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合集下载

聚焦2012年高考化学探究实验题考点

聚焦2012年高考化学探究实验题考点
置、 过滤 . 加人 氯化钙 的 目的是
— —

( 3 )经 以上分 离操 作 后 , 粗 溴 苯 中还 含 有 的主 要 杂质 为
行 的是
◇ 江 西 桂 耀 荣
, 要 进 一步 提 纯 , 下 列 操 作 中 必 须 进
( 填入 正确 选项前 的字母 ) ; B 过滤 ;
A 重结晶;
计实 验方 案. 例 1 ( 2 0 1 2年 新 课 标 卷 )溴 苯 是 1种
化工 原 料 , 实 验
的苯 , 苯和溴 苯互 溶 , 且 二者 沸 点相 差 较 大 , 故 采用 蒸
应 为
馏 法将 二者 分离 开 ;( 4 ) 实 验 中 a中所 盛 物 的体 积 大 约是 3 0 mL, 故 a的容 积最 合适 的是 5 0 mI .
忧 国 者 不顾 其 身 , 爱 民者 不 罔其 上

已知 : S 2 0; 一十2 I 一= = : 2 S O; +I 2 ( 慢) ,
I +2 S 。 O; 一一2 I 一 十S O; 一( 快) .
c ( S O; ) 变大 , 则反 应停 止之 前 的 图象 应 画在 已知 曲 线 的左边 ; 反 应停 止 时 , c ( S 0; 一) 不 随 时 间 增 加 而 改
A 25 m L; C 25 0 1 T I L; B 5 0 mi ; D 5 0 0 I T I L
出性 质 、 实验 目的 和要 求 选 择 实 验 仪 器 、 装 置、 药品,
确定 实验步 骤 , 评 价实 验方 案 ;③ 对教 材 中 的实验 进 行重 组 、 优 化或创 新 ; ④ 定 量 或半 定 量实 验 ,设置 开
萎 嘉

2012年高考(广东卷)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2年高考(广东卷)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2年高考(广东卷)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 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8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2e F + 3Al + ClO - Cl -B K + 2Cu + OH - 3NO -C 4NH + Na + Br - 24SO -D 2Mg + H + 23SiO - 24SO -9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 用BaCl 2溶液鉴别24SO -和 23SO -C 用浓HNO 3与Cu 反应制备NO2D 将混有H Cl 的Cl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除去HCl 10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 11 、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4gCH 4 含有n A 个C-H 共价键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 3 反应,转移2 n A 个电子C 1 L 0.1 mol ·1L -NaHCO 3液含有0.1n A 个HCO 3 —D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 和CO 2合气体含有2 n A 个O 原子 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二、双项选择题:本大提供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22.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 >Y >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 >WC.WX 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 和Z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23.对于常温下pH 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A.c(H +)=c(Cl -)+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30.(14分)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综化学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综化学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A理科综合------化学卷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 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 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8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cA 2e F + 3Al + C l O - Cl -B K +2Cu + OH - 3NO -C 4NH + Na + Br - 24SO -D 2Mg + H + 23S i O - 24SO -解析: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 9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 用BaCl 2溶液鉴别24SO - 和 23SO -C 用浓HNO 3与Cu 反应制备NO2D 将混有H Cl 的Cl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除去HCl解析: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

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

C.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10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 解析:A 有单质O2生成。

B 有单质Al 生成。

C 有单质H2和N2反应 11 、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4gCH 4 含有n A 个C-H 共价键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 3 反应,转移2 n A 个电子C 1 L 0.1 mol ·1L -NaHCO 3液含有0.1n A 个HCO 3 —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 和CO2合气体含有2 n A 个O 原子解析:B 应该是转移3 n A 个电子。

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呈现及启示

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呈现及启示

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呈现及启示作者:冯妙玲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49期摘要:本文以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部分实验题为例,重点从实验题如何呈现、实验题的发展趋势及教学启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究如何提高学生对高考化学实验的解析能力。

关键词:广东高考化学实验题呈现方式教学启示自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化学实验题在高考化学卷中占有重要位置(在30%—40%之间),故此有“得实验者得天下”一说,因此能够做好实验题成为化学得高分的一个关键因素。

