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概论教案

合集下载

烹饪概论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烹饪概论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烹饪概论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了解烹饪概论的基本概念,理解烹饪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烹饪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为后续烹饪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烹饪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烹饪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烹饪的基本原理与技巧3. 常见的烹饪方法和技巧4. 烹饪卫生与安全教学重点:1. 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常见的烹饪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1. 理解烹饪中的抽象概念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烹饪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展示烹饪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烹饪有什么了解?为什么说烹饪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讲授新课(40分钟)1. 烹饪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介绍烹饪的定义,包括烹饪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 简述烹饪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的火烤到现代的烹饪技术。

2. 烹饪的基本原理与技巧- 讲解烹饪的基本原理,如热力、水分、酸碱等。

- 介绍烹饪的基本技巧,如刀工、火候、调味等。

3. 常见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详细讲解炒、煮、炖、蒸、烤等常见的烹饪方法。

-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烹饪技巧。

4. 烹饪卫生与安全- 强调烹饪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知识,如生熟食品的分离、刀具的清洁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烹饪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烹饪。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烹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烹饪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一种自己感兴趣的烹饪方法,并尝试制作一道菜品。

教学资源:1. 教科书:《烹饪概论》2. 图片、视频:烹饪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 实践材料:烹饪工具、食材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和课堂练习,使学生了解了烹饪概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烹饪概论教学大纲

烹饪概论教学大纲

烹饪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烹饪概论是一门介绍烹饪基础知识和技巧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理解,以及提供基本的烹饪技能。

本课程将涵盖烹饪原理、食材选择和处理、基本烹饪方法等内容,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技能。

二、教学目标:1.了解烹饪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烹饪的重要性;2.掌握基本的烹饪原理和技巧,能够正确选择和处理食材;3.熟悉不同的烹饪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能够独立完成一道简单的菜品;4.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意识,提高烹饪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1.烹饪的起源和发展(2课时)1.1烹饪的定义和分类1.2烹饪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1.3烹饪的发展历程和烹饪技术的进步2.食材的选择和处理(4课时)2.1主要食材的分类和特点2.2选购食材的技巧和注意事项2.3食材的储存和保鲜方法2.4食材的切割和处理技巧3.烹饪原理和技巧(6课时)3.1烹饪中的物理和化学原理3.2烹饪中的时间和温度控制3.3烹饪中常见的调味料和调味方法3.4烹饪中常见的厨具和器具的使用4.基本烹饪方法(8课时)4.1炒:快炒、干煸等4.2煮:水煮、煮汤、煮饭等4.3炸:油炸、炸鱼、炸虾等4.4蒸:蒸鱼、蒸肉、蒸包等4.5焖:焖鸡、焖猪蹄、焖肉等4.6炖:炖猪蹄、炖羊肉、炖排骨等4.7烤:烤鸡、烤鱼、烤肉等4.8调配:制作调味汁、酱料等5.烹饪实践(10课时)5.1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独立完成一道菜品的制作5.2练习基本的切割和处理食材的技能5.3学习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道菜品的制作六、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1.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烹饪的起源和发展,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2.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不同食材的特点和处理方法;3.组织学生进行烹饪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烹饪技能;4.开展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利用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烹饪概论教案范文

烹饪概论教案范文

烹饪概论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基本的烹饪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常用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创新思维的培养;2.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烹饪工具和材料;2.电视、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3.食谱和菜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一道美食的制作过程或讲述一个关于烹饪的趣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

二、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5分钟)1.介绍烹饪的定义和分类;2.介绍烹饪的基本原则,如火候掌握、口味搭配等。

三、常用的烹饪方法和技巧(30分钟)1.炒、煎、炸、蒸、煮等常用的烹饪方法的介绍和示范;2.烹饪中的常用技巧,如切丝、切丁、剁碎等的示范和练习。

四、烹饪实践(4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食谱和所需材料;2.小组合作完成菜肴的制作过程,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3.学生齐聚一堂,品尝自己制作的美食,并互相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部分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菜肴,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3.教师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作业(5分钟)布置学生的作业,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尝试制作一个他们喜欢的菜肴,并写下制作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参加一些专业的烹饪培训班或参观烹饪学院,进一步学习和提升技能;2.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烹饪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但在实践环节中,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制作的菜肴可能不够完善,需要提前准备好备用的食物材料,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个小组的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中。

