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完善规范(试行)

六大系统完善规范(试行)
六大系统完善规范(试行)

六大系统完善规范(试

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发文号: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发布日期:2011-03-21

实施日期:2011-03-21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

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9.煤矿企业应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10.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11.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在矿井调度室或地面中心站,以确保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2.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内外的甲烷和一氧化

三、人员定位系统基本要求

13.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优先选择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定位精度高的产品,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14.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时,应按规定设置井下分站和基站,确保准确掌握井下人员动态分布情况和采掘工作面人员数量。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必须满足《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定位分站、基站等相关设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15.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

16.矿井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均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

17.煤矿紧急避险设施入口和出口应分别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对出、入紧急避险设施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测。

18.矿井调度室应设人员定位系统地面中心站,配备显示设备,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四、紧急避险系统基本要求

19.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

20.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依靠其他避险系统的支持,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21.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条件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

安监总局发布煤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中新网3月24日电)据安监总局网站消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是《规范》全文: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 本规范(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9.煤矿企业应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10.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11.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在矿井调度室或地面中心站,以确保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2.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内外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三、人员定位系统基本要求 13.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优先选择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定位精度高的产品,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关于三大检索系统的分析与科学评价

我国从1988年由原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对科技人员所发表论文被美国三大检索系统即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ISTP(美国科技会议录索引)收录及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年度分析报告。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入,这种评价方法已被我国有关部门及广大的科研人员接受,虽然如今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它已成为我国对进入“211”工程的高等院校的评估与验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高校博硕士点的评估、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学位授予等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下面先对3个重要的检索系统做一个简单介绍。 1三大检索系统的基本情况 1.1SCI(科学引文索引) 《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费城的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发行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大型检索工具,世界上最著名的检索系统之一,世界极具权威的自然科学科研水平评价的重要标准。它于1961年创刊不定期出版,1966年改为双月刊,报道的范围涉及全世界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科学、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其主要文献来源于期刊。SCI提供了覆盖全世界多学科的期刊文献资料和各种数据,除了和其他检索系统一样,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外,还收录了论文的参考文献,是一种以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为基础编制的索引,它提供了崭新的检索途径。 1.2EI(工程索引) EI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于1884年创刊,它作为世界著名工程技术领域的检索系统,主要收录了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文献,对纯理论性的文献和专利一般不予收录。工程索引对检索全世界范围内工程与技术文献、跟踪与评价技术新成果非常有用。 1.3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ISTP是1978年开始编辑出版的关于国际科技会议录索引的出版物(月刊),是由ISI发行。该出版物分为图书和期刊两类。利用ISTP可以快速地检索到科技会议地内容和会议录。ISTP是查询世界科学技术会议文献的最重要的检索工具之一,它所收录的国际会议种类和数量多,信息量大,且速度快、检索途径多。 2检索系统与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魅力在于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创新过程。科学研究工作产出形式是知识,其创新点主要是以论文为载体。按照国际科学界的规定,任何一项研究成果的确立(尤其是基础研究成果),都必须以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为依据。研究成果公布于众,进行学术交流,这就是科学文献。科学文献是人类宝贵的知识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科学文献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 研究人员利用文献资料能够对科研成果的撰写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使得研究论文具有科学性。因此,科研人员必须利用各种检索手段来检索国际检索系统中的文献信息。例如:他们可以在EI中检索各种文 献,在ISTP中检索会议文献,同时还可利用SCI中揭示科学文献之间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来了解文献内容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的发展过程,还可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自己著作的被引用率和持续时间。总的来说,国际检索系统对科研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检索系统与科学评价 3.1国外用检索系统评价科研的情况 3.1.1美国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SCIENCEWATCH杂志经常发表各种排序数据,而著名的权威杂志SCIENCE也不时地转载这样的排序,因此在美国是认可这种方法的。同时SCIENCE杂志还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评价个人的科研水平。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每两年发表一次的《科学与工程指标》的报告中,也是引用国际检索系统的数据,如世界各国历年在主要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数等。 3.1.2英国 英国是开展定量评价科研水平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苏塞克撕大学的科研政策研究所的科学计量学专家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评估研究,他们在论文被引情况中的一些数据,就利用了SCI的数据。如今,该大学仍然着力于研究科学计量学,他们以国际检索系统为基础建立了面向科学评价的数据库。 3.1.3加拿大 加拿大的学者认为:可以用检索系统中的影响因子来开展中观层次(学科)、国家层次和机构层次的科研评估,但对机构层次的评估必须谨慎。 3.1.4日本 日本的科研人员很在意在各种检索系统的源期刊上发表论文,但其热衷程度不如中国,有的日本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要把检索系统的论文数作为评价大学水平的指标之一。 3.2国内用检索系统评价科研的情况 目前我国对利用检索系统来评价科研争议较大,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公正地对待国际上的一些检索系统,不要将国际上的一些检索系统作为科学评价的工具,而应建立客观、准确的科学评价体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用国际上的一些检索系统作为科学评价的工具之一。 对于第一种观点,有以下的理由:第一,编辑出版检索系统的很多国外机构为民间文献,没有权威性;第二,论文和引用率等说明不了科技水平的高低,这会使科技评奖和考核的专家们懒惰,从而使评定结果没有可靠性;第三,有的人为了盲目追求高的收录率,而使国内大量的优秀稿源外流,影响国内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 对于第二种观点,有以下理由:第一,出版机构是官方还是民间并不重要,关键应该看它所编辑出版的数据库是否科学客观。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很看重该刊被国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及该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的情况,同时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上 关于三大检索系统的分析与科学评价 贾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山东东营,257061) 摘要:分别介绍了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阐明了三大检索系统与科学研究和 科学评价的关系。 关键词:SCI;EI;ISTP;检索系统 中图分类号:G354文献标识码:A 7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AQ2031-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2011-07-15发布? 2011-09-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与煤共生、伴生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AQ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 AQ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 EJ 378-1989? 铀矿山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监测监控系统?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system 由主机、传输接口、传输线缆、分站、传感器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和声光报警功能,用于监测金属

