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古镇大全

合集下载

重庆铜梁区旅游景点

重庆铜梁区旅游景点

重庆铜梁区旅游景点重庆铜梁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

本文将介绍铜梁区的一些旅游景点,希望能够给游客们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古镇景点1. 龙凤古镇龙凤古镇是铜梁区最具代表性的古镇之一,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和文物,是一个集古建筑、古文化、古风俗、古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古镇风情,品尝到地道的川菜美食,还可以参观古街、庙宇、园林等景点。

2. 龙门古镇龙门古镇位于铜梁区南部,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里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是一个非常适合拍照留念的地方。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古街、古巷、古桥、古井等景点,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古镇小吃。

二、自然景点1. 金佛山风景区金佛山风景区位于铜梁区北部,是一个以山、水、林、石为主题的自然风景区,这里的景色非常优美,有着许多奇石怪石和瀑布流泉。

游客可以在这里爬山、观景、赏花、钓鱼等,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2. 竹海风景区竹海风景区位于铜梁区东南部,是一个以竹林为主题的自然风景区,这里的竹林非常茂密,有着许多奇特的竹林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竹林、观赏竹林景色、品尝竹林美食等。

三、文化景点1. 东方神韵文化园东方神韵文化园是一个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景点,这里有着许多精美的中式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一个了解中华文化的好地方。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展览、观赏表演、品尝美食等。

2. 铜梁博物馆铜梁博物馆是一个以铜梁地区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这里有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是一个了解铜梁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展览、观赏文物、了解历史等。

以上就是本文介绍的铜梁区的一些旅游景点,希望能够给游客们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让大家在旅行中能够更好地了解铜梁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及简介

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及简介

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江津区石蟆镇石蟆古镇自元末建场,至今已600多年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了清源宫、登云山寺、石蟆口古场、稿子坝老街、张氏祠、大佛嘴大佛、下雨仙佛慧寺等众多文物古迹。

爬杆、钱枪、翻五台、川戏、灯戏、腰鼓、川祖会、灯杆会、清谯会、上九会等各种民间特色文化艺术活动更是历经数百年盛况不减。

古镇现已形成古场、新区相协调的“三纵三横”、“七路一街”的格局,占地1.2平方公里。

2、江津四面山镇凤场乡(现双凤村)四面山镇凤场乡(现双凤村)位于四面山镇背面,处于国家景区四面山主入口的前庭位置。

凤场乡(现双凤村)会龙庄为江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系清代中叶的古建群体,是典型的南方花园式仿宫廷式建筑,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

会龙庄坐西南朝东北,复式四合院布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庄园总占地面积20468平方米。

3、江津吴滩吴滩古镇位于璧南河、箭梁河汇合处,建场前方圆几里内一片荒芜,人称“芜滩”,明代建场后,以“芜滩”谐音为吴滩,镇因得名。

吴滩镇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现存聂荣臻元帅故居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4、秀山洪安洪安古镇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是重庆、贵州、湖南交界之地,也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还是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原型。

古镇古建筑群立,其工艺、造型独特,土家苗寨风情别具一格。

整条老街长约千余米,两旁均有高大结实的封火筒子,造型独特,高过房顶数米,形成了古镇独特的风貌。

5、酉阳龚滩龚滩古镇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被誉为“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现存夏家院子、董家祠堂、半边仓、川主庙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蛮王洞香会、娘娘会、龚滩诗词等民俗文化使古镇别具风味。

6、酉阳县后溪古镇后溪古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曾是酉阳历史上盛极一时的码头之一,建筑以土家族穿斗房、吊脚楼和祠堂群为特色。

古镇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地面文物点计6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近10处,重要的文物景点有后溪悬棺葬、土司白总管将军墓、龚氏节孝坊、后溪万寿宫、土家族摆手堂等。

