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优劣

合集下载

写一篇关于肇庆发展变化的作文300字

写一篇关于肇庆发展变化的作文300字

作文一<<肇庆的华丽转身>>肇庆,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在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

过去,肇庆的街道狭窄,交通拥堵,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但如今,宽敞的大道纵横交错,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变得越来越便利。

城市的建设也日新月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经济方面,肇庆积极引进各类产业,从传统的制造业到新兴的科技产业,不断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旅游产业更是蓬勃发展,七星岩、鼎湖山等著名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在教育领域,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师资力量也日益强大,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肇庆的发展变化让每一个肇庆人都感到自豪,相信未来的肇庆会更加美好!作文二<<肇庆,蜕变中的城市>>说起肇庆,那变化可真是大得让人惊叹。

曾经,这里的商业氛围不浓,市场也比较单一。

可现在,大型商场、超市遍布各个角落,满足了人们丰富多样的消费需求。

环境方面,以前一些地方垃圾随处可见,河水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

但经过治理,如今的肇庆,绿树成荫,公园增多,河水清澈见底。

文化方面,肇庆也在不断挖掘和传承自身的历史文化,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社会保障也在不断加强,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肇庆的发展变化是全方位的,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也都在期待着它更加璀璨的明天!作文三<<肇庆,华丽的蜕变>>肇庆,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曾经,肇庆的街道狭窄,交通拥堵。

如今,宽阔的大道四通八达,车辆川流不息。

新建的桥梁横跨江河,连接着城市的各个区域,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城市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一些地方垃圾遍地,河水污浊。

而现在,街道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公园遍布各个角落。

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人们在其中散步、嬉戏,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经济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肇庆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

肇庆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

资金保障
设立环保专项资金
01
设立专门的环保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和运
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02
通过优惠政策等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环保事业,推动环保
产业的发展。
加强资金监管与审计
03
对环保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合法性
和有效性。
技术保障
1 2 3
固体废物处理
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建 设固体废物处理设施,防止二次污
染。
大气污染防治
严格控制燃煤污染,实施机动车污 染防治,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治理, 改善空气质量。
土壤污染治理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土壤 污染防治,推进受污染土壤的修复 与治理。
生态修复与保护
森林保护与生态修复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施天然林保护 工程,开展退化林分的修复与治理。
技术支持
加强技术研发和引进,推广 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 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技 术水平。
实施时间表
2007年
启动重点工程项目,落实资金 和责任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
2009年
总结评估规划实施情况,发现 问题并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2006年
制定《肇庆市环境保护与生态 建设“十一五”规划》及实施 细则,明确目标和任务。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环保 技术的更新换代,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
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与设备,提高 环保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推动肇庆市的环 保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
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环保工作人员 的技术素质和专业水平,为环保事业提供坚实 的技术支持。

肇庆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肇庆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肇庆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肇庆地区地质地貌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肇庆地处广东省西北部,东临珠江,西邻韶关,南界广州,北接广西,地理位置优越。

肇庆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湿润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二、地质背景:肇庆地区属于岩性地区,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等岩石组成。

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农田灌溉和工业生产。

三、地貌特点:1. 山脉:肇庆地区地势较为起伏,山地和丘陵地带占据了大部分面积。

主要山脉有丹霞山脉、雄村山脉等。

山脉海拔较高,景色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

2. 河流:肇庆地区有不少河流穿越其中,其中最主要的河流为肇庆河,它是珠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并为肇庆地区带来丰富的水资源。

3. 湖泊:肇庆地区拥有一些湖泊,其中最有名的是星湖。

星湖是广东省最大的人工湖泊,风景优美,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 峡谷:肇庆地区还有一些峡谷地貌,如东莞峡谷、大山峡谷等。

这些峡谷地貌形成于长期的风化和水侵蚀,壮观而又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四、地质地貌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1. 农业:肇庆地质地貌适宜发展农业,山区多为丘陵地,适宜发展茶叶、水果、蔬菜等农作物。

2. 旅游业:肇庆地区的山脉、河流和湖泊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丹霞山、星湖等景点成为了肇庆地区旅游的亮点。

3. 矿产资源:肇庆地区地下资源丰富,有砂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为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

综上所述,肇庆地区地质地貌丰富多样,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地质地貌也对肇庆地区的经济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肇庆介绍

肇庆介绍

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走进旅游胜地、历史名城——肇庆。

而我最主要介绍的是肇庆的历史文化,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五个方面,一是古城肇庆篇,二是文化艺术篇,三是名人名事篇,四是宗教文化篇,五是书香学府篇。

