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征北战》观后感

合集下载

电影《南征北战》观后感

电影《南征北战》观后感

电影《南征北战》观后感电影《南征北战》观后感第一章:影片概述《南征北战》是一部以抗战背景为背景的战争电影,刻画了中国抗日战争中南方与北方的联合作战。

影片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动人的演员表演,展现了在战争年代中人们的恢弘英勇和无私奉献,深深触动了观众的情感。

第二章:剧情介绍影片以抗战背景为背景,描绘了南方与北方军队联合作战的过程。

故事主要围绕着一名南方军队的指挥官和一名北方军队的指挥官展开,他们通过合作与团结,成功地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并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整个故事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使观众陷入了情节之中。

第三章:人物塑造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具特色。

南方军队的指挥官是一个坚定而聪明的领导者,他带领队伍勇敢地抵抗敌人的进攻,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北方军队的指挥官则是一个勇敢而无私的战士,他始终关注着队伍的安全,始终保持团结和协作的意识。

通过这些人物的描绘,影片展现了战争中人们的勇敢和无私的精神。

第四章:摄影与美术设计影片的摄影和美术设计非常出色,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画面的色彩搭配恰到好处,既突出了战争年代的艰苦与残酷,又展示了人类的希望和勇气。

摄影师通过精心的构图和用光,展现了战争场景的真实感和紧张感,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第五章:音乐与剪辑影片的音乐和剪辑是整个影片的灵魂所在。

音乐的氛围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和战争的残酷。

剪辑则抓住了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使观众更容易沉浸其中。

音乐和剪辑的完美配合,使影片的节奏感和紧凑感更加突出。

第六章:影片的意义与价值《南征北战》是一部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坚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作品。

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塑造,让观众深入了解了当年那段艰苦卓越的抗战岁月,进一步激发了观众对国家和家庭的关爱和责任感。

电影中的反战思想和人性光辉,使人们在追求和平的道路上更加自觉和积极。

附件:1、动态海报2、剧照合集3、观影感受调查问卷法律名词及注释:1、战争背景:指影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即抗日战争期间。

南征北战观后感想

南征北战观后感想

南征北战观后感想《南征北战》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该片讲述了在社会动荡的年代里,一群爱国青年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统一而奋斗的故事。

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触动,对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形象产生了很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电影中的南征北战主题让我想到了历史上的南北战争。

那个年代,国家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人民的生活困苦,社会的发展停滞不前。

而电影中的角色们,无论是父辈还是青年一代,都投身于保卫国家、民族解放的事业中。

他们不顾个人的得失,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战斗。

这让我深感自己应该有更强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塑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追求。

譬如,男主角张炬是一个热血青年,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女主角刘英是一个坚强的女性,不惧艰险,毅然决然地跟随张炬一起奋斗。

他们的形象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那些默默奉献,无私奋斗的普通人。

通过电影,我深刻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肩负起责任,为正义和公平而奋斗。

同时,电影中描绘的爱情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背景是战乱时期,但张炬和刘英的爱情却显得纯真而坚定。

他们相互扶持、彼此鼓励,在严酷的环境中共同坚守。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中的爱情,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只要有真心,爱情就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变得更加坚韧和宝贵。

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还觉得其中展现的集体主义精神十分令人钦佩。

无论是军事行动中的默契配合,还是团队精神的凝聚力,每个角色都在为了共同目标做出自己的努力。

这种集体主义精神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抗战英雄和在灾难面前互相帮助的场景。

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的传承,中国国家才能够在危难时刻紧密团结起来,共克时艰。

此外,电影中的红色意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红色是中国革命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所在。

而电影中大量的红色元素,如人物服饰、旗帜、插图等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南征北战》观后感优秀3篇

《南征北战》观后感优秀3篇

《南征北战》观后感优秀3篇《南征北战》观后感5 篇一《南征北战》是小时候常看的打仗片,现在的孩子恐怕很少看了,我也是差不多三十年没再看了。

前几天看了一段关于演员张瑞芳的文章(张瑞芳在此片中饰演根据地的一名村长兼民兵队长),从那段文章了解到这部电影有很不一般的背景。

第一,这部片子拍于1952年,新中国成立仅三年,也许是新中国制作的第一部反映人民军队作战的大制作大场面的战争故事片。

多处大场面,在90年底的《大决战》中都能看到被模仿的痕迹。

另外,当时应该是人们对国家最有认同的时期,可以一窥当年军民的真实心态。

第二,这部片子中有很多从部队中挑选的战士参演,这些战士有不少都是亲身经历过解放战争的战斗英雄,可谓自己演自己。

还是真实性强第三,这部片子的军事戏都有部队的军事专家指导和把关,甚至林彪也参与了指导,演员在部队进行了训练,故而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解放军的各方面特点和优点。