重庆十大古镇

重庆十大古镇

地处嘉陵江支流涪江的下游潼南。古镇青石板铺 就,店铺相间,楼台错落,庭院深深,古色古韵。建 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现今存有中 街、东街、上西街、下西街等9条街道,纵横交错, 形成了双江古镇特有的古镇特色。 房屋历史久远,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非常完 好,别具一格,点缀在古镇上,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 景线,而且有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居。被专家们誉 为“难得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在长约700米的“清代一条街”上,楼台错落,庭院 深深,古色古韵。独具特色,布局灵活,不拘一格, 建筑风格极具变化,层次丰富。
路孔古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县城东部,距县城13公里,距世 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38公里。 路孔古镇依山傍水,高高的万灵山,清清的濑溪河,静静 地陪伴着古镇。路孔之得名,缘于一段美好的民间传说。早在 南宋时期,路孔便名闻于外了。由于通漕运更兼出产宫庭贡品 蜂蜜,路孔便是著名的水码头与物资集散地,官府的钱粮兵器 从这里经过。 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古镇依然保存着独特风貌。古城墙与 古寨门;漕运码头;赵氏宗祠与大夫第;汉代墓葬群与宋代千 佛石窟;古寺、古桥、古树;一个又一个优美的民间传说与典 故„„无不渗透着古镇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镇青山环抱,碧水萦回。荡舟濑溪,一首首田园曲,余音 绕梁;一幅幅风俗画,满纸烟岚。那挺拔的白杨,那叠翠的山 峦,那连绵不断的岸竹,那炊烟袅袅的农舍,那吹奏短笛的牧 童„„无不令您流连忘返,恍若置身世外桃源。
位于长江上游的永川松溉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较 好地保留着全长5000多米的重庆市最长的古街道,有雄伟的雕楼、 依山而建的吊角楼,古老的四合院,还有权力象征的古县衙和以罗 家祠堂、东岳庙、清洁寺等为代表的祠堂和庙宇。 古镇松溉最吸引游客的是祠堂文化和传统美食。松溉的祠堂和 庙宇,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堪称"祠堂博物馆"。如文昌宫、张家 祠堂、樊家祠堂等等。其中,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罗家祠堂,建 筑、雕刻十分别致,保存较好,已整修一新,至今还保存有明皇亲 赐的"家法匾"和乾隆八府巡案题词"罗府宗祠"。 古镇松溉的传统美食,以抗战时期得到宋美龄赞誉的“长江松 溉鱼”和"九大碗"最为出名,还有誉满川江的松溉盐白菜,别具一 格的松溉“炒米糖”,纯粮酿造的健康醋,民间美食“烤红薯”、 “帽儿头”庆十大古镇之一。古 镇依河而建,很似江南水乡的风格,只是形成形成一条长三公 里的狭窄老巷。两旁以清朝建筑为主,保存的非常完好,加上 地面的青石板路,给人一种古老和谐的感觉。

重庆入围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及简介

重庆入围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及简介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渝北区龙兴古镇龙兴古镇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建文帝曾在此地古庙中避难,故称为“龙兴场”。

清嘉庆年间(约公元1796—1820年)建“禹王庙”,商业逐渐繁荣。

古镇总面积228.19公顷,核心保护范围8.35公顷,建设控制区约65.39公顷,风貌协调区约154.45公顷。

2、九龙坡区走马镇走马古镇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是成渝路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驿站,留下了“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的民谚。

古镇总面积11.8公顷,核心保护范围3.79公顷,风貌协调区约8.01公顷。

有关武庙等文物2处,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北碚区偏岩镇(现金刀峡镇)走马古镇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是成渝路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驿站,留下了“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的民谚。

古镇总面积11.8公顷,核心保护范围3.79公顷,风貌协调区约8.01公顷。

有关武庙等文物2处,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巴南区丰盛镇丰盛古镇位于重庆府巴县与涪州(涪陵)间陆路交通要道,清代因商贸交往而兴盛,为古代巴县“旱码头”之首,素有“长江第一旱码头”之称,其独特的巴渝古商业文化气息充蕴于古街古巷之间,结合历史上“九龟寻母”自然山水格局的城镇建设,体现了典型的巴渝传统人居环境营建思想。

古镇总面积95.83公顷,核心保护范围14.6公顷,建设控制区约37.17公顷,风貌协调区约55.06公顷。

老街长800余米,有禹王宫等6处保护建筑,是以山地田园风格为特征的古镇。

5、江津区中山镇中山古镇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建筑靠水而建,曾是繁华的水码头,为渝、川、黔三区的商品集散地。

古镇面积约8公顷,老街长约1.5公里,现存南宋题刻共82字,历史建筑28处,还有汉代古墓葬枇杷岩墓群。

重庆龚滩古村简介

重庆龚滩古村简介

重庆龚滩古村简介
龚滩古镇是重庆市重点保护文物,也是重庆最古老的集镇,
它与重庆市区相距80公里,距著名的长江三峡50公里。

龚滩古镇位于乌江下游南岸的龚滩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县。

它是一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资源丰富的地方,历史上曾是渝
东南和川东北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

