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案例模板共64页文档

合集下载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与案例(ppt 64页)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与案例(ppt 64页)
技术潜在进入产业内竞争替代品买方13宏观环境分析14宏观环境对战略的影响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间接的同样的环境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不是一对一的而是普遍地影响众多的企业不同的企业受环境的影响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宏观环境的变化可能改变企业的竞争方式一些宏观环境要素的变化很容易预测而更多的要素变化很难预测15pest分析pest分析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的问题
■知己知彼,百战百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 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
■把国家的大潮流用好用足。利用“天时”和“地利”去实现 市场计划。 ---联想成功法则 摘自《联想风云》
■企业的本质在其外。 ---彼得·德鲁克
名人名言
1894-1989
当有人问松下公司的总裁松下幸 之助有什么经营秘诀时,他说:“没 有别的,看到下雨了,就要打伞。只 不过是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工作而 已。” 言简意赅的话道出了松下的环 境观。
16
PEST分析是战略咨询顾问用来帮助企业检阅其外 部宏观环境的一种方法。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 (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 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 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 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 (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 (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 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简单而言, 称之为PEST分析法。
哈默在苏联住了多年,十分清楚苏联人有制作酒桶用的白 橡木可供出口。于是,他毅然决定向苏联订购几船木板,并 在纽约码头附近设立一间临时性的酒桶加工厂,后来又在新 泽西州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哈默酒桶厂。
当哈默的酒桶从生产线上滚滚而出的时候,正好是罗斯福 出掌总统大权和废除禁酒令的时候,人们对啤酒和威士忌酒 的需求急剧上升,各酒厂生产量也随之直线上升。哈默的酒 桶成为抢手货,获得了可观的盈利。

环评生态案例33例

环评生态案例33例

环评生态案例33例贾生元解析环评生态案例33例(一)2009第四题(油田验收)依托现有联合站新建一片油田,设计年产油3×105吨,原油通过新建70公里管线输送至联合站。

联合站原有3台A型10 t/h燃气伴热加热炉,2用1备;2台4 t/h燃煤供暖炉,1用1备。

预留新建1个5×104立方米原油储罐和2台B型10 t/h燃气伴热加热炉。

所用天然气不含硫。

设施有非甲烷总烃排放。

新管线有5公里沿途两侧分布稀疏灌草,1公里外有稀疏胡杨林。

环评中生态评价范围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米。

环评批复尽量减少植被破坏,注意复绿,联合站不增加SO2排放总量。

工程拟申请环保验收,环保设施与环评批复一致,年产油达2×105吨。

联合站没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种有变化。

与胡杨林分布区相距1公里的管线处在建设阶段被划入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问题:1、是否满足竣工验收调查要求?说明理由。

2、确定生态环境验收调查范围,说明理由。

3、为判断联合站大气污染物是否达标,应至少设置哪些监测点位?说明理由。

4、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说明理由。

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除落实以上措施外,还应开展什么工作?参考答案:1,满足验收调查要求。

根据“生态影响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要求,该类项目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即可开展验收调查工作。

2,(1)本项目验收调查范围包括为环评时的影响评价范围,即“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米”。

此外,还需包括管线1公里外的胡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2)根据“生态影响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规定,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评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当工程发生变更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项目建设的实际生态影响和其他影响时,根据工程变更和工程实际影响情况,可对调查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3,(1)A和B型燃气炉至少分别选择一台锅炉出口进设监测点位;4t/h燃煤锅炉在其环保设施进、出口分别设监测点位。

