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的广播稿
预防艾滋病宣传讲话稿(通用6篇)

预防艾滋病宣传讲话稿预防艾滋病宣传讲话稿(通用6篇)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讲话稿的人越来越多,讲话稿是讲话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场合上表达自己想要讲的话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你所见过的讲话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预防艾滋病宣传讲话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艾滋病宣传讲话稿篇1尊敬的评委,同学们:大家好!大家有没有觉得我衣服上有个独特的标志呢?对,就是这个,这是艾滋病的爱心标志。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的艾滋病日。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关爱,珍爱!”在网上有这样一个数据: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处于世界的第14位,在亚洲排在第二位,艾滋病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在递增,专家预测,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再过几年,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
”艾滋病虽然可怕,可怕的时候是我们的冷漠和错位的观念,正如徐天民教授所说的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最大敌人。
那么什么是艾滋病呢?简单的做介绍一下。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一种慢性致死性的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HIV感染后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陷,从而发生机会性感染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但你们可知道它比肝炎传染性更小。
我今天的演讲主要目的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关爱艾滋病病人,没有歧视的生存,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虽没有改变命运的法力,但我们的心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俗话说得好:“孤独比死亡更可怕。
”他们只是一群病人,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关怀与平视,他们是一群不幸的人,有的人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背上了更沉重的医学无法解脱的痛苦,也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失足而终生背负着这种心理与生理的双重痛苦,还有的人,却是与生俱来的贫穷?难以忘记那种可怜无辜的眼神,难以忘记那个小孩,痴痴傻傻的表情,他的父母都因卖血得上了艾滋病,更难以忘记那刻在他们心里的仇,恨,杀,那似乎是在我们无知的莫名的歧视的控诉!曾有一个艾滋病人这样发出生命的感言:“我是一个艾滋病病人,一个从艾滋病的死亡线上爬出来的人,一个必须每天大量服药以维持免疫力的病人。
学校预防艾滋病讲话稿(精选5篇)

学校预防艾滋病讲话稿学校预防艾滋病讲话稿(精选5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可能会用到讲话稿,讲话稿是在公务活动中针对特定场合,面对特定听众发表口头讲话的文稿。
那要怎么写好讲话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预防艾滋病讲话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预防艾滋病讲话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带来的演讲题目是《让爱织成红丝带,为艾滋病患者撑起一片蓝天》。
今晚,大家都神色凝重,心情沉重,我也一样,因为我们今晚的相聚,是为了千万个身患绝症的艾滋病人,为了无数个家破人亡的艾滋家庭。
在世界艾滋病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关注到了广西柳州6岁的艾滋孤儿阿龙。
去年3月,阿龙的母亲因为得艾滋病去世,死前她被艾滋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
不久后,他的父亲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艾滋病魔让这个曾经健壮的男人也虚弱得无法下床最后相继离世,于是这种致命病毒的恐惧感,在这个小村庄里迅速蔓延开来。
听到这一消息,村里没有人敢和啊龙生活在一起。
就连他最亲近的奶奶,也离他而去,于是阿龙过上了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洗衣做饭,一个人喂鸡养狗,一个人玩耍嬉戏,一个人入睡……尽管他还只有6岁,看到他与小狗开心的玩耍那张照片,我也禁不住流下心酸的眼泪,多想去抱一抱这个坚强的孩子!我亲爱的朋友们,如果当你看到无辜的孩子,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为之心痛吗?如果你看到妙龄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残得瘦比黄花,你能不为之惋惜吗?他们也许因为与生俱来的贫穷,也许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却要背上这沉重的无法解脱的痛苦;也许因为一时的失足,却要用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
他们在痛苦中呐喊,在无奈中抗争,在失望中期盼。
我的朋友们,面对这样一群不幸的病人,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能忍心弃之不顾吗?如果不能,请你们用你们的掌声告诉我!朋友们,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医生,我们的志愿者,他们或者万众瞩目,或者普通平凡,但,他们却共神圣!是他们,用亲切的微笑融化了艾滋患者心中的坚冰;是他们,用滚烫的爱心驱走了艾滋患者心中的黑暗;是他们,用五色的青春换来另一颗绽放生命。
预防艾滋病广播稿

