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破产分析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案例分析
面提高面试水平。绝不能有投机心理,找所谓的高手押题,准备越充分成功几率越大。 如果拥有8分的水平,面试时紧张损失2分,得6分;如果有10分,损失2分,得8分;如 果有12分,损失2分,得10分。
3、不追求完美。有的考生在面试时,本来给评委感觉不错,但在回答某道题
时,论述不精彩,考生感到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往往不心甘,追求完美,想 弥补,于是暂停思考,比如,我们面试时本来想引用一句平时很熟悉的名言警句,因紧 张因素,一时短路。此时不要追求完美,可用相类拟表述,没必要非用那句名言,面试 时想弥补,越补起乱、越补越紧张。结果是得不偿失。
“绣花理论”的由 来
邻居老大娘家贫,买不起针、线和布 十年义务替人绣花 积累了技术、关系,丰富多样的图纸和品
牌 老大娘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
“绣花理论”的要 素 1、义务为他人作嫁衣裳。
2、打别人的工,学自己的艺。
3、品牌效应。
义务为他人 作嫁衣裳
完成职业的 三大积累: 技能、名气
、资源
职业的飞跃 :品牌效应
(二)案例引发的问题
1、你觉得是什么让李阳感到很失望? 2、王经理“教训”李阳是对还是错?你认 为应该怎样做更好? 3、你觉得该公司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请 你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案例三:被迫提前退休的总裁
(一)案例描述
1、某银行总裁乔治8个月前亲手把公司负责内部管理的查理提 拔到副总裁的位置上。他计划在自己退休后由查理接替自己的职位。
3、爱立信把员工刚进入的第一年不叫试用期,而是工作期,只不过这时 的主要工作是“接收培训”。
4、对于高级的职务,爱立信一般提倡从内部提拔。
5、爱立信对应聘者不做应试性质的考试,而是做全面素质的考察。
6、爱立信公司不拒绝“屡败屡试”者。

供应链案例:芯片危机

供应链案例:芯片危机

案例6芯片危机,诺基亚与爱立信的胜败抉择1背景世界手机市场三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当中有两家是北欧邻国。

手机市场的龙头老大诺基亚诞生于1865年的芬兰,当时是造纸厂,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集中制造以手机为主的通信设备。

在芬兰的邻国瑞典,爱立信先生早在1876年就开了一家修理电话的店铺,然后就开始制造电话。

进入90年代,手机开始普及,诺基亚和爱立信在手机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2事故2000年3月17日星期五,晚上8点,美国新墨西哥州大雨滂沱,电闪雷鸣。

雷电引起电压陡然增高,不知从哪里迸出的火花点燃了飞利浦公司第22号芯片厂的车间,工人们虽然奋力扑灭了大火,但火灾仍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塑料晶体格被扔得满地都是;足够生产数千个手机的8排晶元被烧得黏在电炉上动弹不得,车间里烟雾弥漫;烟尘落到了要求非常严格的净化间,破坏了正在准备生产的数百万个芯片。

芯片是移动电话中的核心部件,突然间的一场大火使处理无线电信号的RPC芯片一下子失去了来源。

面对如此重大的变故,飞利浦需要花几周才能使工厂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

为了满足供应客户的芯片需要,恢复生产的速度是关键。

飞利浦的主管决定最先满足大客户诺基亚和爱立信的需求。

诺基亚和爱立信一起购买的芯片占这家工厂总芯片的40%,此外还有30多家小厂也从这家芯片厂订货。

就是这场持续了10分钟的火灾居然影响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位于欧洲的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商。

3反应在火灾发生后的几天内,诺基亚的官员在芬兰就发现订货数量上不去,似乎感到事情有一点不对。

3月20日诺基亚公司接到来自飞利浦方面的通知,飞利浦方面尽量把事情淡化,只是简单地说火灾引起某些晶元出了问题,只要一个星期就能恢复生产。

这个信息传到高亨(负责诺基亚零部件供应的管理者)那里,高亨决定派两位诺基亚工程师到飞利浦的工厂去看看。

但是飞利浦公司怕造成误会,婉言拒绝了诺基亚的要求。

高亨随即就把飞利浦公司供应的这几种芯片列在了特别需要监控的名单上,这种情况在诺基亚公司每年会出现十几次,当时也没有人太在意。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2002年中国市场上显现的不仅仅是成功案例,为数众多的不成功案例具有更强的戒备意义。

