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表达有条理微课练习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说课稿第【1】篇〗京剧趣谈一、说教材:《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
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二、说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3.想象京剧的艺术特色。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四、说教法: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采用了尝试教学、变序教学等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软件,运用“以读代讲”“尝试练习”“点拨议论”的方法。
五、说学法: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
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议”“悟”“勾”等学法。
六、说教学程序:(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
“趣谈”是什么意思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
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
3.再读一遍课文。
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微型课比赛完美版课件】

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京剧中还有 哪些虚拟道具以及它们的作用。
承接上文,写马鞭是实在的道具。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
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开启下文,写虚拟道具。
作者举的京剧中 有虚拟道具的例子。
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 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 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1.《京剧趣谈》通过介绍京剧中“马鞭 ”和“ 亮相 ” 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 对于京剧的 喜爱 之情和对 祖国传统文化 的强烈自 豪感。
2.《京剧趣谈》一文通过描写马鞭的作用,说 明了 利用虚拟道具可以表演得十分好看 ;作者 对“ 亮相 ”这一特色的描写使我们了解了京 剧艺术有很多高妙之处。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同学们,这些 词语你们都认 识吗?
驰骋
尴尬
虚拟
控制
彻底
鲜明
约定 俗成
戛然 而止
恐
趣尴
味
彻
游 戏
骋
·
戛
雁 南
拟
绱
飞琴
尬
同学们,识字练习 结束啦!接下来让 我们走进课文……
课文学习
同学们,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 年的历史。关于京剧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今天就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京剧中的“马鞭”和“亮 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 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 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 概。
动态亮相的作用
板书设计
京
剧 “马鞭”道具运用:虚实相生 趣 “亮相”动作:动静相宜 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名师配套课件

亮相
方式
人物特点
动态
武艺高强,必胜信心
静态 动静结合 英雄气概
学习提示:
品表演方式之“趣”
自由读课文,体会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的
不同。
静态亮相
动态亮相
知识拓展
京剧脸谱
• 蓝脸的窦尔敦 盗御马 •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 紫色的天王 托宝塔 • 绿色的魔鬼 斗夜叉 • 金色的猴王 银色的妖怪 • 灰色的精灵 笑哈哈……
作业 查找有关京剧
的资料,办一期有 关京剧的手抄报, 与同学交流。
堂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熟练 掌握知识要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堂小结
今天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各抒己 见吧!
习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2、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小游戏
看图片,猜剧目
武松打虎
三打白骨精
空城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京剧趣谈
检测预习
读准字音
马鞭 纳鞋底 拾玉镯
chěng
驰骋 约定俗成 仆人
jiá
金玉奴 戛然而止
尴尬 锣鼓
检测预习
课文通过 《马鞭》和 《亮相》介绍 了京剧哪两方 面的内容?
道具
表演方式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2010年11月16日,京 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 等行当。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 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 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 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 的象征符号。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京剧趣谈》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3.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播放京剧表演视频,时长约1分钟。
2.谈话: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
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有关京剧的资料,你了解到了哪些?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
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等行当,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
3.过渡:除了这些,京剧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在徐城北的带领下,一睹京剧之趣。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通过借助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3)请学生概括文章每部分的内容,试着提出疑问。
2.理解词语。
(1)认识新词。
驰骋尴尬虚拟唯恐无穷无尽风雨不透(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①“驰骋”: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②“唯恐”:借助近义词“恐怕”加以理解。
③“风雨不透”“无穷无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④“尴尬”“虚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含义。
驰骋:(骑马)奔驰。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虚拟:虚构。
唯恐:只怕。
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京剧趣谈》课文原文马鞭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
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
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
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亮相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2019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 教案+实录