烹饪概论教案11第三讲 中国当代菜点流行潮与迷踪菜

烹饪概论教案11第三讲  中国当代菜点流行潮与迷踪菜
(三)迷踪菜的变化手法
①南料北烹或北料南烹
②东味西调或西味东调
③古菜翻新或新菜复古
④中菜西做或西菜中作
⑤热菜凉吃或凉菜热吃
⑥点心变菜或菜变点心
⑦土菜改造或洋菜入籍
⑧粗料精做或精料粗做
(四)迷踪菜的命名技巧
带有很强的广告张力,容易产生火爆效应。
如伊丽莎白猫耳朵、亚历山大千层饼、懒汉火锅、丈母娘煮饼、湾仔码头水饺等,具有新新时代新新人类的新新文化特色,给餐饮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朝气与活力。
经营特点:贴近民生,竞争力强
发展趋势:竞争激烈
(三)小吃热
兴起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
经营形式:小吃街、小吃城等
代表网点:北京东单、天津南市、西安八仙庵、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武汉户部巷、长沙火宫殿、重庆朝天门等
经营特点:势头火爆,人流如潮;网点高度集中;成为旅游者的观光窗口。
不足之处:过于现代化,缺乏“历史烟尘”,不接地气;传统工艺丢失,“变形”或“跑调”。
(四)乡土菜热
以“思亲想家、怀念故土”等乡愁为主题的一种饮食文化潮流,据点是农家乐、渔家乐和牧家乐,是一部分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或文化人“怀古”“恋旧”,以及城里人“返归自然”“向往田园”心态的体现。
“忆苦思甜”“寓情于食”,生命力相当旺盛。
中国当代菜点流行潮给我们的启示:
(1)菜点流行潮就是商机,抓住它就是抓住效益;
(2)要求厨师是多面手,凭借深厚功力掌握新菜式的风味特色与制作方法;
(3)要求餐厅服务人员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能够按照流行菜式的要求不断变更服务程式;
(4)要求消费者具备一定的饮食文化常识,有较强鉴赏力。
二、迷踪菜
迷踪菜出现在80年代后期,主要源头在上海、重庆等地,不断推出创新菜式。

烹饪概论教案12第四讲 宴席的特征和类别

烹饪概论教案12第四讲  宴席的特征和类别
四,筵宴的定名
筵宴定名与筵宴分类密切相关,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虞舜时代的“燕礼”夏代的“食礼”;商代的“御祭”;周代的“乡饮酒礼”;秦汉的“明堂宴”“长亭宴”;南北朝的“浴佛宴”“茶果宴”;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学生回答
课后反思
及体会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师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讲授法、互动法;
学生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观察法
学法(实训)指导
讲授法、示范法
教 具 及 仪 器
教学用纸、笔、多媒体设备
课 后 作 业
习题
教学环节与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全鸭席
首创于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特点是宴席全部一北京填鸭为主料烹制各类鸭菜肴组成,共有100多种冷热鸭菜可供选择。用同一种主料烹制各种菜肴组成宴席是中国宴席的特点之一。全国著名全席有:天津全羊席、上海全鸡席、无锡全鳝席、广州全蛇席、四川豆腐席、西安饺子席、佛教全素席等。
规格程式化:指筵宴上的饮食品、服务与礼仪等都有一定的规范与程序。食品要求品种丰富、营养合理、制作精细、形态多样、味道多变等,按一定的原则成龙配套。例四川筵席一般为三段式格局,即冷菜与酒水;热菜与小吃、点心;饭菜与水果。筵宴的各种服务与礼仪还包括环境装饰、台面布置、座位安排、迎宾、安坐、祝酒、奏乐、上菜、送客等方面。台面布置上餐具和布件的选择与摆放讲究一物多用,如筷子。餐巾的摆放和使用体现出对意趣美的追求。
筵席与宴会合称筵宴。筵席又称酒席,专指为人们聚餐而设置的,按一定原则组合成的成套肴馔及茶酒等。最初,古人席地而坐,筵席指宴饮时铺在地上的坐具,筵长、席短,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将筵、席二字合用,变为酒席的专称沿用至今。
2.筵宴的特征
聚餐式:中国传统筵宴的重要特征。筵宴是隆重的餐饮聚会,重在聚而餐。主人是办宴的东道主,负责筵宴的安排、调度;宾客包括主宾和一般宾客,主宾是筵宴的中心人物,筵宴的一切活动围绕主宾进行。