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证明中国市场并不完全是〝流着牛奶与蜜的迦南地〞。

一.爱立信手机:反应迟缓,屡失良机2001年10月,索尼手机和爱立信手机合并的时候,双方高层为那个合资公司制定了高远目标——5年内成为移动多媒体产品业界全球第一。

爱立信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前柯德川在合并时表示:〝爱立信和索尼强强联手、互有所长。

这家合资公司在世界通信业向移动互联网迈进的进展中将处于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

〞然而互补性在合资公司成立的前一年半时刻内并没有显现出来。

倒是2003年2月传出消息,曾为索尼爱立信手机的合并描下美好蓝图的柯德川黯然下课,间接证明索尼爱立信的合并,并未达到理想成效。

市场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更是证实索尼爱立信手机市场表现专门糟糕。

2002年3季度,索尼爱立信全球销量比2001年同期两公司的销量下降约40%,而同期却成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丰收之期。

在全球最大的中国手机市场上,2002年国产手机迅速崛起。

相比迅速崛起的波导、TCL、厦新等本土新贵,曾经占据中国市场30%份额的爱立信手机表现惨不忍睹——研究数据显示,爱立信的市场占有率自去年年底的11%降至6月底的2%不到。

索尼爱立信如何了?反应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明确的市场应对措施是其糟糕表现的要紧缘故。

在手机差不多完全成为时尚产品的今天,新机型和新概念产品必须不断推出,才能保持住市场领先地位。

而索尼爱立信2002年推出的新机型数量偏少;其推出换代概念产品的速度也严峻滞后。

以拍照手机为例,曾被爱立信寄以厚望的T800已成业界笑柄,其上市日期一推再推,直到今天还没能在中国正式上市,与此形成鲜亮对比的是,甚至国内的一些二线手机厂商都差不多推出了同类产品。

在中国市场上,面对急速崛起的本土新贵,处于磨合期的索尼爱立信不但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更几乎停止了其市场宣传工作,销量急速下滑并不惊奇。

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

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

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在商业世界中,成功和失败并存,许多著名企业的失败案例也成为了商业史上的经典教训。

本文将就几个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失败的原因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的教训。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诺基亚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

诺基亚在手机市场上曾经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诺基亚却未能及时调整战略,一直沿用着老旧的操作系统和设计理念,导致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最终,诺基亚被迫退出手机市场,成为了一个失败的案例。

从诺基亚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战略,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就很容易被淘汰。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思科这个曾经的网络设备巨头。

思科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主要供应商,然而随着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思科却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线,导致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最终,思科被迫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和重组。

从思科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线,满足市场需求,就很容易被淘汰。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曾经的零售业巨头赫尔曼米勒。

赫尔曼米勒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美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线上零售的竞争,赫尔曼米勒却未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继续坚持传统的实体店模式,最终导致了公司的破产。

从赫尔曼米勒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变化,就很容易被淘汰。

综上所述,这些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调整战略,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

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通过对这些失败案例的分析,能够给正在经营企业的人们一些启示,帮助他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取得更大的成功。

破产重整十大案例分析

破产重整十大案例分析

破产重整十大案例分析破产重整是指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导致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债务而申请破产,并通过破产法律程序进行资产清算和债务重组,最终实现企业的再生。

下面我们将分析十大破产重整案例,希望能够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1. 高盛集团。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行之一,高盛集团也受到了重创。

然而,高盛集团通过削减成本、优化业务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地度过了危机,实现了破产重整。

2. 通用汽车。

2009年,由于全球汽车市场需求下降,通用汽车陷入了破产的边缘。

但通过政府的援助和自身的努力,通用汽车成功地进行了债务重组,实现了破产重整,并在之后逐渐恢复了盈利能力。

3. 雷曼兄弟。

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因次贷危机而宣布破产,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例之一。

雷曼兄弟的破产重整案例,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成为了金融危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4. 惠普。

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惠普在2011年宣布将退出PC业务,并考虑出售个人电脑业务。

然而,在新任CEO的领导下,惠普进行了全面的业务重组和战略调整,成功地实现了破产重整,并重新找到了增长的动力。

5. 美国航空。

2011年,美国航空公司因高额债务和激烈的竞争而宣布破产。

在经过破产重整后,美国航空通过降低成本、优化航线网络等措施,成功地实现了盈利,并在2013年与美国航空集团合并,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