23* 京剧趣谈文本分析:本文详细介绍了京剧表演中使用的马鞭等道具的来历和作用以及亮相的特点和作用,展示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抒发了作者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了我们了解京剧、欣赏京剧的兴趣。
文章围绕一个“趣”字,介绍了京剧的一些趣味知识,从中体现了京剧的智慧和韵味。
京剧虽然是我们的国粹,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能听懂京剧、会欣赏京剧的同学肯定很少。
所以本课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与京剧相关的知识,欣赏一些经典片段。
教师更要准备好相关多媒体课件,将京剧欣赏与教材文本结合起来,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边学边欣赏,感受京剧独特的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中一些道具的来历和作用,理解亮相的特点和作用,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2.品味京剧的韵味,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对京剧这一国粹的喜爱之情;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资料介绍,了解更多关于京剧的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知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学生了解京剧、热爱京剧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中国的国粹有许多,誉满中外的有三大国粹:京剧、国画和中医。
京剧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对于享有如此盛誉的京剧,大家又有多少了解?谁能唱出一段京剧选段?(生结合已有知识回答。
)京剧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生活中我们能听到京剧的机会也不多,这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京剧的知识,让京剧重返我们的生活。
2.理解课题。
过渡:现在让我们齐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京剧趣谈。
)大家会注意到课题中的哪个字?(生回答:趣。
)对!“趣”字是关键,这个字提示了我们这篇课文虽然是讲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但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有趣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时练第24课《京剧趣谈》(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4.京剧趣谈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控(kōng)制锣(luò)鼓外宾(bīng)气概(gài)B.尴尬(gà)凸(tū)显筷(kuài)子一眨(zhǎ)眼C.彻(chè)底仆(pū)人鲜(xiān)明拾玉镯(zhuò)D.符(fù)合装饰(shì)唯(wéi)恐绱(shàng)鞋底2.( )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A.跑龙套B.打圆场C.唱白脸D.对台戏3.“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语意转折。
D.表示意思的递进。
4.下面的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B.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突现)人物的英雄气概。
C.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
5.“下属急匆匆来报:‘大事……大事不好啦!’”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语言中断B.表示语句省略C.表示语言断断续续D.表示语意未尽二、填空题6.会认给下列生字注音。
骋(_____)尴(_____)尬(_____)戛(_____)7.比一比,再组词。
胯(______)搞(______)详(______)逝(______)挎(______)稿(______)祥(______)浙(______)8.照样子,积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各写两个即可)A.压轴_____________________B.跑龙套___________________C.有板有眼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9.自制彩色蜡烛说明书材料:彩色蜡笔、蜡、做蜡烛芯的线制作方法:①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 第23课《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第23课《京剧趣谈》一课一练第一课时一、下列选项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控制(kōng)锣鼓(luó)外宾(bīng)气概(gài)B.尴尬(gà)凸显(tū)筷子(kuài)一眨眼(zhǎ)C.彻底(chè)仆人(pū)鲜明(xiān)拾玉镯(zhuó)D.符合(fù)装饰(shì)唯恐(wéi)绱鞋底(shàng)二、辨字组词。
骋()彻()激()膊()聘()沏()邀()搏()三、补充四字词语。
无()无()不可()()()()而止()()不透一()一()四、课内阅读。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京剧同时还有一种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的绱鞋底,鞋底是实的,针却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
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端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1.京剧不仅有()的道具,还有()的道具。
这两种道具的共同点是()。
2.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无’远远胜过了‘有’”?3.为什么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第二课时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驰骋.()彻.底()仆.人()绱.鞋底()虚.拟()尴尬..()金玉奴.()戛.然而止()二.选词填空。
继续继承1.京剧()、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
2.只有就()努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2.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
()3.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趣谈》——表达有条理
1.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但有“国剧”之称的是评剧。
B.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
C. 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
D. 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
2. 下列哪个不是京剧中的道具?()
A. 马鞭
B. 京胡
C. 布城
D. 动物
3. 修改病句。
(1)京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
(2)《京剧趣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徐城北先生写的。
4.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一根虚拟的马鞭在舞台上都可以有哪些表演?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看戏
时间是晚上8点。
太阳虽然早已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
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
每个角落里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
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
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
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
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
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
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
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
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她开始唱了。
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
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
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
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
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
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
戏就在这时候到达顶点。
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
观众和他打成一片。
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
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文章是按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的顺序来描写
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双竖线在文中标示。
(2)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关于京剧脸谱,你了解多少?查一查资料,和大家分享。
参考答案
1. A
2. D
3.
(1)京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2)《京剧趣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徐城北先生。
4.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5.
(1)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梅兰芳的精彩表演观众的反映
(2)在剧场里为人民表演穆桂英热情的观众技艺精湛的艺术家
(3)示例:脸谱,戏曲中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
脸谱分为四种:生、旦、净、丑。
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
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
"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
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
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
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