首先,古城肇庆篇。

肇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在肇庆还保存很多古迹和古村落。

1、肇庆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考古发现表明,距今14万年左右,肇庆已有人类活动。

大约5000前年,肇庆已有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编织业以及较先进的制陶业。

2、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处,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

而端州古城是肇庆历史文化的见证。

3、肇庆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广府文化和白话(广府话)、粤语的发祥地。

史称“岭南名郡”。

肇庆广信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发祥地。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吧?原来我们今天所讲的粤语发源于肇庆的!下面,看一段视频。

肇庆的历史悠久还体现在它的古迹古村落上!肇庆的古村落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山水生态型,就例如怀集的黑岩村等。

二是古建筑文化型,例如高要的黎槎村和封开的杨池村等,三是民间传统工艺型,例如端州白石村和四会的扶利村,四是名人故居型。

下面,我以一些比较出名的村里作为例子。

1、封开——岭南最早的人类繁衍生息地。

封开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在封开发现的垌中岩人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被专家称为“岭南历史的揭幕人”。

播放视频。

2、杨池古村被称为岭南第一村。

是一个具有38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里人人都姓“叶”,而且还有“杨池八景”,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风景优美的古村落。

播放视频。

3、白石村是中国的端砚文化村。

白石村村民世代以制砚为生,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现在,这条村里仍有90%以上的家庭从事制砚,听说如果白石村的男人不会制砚的话会被人取笑的。

同学们看这几张图片,白石村里男女老少都是制砚高手。

因为村民勤劳工作,因此经济发展迅速,现在的白石村更加现代化了。

下面,看一段视频。

肇庆西江沿岸土壤调研分析

肇庆西江沿岸土壤调研分析

肇庆西江沿岸土壤调研分析肇庆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是一个以西江为主要河流的地区。

西江是广东最长的内陆河流,流经肇庆市区,并贯穿整个肇庆市境内。

西江沿岸土壤调研分析是对该地区土壤状况进行详细研究和评估的过程。

以下是针对肇庆西江沿岸土壤的调研分析。

肇庆西江沿岸土壤的类型主要有红壤和土壤褐化土。

红壤是肇庆地区最常见的土壤类型之一,呈红色或红黄色,质地疏松,富含铁、铝等氧化物,适合种植柑橘、茶叶等作物。

土壤褐化土则是肇庆西江沿岸较为广泛的土壤类型,呈褐色或暗褐色,质地较重,富含有机质,适合种植水稻、蔬菜等作物。

肇庆西江沿岸土壤的pH值普遍较高。

pH值是反映土壤酸碱度的指标,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具有重要影响。

肇庆西江沿岸土壤的pH值大致在6.5-7.5之间,属于中性或偏碱性,适合种植大多数农作物。

肇庆西江沿岸土壤的养分含量较为丰富。

通过对肇庆西江沿岸土壤样品的化学分析,可以发现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这些养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土壤中还含有适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对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作用。

肇庆西江沿岸一些地区的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盐碱化问题。

由于肇庆西江沿岸地区多为平原和丘陵地形,土壤排水条件普遍较差,导致积水和盐分聚集,从而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

盐碱化土壤的pH值偏高,导致养分的有效性较低,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对肇庆西江沿岸盐碱化土壤的合理管理和调理至关重要。

肇庆西江沿岸土壤的污染程度较低。

在目前的调研分析中,并未发现大规模的土壤污染事件。

肇庆西江沿岸存在部分工业园区和农业生产区,这些区域的土壤可能存在潜在的化学物质污染风险。

对于肇庆西江沿岸土壤的监测和管理,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肇庆西江沿岸土壤调研分析表明,该地区土壤类型丰富,pH值适中,养分含量高,但也存在盐碱化问题。

对于肇庆西江沿岸的土壤管理,应注重土壤养分的合理调理和盐碱化土壤的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以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

肇庆市是几线城市

肇庆市是几线城市

一、广东肇庆市是三线城市。

二、肇庆市简介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东部和东南部与佛山市接壤,西南与云浮市相连,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和贺州市交界,北部及东北部与清远市相邻。

全境位于北纬22°47′~24°24′和东经111°21′~112°52′。

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48.91万公顷,设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辖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代管四会市,设87个镇、17个街道、1个民族乡、1255个行政村和299个社区。

2021年肇庆市常住人口共412.97万人,城镇人口为214.3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51.91%。

2010年9月,国务院批准肇庆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2年10月27日,肇庆新区挂牌成立。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调整肇庆市部分行政区划,同意撤消县级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以原高要市的行政区域为高要区的行政区域,高要区人民政府驻南岸街道府前大街25号。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2649.99亿元,同比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6.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58.46亿元,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01.48亿元,同比增长15.3%,两年平均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90.04亿元,同比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5.0%。

