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刘长卿《弹琴》翻译赏析

刘长卿《弹琴》翻译赏析

刘长卿《弹琴》翻译赏析刘长卿《弹琴》翻译赏析《弹琴》是一首由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描写音乐的小诗。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刘长卿《弹琴》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弹琴刘长卿泠泠①七弦②上,静听松风寒③。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作者简介刘长卿:(709-790),字文房,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青少年读书于嵩阳,天宝中进士及第。

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尉,因事贬潘州南巴尉。

上元东游吴越。

代宗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贪赃,贬为睦州司马。

德宗朝任随州刺史,叛军李希烈攻随州,弃城出走,复游吴越,终于贞元六年之前。

其诗气韵流畅,意境幽深,婉而多讽,以五言擅长,自诩为“五言长城”.【注释】①泠泠:洋溢貌。

②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③松风寒:松风,琴曲名,指《风入松》曲。

寒:凄清的意思。

【评析】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

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作品简介《听弹琴》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写诗人静听弹琴,表现弹琴人技艺高超,并借古调受冷遇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稀有知音的遗憾。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的慨叹,流露出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的情操。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

全诗意境清雅,志趣高洁,语言含蓄,一语双关,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

前两句写听弹琴,突出一个“听”字。

开头用“泠泠”来形容琴弦弹奏时声音清越、悠扬,这是初听。

继而当诗人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静听”之后,便觉琴音逐渐转为清幽、凄清,有如天风入松之势,引导读者似乎也与作者一同领悟听琴的妙趣,一同进入音乐的`美妙境界,一同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乔山人善琴阅读原文及答案

乔山人善琴阅读原文及答案

乔山人善琴阅读原文及答案
乔山人善琴阅读原文及答案
乔山人善琴(8分)
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⑤扣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尝得异人传授尝:(2)以弹絮为业业:
21.用现代汉语下面的句子。

(2分)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22.本文也采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请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
23.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你认为邻媪是乔山人的知音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20.(1)曾经(2)职业
21.每当他在山野林间弹琴时,一遍又一遍,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都为之悲鸣。

22.(2分)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23.不是,因为在邻媪听来,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像弹棉絮一样,根本就不知道琴声要表现的主旨。

乔山人善琴阅读原文及答案

乔山人善琴阅读原文及答案

乔山人善琴阅读原文及答案
乔山人善琴阅读原文及答案
乔山人善琴(8分)
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⑤扣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20.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尝得异人传授尝:(2)以弹絮为业业:
21.用现代汉语下面的句子。

(2分)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22.本文也采用了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

请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
23.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你认为邻媪是乔山人的知音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20.(1)曾经(2)职业
21.每当他在山野林间弹琴时,一遍又一遍,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都为之悲鸣。

22.(2分)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好处:有力地衬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23.不是,因为在邻媪听来,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像弹棉絮一样,根本就不知道琴声要表现的主旨。

口技比较阅读翻译

口技比较阅读翻译

乔山人善琴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hú),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ǎo)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叩之。

媪(ǎo):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山人默然而反。

【注释】①尝:曾经。

②鹘(hú):一种凶猛的鸟。

③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④媪(ǎo):老妇人。

⑤阕:止息,终了。

⑥款扉:款,敲;扉,门。

⑦叩:问,询问。

⑧絮:棉花。

⑨鼓:弹琴。

⑩类:像。

【翻译】1、在开国初年,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

2、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奇异的人传授。

3、他常常在荒山野岭,多次地弹奏,使飞鸟凄凉,使鹘鸟寒冷,一起应和着悲哀地鸣叫。

4、一次他游历到楚国,在旅店独自弹奏洞庭曲。

5、隔壁的一位老妇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

6、(曲子)已经弹奏完了,乔山人说道:“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7、敲门问她,老妇人说道:“我的丈夫活着的时候,是把弹棉花当作职业的。

8、现在听见你在这里弹的琴声,极像我老伴弹棉花的声音罢了!"扬州郭猫儿(及、至)唤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

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牵猪矣。

”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

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xún)剥声,历历不爽也。

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卖矣。

”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

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然一声,四座俱寂。

【注释】①善:擅长,善于。

②庚申:清康熙19年,公元1680年。

③挟:邀请,偕同。

④酣(hān):酒喝得很畅快。

⑤屏:屏风。

桥山人善琴阅读答案

桥山人善琴阅读答案

桥山人善琴阅读答案
乔山人善琴(8分)
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⑤扣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20.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尝得异人传授尝:(2)以弹絮为业业:
21.用现代汉语下面的句子。

(2分)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22.本文也采用了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

请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
23.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你认为“邻媪”是乔山人的知音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20.(1)曾经(2)职业
21.每当他在山野林间弹琴时,一遍又一遍,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都为之悲鸣。

22.(2分)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好处:有力地衬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23.不是,因为在邻媪听来,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像弹棉絮一样,根本就不知道琴声要表现的主旨。

