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的应用及措施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的应用及措施摘要: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需要加强对于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提高绿化覆盖率是城市设计的主要趋势,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环境,降低空气污染。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对不同类型苗木的种植,满足多样性要求的同时,还要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乡土树种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要点,它的适应性较强,可以符合土壤、气候等方面的要求。
本篇文章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分析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应用中的问题,从而探讨优化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应用措施;引言乡土树种是指当前地域环境下天然生长的苗木类型,它已经经过多年的气候、土壤等要素考验,可以适应区域范围内的生长条件。
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为了提高它的整体效益,满足生态城市构建的要求,有关人员可以将乡土树种应用到其中。
相较于普通苗木树种来说,它有着不同的优势,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并且符合城市的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它的人文情怀。
但是乡土树种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不同的隐患问题,有关人员可以就此进行具体的研究。
1、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的应用价值1.1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乡土树种是经过自然选择以及长时间筛选后遗留的树种类型,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来说,通过对过去案例的经验分析来看,如果盲目追求树种类型的多样性,就会导致部分苗木的成活率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受土壤、温度以及干湿度等方面的影响,不利于树木的健康成长。
在这种情况下,将乡土树种引入到城市园林绿化中,它可以适应当前的城市环境特点,尤其是针对一些温差大、环境恶劣的城市来说,乡土树种的抗逆性较强,可以满足生长条件的要求,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可以强化对于空气的净化能力,而且保证承受四季温度的不同变化。
1.2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特色性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城市园林绿化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它包括城市公园、住宅小区以及风景园林等不同的类型,需要根据它的实际环境进行苗木类型的选择。
城市绿化中乡土树种的运用及相关问题解析

城市绿化中乡土树种的运用及相关问题解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建设已成为各大城市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其中,乡土树种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乡土树种的基本概念、优势、运用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乡土树种的基本概念乡土树种,即本土树种,是指生长在当地的树种,具有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的特性。
不同地区的乡土树种数量和种类也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更适合在当地进行种植。
二、乡土树种的优势1. 适应性强乡土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已经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干旱、寒冷以及耐盐碱等特殊环境。
2. 本地化特性强乡土树种是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本地化特性。
其生长过程中和当地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3. 生长速度快相比于外来树种,乡土树种在当地生态环境中生长的速度更快,更适合在城市绿化中运用。
1.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能够大量增加绿化植被的品种和数量,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2. 改善生态环境乡土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和当地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帮助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空气的清新度和湿度,减少室外噪声的影响。
3. 节省绿化成本1. 种植技术不成熟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种植技术相对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2. 种质资源缺乏由于乡土树种数量和种类的限制,有时会出现种质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寻找其他途径进行培育和保护。
3. 绿化管理工作不到位城市绿化管理工作不到位也会影响乡土树种的生长。
对于城市绿化管理者来说,应该加强绿化管理,提高绿化养护管理水平,为乡土树种的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更加了解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及其优势。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乡土树种的运用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通过加强绿化管理和科学种植,将乡土树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园林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运用探讨

园林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运用探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渴望与追求日益增加,园林景观成为了城市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乡土植物的运用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氛围,更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本文将探讨园林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运用问题,并就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乡土植物的特点乡土植物是指生长在特定地域环境中的植物,其通常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在当地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由于乡土植物生长环境的多样性,这些植物在形态、颜色、花期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植物的特点,进行巧妙的搭配,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乡土植物往往能够激发人们对于乡土情怀的共鸣。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对于乡土、自然的向往日益增强,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运用乡土植物,可以让人们更快速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感受到一种亲近自然的情感。
二、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1. 亲近自然,营造生态环境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可以让环境更加自然,更贴近自然的生态环境。
这些植物在形态上往往具有较好的丛生性和覆盖性,能够很好地控制水土流失,并为园林景观提供了更多的生态服务功能。
这些植物在生态环境中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可以有效地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 丰富景观层次,增加景观趣味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弥补引进植物的不足,打破单一植物种植的困境,丰富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这些植物在颜色、形态、花期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设计中可以巧妙地进行搭配,创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让人们在享受美景的也可以体验到不同季节、不同植物带来的多元化感受。
3. 增加乡土情怀,营造幸福感园林景观的魅力在于其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幸福感。
乡土植物的运用能够增加乡土情怀,营造出一种激发人们对家乡情感的氛围,使人们在景观中感受到对家乡的眷恋和情愫,从而增加人们在园林景观中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开发利用探析