6.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指某些投资公司通过向新投资者支付旧投资者的回报,来维持自己的经营,而不是通过真正的盈利。

这种金字塔式的投资骗局最终会因无法继续支付回报而破产。

著名的庞氏骗局案例包括伯纳德·麦道夫的庞氏骗局和麦迪夫人的庞氏骗局等。

7. 东芝。

2015年,日本知名企业东芝因会计丑闻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

在新任CEO的领导下,东芝进行了全面的业务重组和管理调整,通过剥离不良资产、优化组织结构等措施,成功地实现了破产重整,并逐渐恢复了盈利能力。

爱立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爱立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爱立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爱立信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为运营商、政府机构和企业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本文将对爱立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爱立信的发展现状。

作为一家全球企业,爱立信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

爱立信在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化解决方案等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实力。

爱立信不仅在高端市场表现出色,也在中低端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爱立信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不断加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爱立信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公司在瑞典、中国、美国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拥有一支由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强大团队。

这些研发中心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技术突破,在通信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技术突破和专利发明。

爱立信还与全球范围内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爱立信在全球市场中具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

其品牌形象以可靠性、创新性和卓越性能为特征,广受客户信任。

爱立信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制造业、金融机构等。

爱立信在全球范围内与众多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爱立信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5G技术的兴起,爱立信将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5G技术的商用化将为通信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爱立信需要保持自己在5G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

其次,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给爱立信带来了市场机遇。

爱立信在物联网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实现业务增长。

未来,爱立信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以应对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爱立信将继续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爱立信还将加大在5G技术和物联网领域的研发投入,以推动这些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

此外,爱立信还将通过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扩大在全球市场的渠道和影响力。

芯片危机,诺基亚与爱立信的胜败抉择

芯片危机,诺基亚与爱立信的胜败抉择

芯片危机,诺基亚与爱立信的胜败抉择(2010-02-16 01:45:04)转载标签:文化分类:业界背景世界手机市场三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当中有两家是北欧邻国。

手机市场的龙头老大诺基亚诞生于1865年的芬兰,当时是造纸厂,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集中制造以手机为主的通信设备。

在芬兰的邻国瑞典,爱立信先生早在1876年就开了一家修理电话的店铺,然后就开始制造电话。

进入90年代,手机开始普及,诺基亚和爱立信在手机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事故2000年3月17日星期五,晚上8点,美国新墨西哥州大雨滂沱,电闪雷鸣。

雷电引起电压陡然增高,不知从哪里迸出的火花点燃了飞利浦公司第22号芯片厂的车间,工人们虽然奋力扑灭了大火,但火灾仍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塑料晶体格被扔得满地都是;足够生产数千个手机的8排晶元被烧得黏在电炉上动弹不得,车间里烟雾弥漫;烟尘落到了要求非常严格的净化间,破坏了正在准备生产的数百万个芯片。

芯片是移动电话中的核心部件,突然间的一场大火使处理无线电信号的RPC芯片一下子失去了来源。

面对如此重大的变故,飞利浦需要花几周才能使工厂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

为了满足供应客户的芯片需要,恢复生产的速度是关键。

飞利浦的主管决定最先满足大客户诺基亚和爱立信的需求。

诺基亚和爱立信一起购买的芯片占这家工厂总芯片的40%,此外还有30多家小厂也从这家芯片厂订货。

就是这场持续了10分钟的火灾居然影响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位于欧洲的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商。

反应在火灾发生后的几天内,诺基亚的官员在芬兰就发现订货数量上不去,似乎感到事情有一点不对。

3月20日诺基亚公司接到来自飞利浦方面的通知,飞利浦方面尽量把事情淡化,只是简单地说火灾引起某些晶元出了问题,只要一个星期就能恢复生产。

这个信息传到高亨(负责诺基亚零部件供应的管理者)那里,高亨决定派两位诺基亚工程师到飞利浦的工厂去看看。

但是飞利浦公司怕造成误会,婉言拒绝了诺基亚的要求。

爱立信兵败中国启示录

爱立信兵败中国启示录

爱立信兵败中国启示录百年的辉煌淡化了爱立信的危机意识。

而企业一旦没有了危机感,也就失去了对很多疾病的抵抗力,一些大企业病慢慢缠上了爱立信。

2001年,在中国手机市场上,爱立信被重重摔了一跤。

而绊倒爱立信的,是它一款叫做“T28”的手机。

当时,市场上流传着对爱立信手机的种种不利消息。

“我的爱立信手机的送话器坏了,送到爱立信的维修部门,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问题,最后,他们告诉我是主板坏了,要花700块钱换主板。

