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防己

防己(《本经》)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或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根。
前者药材称汉防己,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后者称木防己,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原植物生于山坡、旷野和灌木丛中。
喜温暖湿润气候,忌旱、忌涝,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最宜生长。
味苦、辛,性寒。
归膀胱、肾、脾经。
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
临床用名防己。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辛,平。
主治风寒,温症,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名医别录》:味苦,温,无毒。
主治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诸蜗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本草拾遗》:汉主水气,木主风气,宣通。
作藤著木生,吹气通一头如通草。
《药性论》:汉防己,君,味苦,有小毒。
能治湿风,口面喎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
木防己,使,畏女菀,卤咸,味苦,辛。
能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拥肿,温疟风水肿,治膀胱。
《开宝本草》:味辛、苦,平、温,无毒。
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诸蜗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药类法象》:汉防己,气寒,味大苦。
疗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脚气。
补膀胱,去留热,通行十二经。
《汤液本草》:通行十二经。
《象》云:治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脚气,补膀胱,去留热,通行十二经。
去皮用。
《本草》云: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SX(B-*5〗T7”〗丰KG-*3〗刀〗T7”,6SS〗虫SX)《药性论》云:汉防己,君。
又云:木防己,使。
畏女菀、卤咸。
去血中湿热。
《本草衍义补遗》:气寒,苦辛,阳中之阴。
治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补膀胱,去留热,通行十二经及治中风,手脚挛急。
《本草》云:汉防己,君;木防己,使。
汉主水气,木主风气。
又云:木防己不入药,古方亦通用之,治肺痿咯血多痰。
汉防己、葶苈等分为末,糯米饮调一钱,甚效。
《本草发挥》:洁古云:气寒味苦。
中药防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防己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防己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防己,又称作古己、大作、土乌头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防己的科学名称是防己属的植物,植物的全株都可入药。
防己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日常保健。
它的功效与作用多样,在下文中,将详细介绍防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一、防己的化学成分防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主要有己酮、萜类化合物、生物碱、多糖、挥发油等。
己酮是防己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
萜类化合物有芳香性气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生物碱具有镇静、抗抑郁的作用。
多糖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消炎作用。
这些活性成分共同发挥着防己的药理作用。
二、防己的药理作用1. 抗菌作用:防己中的己酮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特别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2. 抗病毒作用:防己中的己酮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对多种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抗氧化作用:防己中的己酮和挥发油具有强烈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和氧化损伤。
4. 抗炎作用:防己中的己酮和挥发油能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引起的症状。
5. 促进循环作用:防己中的己酮和多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内的供氧能力和营养运输,改善组织缺血和缺氧状态。
三、防己的临床应用1. 治疗感冒:防己具有抗病毒和抗炎作用,能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鼻涕、咳嗽等症状。