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开发利用探析园林绿化乡土树种是指生长在本土地区的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乡土树种具有与环境适应性强、抗逆性高、生长周期短等特点,能够适应本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更易于栽植和管理,对于增加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景观的独特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土树种可以帮助保护和促进本土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乡土树种与土壤、气候以及其他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互适应关系,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吸引和孵化大量的本土生物,形成生态链条,维持生态平衡。
乡土树种能够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
乡土树种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降低环境中有害气体含量。
乡土树种还能够吸收和净化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和噪音,提高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质量。
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持性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乡土树种的根系丰富,能够有效地保持土壤的结构和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发生,减少土壤侵蚀的损害。
乡土树种的大量栽植还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水分的利用率。
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和选择。
需要考虑树种的适应性和生长条件。
乡土树种应该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需要考虑树种的功能和用途。
不同的乡土树种在生态环境改善、风景景观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需要考虑树种的繁殖和管理技术。
乡土树种的大规模种植和管理需要相应的繁殖和养护技术,确保树种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需要考虑树种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应该遵循保护性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保护树种的生态环境和种群遗传多样性。
园林绿化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保护土壤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评价和选择,遵循保护性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生态、景观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浅谈乡土植物在园林中种植与应用

浅谈乡土植物在园林中种植与应用乡土植物指的是适应于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下自生的植物。
这些植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生长能力,能够在当地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园林设计和施工中,注重采用乡土植物进行种植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园林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一、优点(一)生长性能好乡土植物自然生长于当地,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力和抗逆性。
相比于外来引进的品种,乡土植物更加适应本地气候和环境。
在园林中种植乡土植物能够更好地保证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效果,同时减少种植管理难度和费用。
(二)地域特点突出乡土植物生长在本地环境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如花卉色彩、花期、树干形态、枝条分布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将这些特色与设计相融合,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园林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三)保护生态环境在园林中大量使用乡土植物,可以减少外来物种的引进,避免可能的生态问题和外来物种侵占,同时能够保护本地植物品种和生态环境。
此外,在栽种乡土植物的同时,园艺师还可以学习当地生态文化,更好地保护本土植物资源和文化遗产。
二、应用(一)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例如植物的形态、颜色、生长规律等。
在设计中合理利用乡土植物,可以更好的控制植物的生长状况,整合各种植物形态、花色、花期等,使园林景观更加和谐、美观。
此外,乡土植物还可作为景观元素,如小径边的庭院、垂直景观墙中和庭院区域的花坛中等。
(二)园艺施工中的应用在园艺施工过程中,乡土植物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例如做郊野公园的绿化之类,可以采用乡土植物作为绿化范围的主要植物,还可以结合丘陵、田园、森林等自然环境的地形特征,打造出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符合的园林景观。
此外,在草坪维护、绿化带建设等方面还可以大量使用乡土植物。
(三)城市绿化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空间日益缺乏自然气息。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化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城市绿化中,大量引入乡土植物,能够更好地保护城市自然环境,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提高环境质量。
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

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乡土植物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内生长的本地植物种类。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作为地方特色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乡土植物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生态意义,有助于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和内涵。
乡土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能力和抗逆性,能够更好地为现代园林景观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技术支持。
在现代园林造景中,乡土植物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乡土植物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进行园林景观的文化塑造和形象营造;二是利用乡土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态功能,进行园林景观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三是利用乡土植物的植物资源和技术支持,进行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和植物布局。
通过对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挖掘乡土植物的植物资源和文化价值,为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技术和方法种植技术是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种植技术中,首先要根据乡土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植物品种。
其次要根据乡土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土壤条件,进行植物栽植的季节和方法。
最后要根据乡土植物的养护需求和保护措施,进行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管理和维护。
通过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乡土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美学效益,为现代园林景观的优化和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导。
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展望。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园林景观建设需求的提升,乡土植物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肯定和提升,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资源和要素。
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技术和方法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实现和完善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导。
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将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设。
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