肇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曾是西江流域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既是岭南土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最早的交汇处。

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亚热带的肇庆适宜人类居住,14万年前区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230多年。

春秋战国时期为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所设四会县是广东省4个最早建制县之一;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高要县;隋朝开皇九年(589)置端州;宋政和八年(1118)设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肇庆是两广总督府驻地。

中国城市风水之肇庆

中国城市风水之肇庆

中国城市风水之肇庆“一重山是一重关,关门若见千重锁,定见皇侯居此间”。

此古语说明关锁的重要,在风水上,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水口的情况,所以古人总结了一套从水口山的形态,就能断知里面地局的大小,用现代话来说,一州一县的的兴旺发达与否,可从水口关锁之情可知。

凡懂得风水者都知道有地局一事,如某地为某局之类,如何才能成局呢?比如房屋,必须设有门户,人才乐意居住,没有门户,人在内里住就没有安全感,不乐意居住,地局相当于一所大宅,有好的门户,人才乐意居住,且越住越多,越住越兴旺,肇庆的门户也关得很好,水口之门户就是羚羊峡,羚羊峡两旁之山绵长雄伟,有千百重之关,理应有皇侯之类的人物常驻,事实却令人失望,皇侯之类的人物不但没有在此常驻,能到肇庆一遊的也少得可怜,为什么?这就与肇庆的风水有关了。

一、地局有关无锁水口的栏截,目的是为了让水的流动速度减缓,使水趋于平静,古语云:山本静,喜其动,水本动,喜其静。

为什么要水静?原因在于生气,有生气之地万物皆活,无生气之地万物不兴。

古语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其气即指生气,凡水流急速的地方,风必然猛烈,风猛就把生气吹散,不利于人物的兴盛,水流缓慢,风速则慢,生气才能留聚,利于人物的兴盛,所以“水本动,喜其静”是风水的至理。

关与锁都是能缓减水流的速度,但减速的程度却不同。

关指水口两旁的山脚交错伸到江水之中,迫使水流方向改变而不能直冲而去,所以关的层数越多,水流的变向越多,水流速度则越慢。

锁指在江河中间有小山阻塞,山在中间阻塞住,使水流直接减速,这种阻力远大于“关”的阻力,有关有锁的地局,胜于有关无锁的地局,这就是关与锁的区别了。

在肇庆的羚羊峡中,虽然重重关栏,但没有禽星锁住,故肇庆的地局就是小局之地。

二、右弼星管局肇庆背面是北岭山,北岭山虽高大,并不奇伟,气势平凡,且形丑压迫,将军峰是右弼星辰,肇庆就是此星辰管局。

风水学里,右弼星辰管局之地,属于中下之地,“右弼星辰,难招帝皇光临。

2020十大养老圣地排名有你家乡吗?

2020十大养老圣地排名有你家乡吗?

2020⼗⼤养⽼圣地排名有你家乡吗?“遇⼀⼈⽩⾸,择⼀城终⽼。

”⼈这⼀辈⼦,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

退休后,带上⽼伴,找⼀个⾃⼰喜欢的地⽅,过⾃⼰想过的⽣活,这是很多中⽼年朋友的愿望。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城市适合养⽼呢?今天,⼩编重点参考了⽓候、物价、交通、医疗等⽅⾯的因素,为⼤家整理了中国⼗⼤养⽼圣地,看看你的家乡上榜了吗?10⼴东肇庆北回归线的绿洲当选理由:当选理由:肇庆市处于南亚热带北回归线上,位于⼴东省西部,是⼀座常住⼈⼝为40万的地区级中等城市;也是⼀个城市与湿地同⾏、⼈与⾃然和谐相处的⽣态型⼭⽔城市。

详细介绍:这⾥⾬⽔充沛,阳光充⾜,⽓候温和,植被丰茂,有“天然氧吧”和“城市森林”之美详细介绍:誉。

⽽且⽣活成本不太⾼,是个⽐较适合⽣活,尤其适合⽼年⼈⽣活的城市。

9⼴西东兴长寿之乡当选理由:当选理由:百岁⽼⼈占总⼈⼝的10.34%,有难得未受污染的净⼟海域详细介绍:东兴集边、海、⼭、少数民族等特⾊于⼀体,有两家国家4A级景区,多家国家A级详细介绍:景区,拥有“上⼭下海⼜出国”的知名品牌,是中国最佳⽣态旅游城市。