古镇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在清朝康乾时期,古镇最为繁盛时有居民7000多人,店铺600多间,被誉为“小南京”。

龚滩古镇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古镇。

在这
里你可以欣赏到世界唯一的龚滩傩戏、世界唯一的傩面雕塑、世
界唯一的龚滩号子、全国唯一的龚滩木版年画、中国唯一的木版
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可以看到“天下第一仓”——石
柱县天星仓。

龚滩古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有著名的“千年古镇”、“乌江画廊”之美誉;有距今约3000多
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的遗址——天星寨;还有古老淳朴的民俗风情——石柱县民间花船和土家族摆手舞等。

—— 1 —1 —。

重庆特色古镇及商业街汇编

重庆特色古镇及商业街汇编

11
Part4 丰盛古镇
12
Part5 龙兴古镇
位置:龙兴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南部,距重庆 市中心区36公里,紧邻民国街。 规模:占地103.68平方千米龙兴镇镇内水、电、 气、通讯、餐饮、住宿、市场、水陆交通设施齐 全,是渝北区首批“三化”达标场镇,场内 12 条大小街道纵横交错。 简介:古镇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文化遗 产丰富,镇区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有鲜明巴渝 特色的人文精神和民俗历史,使古镇具有很高的 旅游观光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龙兴古镇属于两 江新区核心区龙盛商业重要主城。 龙兴镇以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结合生活 适宜性而建,共有八大群体序列七十余处文化遗 址,典型建筑有古庙、古寨、祠堂、老街民居, 古建筑高低层叠,布局适宜,结构严谨,有巴渝 特色的人文精神和民俗历史,使古镇具有旅游观 光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1
重庆古镇及特色商业街汇编
目录
一、古镇
二、特色商业街
2
3
一、 古镇
古镇名录
序号 1 项目名称 磁器口古镇 位置 沙坪坝区 备注
4
2
3 4 5 6 7 8
中山古镇
涞摊古镇 丰盛古镇 龙兴古镇 淞溉古镇 龚滩古镇 路孔古镇
江津区
合川区 巴南区 渝北区 永川区 铜梁区 荣昌区
9
10 11
长寿菩提古镇
9
Part3 涞滩古镇
10
Part4 丰盛古镇
位置:重庆市巴南区东北部,是巴南、涪陵、南 川三市区的交汇处 规模:明清时期修造的山寨寺庙有近 50 处,现 有许多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古建筑,“川渝”式 碉楼仍存15座。 简介:古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十大 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于2002年4月被重庆市政府 命名为重庆首批 20 个“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始建于宋代,明末清初因商贸业发达而兴场,为 古代巴县旱码头之首,素有“长江第一旱码头” 之称,其独特的巴渝古商业文化气息充蕴于古街 古巷之间,结合历史上“九龟寻母”自然山水格 局的城镇建设,体现了典型的巴渝传统人居环境 营建思想。 古镇老街两侧均为 2 ~ 3 层全木质穿斗结构 的店铺,保存较完整的石板街有福寿街、十字街、 半边街。街上青砖黛瓦、榫卯木结构、单檐房山 式屋顶、二层楼双重挑檐、雕花木窗的明清建筑 比比皆是。

重庆著名建筑介绍

重庆著名建筑介绍

重庆著名建筑介绍
重庆,是一座充满了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

重庆有着独特的魅力,在这座城市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观赏的建筑。

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几座重庆著名的建筑吧。

第一座:
重庆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始建于宋代,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磁器口古镇依山傍水,以小青瓦、坡屋顶、白粉墙、木门窗等巴渝传统民居特色和码头文化、宗教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交融共存,是中国北方典型的“小南京”和“小三峡”,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磁器口古镇而得名。

始建于宋代,完善于明清。

它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镇之一,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磁器口古镇拥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有:重庆大清银行旧址(今重庆银行旧址),四川通省公署旧址(今四川省政府),明万历年间摩崖石刻《江州刺史周楫碑》等。

—— 1 —1 —。

如旅攻略重庆周边有哪些特色的古镇?推荐最值得去的20个古镇

如旅攻略重庆周边有哪些特色的古镇?推荐最值得去的20个古镇

如旅攻略|重庆周边有哪些特色的古镇?推荐最值得去的20个古镇国内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古镇,今天给主要给大家推荐一些重庆值得一去的古镇。