2. 抗菌消炎:防己中的己酮和挥发油具有抑菌和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炎、肠胃炎等炎症性疾病。
3. 改善循环:防己中的己酮和多糖能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 缓解痛经:防己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消炎作用,可以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状。
5. 抗肿瘤作用:防己中的己酮和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
144、防己(辛苦平。泻热利水,通利三焦)

144、防己(辛苦平。
泻热利水,通利三焦)原文:味辛,平,无毒.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通腠理,利九窍。
生川谷。
一名解离。
注解:1、防己:辛苦平,通膀胱利小便,行全身祛风行水,泻下焦血分湿热。
2、经方使用木防己,通奏理、通肌、通九窍,行全身的水、泻下焦湿热。
防己能把三焦系统的水清利掉。
茯苓把中焦肌肉水去掉,泽泻利全身的水,加石膏大寒、知母去湿热,胃口大减,不断小便,便秘加大黄,睡眠不好加酸枣仁,一般便秘加麻仁,是减肥的配方。
利水的药物。
3、味苦、辛,性寒。
归膀胱、肾、脾经。
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
临床用名防己。
入经络: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应用方剂:己椒苈黄丸、防己地黄汤、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小续命汤主治:1、防己为通膀胱利小便要药,主行全身祛风行水,泻下焦血分湿热,治水肿,淋病,散痈肿恶结。
2、汉防己泻经络之湿淫,木防己泻脏腑之水邪。
药性: 味辛性平禁忌:凡肾虚阴虚,自汗盗汗,口舌苦干,肾虚小便不利,及产前后血虚,虽有下焦湿热,均忌。
应用:1、防己是很常用的一种药,形状长的就像车轮一样,所以它能通利三焦。
所以病人水肿,或者是有关于三焦、淋巴系统或者是内分泌系统的问题,通通会用到防己。
比如说喉咙,甲状腺、扁桃腺、胸腺、肾上腺、胰脏、乳癌、耳朵的还有腮腺肿大、腋下的淋巴肿大,睾丸肿大,凡是腺体都可以用到防己。
2、因为入三焦,通利水道,可以用于减肥。
3、经方用木防己4、对心脏很好引述:【别录】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通腠理,利九窍,止泄,散痈肿恶结,诸瘑疥癣虫疮。
【甄权】治湿风,口面歪斜,手足拘痛,散留痰肺气喘嗽。
木防己主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散结气痈肿温疟,风水肿,去膀胱热。
【容川】能去湿热,属苦降之品,其形中空,纹如车轮,能外行腠理,内行三焦,能通水气。
味似龙胆,能利水行。
【元素】治中下湿热肿泄脚气,行十二经。
防己的配伍禁忌

防己的配伍禁忌什么是防己?防己,中药名,是由香附子科防己属植物的根、茎研磨而成的药材。
防己在中医药学中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活血、解毒祛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病症。
防己的功效和作用1.温中散寒:防己能温中散寒,适用于中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2.行气活血:防己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症瘕气滞、瘀血瘀滞等病症。
3.解毒祛湿:防己具有解毒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疹、湿疮等湿毒引起的病症。
防己的配伍禁忌虽然防己在中医药学中具有多种功效,但是在配伍中也存在一些禁忌,以下是防己的配伍禁忌:1. 忌与寒凉药物同用防己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而寒凉药物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在性质上相反。
所以,防己忌与寒凉药物如大黄、黄连等同用,以免相互抵消药效。
2. 忌与大补药物同用防己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而大补药物如人参、黄精等具有滋补作用,在性质上相反。
因此,防己忌与大补药物同用,以免相互削弱药效。
3. 忌与湿邪药物同用防己具有解毒祛湿的功效,而湿邪药物如茵陈、苍术等具有祛湿作用,在作用上相同。
所以,防己忌与湿邪药物同用,以免加重湿邪病情。
4. 忌与辛散药物同用防己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而辛散药物如荆芥、藿香等具有散寒作用,在作用上相同。
因此,防己忌与辛散药物同用,以免相互抵消药效。
如何合理使用防己?虽然防己有配伍禁忌,但只要合理使用,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以下是合理使用防己的一些建议:1.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配伍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配伍药物,避免与禁忌药物同用。
2.合理控制药量和用量:在使用防己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药量和用量,以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3.由专业医师指导:无论是自行使用防己还是在中医治疗过程中使用防己,都应由专业医师进行指导,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注意事项:•避免儿童和孕妇使用防己,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存放防己时,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使用防己时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防己的用量多少克