高考化学实验题主要考查考生处理化学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考化学实验题呈现方式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考试题的设计比较合理,体现了新课改的基础性、选择性、综合性、时代性特点。

高考化学卷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四大主题:(1)基本概念、原理;(2)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3)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4)化学实验。

今年广东高考化学实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查:基础实验原理考查题如第9题(6分);第30题(4)(5)(6分);实验解析能力与其他化学原理结合考查题如第31题、第32题、第33题。

1.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各种题型的变换以基本实验为基础,主要包括常见实验仪器的规格及其使用组装,气体的净化和干燥,集气装置,气密性检查,尾气吸收装置,加热操作及实验安全操作,等等。

如: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用BaCl溶液鉴别SO与SOC.用浓HNO与Cu反应制备NOD.将混有HCl的Cl通入饱和NaHCO溶液中除去HCl此题考查内容是检查学生对基础实验的掌握程度。

四个选项分别对课本中的的基础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知识进行了考查。

A溴水与两者均发生萃取,溶液分层,溴水层褪色。

B.BaCl溶液SO与SO两者均生成沉淀。

D.HCl和Cl均可与NaHCO溶液反应生成CO气体继而引入新杂质。

同样,在第30题的(4)中,题目提示有两种物质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考生由此可以推断出此化合物是有四个碳的醛类。

2012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全)

2012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全)

2012年高考试题全国卷化学解析版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Al++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2 +23CO-=CaCO3 ↓ + 2OH-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OH-=Cl O- + Cl-+ H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H+= 23Fe+ + 3H2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 −−−→←−−−催化剂CO2(g) +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9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 A+B→X (△H >0),② X→C(△H <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10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半径,X元素为A.AlB.PC.ArD.K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④②①D ③①②④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O,F e(OH)3 ,NH4HCO3 ,N a 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 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L氧气(标准状况)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 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2012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评价与启示

2012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评价与启示

盐类水解的过程应从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 。对元素化 合物知识要从价态 、所属类别等方面掌握 其性 质 ,化 学反应速 率的影 响规 律要从有效碰撞 角度予 以解 释 。
有机物的性质要从官能团的结构与性 质的关 系上进行
综 合化 学试题 的特点看 。建议在高三备考复 习中注意
以下几个方 面问题 。 1 研 究考点 、夯 实基础。 .
境 中考 查 熟悉 的 问题 ,在 熟 悉 的情 境 下 采 用 新 颖 的设
题。第 1 0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第 1 题 考 1
查阿伏伽德罗 常数 ,考点包括物质中化学键数 目,转 移电子数 、强碱弱酸 电离后溶液中的粒子数 、混合气
问,强化了对接受 、吸收 、整合化学信息 的能力 ,分
节奏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从 2 1 0 2年广东 高考理科
理和加工从微观本质上理解相关 概念 、原理 的形成过
程 。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 ,要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
各种概念 ,对于化学键的概念 ,要从 粒子 的结合方式 上理解化学键的本质 ,对于离子反应 ,要从化学平衡
的角度来理 解其反应本质 就是溶液 中离 子浓度减少 ;
纳 、演绎与推理的复习方法 .使 主干的化学知识 系统
题 中涉及到定量计算 问题 ,第 3 1 1( )题考 查化学反
应 方程式的计算 问题 ,第 3 ( )题考查溶 度积和化 2 5
化和网络化 .不但可 以牢固掌握化学 基础 知识 ,还可
以有效的优化思维过程和提升思维能力。 在复习过程 中不能只对表面的结论 和现成 的规律 化进行简单的记忆 .要注意通过对知识进行归类 、整
分析高考试题时要学会透过现象 看本 质 ,既要重视近

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精准word版)

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精准word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Fe2+、Al3+、ClO—、Cl—B.K+、Cu2+、OH、NOC.NH4+、Na+、Br—、SO42—D.Mg2+、H+、SiO32—、SO42—解析: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解析: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