大家都知道重庆是个山城,来重庆的朋友们都是去感受魔幻的城市,其实重庆不仅有好多好吃的美食,有活泼奔放的美女,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古镇美景。

如果你也有古镇情结,不妨去这些古镇感受古朴的岁月时光和安静祥和的巴渝风情吧。

1、中山古镇:千年古镇巴蜀风情特色:中山古镇的建筑靠水而建,可以观赏到许多吊脚楼式的建筑。

而且整座古镇全系青色瓦片盖顶,红漆木板竹篾夹墙,圆柱承重,是体会巴蜀风情的好地方。

票价:免费历史:据记载,其可考历史857年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源头中山古镇距离重庆市中心:约120公里,车程约2小时30分钟特色美食:笋鱼、石板糍粑、烟熏豆腐烟熏豆腐2、白沙古镇:川东文化重镇特色:汉墓群、白沙影视基地,白沙古镇北望长江,南倚山岭,留有众多清末民初的传统民居和部分寺庙及西洋风格的洋楼。

青石路面蜿蜒曲折,小巷深处别有洞天。

门票:免费历史:东汉就有人聚居,据说有1700多年历史地址:重庆市江津区西部白沙镇距离市中心:约90公里,车程约2小时10分钟交通:重庆―(14元,约1.5小时)―江津—(8元,约1小时)—白沙特色美食:菊花火锅、冰糖藕丸、绿豆团、白沙烧酒菊花火锅3、万灵古镇:中国第一移民水乡特色:街市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素有“小山城”的美誉。

是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古镇依然保存着独特风貌。

宋代千佛石窟、东汉岩墓群、明清古桥古寺、烈士故居,四大寨门、老码头、移民文化、茶馆文化、古道石阶十八梯。

票价:免费历史:200多年,南宋时期便成为水码头与物资集散地地址:重庆荣昌万灵古镇距离重庆市中心:约112公里,车程约2小时交通:重庆菜园坝――荣昌――路孔古镇,大约30元特色美食:铺盖面、清江豆鼓鱼、荣昌卤鹅、猪油泡粑、油炸川子鱼铺盖面4、东溪古镇:川东第一山水古镇特色:东溪山水自然清幽意远,文化底蕴厚重朴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共有1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渝北龙兴镇龙兴古镇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建文帝曾在此地古庙中避难,故称为“龙兴场”。

清嘉庆年间(约公元1796—1820年)建“禹王庙”,商业逐渐繁荣。

龙兴古镇是一个中小型创业基地镇。

保存完好的已更名为“华夏宗祠”的贺氏祠堂,这里现在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大祠堂,龙兴古镇兴起于帝王避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宗教文化。

再加上自身独特码头文化、巴渝文化,以及“湖广填四川”带来的移民文化,商肆贸易形成的“旱码头”文化,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龙兴古镇老街、大院、祠堂、寺庙、古寨、田园为主要形态的八大群体序列、七十余处文化遗址。

龙兴古镇在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融下,形成了古镇老街、大院、祠堂、寺庙、古寨、田园为主要形态的八大群体序列,保存完好的华夏宗祠,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大祠堂。

2、九龙坡走马镇走马古镇西临璧山、南接江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在全国,同时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曲艺之乡”三块“国字号”招牌的街镇实属罕见。

明清时期是成渝路上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驿站,留下了“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的民谚。

3、北碚区偏岩镇(现金刀峡镇)偏岩古镇始建于康熙十年(1655年),在清代称“接龙场”,是重庆通往华莹古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镇,该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据点之一,被誉为“革命红镇”。

要贡献。

是"小桥、流水、人家"诗情的真实再现。

一条小溪三面围镇而流,数十棵百年老树伸出绿色巨伞半掩其中,场镇新旧建筑截然分开,各呈特色,依然历史的画卷,是重庆市美术专业、摄影专业院校的写生基地。

4、巴南区丰盛镇为古代巴县“旱码头”之首,素有“长江第一旱码头”之称,是商贸、田园景观型古镇,是巴南区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其独特的巴渝古商业文化气息充蕴于古街古巷之间,结合历史上“九龟寻母”自然山水格局的城镇建设,体现了典型的巴渝传统人居环境营建思想。