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
案例一徐州阚山发电厂一期工程
一、概述 2╳600MW,距徐州市40km,燃煤。 (一)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对象 空气环境:村镇、自然保护区,政府 声环境:居民集中区 水环境:河流(功能) (二)评价等级、范围、因子和标准 1、环境空气: (1)二级 (2)范围 (3)因子:SO2、NO2、PM10 (4)标准:质量标准,排放标准
*
(四)煤场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煤堆保持湿度:含水8% 定期喷水 (五)贮灰场环境影响分析 1、干灰场扬尘 含水率15% 喷水碾压 2、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污染因子:F 、总硬度
*
灰场地质情况与渗漏系数 保护措施:碾压 监测:设监测井3口,定期监测 (六)烟气脱硫脱氮系统环境影响分析 1、脱硫系统粉尘 2、脱硫废水 3、脱硫副产品—石膏(送水泥厂) 4、脱氮系统:NH3
*
煤场
输煤系统
锅炉
煤场
输煤系统
锅炉
静电除尘
干灰库
灰综合利用
发电
脱硫
排放
用户


烟气
废气
*
3、厂区总平面图 (五)燃料 1、来源 2、煤质及耗煤量 硫分(0.50%)、灰分、挥发分、低位发热量MJ/kg 3、厂内贮存方式 (1)卸煤 (2)贮煤:煤场
*
(六)水源及耗水量 1、水源 2、耗水量及水平衡(图3) 3、厂区排水系统 (七)工程环保情况 1、排烟情况 烟囱、烟气排放、烟囱出口参数、除尘器、脱硫、脱氮装置 2、废水污水产生排放
*
(四)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
1、环境空气 2、水污染 3、噪声污染防治 4、固体废物
*
七、清洁生产分析评价
(一)本期工程清洁生产分析 1、原材料及产品 2、生产工艺与设备 3、单位发电量物耗与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表17(应与国内外平均水平对比) (二)清洁生产指标分析评价 (简单,应评分)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篇一: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公路建设项目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业区。

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万亩。

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

项目总投资45亿元。

项目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1、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4、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答:本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范围内。

2、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答: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符合要求; 2 24小时连续监测:建新村设24小时监测点,
符合要求; 噪声衰减断面监测:未设,不符合要求 由于本工程未设置声屏障,未进行声屏障 效果监测
33
监测、调查重点与内容
确定验收重点的依据: 1、工程内容 2、环境保护要求 3、区域环境特点 4、群众投诉
34
监测、调查重点与内容
工程内容 设计文件确定的项目建设规模、内容、
环评与环评批复的要求: 环评结论: 报告书从生态、声、水、大气以及风险评 价等五个方面给出结论,但没有给出总的 结论,也没有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比如: 一些声敏感点超标,结论中没有提出是否 要上措施,上什么措施。
5
案例一:重庆上桥-界石高速公路工程
环评批复意见共提出5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1、对水土流失防治的要求(植草护坡、浆砌
25
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
与原规定相比,新的规定按环境功能区划 确定应执行的声环境标准,并划定缓冲区, 显然更加合理。
本案例由于环评阶段和验收阶段对执行标准 的要求不同,因此在按原标准进行验收达标 分析的同时,还应按新要求对敏感点达标情 况进行核定。
26
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
31
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
监测频次: 噪声敏感点和噪声衰减断面的监测,连续 监测2天,每天监测4次,昼、夜间各2次, 每次监测20min ;交通噪声24h连续监测, 应连续监测两天;声屏障效果监测应每天监 测4次,每次监测20min 。
32
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
本案例点评: 1 敏感点监测:选择 6个居民点和1所学校,
工艺方法及有关的各项污染防治设施、生 态保护措施;调查中应注意工程实际建设 方案与设计方案的变更情况,特别是由于 方案变更造成的环境敏感目标或敏感点的 变化。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ppt课件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ppt课件
环评工程师考试培训课件
生态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要点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生态影响型项目
水利水电(水利、水电、调水工程、枢杻、大坝等) 交通运输类(公路交通、铁路交通、 桥梁隧道、输 气管道等) 矿产资源开发(石油、煤炭、铁矿等开采) 农林资源开发(工业原料林基地、经济林基地、农 产品基地等) 土地开发利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滩涂与湿地开 发利用、草地与荒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海 洋和海岸带开发等)
.
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划分是根据其所属枢纽 工程等别作用河重要性分为5级
工程等级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临时性水工 建筑物级别Fra bibliotekⅠ1
3
4