乔山人善琴文言文翻译

乔山人善琴文言文翻译

昔有乔山人者,生于我朝盛世,自幼聪颖异常,性好琴音。

琴者,古之雅乐,能陶冶性情,修身养性,故乔山人潜心习琴,以求琴艺之精妙。

乔山人年幼时,随父游历江湖,得遇高人,传授琴艺。

彼时,高人云:“琴者,心之琴也,琴音悠扬,如水之波,如山之静,如风之轻,如云之淡。

心静则琴音和,心躁则琴音乱。

故习琴者,必先修心,心正则琴艺成。

”乔山人闻言,深以为然,遂潜心修心,每日晨起,必静坐于庭院之中,听鸟鸣虫鸣,观日出日落,以洗净心中杂念。

午后,则捧琴而坐,双手轻抚,琴音悠扬,如诉如泣,如歌如舞。

岁月如梭,乔山人琴艺日进,渐成一方名士。

其琴音或如高山流水,清泠透彻;或如急风骤雨,激昂澎湃;或如鸟语花香,和谐悠扬。

闻者无不为之动容,叹为观止。

一日,乔山人游至一山,见一老者,白发苍苍,面容慈祥,于石上抚琴,琴音悠扬,如天籁之音。

乔山人驻足倾听,良久不得其解,遂上前请教。

老者微笑道:“君之琴艺虽精,然心性尚浅,未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乔山人闻言,如雷贯耳,心知自己琴艺尚有不足,遂请教老者,如何修心。

老者言:“心者,如大海之水,包容万物,无欲无求。

君当以平常心待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琴心合一。

”乔山人谨记老者教诲,日夜兼程,修心养性。

琴艺更上一层楼,琴音愈发和谐,似与自然相融,如与天地共鸣。

一日,乔山人于山中抚琴,琴音传遍山野,引得百鸟朝凤,群兽起舞,天地为之动容。

时人闻之,皆称乔山人为“琴仙”。

乔山人闻之,淡然一笑,曰:“琴者,乐器也,艺者,技艺也。

我之琴艺,不过是我心性之体现,非为求名,只为修身养性。

”乔山人善琴,琴音传世,其心性之高洁,亦为后世传颂。

然其为人低调,不慕名利,只愿以琴为伴,与自然为伍,度此一生。

后世之人,若欲学琴,必先修心。

心正则琴音和,心乱则琴音杂。

乔山人善琴,亦善修心,其精神可敬可佩,其琴艺可学可师。

愿后世学琴者,皆能以乔山人为楷模,修心养性,琴艺日进,终成一代琴仙。

《乔山人善琴》与《口技》阅读对比原文及译文

《乔山人善琴》与《口技》阅读对比原文及译文

《乔山人善琴》与《口技》阅读对比乔山人善琴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⑧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⑤扣⑥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⑨为业。

今客鼓⑦此,酷类⑩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⑥扣:问,询问⑦鼓:弹琴⑧尝:曾经⑩类:像⑨絮:棉花译文在开国的时候,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奇异的人传授。

常常在荒山野岭,多次地弹奏,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鸟都为之悲鸣。

一次他游历到楚国,在旅店弹奏洞庭曲。

隔壁的一位老妇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

曲子弹奏完了,乔山人叹息道:“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敲门问她,老妇人说道:“我的老伴活着的时候,是以弹棉花当作职业的。

今天听见你在这里弹琴,太像我老伴弹棉花的声音了!"百分网表达主旨表达两种意思1、对牛弹琴2、知音难觅3、同时也表现出知音难觅,高超的技艺难被人欣赏。

运用手法“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通过侧面烘托,表现出乔山人技艺之高超,表达对民间艺术的赞叹,和口-技都从侧面和正面进行描述的,侧面更能突出乔山人琴技超群。

口-技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乔山人善琴阅读答案

乔山人善琴阅读答案

乔山人善琴阅读答案
乔山人善琴(8分)
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⑤扣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尝得异人传授尝:(2)以弹絮为业业:
21.用现代汉语下面的句子。

(2分)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22.本文也采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请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
23.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你认为“邻媪”是乔山人的知音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20.(1)曾经(2)职业
21.每当他在山野林间弹琴时,一遍又一遍,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都为之悲鸣。

22.(2分)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23.不是,因为在邻媪听来,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像弹棉絮一样,根本就不知道琴声要表现的主旨。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翻译赏析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出自《乔山人善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hú),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ǎ)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叩之。

媪(ǎ):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山人默然而反。

【翻译】在开国初年,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奇异的人传授。

他常常在荒山野岭,多次地弹奏,使飞鸟凄凉,使鹘鸟寒冷,一起应和着悲哀地鸣叫。

一次他游历到楚国,在旅店独自弹奏洞庭曲。

隔壁的一位老妇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b/21930。

(曲子)已经弹奏完了,乔山人说道:“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敲门问她,老妇人说道:“我的丈夫活着的时候,是把弹棉花当作职业的。

现在听见你在这里弹的琴声,极像我老伴弹棉花的声音罢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