非金属地下矿山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通风机开停状态、地压等。 主机? host 用于接收监测信号,并具有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输出控制、控制打印输出等功能的计算机装置。 分站? substation 监测监控系统中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约定的复用方式远距离传送给传输接口,同时接收来自传输接口多路复用信号的装置。 传感器? transducer 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 deleterious harmful gas transducer 连续监测地下矿山环境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装置。 开停传感器? on off status transducer 连续监测地下矿山中机电设备“开”或“停”工作状态的装置。 监测监控设备? m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矿山井下用于监测监控的传感器、分站及线缆等的总称。

矿井六大系统标准

矿井六大系统标准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 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规范和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研究制定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已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确保2011年底前, 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所属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都要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矿全部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附件: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六大系统评估1

会审表 会审地点签字会审时间 会审人员签字矿长年月日常务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机电矿长年月日安全矿长年月日通风矿长年月日安检科年月日技术科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通讯中心年月日通风科年月日编制年月日

会审意见表 会审 意见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 (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 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查并签字。 地面装备有一套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的KJ90NB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监控设备情况一览表 名称型号 设备数量 (台) 名称型号 设备数量 (台) 使用备用使用备用

防爆环网交 换机 KJJ127 监控大分站KJ90-F16 11 5 甲烷传感器KJ9701A 27 25 监控中分站KJ90-F8 5 2 风速传感器GFY15 9 8 温度传感器GW50(A) 20 10 开停传感器GT-L(A) 15 20 烟雾传感器GQF0.1(B) 5 5 CO传感器GTH500(B) 23 9 风筒传感器GFK70(A) 2 5 风门状态传 感器GFK40T 5 5 馈电/断电 仪 KDG3K 5 5 氧气传感器GYH25 6 5 CO2传感器GRG5H 4 4 (二)井下设备情况 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根据设计在井下各地点安装3#临时避难硐室、5#永久性避难硐室、中央变电所、5#变电所、3#变电所、5#二采区变电所、各采掘工作面、主井机房,共安装16台分站、低浓度甲烷传感器27台、一氧化碳传感器23台、温度传感器20台风速传感器9台、二氧化碳传感器4台、水位传感器1个、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6台、开停15个、风门传感器5个、烟雾传感器5台、风筒传感器2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 1、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和工作面、乳化液泵站、避难、硐室内外、各变电所安装甲烷传感器。 2、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避难硐室内外、各皮带运输机头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3、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避难硐室内外、变电所、水泵房、乳化液泵站安装温度传感器。

国际六大检索系统详细讲解

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简介 一、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 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 SCI来源期刊的两个档次 ① n SCI,是SCI的核心库,产品代码 K(内圈); ② n SCI-Expanded (简称SCI-E), 又称 SCI-Rearch,是SCI的扩 展库, 产品代码D(外圈)。 内圈与外圈都是精选的,同等重要。其区别在于:影响因子、地区因素、学科平衡等。 2、 SCI产品的6种版本

