传感器。

它的原理根据物体振动时的位置变化来判断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常用的位移传感器有电感式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振动时磁场的变化来测量位移量。

光学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物体上的光学位移量来判断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4. 压电传感器原理:压电传感器是一种测量振动的传感器,它利用压电效应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

当物体受到振动时,压电材料产生电荷分离现象,产生电信号。

压电传感器具有高度灵敏度和宽频响特性,适用于高频振动的测量。

5. 光纤传感器原理: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振动测量方法。

它利用光纤的特性来测量物体的振动。

常见的光纤传感器有光纤光栅传感器和光纤干涉仪。

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纤上光栅的变化来判断振动的频率和强度。

光纤干涉仪则是通过测量干涉光束的相位差来判断振动。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振动测量原理,每种原理都有其适用的特定场景。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振动测量与解析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振动测量与解析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振动测量与解析方法振动作为物体的一种运动形式,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

在物理实验中,准确测量和分析振动现象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振动测量与解析方法。

一、振动测量技术1.光电测振法光电测振法是一种通过光电测量来估测物体振动状态的方法。

它通过将物体固定在光电测振仪上,利用光电测振仪中的激光器和光敏位置传感器来测量物体的振动位移。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适用于精确测量微小振动。

2.电容传感器测振法电容传感器测振法利用电容传感器来测量物体振动的方法。

当物体振动时,导致电容传感器的容量发生改变,通过测量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变化来计算出物体的振动位移。

电容传感器测振法具有快速响应和较高的精度,常用于测量中等振幅的振动。

3.激光干涉测振法激光干涉测振法是一种利用激光干涉原理来测量物体振动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激光束照射到物体上,并通过测量激光光束在物体表面反射出的干涉光信号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振动位移。

激光干涉测振法具有非接触性、高精度和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测量微小振动。

二、振动解析方法1.频谱分析法频谱分析法是一种将振动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分量的方法。

它可以将复杂的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单一频率的分量,用于分析物体振动的频率特性。

常用的频谱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

频谱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共振频率以及受力后的振动特性。

2.模态分析法模态分析法是一种研究物体振动模态的方法。

它通过对物体进行激励,并测量物体在不同模态下的振动响应,从而确定物体的各个振动模态及其特征参数。

常用的模态分析方法包括振型测试和响应谱法。

模态分析法对于研究物体的振动特性和结构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3.相位空间分析法相位空间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物体在相位空间中的轨迹来研究振动特性的方法。

它可以将多维振动信号映射到相位空间中,从而形成轨迹。

通过观察轨迹的形状和演化规律,可以揭示物体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并推断物体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设备振动测量方法

设备振动测量方法

设备振动测量方法
嘿,设备振动测量这事儿啊,其实也不难。

首先呢,可以用振动传感器。

这就像给设备装了个小侦探,专门探测它的振动情况。

把传感器贴在设备上,或者放在靠近设备的地方,它就能感受到设备的振动啦。

就好像你耳朵贴在墙上听隔壁的动静一样。

然后呢,通过传感器把振动信号传送到测量仪器上,这样就能看到设备振动的大小、频率啥的。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手持式振动测量仪。

这个就很方便啦,拿着它在设备旁边晃悠一圈,就能测出不同位置的振动情况。

就跟你拿着手机到处拍照似的,只不过这个是在测量振动。

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去测量,这样就能更全面地了解设备的振动状态。

另外呢,也可以通过观察设备的表面来判断振动情况。

如果设备振动得厉害,你可能会看到表面有微微的晃动,或者有些零件好像在跳舞一样。

这时候你就得小心了,可能设备有点问题哦。

就像你看到一个人走路摇摇晃晃的,就知道他可能不舒服或者喝醉了。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有一次我们工厂里的一台大机器突然发出奇怪的声音,大家都觉得不对劲。

于是我们就用振动测量的方法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们先用振动传感器贴在机器上,发现振动确实很大。

然后又用手持式振动测量仪在不同的位置测量了一下,发现有一个地方的振动特别厉害。

最后我们仔细检查那个位置,发现原来是有一个零件松了。

我们赶紧把零件拧紧,机器就恢复正常了。

所以啊,设备振动测量真的很重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更大的损失。

下次你要是遇到设备有奇怪的动静,不妨试试这些方法,说不定就能找到问题所在呢。

振动测量方法、标准及准则

振动测量方法、标准及准则

振动测量方法、标准及实际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目录1、振动测量方法 21.1 加速度传感器21.1.1工作原理31.1.2优缺点41.2 速度传感器41.2.1工作原理41.2.2速度传感器优缺点51.3 位移传感器51.3.1工作原理61.3.2优缺点72、振动测量标准 82.1 ISO 10816系列标准82.2ASME标准82.3 DIN标准83、结论 84钢平台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84.1钢平台振动因素可包括一下几点:81、振动测量方法1.1 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主要应用的是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是最流行的形式。