预防艾滋病广播稿
标题:预防艾滋病广播稿
引言概述: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以及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一、加强宣传教育
1.1 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
1.2 宣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1.3 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健康行为
二、避免高危行为
2.1 避免性行为过度,保持健康的性生活
2.2 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2.3 避免共用注射器,保障注射安全
三、定期检测
3.1 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
3.2 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时进行治疗
3.3 鼓励高风险人群定期检测,减少传播风险
四、支持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4.1 提供心理支持,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4.2 提供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社会支持
4.3 建立健康的社会环境,减少对患者的歧视与排斥
五、加强国际合作
5.1 加强国际间的信息共享
5.2 开展跨国合作,共同应对艾滋病疫情
5.3 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促进全球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结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
中来。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避免高危行为、定期检测、支持患者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有效预防艾滋病的传播,保障人类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生活,远离艾滋病的威胁。
感谢大家的收听。
2024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演讲稿(6篇)

2024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演讲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来自某某市某某学校的某某同学。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演讲的主题是关于2024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的。
艾滋病是一种人类免疫系统受损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的健康与社会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做到预防为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艾滋病的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病,主要通过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交、共用注射器或针头、输血以及妊娠、分娩和哺乳传播。
目前,艾滋病的治疗依然没有明确的疗法,但是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延缓病情发展。
因此,预防艾滋病变得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预防艾滋病呢?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
通过在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传播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相关群体的教育,如性工作者、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等,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高风险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只有让所有人都明白艾滋病的严重性,才能够在根本上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其次,我们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和血液传播,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高风险的性行为,包括不戴避孕套的性行为、同性恋性行为以及多次性伴侣等。
另外,在注射药物的过程中,不要共用注射器或针头,以免传播病毒。
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大家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提高献血的意识,确保血液安全,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最后,建立健全的艾滋病防治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应加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提高艾滋病防治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给予他们足够的药物和医疗服务。
此外,要加强艾滋病的监测和研究工作,及时了解艾滋病的传播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相信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降低感染率,减少病例数量。
2023预防艾滋病讲座通讯稿范文(精选16篇)

2023预防艾滋病讲座通讯稿范文(精选16篇)2023预防艾滋病讲座通讯稿范文(精选16篇)1在活动中,专家作了艾滋病基本知识及防治方面的讲座,解答了在校大学生关于“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怎样传播以及如何防治艾滋病”等方面的疑惑,并勉励大学生们建立正确的择偶观、人生观,努力做好个人艾滋病预防,积极参与全社会艾滋病防治。
讲座后,专家和大学生们共同进行了“预防艾滋,从我做起”签名仪式,并向老师和学生分发《中国国门时报(世界艾滋病日特刊)》等各类宣传材料1000多份,达到了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共同承诺、共同参与防治艾滋病的宣传主题。
2023预防艾滋病讲座通讯稿范文(精选16篇)2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增进师生防治艾滋病的意识,提高自主健康能力,11月18日下午,我院特邀请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张建平副院长在学院石湖校区信息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了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
张院长向师生们介绍了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病原学知识、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和预防方法,重点介绍了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防治情况,强调了避免发生高危行为对于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以及高危行为发生后或感染HIV病毒后的科学处置方法。
通过本次讲座,师生们了解了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和发展趋势,增强了个人防护的意识,提高了预防和处置的能力,为学院艾滋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夯实了群众基础。
2023预防艾滋病讲座通讯稿范文(精选16篇)3为了使社区居民正确预防艾滋病,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向社区居民宣传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不产生歧视的心理。
12月1日,__社区在积极开展了24个预防艾滋病宣传日活动。
__社区以24个预防艾滋病宣传日为契机,通过积极宣传教育,以及资料手册的发放,逐步提高了社区居民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有效措施,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正确对待身边的艾滋病患者的同时,也向艾滋病患者营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敌视社会,而与周围人群和谐相处。
世界艾滋病日校园广播稿三篇