2
3
4

3
4
5

4
5
5

5
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若按库容划分:
Ⅰ级即大(1)型工程,库容≥10×108m3; Ⅱ级即大(2)型工程,库容为10~1.0×108m3; Ⅲ级即中等工程,库容为1.0~0.10×108m3; Ⅳ级即小(1)型工程,库容0.10~0.01×108m3; Ⅴ级即小(2)型工程,库容0.01~0.001×108m3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范例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范例

2023/8/29
4
参考答案
• 3、生态环境评价应该是三级。调查范围向外扩展 1~2km,调查与评价内容:自然资源情况、水土 流失状况、地表植被破坏情况、敏感生态问题、 水土保持措施。由于其挖方大于填方,说明要取 土,因此生态评价的重点水土保持及防治措施。
2023/8/29
5
参考答案
• 4、评价重点是:飞机噪声的影响预测。 • 应注意的问题是:
2023/8/29
20
模拟题5 -市政建设
• 某商贸中心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围是以商业、效劳业为主 体,以文化、教育、卫生和旅游事业为支柱的区域。已建成的 一期工程用地面积约10 万m2。工程内容包括饭店、写字楼、 公寓、会议厅、商场、行政楼和停车库等,总建筑面积50 万 m2。
• 现拟建二期工程,位于已建成的一期工程东侧,建设内容包括2 座公寓、1 座写字楼、1 座饭店和1 座商场,地下二三层为大型 停车场。二期总占地面积8 万m2,建筑用地面积66721m2,新 征用地面积56000m2。二期工程建成后与一期工程相连构成一 个集办公、酒店、商业、餐饮、娱乐、效劳于一体的多功能建 筑群。商贸中心二期工程选址区东侧为一条交通干道;北侧隔 马路是一个小学,小学北侧为一风景名胜古迹,是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1OOm 范围内建筑物最高 为50m。工程周围水电设施齐全,供暖在一期工程已建成的锅 炉房根底上进行扩建,锅炉为天然气锅炉,现有烟筒高度为 45m,制冷采用中央空调系统。
3
参考答案
• 1、环境空气执行二级标准,噪声执行2类区标准, 地下水执行Ⅲ类,地表水执行Ⅲ类。 2、根据工程介绍,噪声评价等级的判断依据有四 个。本工程噪声应该是一级评价。范围:主跑道 两端15km,侧端各2km。评价内容:现状噪声要 求全部实测,范围要覆盖全部环境敏感点和保护 目标,做噪声等值线并说明各声级下的人口分布, 对超标区域应该重点说明。

XX滨河湿地新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XX滨河湿地新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目录1 总论 (1)1.1 指导思想和评估目的 (1)1.2 评估范围 (1)1.3 评估范围生态格局 (2)1.4 评估内容 (3)1.5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4)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2.1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6)2.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7)2.3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4)2.4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20)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6)3.1 影响因子识别 (26)3.2 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27)3.3 对项目区内动植物的影响分析 (27)3.4 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28)3.5对涵养地下水的影响 (30)3.6 生态安全影响 (34)4生态保护措施建议和补偿方案 (35)4.1 建设期 (35)4.2 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 (37)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1)1 总论为了适应XX市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结合当前XX市和开福区空间拓展与现实发展需求,合理高效的利用城市核心区域空间资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效益的综合发展,开福区政府拟对苏托垸地区实施整体规划,期望通过对苏托垸地区现有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合理评估与利用的基础上,带动城市北部空间的内涵式增长。

XX苏托垸为具有生态敏感特质的地区,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些是明显的、短期的、局部的或者可逆的,而有些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区域性的甚至不可逆的,因此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开发项目建设的环境适宜性和开发强度、建筑密度、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的合理性进行客观的评价。

本专题将对其建设前生态环境现状和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给出客观评价,并对建设期和建成后的生态破坏提出可行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1.1 指导思想和评估目的以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以新建设施为主,注重保护项目区的动植物资源,并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

此专题目的在于通过对该项目实施过程的全面系统分析,结合实地生态环境要素的调研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确定项目实施全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或有利影响,用生态学理论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提出避免或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