主要使用加速力而受到的微观晶体结构,压力会在晶体中产生电压,加速度传感器将这个压力转换为速度和方向。

1.1.1工作原理如上图的模型所示,加速度传感器包含微观晶体结构,当发生振动时会产生电压,然后产生的电压会产生加速度的读数。

1.1.2优缺点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取材方便;2).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缺点:1)谐振频率高,容易受到声音的干扰;2)输出阻抗高,输出信号弱,传感器输出信号需要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才能送检测电路检测。

1.2 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振动的速度。

它适用于低频振动测量和对振动的整体评估,速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振动,并提供振动速度的输出信号。

与加速度传感器相比,速度传感器具有较低的灵敏度和频率响应。

图1(a)图1(b)1.2.1工作原理速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如图1(a)所示。

一个圆筒形的线圈固定在外壳内壁,线圈中间有一个永磁铁支承在弹簧上。

传感器的外壳固定在被测对象上,以承受振动。

永磁铁(参振质量)、弹簧和阻尼组成了一个单自由度系统图1(b)。

在设计时使该系统的固有频率远低于被测物振动的频率。

这时在被测物振动时,永磁铁在空间处于静止状态,永磁铁相对于线圈的运动即为被测物的运动。

布置方式:测量轴承座振动(简称座振)时,需要测量垂直、水平、轴向三个方向的振动,因此传感器的位置,也即测点的布置如下图所示。

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一)

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一)

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一)振动测量方法和标准概述•振动测量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物体振动的强度和频率。

通过振动测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优化结构的设计,预测设备的寿命以及判断机器运行是否正常。

常用的振动测量方法1.加速度法:通过测量物体在特定点上的加速度来评估振动。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和冲击问题。

2.速度法:通过测量物体在特定点上的速度来评估振动。

速度法适用于精密设备和需要高精度的振动测量。

3.位移法:通过测量物体在特定点上的位移来评估振动。

位移法适用于机械系统和结构的频率响应分析。

4.功率谱法:通过将振动信号转换为频谱来评估振动。

功率谱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不同频率下振动的能量分布情况。

国际标准和规范•ISO 10816:该标准是国际上最常用的用于评估机械设备振动的标准。

它包含了振动级别的分级标准以及对振动测量的方法和仪器的要求。

•ISO 2372:该标准适用于旋转机械的振动测量。

它提供了用于评估旋转机械振动的标准指导,并包含了振动级别的分级标准。

•ISO 7919:该标准适用于机组振动测量和评估。

它为机组振动评估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并包含了对测点位置和振动级别的要求。

•DIN 4150:该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振动的评估和控制。

它提供了对建筑物振动的测量和评估的标准指导,并包含了对振动限值的要求。

结论•振动测量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优化结构的设计,预测设备的寿命以及判断机器运行是否正常。

在进行振动测量时,可以选择适合具体应用场景的测量方法,并遵循相应的国际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