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随着现代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园林造景的审美追求也越来越高。
而在园林造景中,乡土植物的运用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乡土植物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点,为园林景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结合实例,从乡土植物的选择、运用和养护等方面,探讨乡土植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乡土植物的选择在现代园林造景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乡土植物是至关重要的。
乡土植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其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长特点。
一方面,乡土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耐旱、耐寒、耐盐碱的乡土植物能够在极端的环境下生长,成为园林中的重要绿化植物。
乡土植物的形态特点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些具有观赏性的乡土植物,如花朵绚丽多彩、叶片形态优美的植物,不仅能够为园林景观增添色彩,还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选择合适的乡土植物对于园林造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乡土植物的运用在园林造景中,乡土植物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景观需求进行选择和搭配。
乡土植物可以通过不同的种植方式,如组合种植、错落种植、过渡种植等,与其他景观元素相结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将乡土植物作为点缀或背景植物,如在园林的入口处、水池边缘或者庭院内种植一些高大挺拔的乡土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乡土植物还可以作为景观的主角,如在园林中种植一片色彩绚丽的花卉,形成花坛、花墙等景观元素,吸引游客的目光。
乡土植物的运用灵活多样,能够为园林景观增添独特的韵味。
三、乡土植物的养护在园林景观中,乡土植物的养护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不同的乡土植物种类,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养护措施。
对于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乡土植物,需要加强对其生长环境的管理,如控制水分、肥料和光照等因素,以保证其健康生长和开花结果。
针对园林中的乡土植物,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如及时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等,保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园林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运用探讨