烹饪概论教案

烹饪概论教案

烹饪概论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绪论什么是烹饪?第一章中国烹饪简史第一节中国烹饪的起源第四节中国烹饪史的启示第二章中国烹饪原理与技术规范第二节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第四节中国烹饪工艺的现代化第三章中国菜品第一节中国菜的属性与命名第二节中国菜品的构成第四节当代菜品流行潮与迷宗菜第四章中国筵席第二节筵席的结构第三节筵席设计的原则与要求第五章中国的烹饪风味流派第一节什么是烹饪风味流派第二节中菜主要流派第六章中国饮食民俗第一节饮食民俗概述第二节年节文化食俗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饮食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烹饪文化遗产第八章中国当代餐饮市场第一节中国当代餐饮市场的格局第二节市场需要的新型厨师教案(1)授课内容:《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绪论:什么是烹饪?第一节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科目《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 课时教学提示:绪论主要介绍烹饪学科中的七个基本概念和本书的学习方法,作为本书的总纲。

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中式烹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绪论安排2课时,教师只讲三个基本概念,其余部份学生自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章中国烹饪简史授课内容:《中国烹饪简史》第一节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科目《中国烹饪简史》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 课时教学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中式烹饪的起源、发展和昌盛的历史,以及中国烹饪史给人们的启示,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中国烹饪史有一个粗线条的了解,知道它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安排四课时,前面2课时串讲中国烹饪的起源、发展和昌盛,只需拟出几个纲目即可,后面2课时重点讲第四节,力求将道理说透。

史实描写部分,学生自学。

(教案3)第二章中国烹饪原理和技术规范授课内容:《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第二节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科目《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 课时教学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烹饪的要素及作用、民族文化特质、传统技术规范以及中国烹饪工艺现代化问题。

大学烹饪概论教案

大学烹饪概论教案

课程名称:烹饪概论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日期:[具体日期]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和烹饪学的发展历程。

2. 掌握烹饪的基本原理和烹饪技术。

3. 熟悉中国烹饪文化的特点和发展。

4. 培养学生对烹饪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一、绪论1. 烹饪的定义和烹饪学的研究领域。

2. 烹饪学的发展简史。

二、烹饪基本原理1. 食物的性质和营养成分。

2. 烹饪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3. 烹饪对食品卫生和安全的影响。

三、烹饪技术1. 刀工技术:刀法、切法、片法、剁法等。

2. 烹饪技法:炒、煮、炖、蒸、炸、烤等。

3. 调味技术:调味品的选择和使用。

四、中国烹饪文化1. 中国烹饪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烹饪的特点和风格。

3. 中国名菜名点的介绍。

教学资源:1. 教材:《烹饪概论》2. 多媒体课件3. 烹饪示范视频4. 实验室操作设备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烹饪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

2. 简要介绍烹饪的定义和烹饪学的研究领域。

二、讲授新课1. 烹饪基本原理:讲解食物的性质、营养成分、烹饪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等。

2. 烹饪技术:介绍刀工技术、烹饪技法、调味技术等。

3. 中国烹饪文化:讲解中国烹饪的起源、发展、特点、风格和名菜名点。

三、课堂互动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烹饪知识或烹饪经验。

2. 组织学生进行烹饪小实验,加深对烹饪技术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烹饪学的发展简史。

2. 收集有关中国名菜名点的资料,了解其制作方法和特点。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烹饪实验中的技能水平。

烹饪概论教案

烹饪概论教案

烹饪概论教案第一节:课程简介烹饪概论是一门介绍烹饪基础知识和技巧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烹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升他们的烹饪技能,掌握健康饮食的概念,以及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烹饪传统。

第二节:教学目标1. 了解烹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掌握食材的选购与储存技巧;3. 学会熟练使用烹饪工具和设备;4. 熟悉常见的烹饪方法;5. 培养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节:教学内容1. 烹饪的历史与文化: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烹饪传统,帮助学生了解食物与文化的关系,并探索烹饪的历史背景。

2. 食材的选购和储存:介绍食材的选择标准和购买技巧,讲述正确的食材储存方法以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3. 烹饪工具和设备:学习使用各种烹饪工具和设备,如刀具、炉灶、煮锅等,掌握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4. 基本烹饪方法:介绍常见的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烤等,讲解它们的原理、技巧和适用场景。

5. 烹饪实践与创新:组织学生进行烹饪实践,锻炼他们的烹饪技能,并鼓励他们在烹饪中尝试创新和个性化发展。

6.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烹饪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技巧。

第四节: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座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烹饪实践,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提高技能和自信心。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合作。

4. 独立研究:布置相关的研究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和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节:评估与考核1. 参与度:课堂参与和互动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提出观点等。