① SCI Print 印刷版。1961年创刊至今。双月刊。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②SCI-CDE光盘版。季度更新。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③ SCI-CDE with Abstracts,带有摘要的光盘版。逐月更新。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④Magnetic Tape 磁带数据库。每周更新。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⑤ SCI Search Online 联机数据库。每周更新。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⑥ The Web of Science SCI的网络版。每周更新。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3、 SCI 数据库的分类 目前,SCI数据库分为两类: 3.1 引文索引数据库(Citation Index, 简称CI) (1) CI的内容 1) 期刊论文的相关信息--作者姓名,论文题名、出处,英文摘要; 2) 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六大系统完善规范(试行)

六大系统完善规范(试 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发文号: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发布日期:2011-03-21 实施日期:2011-03-21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

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基本规范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于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印发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要求2011年底前,所有煤矿都要完成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所属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都要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矿全部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

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sci基础知识简介

基础知识简介 1 什么是上次SCI?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 什么是Ei? 美国《工程索引》(Eingineering Index, 简称Ei), 在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创办,是一个主要收录工程技术期刊文献和会议文献的大型检索系统,被称做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 3 什么是ssci?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文可以理解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与“SCI”一样同为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现收录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期刊和论文,进行一定的统计分析,并划分为不同的因子区间,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检索与论文参考渠道。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4什么是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安监总局发布煤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安监总局发布煤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一、总贝y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 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 -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2006 )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 -2007)要求。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9.煤矿企业应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10.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11.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在矿井调度室或地面中心站,以确保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2.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内外的甲烷和一氧 -1-

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相关管理制度 第一章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一、安全监测系统的使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标准)中的规定。 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24小时运行。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类传感器应符合AQ6201-2006规定,稳定性不小于15天。 三、调度监控中心维护员负责安全监测设备的安装、拆除、日常调校和管理工作。 四、井下采掘工作面监测设备的使用、悬挂、移设由现场施工的采掘队负责,总回、主井及各主要大巷内的监测设备由调度监控中心负责悬挂和日常维护。 五、对需要经常移设的传感器、电缆,须有采掘班组长按规定移设,瓦检员监督执行,严禁擅自停用。工作面所设各类监测设备及电缆等均由所施工单位的队长、班组长负责管理、使用,如有损坏应及时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和要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现场处理。对于设备、缆线保护不到位、故意破坏、丢失和人为造成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失真,按《三违处罚办法》有关条款严肃处理。 六、使用单位必须根据生产现场情况按标准悬挂,保

证正常使用。若不按规定移设和悬挂的,对使用单位当班现场负责人罚款100-300元。移设传感器必须轻拿轻放,不得随意拖拽、磕碰,防止造成误报警或传感器的损坏。人为因素造成传感器误报警,一次对责任单位罚款1000元,对责任人罚款300元。 七、使用单位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设备保护。施工过程中造成监测缆线、传感器等损坏的,对施工单位罚款500元,对责任人罚款300元;造成传感器等监测设备报废的,由施工单位按原价赔偿,并对责任人罚款500元。 八、各生产单位在编制采掘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对传感器的种类、数量、位置、主机、动力开关的安设地点、监测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安全监测设备的悬挂位置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九、在应安设安全监测监控装置的地点,使用单位在开工前三天必须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提出安装申请报告,上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在安装配电系统时,使用单位或机电部门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在连接时必须有监测人员在场监护。调度监控中心负责安全监测监控装置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的校验设置工作。 十、与安全监测监控装置关联的电器设备、电源线及控制线,均由管辖范围的机电人员负责维护。在拆除或改线时,

FDA认证检查的六大系统

1 QUALITY SYSTEM质量保证系统 1.1 Product reviews (annual) 产品审查(年度) 1.2 Complaint reviews (quality and medical) 投诉审查(质量和医疗) 1.3 Discrepancy and failure investigations 不一致和失败的调查 1.4 Document Control 文件控制 1.5 Batch release 批放行 1.6 Change Control变更控制 1.7 Reprocess/Rework再加工/返工 1.8 Returns/Salvages 退回/补救 1.9 Rejects 拒收 1.10 Stability Failures稳定性失败 1.11 Quarantine 待验 1.12 Validation: computer, equipment, process, laboratory methods, cleaning 验证:计算机、设备、工艺、实验方法、清洁 1.13 Training/qualification 培训/资质 1.14 internal Audit Program内审规程 1.15 Supplier Audit Program 供应商审计规程 2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SYSTEM 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 I Facilities 厂房设施 2.1 cleaning and maintenance 清洁与维护保养 2.2 facility layout and air handling systems厂房设施布局与空气处理系统 2.3 general air handling systems 全面的空气处理系统 2.4 control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changes in the building实施在厂房方面变更的控制系统

