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七大“世外桃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美的七大“世外桃源”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朝诗人张旭的这句诗道出了千百年来萦绕在世人心头的疑惑: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里?这个让无数人向往的地方仅仅是

作者理想中的“乌托邦”,是脱离现实的?还是在现实中有创作的原型呢?

“桃花源”的世界诱惑着软红十丈中被烦恼俗事缠身的我们,更带给无数身处困境中的人们以光明和希望。于是,为《桃花源诗》做的记喧宾夺主,流芳百世,名闻遐迩,引来赞誉无数。那么,我们孜孜追求的桃花源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理想世界呢?

许多人认为,桃花源是带有道教色彩的神仙境地。大约是《桃花源诗并记》中有“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一句,于是诗人们都认为桃花源是仙境,如韩愈《桃源图》有“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诗句;刘禹锡《桃源行》有“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诗句;王维《桃源行》有“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与“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诗句。

古往今来,人们寻求桃花源的脚步从未停止。人们按照

陶渊明的描述,或按图索骥,或实地考证。最近几年,中国旅游业发达,不少地方乘机大肆炒作,在某些学者索隐文献的配合下,牵强附会,自称“真”桃花源。于是乎,“真”桃花源如雨后的春笋,一夜之间冒遍全国各地。那么,这个现实世界中的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呢?

现在比较能获得认同的,也是最有可能是“真”桃花源的有以下七个地方,它们,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美的七个“世外桃源”。

常德“桃花源”

常德市,古称林沅县,隋代改名武陵县,直到1911年才改称常德。从东汉至唐代的数百年间,这里是武陵郡的郡治所在地。桃源,古称沅南,历来是武陵郡所辖的属县之一。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既已言明“武陵”,而沅水河畔又与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如此吻合,所以,许多人认为,“桃花源”的创作原型就在这里。

今湖南常德桃园县西南的沅水河畔,有一处由桃花山、桃源山和桃花湖构成的风景胜地。这里有一条名叫桃花溪的小溪,潺潺溪水源于桃花山,汇于沅水。两岸桃花成林,花开时节,红霞如云,落英缤纷。据说,这就是武陵渔夫前往

桃花源时所遇到的小溪和桃花林。沿着小溪溯流而行,穿过“琼林桥”,经过“桃花潭”,便来到一个称作“秦人洞”的古山洞口。进入山洞,“初极狭,才通人”,走出山洞,天地“豁然开朗”:一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古朴、纯真、自然、清新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这里就是令人向往不已的人间仙境“秦人村”。

对于真桃花源在武陵(今常德),争议恐怕是最小的。历代文人骚客争相咏题“桃花源”,譬如南北朝时期有庾信、徐陵等人,唐代有王昌龄、李白、刘禹锡、杜牧等几十个人,宋代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等人。

武陵“桃花源”

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树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等风俗习惯。据《苗族简史》记载: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开始了“铁犁牛耕的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自耕农的私有制,创造了父系氏族初期的物质条件。但由于生产力还比较低,所能提供的剩余生产品极少,因此,还产生不了突出的富户和显贵人物”,呈现出了没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社会现象:“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如此世外仙境一般的苗家社会,初当作“异闻”传播。

东晋文人刘敬叔在他的《异苑》中记述道:“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这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内容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一位写渔家、一位说猎户罢了。历史学家刘自齐在《学术月刊》上所写的《<桃花源记>与湘西苗族》的文章认为,《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那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美好社会生活图景,并非作者的凭空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地对当时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生活的写真。

内乡“桃花源”

河南南阳内乡县夏馆镇北8公里的青杠树村,有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优秀景点——桃花源景区。据史料记载,专家考证,是古代文学名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桃花源所在地。它座落于宝天曼南麓玉屏山的群山环抱中,四周山势险峻,植被茂密,封闭性好,与世隔绝,山顶高处是一片近百亩的山间盆地,现有十一户人家,三十多口人,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因自然环境所限,历朝历代,官、兵、匪、盗,均未侵扰,居民纯朴和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农耕生活。

桃花源景区是由桃花谷、桃花溪、桃花源三部分所组

成。沿桃花溪进入桃花谷,谷深3.5公里,可观赏景点十八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山不在高,奇在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桃花谷俗称“三岭九道弯,九弯十三潭”,谷中林茂花丰,深秀奇幽。沿谷穿行在峭崖陡壁深幽狭谷中,抬头眺望,天成一线,呈“一线天”。穿过“一线天”行至“天门瀑”前已无路,但见断崖绝壁中,百米飞瀑,窕然横空,由天而降,气势飞宏,蔚为壮观。四周绝壁环绕,青苔莹莹,翠郁丛丛,山峰绝壁把桃花谷和桃花源拦腰隔断,山半腰陡峭密林中,有一洞叫桃花洞,沿桃花洞拾级而上,约百余米,有一古朴神秘的村落――塘屿村,展现眼前,这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真实写照。这里山青水秀,峰岭叠翠,奇花异草,桑竹遍布山野,桃花盛开时,满谷芳菲,鸟嘤虫鸣,鸡犬相闻,牛羊悠悠。观感上:美色满目,大饱眼福。体验上:这里是大自然氧吧,可尽情享用;尘嚣无踪,心旷神怡;泉水甘纯,壶瓶无垢;民风纯朴,厚道和善;……这就是人们所向往和文人墨客雅俗共赏的“世外桃源”。联合国中国代表团前秘书长王海中来此考察后题词:“人间仙景,胜似仙境”。全国著名作家乔典运观后题词“何苦万里漫游,这里景致尽有”。

广南“桃花源”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来到云南省广南县坝美,靠潺潺的溪水指路,溯流而上,就会看到一个状若巨笔的石山(坝美村的入口)。只见这座“石笔山”的腹部开了一个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悬着无数如笋的石柱,成群的燕子正在四周翻飞盘旋,溪水便从这里流出并形成飞瀑。这种景象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正好一一对应。

聆听着瀑布发出的轰鸣声,坐上晃晃悠悠的猪槽船,不一会儿就可来到洞中。突然之间,洞外嘈杂的人声、水流声会完全消失,只剩下燕子发出时有时无的呢喃声。当黑暗把人和猪槽船完全吞没时,你会产生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一个现代、嘈杂的外部世界消失了,一个古老、神奇的小村在等待着你。在昏暗的水洞中沐浴了二十多分钟的凉风后,一束光出现了,接着便可看到洞口吱呀作响的水车、壮族少女婀娜的身姿,船到岸了。拾级而上,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淡蓝色的驮娘江在不远处向你招手,碧绿的田野间农人正辛勤地劳作,翠竹、桃林深处掩映着古朴的村舍。

歙县“桃花源”

近年来,根据古代史料和实地考证,今黄山市歙县,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