防己的用量多少克防己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 andraS.Moore的干燥根。
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
【处方用名】防己、汉防己、木防己。
【炮制加工】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泡8~12h,至约七成透时,取出,闷润12~24h,至内外湿度一致,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功效及用法用量】苦、辛,寒。
归膀胱、肺经。
属于祛风湿药。
具有祛除风湿,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之疾。
常用剂量:5~10g,煎汤,内服。
【大剂量单药应用经验】1.解毒蕈中毒经验:用生木防己全草150g,大米250g,冷开水1000mL,混合搓转1000次,去渣,滤液2次服,重者日服4次,轻者2次,治疗毒蕈中毒。
(《湖南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6期)2.朱棣经验:治雄黄毒。
取防己一两(37g),为细末,每服二钱(6g),以温水调下,连进三服。
一方,取汁解之并瘥。
(《普济方》)3.倪朱谟经验:治水膨胀。
汉防己一两(37g)、生姜五钱(15g),同炒,随入水煎服,半饥时饮之。
(《本草汇言》)4.宋太医经验:治鼻衄。
防己生用三两(120g),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6g),新汲水调下,老人小孩酒调一钱匕(3g)服,更用热汤调少许,鼻中喘气,佳。
(《圣济总录》)。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1.李勇经验:治疗肝硬化腹水,防己用量至20g,配伍黄芪30g、炒白术15g,半边莲20g、桂枝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10枚。
每日1剂,水煎服。
10d为一个疗程。
疗效显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年第14期)2.阮士军经验:运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狐臭、肥胖病、慢性荨麻疹,病机同属卫阳亏损,营卫不和,风湿外袭,湿胜脾伤,方中防己用量至30~60g。
(1)治疗狐臭,证属阳虚湿盛,治宜回表阳,祛风湿,用防己黄芪汤加茅竹、茯苓皮、泽泻、车前子、车前草,方中防己用至30g,服药后症状好转,防己逐渐加量至60g。
防己

[显微特征] 根横切面 皮层散有石细胞, 2 ~ 3 成群或单 个散在,石细胞呈类方形或多角 形。 壁稍厚,胞腔明显。
韧皮部较宽,筛管群束状。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导管稀疏
成群,径向排列成放射状,射线 宽。 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及柱 晶。
粉防己
粉防己粉末 1.淀粉粒 2.石细胞 3.纤维
木防己
防 己 伪 品 耳 叶 马 兜 铃
习题
大黄的药理作用包括() A 泻下,抗菌,改善肾功能 肌肉松 弛 B 泻下,抗菌,止血,改善肾功能 C 抗菌,强心,降压,补脑 D 补血,祛风湿,降血压,抗菌 E 活血,祛风湿,抗菌,祛痰
1 川乌与黄连属于同一个科植物,他们 都具有生物碱,他们来源于 科。 2 大黄基源于蓼科植物,有3个来源, 他们分别是 , , 。
[性状] 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或剖切成半 圆柱形,常弯曲,弯曲处有深陷 的横沟呈结节状。猪大肠样 表面淡灰黄色, 可见残存的灰 褐色栓皮,有 细皱纹,具明 显横向的皮孔 样突起。
粉防己
质坚实,断面平坦细腻,灰白色,
粉性,木部占大部分,导管束作 放射状排列,习称“车轮纹”。 气微,味苦。
粉防己 性状
1 下列药材要用部位包括根茎的有() A 黄连 B 大黄 C 何首乌 D 防己 E 川乌 2 大黄与何首乌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 请列举2个 , 。
请选择下列生药的中医功效
冬虫夏草 大黄 何首乌 黄连 川乌 附子 A 补益肺肾 B 泻热通常 C 清热燥湿 D 逐 瘀通经 E 止血化痰 F 凉血解毒 G 逐瘀通 经 H 泻火解毒 I 祛风除湿 J 温经止痛
表面灰棕或黑棕色,略凹凸不平,
有明显的纵沟及少数横皱纹; 质坚硬,横断面黄白色,皮部窄, 导管部放射状,木射线宽。 味苦。 含木兰花碱、木防己碱、高防己 碱等。 功效与防己类同。
中药药理-3防己-806

– 体外实验证明,粉防己碱能抑制中性白细胞的 黏附、游走、趋化、吞噬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粉防己碱产生抗炎作用
– 机理:粉防己碱科通过抑制炎症白细胞磷脂酶 A2(PLA2)的活性,从而减少炎症介质(PL、 LT)、血小板活化因子、氧自由基等的产生和 释放。此作用可被钙和钙调素逆转,提示粉防 己碱降低炎症白细胞PLA2活性的作用与其拮抗 钙和钙调素有关。
• (2)免疫抑制和抗过敏
– 粉防己碱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体外实验能显著抑制PHA、ConA等诱导的人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 养呈现很强的抑制作用,也能抑制抗体的生成, 说明粉防己碱有免疫抑制作用。
• (3)镇痛
– 热板法证明防己水煎剂有镇痛作用,汉防己总 碱及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汉防己丙素均有 镇痛作用,总碱作用最强,为吗啡的13%。粉 防己碱的作用强于乙素、丙素。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总量达