当地的百岁⽼⼈占总⼈⼝的10.34%,在当地与巴马⼀样被称为“长寿之乡”。

8福建龙岩⼭美景奇当选理由:⼭美、⽔丽、楼奇、洞神当选理由:详细介绍:龙岩⾃古因⼭⽽美(冠⾘⼭,国家⾃然遗产),因⽔⽽丽(国家4A级旅游区九鹏溪),因详细介绍:楼⽽奇(福建⼟楼),因洞⽽神(国家4A级旅游区龙硿洞)。

龙岩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候,平均⽓温18.7℃-21.0℃。

龙岩距厦门142公⾥,交通便利。

7云南⼤理世外桃源当选理由:苍⼭溪⽔流过古城,庭院内花开四季当选理由:详细介绍:提起云南⼤理,很多⼈的脑海⾥⽴刻会闪现出苍⼭洱海的美丽画⾯来,那⾥有清新详细介绍:的空⽓,明媚的阳光,淳朴的民风民俗,慢节奏的⽣活。

⽼了,就来⼤理古城,择⼀处⼩院,种满鲜花,没事的时候在古镇⾥悠闲地转转,三五好友聚在⼀起品茶、赏景、这样的⽇⼦真是⽆⽐惬意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旅本冯卫琼 200924141144
肇庆旅游发展之我见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的肇庆是中国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也正因为如此,肇庆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在文化资源方面有端砚文化、包公文化、龙母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古建筑文化、时刻文化等等;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有熟为人知的七星岩、鼎湖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星湖风景名胜区,还有我们的九龙湖、羚羊峡、生态园、盘龙峡、天下第一石、燕都、竹海大观等等,肇庆的旅游资源丰富到简直可以令我们这些异乡的孩子窒息。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肇庆正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人们更多记住的是长隆欢乐世界、水上乐园、深圳欢乐谷、民俗文化村、阳江闸波等等。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肇庆旅游发展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在我看来,肇庆旅游发展之所以这么多年来原地踏步甚至渐渐倒退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将肇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肇庆旅游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的深度不够。

肇庆的旅游资源开发比
较早,但目前开发的深度不够。

例如星湖风景区,它早在1982年就被评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然而这么多年来它依然是停留在观光类的风景。

我觉得鼎湖山完全可以借助于其特有的高负离子含量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开发为健身+探险科普游的形式;我们知道广西有一个七星岩肇庆也有一个七星岩,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将它区分开,并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观光型旅游,我们肇庆的七星岩山水风景不一定能比广西的胜一筹,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一样。

那我们就应该落到文化层面上,我们拥有全国少有的庞大的摩崖石刻群。

七星岩的七座石山不大只有1.5万平方公里却镌刻着上至唐朝下至现代的石刻题勒523则。

他们分布密集、保存完整、文体齐全、字体纷繁、不仅是我国精美的石刻艺术品还是研究我国唐朝以来各个朝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的重要实物资料。

然而在肇庆的七星岩旅游,我们虽然能见到密密麻麻的石刻,但我们却很难得知每一则石刻的历史意义及背后的故事。

那我们的景区导游是否应该更专业、知识更丰富呢?我们景区的宣传天平略略向摩崖石刻文化倾斜呢?又例如我们的封开。

若问:封开最出名的是什么?我相信大部分知道封开的人都会说:黑石顶公园、天下一石。

其实封开最出名的是它的头衔——真正的岭南文化发祥地。

更何况,知道封开的人并不多。

所有这些,我们引出了下一个话题——我们的旅游发展脱离了文化意蕴。

(2)任何一个旅游景区的发展脱离了其本身文化底蕴都会踏步不前,更
何况是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出去旅游很多景区都大同小异,都是相互复制。

如长隆欢乐世界和深圳欢乐谷,又如阳江闸坡和台山上下川岛或茂名放鸡岛、、、任何景区都可以复制和被复制,除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我们的文化。

一个城市一个景区没有其文化底蕴就犹如没有了灵魂只剩一个躯壳。

什么长隆欢乐世界、阳江闸坡、上下川岛都只是一个玩乐的工具。

如果真的走城市旅游城市路线,我们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城市面貌的规划和建设中,我们还要拿起我们手中的文化武器。

我们拥有引以为耀的端砚文化、
包公文化和龙母文化,却少有被人们所熟知。

因此我们必须要狠狠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有重点有目的地宣传。

(3)我们的旅游资源虽多却没有进行资源整合,无法形成合力来拉长旅
游产业发展的链条。

资源整合并不是不加分析地整合,而是有机整合,这样形成的合力才能最大发挥肇庆旅游资源的优势。

例如可以与其他城市合作开发一条寻源岭南文化的旅游线路,又或者开发一条禅宗佛教文化游,又或者是西江文化游等等,通过一个主题将相关的旅游元素都窜起来,而不是单打独斗。