张瑞芳此前主要演的都是城市女性,在片子里首次演农民女战士,并且能完全融入角色,孙道临只有一句台词。

之后就有了重新看一下《南征北战》的兴趣,想看看这些特殊的地方如何呈现。

这一重看,果然比当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说实在的当年看这片子是比较腻的,当年打仗片多,作为小孩的欣赏水平就是看热闹,而结果无非都是解放军冲锋胜利,敌人不堪一击,所以并没品出《南征北战》真正的滋味。

如今经历了不少事,看到了国家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再看了近年来新拍的众多历史题材电影,再品《南征北战》就有了很多新发现,也许也是那些电影主创当年想要尽力传达而我们观众却很少注意的发现。

列举如下:1、开篇讲解放军向北退却,蒋军追击。

着重表现了敌我双方对待士兵的态度差别。

我方侧重表现战士思想扰动,连长感觉队伍不好带,也有情绪,营长虽然更加相信上级,但也有焦虑,行军中仔细观察士兵的状态,一方面督促连长执行命令,加强思想工作,稳定战士情绪,另方面让村干部做群众工作,减少群众情绪对战士的影响。

而国民党军的军官不在乎士兵的感受如何,把士兵简单的当棋子来使用。

电影《南征北战》观后感

电影《南征北战》观后感

电影《南征北战》观后感电影《南征北战》观后感一:剧情梗概电影《南征北战》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国主义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7年,当时国共内战进入了最激烈的阶段。

主人公李四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在土地革命斗争中失去了妻子和儿子。

为了报仇,他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参加了南征北战的战斗。

在战斗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考验,但他始终坚守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最终取得了胜利。

二:角色介绍1. 李四:主人公,普通老百姓,失去了妻子和儿子,加入人民解放军。

2. 张三:李四的战友,勇敢且正直。

3. 王五:国民党军队的将领,心狠手辣。

4. 小红:李四的儿媳,勇敢坚强。

三:情节详述1. 李四的家庭悲剧:李四的妻子和儿子被国民党军队杀害,他决心加入解放军为妻儿报仇。

2. 李四的入伍之路:李四辗转找到了解放军的部队,并加入了南征北战的行动。

3. 战斗与困难:李四和战友们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和生活困境,但他们永远不放弃,坚持战斗到底。

4. 对敌人的追击:李四和战友们在战斗中不断追击国民党军队,最终收复了一个重要的据点。

5. 最终胜利与牺牲:李四等人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有战友因此牺牲,给李四带来了深深的悲痛。

四:影片的意义和启示1. 英雄不分民族:电影通过展示李四和战友们的英勇行为,告诉观众们英雄是不分民族的,只要有正义的信念,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2. 报国救民:电影中展现了主人公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教育观众要有爱国心和责任感,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团结合作:电影中强调了战友之间的团结合作,在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附件:- 电影《南征北战》剧照- 电影《南征北战》观影笔记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土地革命: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过程中进行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

2. 国共内战:指1946年至1949年的中国国共两党之间的武装冲突,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南征北战观后感1000字

南征北战观后感1000字

南征北战观后感1000字在电影《南征北战》中,我被剧情的紧凑和情感的渲染所深深吸引。

这是一部展现战争与友情的影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实的故事,带给观众一种真切的触动和思考。

电影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背景,描述了一支由北向南前线转移的部队在途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的故事。

主要角色有指挥员李长官、战士王韶阳、女护士晓返等,他们身份不同、性格各异,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和伟大。

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和对友情的坚守。

在战争年代,生命的悬于一线,每个角色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死考验。

他们或在战场上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牺牲,或在医院里为伤员顽强治疗。

每一次失去的生命都让人痛心,每一个生还者都给予我们勇气和希望。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生命的珍爱,同时也呼唤着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友情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主题之一。

影片中的各个角色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共同面对艰难困苦,互相扶持,共同奋斗。

李长官对士兵的严格要求和对晓返的关心体现了军队里的军民鱼水情。

而战士们之间的互助互爱,也展现了友情的坚韧和力量。

战场上的生死与信任的选择,更加凸显出友情的宝贵和可贵。

这种友情不仅仅是战争的背景下才存在的,它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同样重要。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饱满的情感。

