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3)因人而异
(4)因立场而不同
(1)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 利益的关系?
人生价值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 • • • • 是父母给的? 是命中注定的? 是自封的? 是国家、集体授予的? 是用金钱换来的?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2)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 值。 (3)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 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 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 值的基础。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在这里,达官贵人的价值选择是什么?乞 丐的价值选择是什么?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 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 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思考:他们对同一事物为什么会 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有伤风化! 一个残废人!
伟大的 艺术品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差异性 (从个人角度)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发展才能,提高个人素质 坚定的信念,正确价值观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价值与价值观
事物对主体 的积极意义
——价值
----粮食、水果等 食物可以满足人 们营养需要
---艺 术 可 以 满 足 人 们 精 神 需 要
----房屋可以满足人们 住的需要
----车辆等交通工具可以 满足出行的需要
1、人的价值
(1)价值的基本含义 ------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 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一轮复习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考点三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 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
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
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 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②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误区1:“时势造英雄”,时势、机遇是实现人生价 值的首要条件。 注意:时势、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之一, 人生价值的实现主要依靠个人的主观努力。 误区2: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注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 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 ②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要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2)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 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 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对社会、对人民的贡 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1)含义: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 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特征: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 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3)注意: ①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 关系。 ② 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不等同经济学上的 经济的指向。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价值、价值观的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水平目标: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学会使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来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归纳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辅助环节:引入新课,板书标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3分钟左右)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追索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但如此,它还要寻觅人生的真谛。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此做出的回答就不同。
接下来让我进入到今天的新课学习,一起来探讨人生的价值、寻觅人生的真谛。
新课讲授:一、价值与价值观(板书)学习本课,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什么是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两者有何关系;何为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包括哪两个方面以及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什么是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等这都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96—98页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导学案中所设置问题的答案。
第一阶段:出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约15分钟左右)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第96页探究活动的材料,并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①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是什么关系?学生1成果展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学生2成果展示: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一轮复习哲学生活第十二课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核心考点突破
讲解点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 的变化而不同。
中央电视台曾经搞了一个调查活动:你幸福吗? 有人说幸福;有人说不幸福;有人说曾经幸福;有人 说不知道。你知道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幸福观 吗? “吃上一碗白白的大米饭”就是当时人们一种幸福的愿望。 今天我们会不会说“我感到幸福因为我吃上了白米饭了”? 请从哲学角度解释原因。
含义
导向作用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命题揭密
人生价值
★★★近三年有6次在此处命题,属于中频考点。主要 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并常与人生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 考查。在题型上,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核心考点突破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B.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C.人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自我价 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 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核心考点突破
讲解点2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 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①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 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趁年轻的时候多玩点 ……
核心考点突破
【典例1】
答案
解析
训练
(2012·福建)在实现福建科学 符合事物发展的规规 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 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 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 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 观;社会意识作为精神力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 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 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 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④本身说法是错误的,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 不选。福建精神作为先进 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正 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 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转化为物质力量 ①③正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请完成《创新设计》P241对应训练1-3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案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一、08江苏考纲: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了解价值观的含义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理解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运用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二、知识结构:三、考点解读1、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即一事物所具有的。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
具有高度的。
①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关系:两者是与的关系。
②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既包括,也包括。
2、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⑴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即通过自己的活动。
(社会价值)②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得到了,从而实现了。
(自我价值)⑵人的价值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最根本的是对。
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
3、了解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
(思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还是社会存在,它与社会存在有什么关系?4、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⑴价值观是一种,是在一定的产生的,并随的变化而变化。
⑵价值观对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
①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价值观影响着人们。
B、价值观影响着人们。
(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②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生的,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
(思考)当前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不是要求我们不讲个人利益?5、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价值判断的含义: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②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选择是指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③二者关系: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④正确。但主观能动性和正确价值观不能成为实现人生
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②③错误。
[答案] C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07年, 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 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经 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 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 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 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 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需要顽