很庆幸,肇庆现在已经有很多书籍对肇庆的整个旅游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就如我们前旅游学院院长王明星所写的《区域旅游的理论与实践二》,所有我相信肇庆的旅游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交通网络辐射不够广
旅游配套服务不够,没有品牌优势旅游结构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商业不发达
发展绿色工业,拉动经济,促进消费发展解压试旅游商务旅游
增大生态游,城市游,会展游,丰富旅游项目
构建大网络,建立全市以星湖风景区为中心连接各区,县的旅游网络加大宣传力度
整治环境,改善硬件设施:无乱摊档,无迷信活动,无业马导游拉客,加强治安管理
近几年来,肇庆市旅游业取得的成绩显著。

但是,肇庆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只占整个广东省的5%和2.5%左右,旅游商品消费占旅游收入约6%左右,仍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旅游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的深度不够
肇庆旅游资源开发比较早,但是目前的开发深度不够,而且效率增长特征不明显,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仍然以提供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经济附加值较低。

肇庆最著名的七星岩景色和鼎湖山景色的创新发展和深度开发业见效不明显。

(二)城市旅游接待设施不足,功能有待完善
例如,肇庆市目前有星级酒店33家,试业及在建五星级酒店仅3家。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对于接待大规模、高档次国际会议、商务旅游、体育旅游等方面,在设施建设上还需要有较大的提升。

(三)城市旅游产业链残缺,旅游消费水平低
目前,肇庆城市旅游的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份额低,主要体现在游客人均消费低,门票经济特征明显,这很大程度上与局限于景色的打造而非旅游产业链的全方位完善有关系,即六大要素不健全。

以旅游商品为例,肇庆有众多富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旅游商品,但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足、创新程度低,同时没有一条肇庆地方特色的旅游步行街,不能刺激旅客的消费欲望,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消费水平。

(四)旅游城市建设滞后
肇庆市目前城区既欠缺现代都市的气派,同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也展现得不够。

旅游
城市建设滞后,不打响城市品牌和旅游品牌,就难以把旅游消费拉高到新的档次。

(五)旅游业与学术交流渠道不顺畅
肇庆市自2007年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全省第三个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超过千万的城市,然而,在这样一个旅游大市里却没有一个针对肇庆旅游业开发研究的专门机构。

不开发经常性的研究和指导实践,发现并解决目前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肇庆的旅游就不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对肇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针对肇庆市旅游业发展的成绩和不足,我们提出五项建议:第一,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建议不同系统的风景名胜区纳入旅游产业管理范畴。

从体制上建立起融管理、经费、发展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并且县(市)区要把旅游业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才能够解决交叉管理的诸多矛盾。

第二,加快旅游产业链的建设。

肇庆城市旅游产业链残缺,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尚不健全。

建议加快高级别的酒店等各种旅游设施的建设,积极拓展文化旅游,积极引导旅游商品的研究、开发和营销,完善城市旅游产业链,既可在住宿上增加旅游收入,又可以增加游客消费天数从而增加旅游收入。

第三、加强对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利用。

目前,肇庆的旅游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经济效益低。

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战略层面上,明确休闲产业(休闲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的地位,并给与更为宽松的政策支持;在景区经营层面上应通过不断创新休闲模式,促进休闲旅游的发展。

加快新景区开发,要特别重点加强怀集蓝钟温泉旅游区、四会天海湖、鼎湖砚洲岛等休闲旅游特点明显项目的开发建设。

在城区地带开发游乐园和主题公园,丰富娱乐旅游产品。

同时重视旧景区的深层次开发,尤其是广宁竹海、鼎湖的葫芦山景区等经营管理创新、休闲产品的改造,以增强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第四,加快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我们的建议是:一是在大冲广场建设肇庆旅游形象标志,例如建设高大的城市雕塑;二是在星湖东门建设砚都广场,突显肇庆“砚都”的金字招牌;三是在宋城墙建设宋城门;四是一江两岸的建筑群装饰艺术灯光;五是建设一条或多条体现肇庆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六是设法解决端州路行车难的问题;七是高标准建设好星湖大道,把它作为由广州进入肇庆的主要干道。

以上设施建设,既能改变旅游城市的形象,更能促进旅游消费。

第五,成立肇庆市旅游发展研究机构。

建议成立肇庆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其宗旨是为肇庆市培养高级别的旅游管理、营销、策划人才,为肇庆旅游业和全国旅游专家搭起桥梁,对肇庆市旅游产品开展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对肇庆市的旅游商品开发进行研究,为肇庆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