丰盛是著名的“长寿镇”。

丰盛镇70岁以上老人1500余人,均超过“长寿之乡”和老年型国际标准。

5 、江津区中山镇中山古镇:有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业老街,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

中山古镇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建筑靠水而建,曾是繁华的水码头,为渝、川、黔三区的商品集散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即在这里劳动生息,创造出“先巴文化”。

中山古镇已成为重庆十大旅游精品工程渝南精品线的重要景区,彰显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核心门户的魅力。

6 、江津白沙古镇抗战时期作为战时首都重庆的后方,成为战时三大文化区之一。

白沙镇是万里长江上游的国家级第一深水良港,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之美称和“小香港”之盛誉。

古镇面积约14公顷,老街长2.5公里,拥有聚奎书院等重点历史建筑群和大量抗战遗址,是规模最大的古镇。

7 、江津塘河古镇塘河古镇作为渝、川、黔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多处建筑表现为徽派风格。

文物古迹众多”:镇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闻名全国的32111钻井队英雄纪念馆。

现存明清古建筑群近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塘河古街区、石龙门庄园、廷重祠三大片区。

古镇面积约2.8公顷,老街长600米,有王爷庙、清王宫等文物建筑,是川东地区典型的汉民聚居场。

8、酉阳县龙潭镇土地肥沃,山水秀美,素有“渔米之乡”之美喻。

有赵世炎故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仁故居、万寿宫、典型传统民居,2001年国庆李鹏委员长视察龙潭,兴然题写“武陵山青酉水长,烈士英明放光芒”存于赵世炎故居。

9、荣昌区路孔镇路孔古镇始建于宋朝时期;保存完好的古寨堡内有古色古香的明清老街,尔雅书院、湖广会馆、赵氏宗祠、大夫第等珍贵的明清徽派建筑如繁星璀璨;路孔古镇在明清时期就被誉为“翰墨之乡”和“武术之乡”;《玉观音》、《谍战》、《兄弟兄弟》、《填四川》等电视剧也以此作为外景地。

路孔古镇以它传统的建筑格局、秀美的自然景观、丰厚的人文资源、淳朴的民风民俗,跻身于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旅游文化名镇行列,也是重庆唯一荣获此殊荣的古镇。

10 、铜梁区安居镇安居古镇始建于隋朝,原名赤水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重庆市北部重要的口岸城镇,历来帆樯蚁聚、商贾云集、贸易繁荣,而且是兵家取道涪江的要塞和屯兵扎寨的住所,自古便有“安居依山为城,负龙门,控铁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历千里而入境,与篼溪、琼江、乌木溪水会于城下,绕城三匝陷为深潭”之句。

安居镇获评“2014中国最具文化魅力古城”,安居古镇:古镇素有“九宫十八庙”之称,自称“中华第一龙,古镇安居,龙的故乡”,“何日君再来,一个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中国第四大古城”。

11 永川区松溉镇其独特的山水和城镇的构成关系,形成"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的人居环境特色。

松溉古镇作为“长江入渝第一古镇”,将当地群众俗称的‘老官庙’,刘春平说,松溉古镇古建筑保存较好,以明清建筑为主,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祠堂和庙宇,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堪称“祠堂博物馆”,赛龙舟、龙灯、腰鼓、钱枪等民俗表演也别具特色。

松溉古镇作为“长江入渝第一古镇”,保存了大量明清古建筑,其中祠堂极具特色,被誉为“祠堂博物馆”。

12 綦江区东溪古镇素有“川东第一山水古镇”的美誉。

“渝南第一山水古镇”的美誉东溪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汉墓群、西南最古老的邮局——麻乡约民信局;彰显古镇文化源远流长。

东溪是綦江农民版画的发源地,源于民间古老的木刻板印年画“财神”等,始于宋,具有一千多年历史。

东溪古镇:,素有“渝南第一山水古镇”的美誉,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十大名镇”之一。

是一处富有“小桥流水人家”韵味的千年古镇。

13巫溪县宁厂镇宁厂古镇是三峡地区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摇篮,堪称世界的"上古盐都"和世界手工作坊的"鼻祖"。

吊脚楼、过街楼等古建筑和民居沿后溪河蜿蜒延伸3.5km,俗称“七里半边街”。

而正德三年(1508)爆发在这里的盐场灶夫鄢本恕、廖慧起义,历时5年,义军达10万,席卷西南地区六省市,比欧洲最早的工人起义早100多年,更应是世界工人运动之源流。