通过合理的振动测量,我们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故障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径向位移测量
当需要测量轴的径向振动时,要求轴的直径大于探头直径的三 倍以上。
每个测点应同时安装两个传感器探头,两个探头应分别安装在 轴承两边的同一平面上相隔90o±5o。由于轴承盖一般是水平 分割的,因此通常将两个探头分别安装在垂直中心线每一侧45o ,从原动机端看,分别定义为X探头(水平方向)和Y探头(垂 直方向),X方向在垂直中心线的右侧,Y方向在垂直中心线的 左侧。
考虑需测范围和仪器的动态范围,即可测量程的上 限和下 限,了解仪器的最低可测振动量级。 标定的检验,包括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装置全套 测试系统的特性标定,定出标定值。 画出测量系统的工作方框 图,以及仪器连接草图, 标出所用仪器的型号和序 号,以便于测试系统的安 装和查校。 在选定了振级、频率范围,解决了绝缘及接地回 路等问题后,要确定测振传感器最合理的安装方 法,以及安装固定件的结构及估计可能出现的寄生 振动。
传感器需要与被测物良好接触。如果在水平方 向产生滑动,或者在垂直方向脱离接触,都会使测 试结果严重畸变 2.5.3. 固定件的结构、固定形式和寄生振动 (1)用钢螺栓, (2)用绝缘螺栓和云母垫圈 (3)用永久磁铁, (4)用胶合剂和胶合螺栓, (5)有蜡和橡胶泥粘附, (6)用手持探针。
安装方法
压电加速度计的安装方法 1.钢螺栓 2.绝缘螺栓和云母垫 3.磁铁吸附 4.胶合 5.蜡和橡胶泥粘附 6手持探头
2、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指标 位移: x(t)=A*sin(2πft+φ) A-振幅,大小 f-频率,快慢
速度: v(t)=dx(t)/dt=fAcos(2πft+φ) 加速度:a(t)=dv(t)/dt=-f2Asin(2πft+φ)
¾ 三者间频率 f 不变,最大幅值呈 f 倍递增
位移xmax=A
等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种类和变换器的类 型。 – 仔细确定安装测量传感器的位置,选定能代表被测对 象特征的安装位置,并考虑是否会产生传感器附加 质量荷载的影响。 – 选择仪器的可测频率范围,注意频率的上限和下限。 对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装置的频率特性和相位特 性进行认真的考虑和选择。
2.3.1 常用的测试步骤之二
– 消除办法
• 对于基频检测系统来 说,我们可以通过基频 检测仪滤掉非基频型的 初始偏摆波形。但是, 对于基频型初始偏摆波 形无效。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 种方法是利用极坐标图 移动原点的办法来进行 修正。
电方面的原因
• 被测试轴段表层在局部地方存在较强的剩磁。这 种剩磁往往是在加工过程或磁探伤过程中保留下 来的。对应于这种剩磁的初始偏摆波形同时有基 频和高频成份。 • 轴段表面合金的晶体结构不均匀。我们知道,涡 流传感器的灵敏度与被测对象的导电率和导磁率 有关,而合金晶体结构不均匀也正是在这种意义 上影响传感器的间隙电压灵敏度。 • 被测试轴段本身是由几种不同材质的材料组成。 其初始偏摆波形视组成的几何关系而定。 • 由于轴段表面残余应力集中而引起的初始偏摆。 因为高的应力集中影响该局部材料的电阻率,因 此导致涡流传感器灵敏度的变化。
方式使振动传递给传感器外壳。 • 相对式传感器一般用于测量物体对于参考点的相对振
动 – 传感器的重量、安装方式与安装空间 – 环境条件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安装
传感器探头的安装要考虑两方面问题, 第一,测轴位移探头,在安装时如何调整其初 始位置 第二,探头的安装不受其它探头或周围金属材 料的影响以及安装支架刚度等问题。
(1)钢螺栓:这是一种理想的安装方法,能充分保 证传感器的使用频率范围和温度范围。通常在螺栓 拧紧前,在安装面上涂一薄层润滑脂,以增加安装刚 度。 (2)绝缘螺栓和云母垫片:当加速度计和振动体之 间需要电绝缘时采用。 (3)永久磁铁:适用于被测量体是铁磁材料且有平 坦表面。其优点是使用、移动方便,缺点是增加了传 感器重量,不适用于高频(大于2kHz时)情况。 (4)胶合螺栓:适用于不希望在被测量体上钻螺孔 而破坏原结构完整性情况。胶接时可用环氧树脂或 软胶将胶合螺栓粘接在测点处。环氧树脂胶可保证 较高的安装谐振频率,软胶则适用于测量频率不高情 (5)石蜡粘接:优点是简单易行,也能保证较高的 安装谐振频率,但是只适用于常温情况(低于40℃)。
2.5.5. 传感器安装角度引起的误差
• 传感器的感振方向,应该与待测方向一致,否则 会造成测试误差。 • 测量小加速度时,传感器更应该精确安装,使惯 性质量运动的方向和待测振动方向重合。
2.5.6. 其它问题
• 导线连接:接头不良,会产生寄生的振动波 形,有时使得测试数据忽大忽小。
5
2012-11-7
2.5.4. 传感器对被测构件附加质量的影响 对于一些小巧轻型的结构振动或在薄板上测量 振动参数时,应该使用小而轻的传感器。估算加速 度计质量对载荷的影响。