世界艾滋病日校园广播稿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甲:20*年12月1日是第**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副标题是“**”。
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群策群力,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乙: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艾滋病吗?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和治愈方法。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就成为病毒携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发病,从外表上也看不出来,但可以传染给其他人。
如果我们不知道预防知识,就存在感染的可能性,感染后会严重影响升学和就业。
20xx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非常惊人。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截止20xx年1月31日,我国共有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389443人。
当前我们的社会非常复杂,在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要了解一些必要的艾滋病防控知识,通过改变不良行为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甲:首先我们不必恐惧艾滋病,以下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传播艾滋病: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一起饮食或喝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用餐、一起劳动、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被褥、一起游泳等不会传播艾滋病。
蚊子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乙:艾滋病通过三种途径传播:一是性接触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二是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共用剃须刀及牙刷等传播。
三是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可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时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甲: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后,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3.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4.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世界艾滋病日广播稿

世界艾滋病日广播稿【篇一:世界艾滋病日广播稿】世界艾滋病日广播稿1、艾滋病日的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
以后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2、什么是艾滋病(aids):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
“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
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
3、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5、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两个: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预防艾滋病广播稿

预防艾滋病广播稿【篇一: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 12月1期广播稿.国旗下讲话】广播稿: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今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自1981年美国黑人区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目前全球感染的人数在3500万以上,每天有15000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2007年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是84万,但是很多人以为没发病所以没去检查,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目前最少有300万以上。
80年代初期,艾滋病对中国人来说仅仅是一个陌生的单词。
但现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官员认为中国已面临爆发流行的危险,性病艾滋病防治面临严峻形势。
假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性灾难。
我国进入了艾滋病危险的流行期!据了解,1994年以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数为云南的吸毒者。
1994年后,艾滋病传播超出云南省,迅速向全国扩散。
1998年6月,青海省最后报告发现了感染者,短短4年间,艾滋病病毒感染报告全面覆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在亚洲第8。
艾滋病在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当前,艾滋病的形势严峻,而且已经进入了流行期,据卫生部门统计,感染者中以男性和青壮年为主,85%的感染者年龄在21-40岁之间,全球每年新增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40%是15-24岁的年轻人。
这是一个危险而紧迫的信号,我们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我们作为构成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群体,具有思想活跃,进取意识强、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较高的特点,应该是防治艾滋病、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清除歧视等理念和活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要成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者,成为遏制其蔓延的有生力量。
要从我国艾滋病疫情和开展预防控制活动的实际出发,认真学习“四免一关怀”政策和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艾滋病的广播稿
1、艾滋病日的: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
以后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2、什么是艾滋病(AIDS):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
“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
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
3、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5、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两个: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其次具有迅速变异能力。
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
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6、一旦感染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 * ,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
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
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
当他们本身不
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
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
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
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 *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7、中学生如何预防爱滋病?
1、了解爱滋病防治知识,了解爱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等。
爱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2、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及牙刷、剃须刀等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甲:20*年12月1日是第**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副标题是“**”。
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
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群策群力,遏制艾滋病的流行。
乙: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艾滋病吗?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和治愈方法。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就成为病毒携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发病,从外表上也看不出来,但可以传染给其他人。
如果我们不知道预防知识,就存在感染的可能性,感染后会严重影响升学和就业。
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非常惊人。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截止xx年1月31日,我国共有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389443人。
当前我们的社会非常复杂,在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要了解一些必要的艾滋病防控知识,通过改变不良行为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甲:首先我们不必恐惧艾滋病,以下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一起饮食或喝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用餐、一起劳动、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被褥、一起游泳等不会传播艾滋病。
蚊子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乙:艾滋病通过三种途径传播:一是性接触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二是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
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等传播。
三是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可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时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甲: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后,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3.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4.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5.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6.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乙: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只要我们洁身自好,注意预防,就不会轻易感染艾滋病。
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同推动安全、文明、卫生和谐校园建设,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合:今天的校园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