2. 实践成果:烹饪实践中的操作技巧和作品质量的表现评估。

3. 项目报告:根据烹饪实践的经验和反思,撰写项目报告,总结个人心得和团队合作情况。

1. 教材:提供相关的烹饪基础知识和技术指导的教材。

2. 实验室设备:准备适当的烹饪工具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什么是烹饪?
第一章中国烹饪简史
第一节中国烹饪的起源
第四节中国烹饪史的启示
第二章中国烹饪原理与技术规范第二节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第四节中国烹饪工艺的现代化
第三章中国菜品
第一节中国菜的属性与命名
第二节中国菜品的构成
第四节当代菜品流行潮与迷宗菜第四章中国筵席
第二节筵席的结构
第三节筵席设计的原则与要求第五章中国的烹饪风味流派
第一节什么是烹饪风味流派
第二节中菜主要流派
第六章中国饮食民俗
第一节饮食民俗概述
第二节年节文化食俗
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节饮食文化概述
第二节中国烹饪文化遗产
第八章中国当代餐饮市场
第一节中国当代餐饮市场的格局第二节市场需要的新型厨师
教案(1)
授课内容:《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绪论:什么是烹饪?
第一节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
教学提示:绪论主要介绍烹饪学科中的七个基本概念和本书的学习方法,作为本书的总纲。

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中式烹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绪论安排2课时,教师只讲三个基本概念,其余部份学生自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2)
第一章中国烹饪简史
授课内容:《中国烹饪简史》
第一节烹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中国烹饪简史》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
教学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中式烹饪的起源、发展和昌盛的历史,以及中国烹饪史给人们的启示,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中国烹饪史有一个粗线条的了解,知道它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

本章安排四课时,前面2课时串讲中国烹饪的起源、发展和昌盛,只需拟出几个纲目即可,后面2课时重点讲第四节,力求将道理说透。

史实描写部分,学生自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3)
第二章中国烹饪原理和技术规范
授课内容:《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
第二节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中国烹饪的民族文化特质》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
教学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烹饪的要素及作用、民族文化特质、传统技术规范以及中国烹饪工艺现代化问题。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烹饪工艺学有一个宏观的印象,为学习专业操作课做好准备。

第二节用4课时,着重讲中国烹饪的四个民族文化特质。

第四节用2课时,着重讲中国烹饪工艺现代化的六个要点。

其他节不讲,学生课外阅读。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4)
第三章 中国菜品
授课内容:《中国菜品》 第二节 中国菜品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中国菜品》 授课班级:2008级 烹饪专业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 *周 第 * 课时
教学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中国菜品的属性与命名,
中国菜品的构成,中国菜品的继承、创新与审定,以及当代菜品流行潮与“迷宗菜”等知识,使学生树立“菜品即商品”的意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把握这些问题。

本章安排4课时,教师用2课时讲清中国菜品的属性,2课时讲菜品流行潮和迷宗菜。

其余内容学生自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5)
第四章中国筵席
授课内容:《中国筵席》
第二节中国筵席的结构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中国筵席》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
教学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筵席的特征与类别、筵席的结构、筵席设计的原则与要求、筵席改革与试行分餐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中国筵席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加深对餐饮业配套经营方式的了解。

本章教师只讲第二节与第四节,各用2课时。

其他内容学生课外自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6)
第五章中国烹饪的风味流派
授课内容:《中国烹饪的风味流派》
第一节中国烹饪的风味流派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中国烹饪的风味流派》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教学提示:本章安排6课时,第一节中的定义、成因和第二节中的四大菜系,各讲2课时,另外2 课时可讲本地风味或安排一次课堂讨论,议题是如何振兴本地菜。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7)
第六章中国饮食民俗
授课内容:《中国饮食民俗》
第一节中国烹饪的风味流派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中国烹饪的风味流派》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
教学提示:本章安排6课时,第一节中的定义、成因和第二节中的四大菜系,各讲2课时,另外2 课时可讲本地风味或安排一次课堂讨论,议题是如何振兴本地菜。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8)
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
授课内容:《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中国饮食文化》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教学提示:本章安排2课时,重点讲授“世界饮食文化体系”,其他自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9)
第八章中国当代餐饮市场
授课内容:《中国当代餐饮市场》
第一节中国当代餐饮市场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学生
科目《中国当代餐饮市场》授课班级:2008级烹饪专业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周第* 课时
教学提示:本章安排四个方向,当代餐饮格局、市场需要新型厨师,时代呼唤绿色餐饮,中国餐饮走向世界。

第一节中的定义、成因和第二节中的四大菜系,各讲2课时,另外2 课时可讲本地风味或安排一次课堂讨论,议题是如何振兴本地菜。

五.教学过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