2.3%。其中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dtetradrine)达0.4%~1.33%、防己诺 林碱(汉防己乙素,fangchinoline)0.38 %~0.45%、轮环藤酚碱约0. 2%、氧 化防己碱等。
此外尚含黄酮苷、有机酸、糖类等。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
防己(调剂P101)
防己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据考证我国最早使用的防己为非 防己科Cocculus属植物。 但明代《品汇精要》 谓防己以根大而有粉者为好。
南北朝时,《雷公炮炙论》曰:“凡使, 勿使木条……要心花文黄色者”,有可能指 防己科粉防已。
历史上使用最早的是汉中防己(原植物是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l小时,放 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 为供试品溶液。
防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防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防已 (Fang Ji),又称白芷、防己白芷,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它是防己科防已属植物的干燥根茎,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在中医学中,防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水肿、泄泻等病症。
现代研究发现,防已还具有抗菌、抗氧化、抗发炎、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然而,防已也有一些禁忌,患者在使用防已之前需要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
防已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消肿止痛:防已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由于风湿痹痛、肌肉酸痛、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和肿胀症状。
它含有丰富的防己内酯、防己醇等成分,具有祛风湿、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进病灶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肿痛。
2. 利尿消肿:防已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减轻体内的水肿症状。
它所含的挥发油和芳香酮类物质,能够刺激尿液的分泌,增加尿量,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水肿的发生。
3. 止泻固涩:防已还具有止泻固涩的功效。
它含有一定量的单宁酸类化合物,具有收敛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虚湿泻、久泻等腹泻疾病。
此外,防已还可以调节肠道蠕动功能,改善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
4. 抗菌抗炎:防已中的挥发油和防己内酯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防已提取物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的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皮肤炎症、感染等疾病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除了上述功效外,防已还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然而,防已也有一定的禁忌,需要患者在使用前注意以下几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忌使用:防已具有一定的药物活性,尤其是挥发油成分,容易穿透胎盘和进入母乳,对胎儿和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适宜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
2. 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防已具有利尿消肿作用,对于患有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肾脏功能的恢复。
因此,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己
药材名称:
防己
拼音名称:
FANGJI
别名:
土防己、青藤根、青藤香、钻骨龙、金锁匙。
科属:
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或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
前者药材称为汉防己,后者称木防己。
产地:
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生于山野丘陵地、草丛或矮林
边缘。
性味:
[性味、归经]苦、辛,寒。
入膀胱、肺经
功效: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中成药:
共有72种中成药使用防己:复方罗布麻片复方罗布麻片Ⅱ复方罗布麻片I汉
防己甲素片复方罗布麻片(Ⅱ)汉防己甲素注射液萘哌地尔分散片复方罗布麻片Ⅰ醒脑再造胶囊风痛安胶囊等。
应用:
1、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防己苦寒降泄,能利水消肿,使内蕴之水湿下行,为水湿所致水肿病的常用药。
治水肿不能平卧,脉证俱实者,配甘遂、葶苈子等,如《圣济总录》防己九;若脾失运化,水溢皮肤,致患皮水,四肢浮肿,
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配黄芪、桂枝、茯苓等,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如《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若因卫气不固,风水外客,致患风水,脉浮
身重,汗出恶风者,配黄芪、白术、甘草等,以益气固表,利水消肿,如《金
匮要略》防己黄芪汤;若水饮内结,肠间有水气,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口舌干燥,喘咳者,配椒目、葶苈子、大黄等,以攻逐水饮,利水通便,
如《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九。
本品治湿热阻滞经络,脚气肿痛,常与黄柏、木瓜、薏苡仁等配伍同用,有清利下焦湿热之功。
2、用于风湿痹痛。
防己辛散苦泄,故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风寒湿痹,历节疼痛者,配乌头、桂心等,如《千金要方》防己汤;若风湿热痹,关节红肿
疼痛者,每与薏苡仁、蚕砂、栀子等配伍,以清热祛风除湿,如《温病条辨》
宣痹汤。
其清湿热之功,亦用治湿热所致的疥癣疮肿,可与金银花、地肤子等
配伍。
此外,防己又有降血压作用,高血压病属于肝阳上亢者,配决明子、茺蔚子
等同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该品苦寒较甚,不宜大量使用,以免损伤胃气。
食欲不振及阴虚无湿热者忌用。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修去芦梢,洗净或刮去栓皮,切成长段,粗根剖为2~4瓣,晒干。
炮制工艺:
1、防已片: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炒防己:取防己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焦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根含多种生物碱,如木兰碱、木防己碱、异木防己碱、高木防己碱、木防己胺碱、去甲毛木防己碱及木防己新碱。
2、药力作用: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有镇痛、抗炎、抗癌作用;粉防己有抗过敏作用。
除此之外,粉防己碱有解热、利尿及抗过敏休克的作用,对大鼠瓦
克瘤肉瘤W256有显著抑制作用。
体外试验证明,粉防己碱能明显抑制ADP、
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
对兔血小板粘附和血栓形成也有抑制
作用。
防己总生物碱对横纹肌有一定松驰作用;其碘甲烷或溴甲烷衍生物“汉肌松”具肌肉松弛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煤工尘肺:防己4份,青木香1份。
研末过筛混合,再用黄芪1份
煎汁泡成小丸,烘干备用。
每晚睡前服药丸3G,3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隔1
个月。
治疗69例(男性),症状好转率55%~90%;治疗前后X线胸片对照,好转4例,稳定63例,2例显示延缓进展,无1例近期加重。
〔《四川中医》1986;4(1):17〕
2、治疗关节痛:木防己酒(含生药量为1:10,浸泡60天),每次10~20ML,日服2~3次,10个月为1疗程。
治疗热痹关节痛120例,痊愈51例,好转
39例,有效22例,无效8例。
〔《山东中医杂志》1987;(6):21〕
3、治疗血栓性静脉炎:防己、苍术、黄柏、王不留行各15G,川芎10G,
牛膝、薏苡仁、当归各20G,水煎分2次服。
身热、局部红肿甚者加五味消毒饮,外用20%元明粉溶液湿敷。
条索状结节硬且较长时间未消者加三棱、莪术。
治疗12例,显效5例,好转7例。
〔《吉林中医药》1990;(5):12〕
4、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汉防己、川芎、小茴香、川椒、艾叶各15G,白矾
10G。
将前五味药连煎2次,煎剂约1000ML,白矾研细,放入溶化,待温热
适度时,用白布或毛巾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次持续30分钟,每天2~3次。
积
液较多者,用0.25%普鲁卡因溶液作精索周围封闭后,穿刺抽出鞘膜积液后再
湿敷。
治疗40例,治愈37例,未愈3例(2例未坚持服药,1例积液特多)。
〔《陕西中医》1991;12(8):368〕
茶疗食谱:
1、葶苈防己茶
[材料]葶苈子5G、防己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利水消肿。
[用途]阳水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
[来源]来源于《外台秘要方》。
2、防己生姜茶
[材料]防己5G、生姜3G、绿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
也可用防己、生姜的煎煮液冲泡绿茶饮用。
[功效]行水消胀。
[用途]水饮停聚膨胀。
[来源]来源于《本草汇言》。
3、二防茶
[材料]防己5G、防风3G、冬葵子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利水消滞。
[用途]小便涩滞不利;浮肿。
[来源]来源于《千金方》。
4、防己黄芪茶
[材料]防己5G、黄芪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益气行水,固表祛湿。
[用途]风水浮肿;肾炎肾病气虚湿滞浮肿;肾虚水泛目眶周围发黑斑。
[来源]传统药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