宁厂古镇有4000多年的制盐史,唐尧时期就是极盛一时的巫咸国本土和首会所在地。

是我国历史上的早期制盐地,也是巫巴文化的孕育地。

有"巫咸古国,上古盐都" “上古盐都,巫巴故乡”之谓,其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得天独厚,有三峡生态明珠及巫巴文化故乡的美誉。

14 合川区涞滩镇涞滩镇因其文物古迹丰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巴渝文化特色浓厚、历史风貌保存完整,2006年5月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镇内二佛寺中现存全国最大的禅宗石刻摩岩造像群(宋代石刻艺术瑰宝),摩崖石刻造像是国内罕见的佛教禅宗造像集聚点,其中主佛像释迦牟尼佛(即二佛)通高12.5米,不仅为全寺造像之冠,而且也是国内著名的大佛之一。

素有“千年魅力古镇、巴渝禅宗宝地”之美誉。

涞滩古镇:建镇于宋代,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古镇之一、首批“中国最美的村镇”。

佛教名刹二佛寺,寺内有摩岩造像1700余尊,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禅宗石刻造像群。

15 石柱县西沱镇场镇是长江上唯一一个全程垂直于等高线布局的场镇,有石梯千步,号称"云梯式场镇",专家称之为“万里长江第一街”。

西沱古镇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清朝乾隆时期,这里就是“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沼邑”。

从古至今,这里就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深水良港,现在已成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旅游门户。

古镇中还有至今保护完好的汉砖和罕见的第三冰川世纪巨大的古树化石群。

西沱古镇:古为"巴州之西界",有"一脚踏三县"的称誉。

这里就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深水良港,现在已成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旅游门户。

2015年12月,西沱古镇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16 潼南区双江古镇中国革命早期创始人之一杨闇公烈士的故乡。

巴蜀古邑双江,一部明清民居史书;红色故里双江,一部红色史书。

有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令人最向往的中国美丽特色镇、西部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明居、重庆市十大精品旅游工程、重庆市红色旅游标志性景点、国家级重点中心镇和重庆市最佳绿化城镇、2012重庆最美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等众多荣誉,而且还是中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及中国革命先驱杨闇公的故乡,典型的巴蜀古镇风韵17 开州区温泉镇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温泉镇(原名温汤井、温汤镇),曾是川东四大盐场之一——温汤井盐场所在地。

开州的一座盐埠古镇,露天古温泉,是秦巴古道的发源地;可能是中国最早成名的温泉,悠悠的东里河带着滚烫的温泉水流向远方,似乎在诉说着古盐场曾经和今日的繁华。

《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西汉时,温泉盐卤已被开发利用。

(旧时,在重庆开县温泉镇的元宵夜,河东与河西赛骂习俗,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民俗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温泉赛骂习俗,从一个侧面看,是广大劳苦大众表达心中不满,向权贵进行斗争的一种手段。

同时也反映了开县本地民风淳朴、开县人胸襟坦荡的品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不知什么时候,“温泉赛骂”习俗演变为“斗亮”了。

一到元霄之夜,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把事先买好的蜡烛(或鱼烛)安放在栏杆上、阶沿上、阳台上、花坛上或桌子、椅子上,时间一到,鞭炮齐鸣,烟火竞发,所有蜡烛一齐点燃。

顿时,万盏烛光把夜空照亮得如同白昼,照明了街道,映红了清江,大人小孩拥到街上,互道“恭喜发财”、“拜年拜年”,表达了人们和谐友好、吉祥如意的祝愿。

这与当年的两岸“赛骂”又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了。

)开州温泉古镇是秦巴古道的发源地,其温汤井盐场曾是川东四大盐场之一,元宵夜晚的“赛骂”、“斗亮”习俗,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民俗文化特色。

反应了开州民风淳朴、胸襟坦荡的品格,格外生动有趣。

18 黔江区濯水古镇古镇风雨桥据说是“亚洲最长的廊桥”,有“亚洲第一”之称,雄踞阿蓬江上,其土家风格、唐式建筑、明清风范的组合,活似一座廊桥博物馆,加上唐音、巴风、楚雨的文化点缀,为古镇平添了诸多意味。

2014年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土家吊脚楼群是现存最为完整的建筑是古镇靠河沿建的民居。

承载着巴文化、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同时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场镇文化相互交织。

传承与创新。

错过丽江,遇见濯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