而我在个体维修部那里,只花25元就解决了问题。

”这位消费者的说法颇具代表性。

那时,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了“T28”的问题,似乎只有爱立信没有注意到。

直到现在,它也没有做出一个令消费者满意的答复。

相反,它却一再地辩解自己的手机没有问题,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捣鬼。

然而,市场不会去探究事情的真相,不管爱立信有多“冤屈”,因为没有进行适当的补救,消费者对它还是“无情”地疏远了。

跌了一跤的爱立信自此再也没有在中国市场爬起来。

我们不能责怪市场无情,也不能责怪中国消费者苛刻。

事实上,中国消费者已经给了爱立信一次机会,只不过,爱立信没能好好把握那次机会。

1998年,《广州青年报》从8月21日起连续三次报道了爱立信手机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引发了消费者和知名人士对爱立信的大规模批评,甚至连轻易不表态的电信管理部门也称,爱立信的768、788C以及当时大做广告的SH888,竟然没有取得入网证就开始在中国大量销售。

至此,爱立信手机的问题浮出水面。

而爱立信的解决方式则让人叹息,据当时参加报道的一位记者透露,爱立信试图拿出几万元广告费来封媒体的嘴,其广州办事处主任心虚嘴硬:我们的手机没有问题!爱立信既然选择拒不认错,自然难以接受教训,更不会切实去做服务工作。

如果说一次错误尚可原谅,那么,同样的错在同一个地方重复地犯,那就让人难以宽恕了。

于是,当3年后爱立信再次“旧病复发”时,市场选择了对它坚决摇头:NO!如果深究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失误,很多人都会难以置信——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化大企业,怎么能容忍如此低级的错误呢?爱立信一方面喊着重视中国市场的口号,一方面却对来自市场的批评麻木不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立信公司失败案例:
爱立信公司失败的原因总结是在多变的市场情况下不能因地制宜,反而一个不变,死守成规,渐渐背离市场方向,失去市场份额,被不断演变的手机市场所吞没。

爱立信公司在1981年交付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性移动电话系统后,迈出了向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发展的步伐,并在以后的十几年成功而稳健地发展着。

2001年,公司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冲击,面临第三代移动电话(3g)过渡的困难。

但公司所面临的更大挑战,则是自己是否足够强大,是否有能力与外部的核心竞争要素相抗衡。

2001年第一个季度,该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仅为7%,而在5年前还与自己并驾齐驱的主要行业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却飙升到了40%。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其过多地关注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自己最擅长的技术和产品优势,高技术电话”,而忽略了市场和客户正在从技术型电话向价格更便宜的普及型手机转换的趋势,并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发展战略,只做自己最强的和最擅长的领域,没有根据变化了的市场和客户需求调整自己的业务组合和市场策略。

有位分析家尖刻地批评说:该公司的电话拥有良好的技术,的确是太过注重技术了,而在一些基础的部分却失败了,如外型设计、可用性、电池寿命等。

而一位银行家则说:该公司并不是一个消费品企业——他们只是一群不关心手机外表的工程师。

当当网成功案例:
当当网——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商城。

原来当当网主要以卖图书为主,它具有品种全,第价格的特点。

当当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电子商务的春天。

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购物给用户提供方便的途径,只要简单的网络操作,足不出户,即可以送货上门,并且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向当当这样的地方购买商品,都能实现送货上门,货到付款,使网上垢污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这些都是顾客热中于网上购物和网络销售快速增长的原因。

二、当当网采用网上销售出版物,他已经不是传统出版物的补充,而是出版行业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谈到一个商店非常关键的能力是商品的结构,有多少种可以买的东西,有多少种可以卖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否价廉物美,当当是卖音像、图书、碟,讲究的是品种,当当卖的信息产品,当当要做的是给顾客更多的选择!比如说:一本菜谱书,你是给读者5个选择还是给读者50个选择,还是500个选择,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四、低价战略是网上销售的第一驱动力,而当当网的低价格来源于当当网和出版社之间的良好的战略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