SCI检索

SCI、EI检索 上了研究生的同学都听说过发表文章要SCI、EI检索,那什么是SCI、EI检索呢?估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从别的地方摘录了点东西,供大家参考。 1 论文进入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的意义 1) 加大论文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吸引读者,拓宽国内外的读者面,提高论文乃至期刊在国内外的被引频次; 2) 引起期刊重视,提高作者论文的采用率; 3)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工作; 4) 促进论文编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与国际文献接轨; 5) 提高论文乃至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6) 提高作者、期刊、工作单位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2 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 1)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 (见下文)。 2)美国《工程索引》Ei (见下文)。 3)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CA报道的化学化工文献量占全世界化学化工文献总量的98% 左右,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收录最全、应用最为广泛的查找化学化工文献大型检索工具。 4) 英国《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 SA;或INSPEC) --《物理文摘》(Section A- Physics Abstracts, PA); --《电子与电气文摘》(Section B-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Electronics Abstracts, EEA);--《计算机与控制文摘》(Section C- Computers and Control Abstracts, CCA);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 5) 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s, AJ) 或РЖ(共220余卷),被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检索统。 6)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orrent Bulletin on Science Technology, CBST;为印刷本,共12分册)。 现扩充为大型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apan Information Cen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CST)。被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检索系统。 国际部分重要检索系统名单,参见附录A。 3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40多年来,SCI (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3.1 SCI来源期刊的两个档次

SCI EI ISTP三大检索系统简介及收录的期刊名称

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简介 一、论文进入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的意义 SCI、EI数据库由于其收录范围较广,数据库质量较好,所以是国内申报、评审和鉴定科研项目常用的数据库。论文进入该系统有以下意义: (1)加大论文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吸引读者,拓宽国内外的读者面,提高论文及期刊在国内外的被引频次; (2)引起期刊重视,提高作者论文的采用率; (3)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工作; (4)促进论文编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与国际文献接轨; (5)提高论文及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6)提高作者、期刊、工作单位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二、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简介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美国人 E.加菲尔德创立的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超链接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957425.html,)编辑出版的。共包括三大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以及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是一种国际性的、多学科的综合性索引。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等诸多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8500多种学术期刊。SCI从来源期刊数量来看可分为SCI 和SCI-E 。SCI是指来源期刊为3500种左右的SCI印刷版和SCI 光盘版。SCI-E的全称是SCI-Expanded,又称SCI Search ,是SCI的扩展库,有来源期刊5300种,可通过国际联机和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书本式SCI分为双月刊、年度累积本和多年累积本等三种形式,内容都包括五个部分:引文索引、专利引文索引、来

煤矿六大系统基本规范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1、 总 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9.煤矿企业应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10.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11.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在矿井调度室或地面中心站,以确保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SCI、EI、中文核心期刊一览

一、SCI期刊 1、介绍: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SCI收录了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2、SCI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 1) 主要收录数学、物理、化学等学术理论价值高并具有创新的论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3) 论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SCI收录的中文期刊 收录库刊名ISSN 《力学学报》(英文版)0567-7718 《物理学报》(中文版)1000-3290 《中国化学》(英文版)1001-604X 《科学通报》(英文版)1001-6538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1006-9283 《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1006-9291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1006-9313 《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1006-9321 《中国科学G辑》(英文版)1672-1799 《化学学报》(中文版)0567-7351 《力学学报》(英文版)0567-7718 《金属学报》0412-1961 《物理学报》(中文版)1000-3290 《物理化学学报》(中文版)) 1000-6818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0253-4827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1001-8417 《分析化学》(中文版)0253-3820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1004-9541 《化学物理学报》(中文版)1003-7713 《中国化学》(英文版)1001-604X 《电子学报》(英文版)1022-4653 《中国物理(物理学报一海外版)(英)》1009-1963 《科学通报》(英文版)1001-6538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1005-9784 《材料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1005-030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1005-8850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1000-2413 《化学进展》(中文版)1005-281X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1006-9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