式中: ar—带有加速度计的结构加速度; as—不带有加速度计的结构加速度; ms—待装加速度计的结构“部件”的等效质量(重量) ma—加速度计的质量(重量)
2.5.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固定问题
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首先要注意传感器的安装和测点布置位 置能否反应被测对象的振动特征。应使加速度传感器的 主灵敏轴与所需要测量的方向一致。
(2)传感器与被测物需良好固定,保证紧密 接触,连接牢固,振动过程中不能有松动。
(3)考虑固定件的结构形式和寄生振动问 题。
这样初始偏摆所对应的波动电压为频率等于转速 的正弦波形,也即属基频型初始偏摆。 • 由于轴段的永久性弯曲而导致的初始偏摆。其性 质与不同心度相似,也是基频型初始偏摆。 • 由于轴段表面的不圆度和局部缺陷而带来的初始 偏摆。这种偏摆所对应的波形比较复杂,且没有 一定规律。但其频率一般比基频为高,属非基频 型初始偏摆。
传感器端部附近除了被测物体表面外,不得有其它导体 与之靠近
(1)探头安装互相间距离不能太近,否则会互相干扰
3
2012-11-7
(2)开孔不当,同时探头的安装位置也不对,使 得探头探测不到被测目标,而是受到了壳体金属 的影响。D应为探头直径的2倍以上。
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其自振频率至少要等于机器 转速的10倍,安装时要检查其自振频率。
轴向位移测量
测量轴的轴向位移时,测量面应该与轴是一个整体 ,这个测量面是以探头的中心线为中心,宽度为1.5 倍的探头圆环。探头安装距离距止推法兰盘不应超 过305mm,否则测量结果不仅包含轴向位移的变化 ,而且包含胀差在内的变化,这样测量的不是轴的 真实位移值。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
4
2012-11-7
2.3.1 常用的测试步骤之三
在被测构件上做好测试前的准备,把测试仪器 配套连线,传感器安装固定,并记下各个仪器 控制旋钮的位置。
对测试环境条件做详细记录,以便供数据处理 时参考,并可以查对一些偶然因素。
在测试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测试系统的“背景噪 声”(即“基底噪声”)。把传感器装在一个非振动 体上,并测量这个装置的“视在”振级,在数据 分析处理时,可去掉这部分误差因素。在实际 振动测量中,为了获得适当的精度,“视在”振 动应小于所测振动的1/3。
2.7 轴振动测试中的初始偏摆问题
所谓初始偏摆是指转轴在极低的转 速下,转轴不存在振动时,传感器系统 输出的电压波动。初始偏摆问题是所有 用非接触式传感器测量转轴振动时共同 存在的问题,不论传感器是涡流式、电 容式或电感式。
产生原因、消除办法
原因
– 机械方面的原因 • 由于被测试轴段的不同心度而引起的初始偏摆。
轴的径向振动测量时探头的安装位置应该尽量靠近轴承,如图 所示,否则由于轴的挠度,得到的值会有偏差。
轴的径向振动探头安装位置与轴承的最大距离。
轴的径向振动测量时探头的安装:
测量轴承直径 最大距离
0~76mm 25mm
76~510mm 76mm
大于520mm 160mm
探头中心线应与轴心线正交,探头监测的表面(正 对探头中心线的两边1.5倍探头直径宽度的轴的整个 圆周面,如图)应无裂痕或其它任何不连续的表面 现象(如键槽、凸凹不平、油孔等),且在这个范 围内不能有喷镀金属或电镀,其表面的粗糟度应在 0.4 μm至0.8μm之间。
接地:不良的接地或不合适的接地地点,使测试中 会产生较大的电气干扰,同样会使测试受到严重的 影响。 • 电缆的噪声:这些噪声既可由电缆的机械运动引 起,也可由接地回路效应的电感应和噪声引起。 • 防潮问题:传感器本身到接头的绝缘电阻,会因 受潮气和进水而大为降低,从而严重地影响测试。
环氧树脂或室温 硫化硅橡胶密封。
查,当超过运转速度所规定的1/3时,应采取措施 以消除环境振动的影响。
2012-11-7
1
振动的基本知识
振动三要素
振动幅值A 振动周期T/频率f 振动相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个周期
幅值
时间
位移(峰值)
相位角 振动最高点
轴键相
1
振动的基本知识
3、位移、速度、加速度的选择原则:
受传感器结构及频响特征影响,测量对象为: 低频振动:f<100Hz,位移,电涡流传感器 中频振动:f<500Hz,速度,动圈式传感器 高频振动:f<20KHz,加速度,压电晶体传感器
(4)对小型、轻巧结构的振动测试,要注意 传感器及固定件的“额外”质量对被测结构原始 振动的影响。
(5)导线的接地及连接等。
2.5.1. 传感器的安装和测点布置
被测对象测点的具体布置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应该选择合理。测点的布置和仪器安装位置决定测 到的是什么样的频率和幅值。因此,必须找出能代 表被测物所需要研究的振动位置,合理布点。 2.5.2. 传感器与被测对象的接触和固定
2.4.1.总则之二
– 相移 是指输出电压信号对正弦输入机械量的相位差。设在 稳态响应时,输入机械量与输出电压的复数幅值为X及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