李长官作为部队的主要领导者,他冷静果断、敢作敢为,这种坚毅的性格在战争年代尤为重要。

而王韶阳这个年轻的战士,不断展现出他的勇敢和坚持,他的成长与战火同行。

晓返作为一名女护士,她的善良和无私令人钦佩。

每一个角色都在战争中得到了成长,他们用自己的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伟大性。

电影中的剧情紧凑、情感真挚,给人一种触动和思考。

通过影片中的场景和细节,我们能够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同时也看到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如何坚守信念、坚持战斗,并展现出了人类的伟大和勇敢。

这种触动和思考使我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

南征北战老电影观后感

南征北战老电影观后感

南征北战老电影观后感标题:南征北战老电影观后感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兴媒体形式如电视剧、大片等开始逐渐占据人们的视野,而老电影作为电影史的瑰宝也逐渐被遗忘。

然而近期有幸重温了一批南征北战老电影,对其中的经典作品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感悟,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观后感。

这批老电影其中一部是《枪战》。

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以不放弃、不屈服的精神与侵略者进行激烈的战斗。

影片以枪战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向观众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坚毅与勇敢。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塑造的角色形象非常鲜明,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独特的个性和英雄气质。

从军队中的指挥官到普通士兵,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光辉瞬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人可以是少数,但不能是凡人"的理念。

通过这部电影,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另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老电影是《铁道游击队》。

这部影片以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游击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员为保护铁路而进行顽强抵抗的故事。

影片展现了游击队员们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着战斗,面对敌人严密的包围,他们依然能够保护铁路的畅通,并对抗侵略者。

这部电影通过其激烈的剧情和精彩的枪战场面,为观众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所展现出的顽强精神与决心。

除了《枪战》和《铁道游击队》,在观看这批老电影中,我还看了一部名为《渡江大归》的影片。

这部影片以解放战争时期的长征为背景,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艰难困苦的历程。

该片通过真实的表演和逼真的场景,向人们展现了长征过程中红军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英勇形象。

在电影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生存与和平的外部环境压力下,坚韧不拔、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

这部影片所展现的是中国人民为了信仰和理想,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够坚守初心、奋勇前行的精神风貌。

通过观看这些南征北战老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年代的坚毅与勇敢。

观《南征北战》有感

观《南征北战》有感

观《南征北战》有感
看了《南征北战》这部电影后,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勇敢和坚强。

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全,奋勇前进,和敌人们拼杀,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平安,让我们国家的人民都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部电影给我们介绍了一群“可爱”的人,他们背着步枪,身上穿着军装,头上戴着正中有一颗红星的帽子,为了抗日,他们翻山越岭,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很多的困难,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们村的人差不多有二分之一的人是抗日英雄,他们夜以继日地在打战,虽然共产党员的装备没有敌人的好,但他们有颗坚定的心,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有打不垮的信念,所以他们战胜了敌人。

我们现在戴的红领巾、旗杆上的红旗,都是共产党的鲜血染红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珍惜眼前的生活和现在美丽的世界以及眼前所拥有的。

观看了《南征北战》这部电影后,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做人就要像共产党员叔叔一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勇敢前进的精神。

三达地明德小学56班。

南征北战电影观后感

南征北战电影观后感

南征北战电影观后感电影是一种让人情感激荡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故事情节、角色刻画和视听效果等手段,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共鸣。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电影《南征北战》的观后感,这部电影以其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演员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南征北战》是一部以战争为主题的电影,该片背景设定在我国抗日战争的年代。

影片通过展现主人公在战场上的艰难生存和顽强抗争,生动地再现了那个动荡的时期。

影片的片名“南征北战”也是对当时抗日战争中各个战场上的英勇战士们的致敬和纪念。

影片以男主角王文杰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讲述他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的故事,展现了他在战争中经历的艰辛和奋斗。

影片通过一系列的闪回和时间跳跃,将观众带入当时的战争场景,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战争对每个人的影响和考验。

电影中的男主角王文杰是一个典型的普通青年,他爱国心切,但却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在战乱年代,面对无尽的痛苦和死亡,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坚毅勇敢的战士。

他身上所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战争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但始终没有放弃对胜利的追求。

影片中还有其他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背景,却都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的是年轻的战友们,他们在战争的洗礼中逐渐成长为铁血战士;有的是老兵,他们在战场上保护着年轻的生命;还有许多家庭妇女,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坚强地支持着家人参军。