园林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运用探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园林景观设计中逐渐兴起了对乡土植物的运用。
乡土植物是指一定地理环境中自然生长的植物,它们具有与当地气候、土壤和生物群落相适应的特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地域特色,还能够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率,减少管理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园林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运用,分析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合理的运用策略。
一、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优势1. 增加地域特色乡土植物是生长在当地环境中的植物,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植物,能够突出地域的文化和生态特征,增强景观的认同感和地方特色。
在南方园林景观中运用广玉兰、凤仙花等乡土植物,可以增加景观的热带特色;而在北方园林景观中运用榆叶梅、丁香等乡土植物,则能够强化景观的寒带气息。
乡土植物的地域特色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无法替代的重要元素。
3. 减少管理成本乡土植物在当地生长,不需要额外的土壤改良和特殊的养护条件。
在园林景观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运用乡土植物可以降低成本投入,减少对水肥的需求,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较高的生存率和适应性也能够减少因植物死亡而需要重新植被的情况,更好地保护园林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1. 科学的植物筛选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对乡土植物的合理筛选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价值、生态功能等因素,选择适合景观设计需求的乡土植物进行运用。
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避免选择过于繁茂或生长缓慢的植物,影响到景观的整体效果。
2. 结合景观特点在乡土植物的运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景观的整体特点和设计理念。
通过植物的色彩、形态和布局等因素,与景观的表现形式相互配合,增强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山地园林中,可以运用乡土植物营造出自然的山水景观;在水边园林中,可以利用乡土水生植物打造水景花境。
乡土植物与景观的紧密结合,能够营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树种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13T14:35:44.8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作者:林碧璇黄桂贤
[导读]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后,国家越来越注重城市化建设,相对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更加突显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东莞市华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后,国家越来越注重城市化建设,相对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更加突显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而大部分园林工程都离不开植物造景设计,其不仅可以提升园林的景观品质,使其美观性和鉴赏性得到进一步加强,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植物造景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相关园林施工企业应大力采用乡土树种来进行植物造景。
关键词:乡土树种;植物造景;应用现状
现阶段,各地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都会采用乡土树种作为主体造景材料,这种设计手法完全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要求,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
因为我国疆土十分辽阔,每个地区的地形以及气候环境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各地植物造景中的适生植物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为了进一步体现植物造景设计的生态性和环保性,相关施工单位就要秉着因地制宜的造景原则,合理选择适宜的造景素材,以确保其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因此,在植物造景中大力运用乡土树种是十分可行的。
1. 乡土树种概述
所谓乡土树种,是指那些在当地土生土长的树种,其与本土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都有着十分良好的适应性,在原产地环境中可以完全达到健康的生长标准。
同时,处于同一气候带、沿周边地区分布式生长的树种也可称作为乡土树种,这种树种经过长期的引种和栽培,也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有着很大的适应性,所以,被纳入到当地植物群落中,并迅速使之成为当地植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主要作用分析
2.1生态优越性
乡土树种是一种生态优越性极强的树种,其经过长期进化后,可以完全满足各种生态位的要求,并能很大程度上模仿顶级群落的生态结构,形成一片结构合理、生长喜人的植物群落。
另外,乡土树种的种类十分多元,可以在不同地区的植物造景中发挥出多样性的生态作用,所以,运用乡土树种来营造园林景观是十分可行的,其既可以模拟地域性群落的结构特征,又可以加强城市绿地群落与潜在自然植被的生物关系,进而形成最原生态、最接近自然的植物群落结构,使人与自然可以达到和谐共处的发展状态。
2. 2安全稳定性
乡土树种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当地地理环境有着较高的适应性,且与其它物种的关系也是极为协调,并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可以形成十分稳定的植物群落,即使部分树种会呈现分布式状态,也不会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任何破坏,所以,乡土树种的安全性要较其它外来树种高很多。
2. 3美化环境
由于乡土树种对当地地理环境条件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所以在植物景观中,有效引入乡土树种作为主题造景材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植物景观的鉴赏价值,使其整体群落结构更为稳定,更好的满足当地景观对植物的要求。
另外,一些鉴赏性极高的乡土树种,其所形成的植物景观也是极为吸引游客的目光,不仅具有自然植被群落的外貌,能够突显出一种大自然的野趣和活力,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进而成为都市生活中一道靓丽、特殊的休闲娱乐空间。
2.4彰显文化底蕴
乡土树种的本土气息十分浓重,可以充分体现当地自然景观
风貌,且整体群落结构也有别于其它植被景观,可以很大程度上突出地方特色,成为当地植物景观的主体造景素材。
进而将整个地区的文化底蕴都能很好的彰显出来。
因此,在构建植物景观时,能够合理运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造景,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其整体文化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5提升经济效益
乡土树种在引种和栽培上,具有很大的便捷性,可以迅速的适应环境,达到标准的生长状态,发挥出持久的生态效益。
所以在植物造景中,选用乡土树种进行造景设计,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消耗的现象发生,减轻城市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帮助相关园林施工单位节省投资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所以,大规模运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造景设计,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有着不容忽视的实际意义。
3. 应用现状分析
3.1多样性现状
通常,乡土树种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其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多样性。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各地区的乡土树种种类和数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多样性标准,也未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
以上海市绿化植物群落为例,其周边155个城市中,乡土树种的运用率大于30%的种类只有一种、处于10%-20%之间的树种有四种、5%-10%之间的树种有四种、100%-5%之间的树种有七种、小于1%的有两种。
且有关人士还对延中绿地的木本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其结果与上海市植物群落的分布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和运用并没有,给予正确的认知,通常都是为了追求景观效果,盲目引用大量外来树种作为植物造景材料,不仅成本费用高,而且成活率和所产生的生态作用也较乡土树种低很多,所以,各地区要加强乡土树种在植物景观中的运用,使其种类多样性和数量多样性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2地带性现状
乡土树种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十分浓烈,相对也带动了其所形成的景观特色,使之既可以突显城市文化气息,又可以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这种天然的优势与其种类的多样性和景观地带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华北的杨树林、江南的香樟林、华南的椰树林这三大著名的植物群体就是由地域特色较为突出的标志性地带树种所组成。
但也有一部分城市对于乡土树种的引用和栽培持有偏见,认为其鉴赏性和美观性不如外来树种,所以经常盲目从国外或外省引人新的品种,进而大大忽略了植物的地带性特征和经济性特征。
以昆明市绿化植物群体为例,其所采用的地域性植物极为稀少,尤其是常绿树种和观花树种,几乎为零,至于地带性特色更是无从谈起。
相较而言,哈尔滨在引用地带性植物作为植物造景设计的素材上,就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其所形成的植物景观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哈尔滨地区的环境质量,且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也是极为突出。
所以,各地园林绿化建设要大力倡导乡土树种和“建群种”的应用,这样才能体现地域特色,改善城市环境,真正促进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长期发展。
4. 发展建议
乡土树种在植物造景中的运用优势十分明显,其不仅对当地自然条件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改善城市环境,而且所产生的生态功能和造景功能也是十分显著。
所以,各地植物造景设计中,一定要将乡土树种作为主要的造景素材,并依据其种类多样性和景观地带性,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保证乡土树种所形成的植物群落既要具备一定的和谐性,还要具备一定的多样性,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和形态内涵,使人们在享受园林美景的同时,能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具体提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
植物造景设计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条件来合理选择乡土树种,并依据各类树种的生长习性对其进行优化配置,进而最大化发挥乡土树种植物群落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其次,要注重乡土树种的季相变化,争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
青。
尽量选择种类丰富的乡土树种,如:乔、灌木等植物,这样,其在每个季节所形成的景观效果都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更能发挥出高效的生态性和环保性。
最后,要保证乡土树种的合理布局,使其整体植物结构能够达到错落有致、远近结合。
如可根据园林不同的区域功能,合理设置孤植、对植或丛植等植物景观。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对这就给植物造景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植物造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其在城市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应大力采用乡土树种作为主体造景素材,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城市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国亮,浅谈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 2016,06:14-15.
[2]王世新,关于乡土树种在北方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甘肃农业科技,2016,09:18-19.
[3]林萍,云南乡土树种在昆明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6,0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