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

C.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 2制备NH3解析:A有单质O2生成。

B有单质Al生成。

C有单质H2和N2反应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g CH4含n A个C—H共价键B.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个2n A个电子C.1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O—CH 3CH 3NaOH,H 2OOHOCH 3C —Cl CH 3有机碱D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O 原子解析:B 应该是转移3 n A 个电子。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2 年全国一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每题 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6 分)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液溴易挥发,在寄存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为蓝色的物质必定是Cl2.某溶液中加入CCl4, CCl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C4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该溶液必定含有 Ag+【考点】 PS:物质的查验和鉴其他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PT:物质的查验和鉴识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 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剖析】 A.实验室保留液溴常用水封的方法;B.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为蓝色的物质拥有氧化性;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2;D.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可能为 AgCl或 BaSO4.【解答】解: A.液溴易挥发,密度比水大,实验室常用水封的方法保留,故A 正确;B.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为蓝色的物质拥有氧化性,可能为NO2、 O3、Cl2等物质,但不必定为Cl2,故 B 错误;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I﹣无色,故 C 错误;D.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可能为 AgCl或 BaSO4,+不必定含有 Ag ,故 D 错误。

应选: A。

【评论】此题考察物质的保留、查验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解答该类题目注意掌握有关化学基本实验操作.2.(6 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医用酒精的浓度往常是 95%B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资料C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式无机非金属资料【考点】 FH :硅和二氧化硅; IO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L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构造和性质.【专题】 55:化学计算.【剖析】 A 、医用酒精的浓度往常是 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B 、单质硅能够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C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资料,光导纤维是新式无机非金属资料;【解答】解: A 、医用酒精的浓度往常是 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故 A 错误;B 、单质硅能够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故B 正确;C 、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 错误;D 、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资料,光导纤维是新式无机非金属资料;故 D 错误;应选: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A
理科综合
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 淀粉,油脂 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自行车钢价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 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能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
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2e F + 3Al + C l O - Cl -
B K +
2Cu + OH - 3NO -
C 4NH + Na + Br - 24SO -
D 2Mg + H + 23S i O - 24SO -
9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B 用BaCl 2溶液鉴别24SO - 和 23SO -
C 用浓HNO 3与Cu 反应制备NO 2
D 将混有HCL 的Cl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除去HCl
10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
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
11、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4gCH4 含有n A 个C-H共价键
B 1 mol Fe 与总量的稀HNO3 反应,转移2 n A 个电子
L NaHCO3液含有0.1n A 个HCO3
C 1 L 0.1 mol ·1
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 和CO2合气体含有2 n A 个O 原子
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30.(14分)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Ⅱ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化合物Ⅳ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该反应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因此,在碱性条件下,由Ⅳ与反应合成Ⅱ,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5)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发生银镜反应。

V与Ⅱ也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

31.(16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

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 _______。

(2)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表中Vx=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3)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

该电池反应为:
2Li(s) +I2(s)=2LiI (s) △H
已知:4Li(s)+O2(g)=2Li2O (s) △H1
4 LiI(s)+O2(g)=2I2(s)+2Li2O(s) △H2
则电池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___________极。

32.(17分)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和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溶液调滤液PH 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是图14,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①②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已知298K时,Ksp(CaCO3)=2.80×10-9,Ksp(CaSO4)=4.90×10-5 ,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3.(17分)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

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操作Ⅱ为。

(2)无色液体A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现象是。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

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

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

产品中甲苯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计算结果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7、【答案】B
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8、【答案】C
解析: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
9、【答案】C
解析: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

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

C.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
10、【答案】D
解析:A有单质O2生成。

B有单质Al生成。

C有单质H2和N2反应
11、【答案】A
解析:B 应该是转移3 n A 个电子。

C 应该是小于0.1n A 个HCO3 —。

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12、【答案】D
解析:A关系不对,陈述Ⅱ是还原性。

B二氧化硅不导电。

C关系不对,陈述Ⅱ是吸水性
30、(1) C7H5OBr
(2) (3)
(4) ;取代反应。

(5)
31、(1) Na2S2O3,<2
(2) 2 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不变,才到达实验目的
(3)
(4) (△H1-△H2) /2; 负极
32、(1) Ca(OH)2Mg(OH)2
(2) 氢氧根与镁离子结合,使平衡向右移动,K+变多
(3) K2CO3 H2SO4
(4) ①在同一时间K+的浸出浓度大。

②反应的速率加快,平衡时溶浸时间短。

(5) K=1.75×104
33、(1) 分液,蒸馏
(2) 甲苯,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4) (2.40×10×122×4)/1.22;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