这些角色形象既是对当时那个特殊时期的真实再现,也是对那些英勇坚韧的人们的歌颂。

影片的打斗场景设计非常精彩,通过激烈的战斗场面和逼真的特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危险。

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伤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痛苦,而电影正是通过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战争的可怕。

与此同时,电影也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后方,人们都表现出了令人感动的爱国情怀和互助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们观看的是战争《南征北战》,反映的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于大江南北,终于取得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的战斗经过。

片中,我军的指挥员和战士们浴血奋战顽强战斗和机智勇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征北战》这部电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故事片,它主要讲述了在1947年时我军和国民党为争夺土地而不惜一切代价去打仗的故事。

营高营长率领部队北撤,在山东桃村集结待命。

不少战士和老乡都想不通,高营长和女村长赵玉敏耐心给大家做工作。

此时蒋军共出动25个师的兵力,企图造成南北夹击。

我军在桃村大沙河阻击南线敌人六昼曰,主力部队集中到风凰山围歼北线的国民党李军长率领的七个师。

高营长接到师长命令抢占摩天岭高地,以阻击敌军张军长率领的增援部队,李军长率领的部队已被我军全歼并活捉李军长。

高营长又率领部队乘胜追击张军长率领的部队,赵村长也带领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切断敌人退路,又绞断敌人企图炸毁桥梁的炸药导火线,保住了大桥。

一场大战开始了影片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它通过对一支具体的作战部队转战经历的描绘,同时又生动地勾画出整个战区国共两军角逐的全方位图景,形象地体现出人民解放军运动战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它是从解放后直至“文革”期间我国拍摄的大型战争片之一,即便在“文革”中几乎所有影片都被禁演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银幕上上映,足见其影响力。

《南征北战》的故事生动,情节起伏跌
宕,节奏感强。

同时影片又有着纪录片的纪实风格,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有强烈的时代氛围。

片中的人物塑造也十分成功,从下级的军官、战士一直到两军的高级将领,都有着较为鲜明的个性化彩色,避免了概念化和脸谱化的描绘方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历史就是对昨天的总结,对今天的激励,对未来的昭示。

正是这些英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安宁和平的生活,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啊这部影片说的是华东野战军的一
支部队遵照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实行战略转移,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故事,华东野战军的指挥者是粟裕将军,他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军事家。

毛主席说;“兵民是胜利之本。

”他还说:“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赢得战争。

”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完全体现了毛主席的这一英明论断。

军队中支部建在连上,充分发挥政治作用,在解放区,每个村子里都有党的领导,村干部组织群众筹集物资,抬担架、运公粮、人民群众积极支援革命战争。

陈毅元帅曾感慨地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大概意思)。

的确,蒋介石虽然有美国的大力援助,虽然有美式装备的800万军队,但是他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民心。

现在有个别年轻人对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很不以为然,还有人荒诞的认为,如果让蒋介石领导,依靠美国,中国会比现在还强大,这种想法太天真了,太无知了。

大家都知道,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诸侯割据、军阀混战,老百姓一直没有过上太平日子。

近代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家经济和军事落后,世界上哪个小国都想欺负中国,赔款割地、无数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让国人倍感耻辱,帝国主义从来就是瓜分中国,他们决不会让你强大起来。

引起我深思的,是片中一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台词。

他说:“共产党把劲用到战场上,而我们把劲用到官场上,不败奈何?”一个是战场上齐心协力,一个是官场上勾心斗角,一字之差,“心劲”各异。

同样,一个人的“心劲”如何用,还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的。

我觉得,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是应该注意这个“心劲”的问题的。

有一种人把“心劲”用到追求生活条件优越上,他们比吃,比穿,比谁会赶时髦,比谁家里有车,比谁最先用上手机……自以为得意,自觉因此就高人一等了。

还有一种人把“心劲”用到勤奋读书和正直做人上。

至于吃喝玩乐,淡泊如水,“心劲”自然不往这里用。

这样的人,在实惠面前,往往“吃亏”,所以,常被人称作“傻冒儿”。

然而,我相信,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却多是这种大智若愚的人。

红色电影评比占据首位的《南征北战》,确实集中国影片之大成,迈绝千古,成就王业。

纵观其宏丽壮阔的意境,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有感触,深刻地记住了敌人是多么的狡猾,解放军是多么的勇敢,他们真了不起!还有他们不仅勇猛,而且他们也非常伟大,他们为革命,为人民献出了他们的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