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 高个人素质 。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 理想信念 ,需要正确 价值观 的指引。
1.如何理解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1)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对一个人的
的责任和 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 享受者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贡献, 最根本的是对 社会发展 和人类 进步事业 的贡献。
2.价值观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
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 根本观点 。 (2)价值观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价值观作为一种 社会意识 ,
不应该怎么做
值选择
社会历史性
阶级性
差异性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想问
结论 题、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
个根本尺度,这就是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成不
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客观 条件
在个人与社 会的统一中 实现价值
主观 在砥砺自我 条件 中走向成功
原因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 能创造和实现自己 的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 件是人们实现人生 价值的前提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 动具有调节和控制 作用;价值观是人 生的重要向导
如何做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 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 本途径
【判断】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正确价值观的标准)
标准
原因
要求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
自觉遵循社 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
会发展的客 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
观规律 ②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 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
是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作用的性质看: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 作用 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的性 质和 从作用的内容看: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内容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 看 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联系意识的作用)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考点透析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精品PPT课件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 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 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 人生的重要向导。(熟记)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材料中我国政府的做法,为百姓出行提供 便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属于在正确 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正确价值选择,②③正确且符 合题意。利益的不同导致价值观的差异,①错误。价 值选择依赖于价值判断,④错误。故选C。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 。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 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 ,“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 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
考试要点: 选择题,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问答题,价值观导向作用的体现。
注意: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不一定是正确的,不一定 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 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断具有社会历史性,故选B。A、C、D均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
价值》教学案
一、08江苏考纲:
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了解价值观的含义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
理解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运用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知识结构:
三、考点解读
1、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即一事物所具有的。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
具有高度的。
①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关系:两者是与的关系。
②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既包括,也包括。
2、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⑴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即通过自己的活动。
(社会价值)
②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
,得到了,从而实现了。
(自我价值)
⑵人的价值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最根本的是对。
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
3、了解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
(思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还是社会存在,它与社会存在有什么关系?
4、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⑴价值观是一种,是在一定的产生的,并随的变化而变化。
⑵价值观对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
①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价值观影响着人们。
B、价值观影响着人们。
(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②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生的,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
(思考)当前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不是要求我们不讲个人利益?
5、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①价值判断的含义: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②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选择是指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③二者关系: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坚持真理,,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6、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
⑴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切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因
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而不同。
⑵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不同的阶级总是从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出发作出判断、选择。
【注意】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影响因素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从不同阶级的角度看在阶级社会,阶级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从个人的角度看。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从不同立场的角度看
7、理解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⑴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①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
②要自觉站在最广大的立场上,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⑵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
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的利益要求。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②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
③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
把,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8、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的价值,只能在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的关系,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面提高;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需要有正确的指引。
知识拓展: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原理)
(1)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个人离不开社会)
(2)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
(社会离不开个人)
(3)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社会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巩固训练
单项选择题:
1.哲学上讲的价值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阳光、空气等满足人的需要
C、人们关于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D、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2.社会意识与价值观的关系是()A、社会意识属于价值观 B、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和价值观没有直接联系
D、价值观和社会意识都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3.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1个大中城市的近半餐馆经营野生动物,有46.2%的城市居民吃过野生动物,有2.7%的人经常吃野生动物。
这反映出我国民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亟待加强,从哲学上看,这个事实说明()
A、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B、错误的价值观将人们的行为导向错误方向,阻碍事物的发展
C、社会存在的不同,决定了人们价值观的不同
D、有的人有价值观,有的人没有价值观
4.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
这说明()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5.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
B.人的价值只表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
C.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 D.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6.“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这段话说明()A穷人和商人们缺少审美观念 B.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C.因人而异,并无具体标准 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7.胡锦涛同志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因此()A.人们所站的立场不同,但都可以为人民服务 B.立场不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可以相同C.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D.应该以少数人的利益为核心
8.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这说明()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C.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 D.对同一事物很难作出正确评价9.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
李商隐死后,崔任曾作《器李商隐》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
”并指出李商隐这匹“良马”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提高自身素质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