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1、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文言文《左光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 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 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 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 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 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 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 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 子南还/
启,其古字形像用手开门,本义是开启、开门。开门 意味着开始,启便用如开创、开拓、开始之义。也用如 一般意义上的开始。教导要开口,故启也用作教导、启 禀、禀告之义。启事,即陈述事由。启事一词也即从此 开始使用。启在古代又特指一种陈述性的文体。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 私,忠贤暨其党威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 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 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 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 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 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 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输” 1、运输,运送。2、缴纳(贡品活赋税);又‘捐献; 又‘交出。3、毁坏,败坏。4、败(后起意义);又’不及。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史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 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 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 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 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 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 亲、兄长以及同家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 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2016年高考山东文言文《晏子春秋》注释译文

2016年高考山东文言文《晏子春秋》注释译文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衣服,这里用作动词,穿上)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语气副词,起加强揣测语气的作用,相当于“或许”“大概”。
《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大王如果真的这样爱好音乐,那么齐国应该差不多治理好了吧?)至乎?”晏子对曰:“法(效法,取法,学习。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今制度呢?不是因为不贤明,而是因为它不能够被效法)其(代词,指代圣王)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三王①(指夏商周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招致,使……归服)诸侯也,诚(诚心)于爱民,果(果然,当真,实实在在地。
《史记·魏公子列传》: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如姬果然盗得兵符交给公子)于行善,天下怀(心里存有,怀藏。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瑾握瑜。
”——身怀美玉般的品德)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通“悦”,高兴。
《诗·北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也。
夫冠足以修敬(表示敬意。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不务(致力于)其饰(装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
身服不杂彩(色彩陈杂),首服(头上戴的帽子)不镂刻(指镂刻花纹)。
古者尝有处橧巢(zēngcháo,古人用柴薪架成的住处。
“橧”是有巢氏时代鲁西豫东地区的建筑在土丘上的简易木结构夏屋之一。
另有一种夏屋是“巢”,它是一种建筑在大树上的夏屋。
这两种夏屋文献并称为“橧巢”)窟穴(土室)而不恶(wù,讨厌,憎恨),予(给,指给他宫室)而不取,天下不朝(朝拜)其室,而共归其仁。
山东高考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2011年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
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
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
”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
”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
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
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
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
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
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
(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
”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
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导语:高考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规律,成功将水到渠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80篇之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2、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013年山东卷语文文言文翻译

龙泉一代有很多大山,西南面一百多里的群山尤为高大,有座山四面高高隆起,而中间低洼,形状像个箕筐,人们因此称它为“匡山”。
山上有很多髯松,满眼望去耸入云端,清新翠绿光彩照人如同清洗过一样。
松树上的薛萝纷纷披披,横着伸出几十尺远,嫩绿可吃。
松树根部长着茯苓,大如斗,中间参杂这黄精、前胡以及牡鞠的幼苗,可以采食。
我朋友章三益很喜欢这个地方,在这里新建了房屋。
房屋西南几十步远,有两个深潭,(据说)其中藏有蛟龙,云雾在潭上升腾,顷刻间便会覆盖整个山谷,程正白色,像大海一样苍茫无际,大风从东边吹来,云雾才飘散。
三益君于是又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烟云万顷亭。
房屋东北又几十步,山更高,峰峦陡削,气势连天,向南望闽中数百里远,美树都如荠菜一样贴在地上,三益君又在这里焦躁了一座唯天在上亭。
房屋的正南面又几十步,那地方明亮整洁清爽深远,东面、西面、北面的群山,都竞相比美献出茂盛的姿态让人喜爱赏玩忘记疲倦。
加上可以在此弹琴下棋,可以带着酒杯而饮,没有不合适的。
三益君又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环中亭。
三益君读书之余,身披鹤氅,拄着九节竹杖,游历于三个亭子中。
回到房屋内,回望髯松,如同元夫,巨人打拱作揖守候左右一般。
三益君注视良久,感觉精神汇聚,物我两忘,恍惚间如同和古代的豪杰共同长谈千年以上。
三益君非常快乐,起身穿上谢灵运公所创的登山屐,每日歌吟于松间,铿锵的木屐声和着节拍,与歌声相互酬和。
而髯松也似乎理解三益君的心意,也微微发出笙箫声相互娱乐。
三益君感叹道:“我得到了看松的真正乐趣啊。
”于是,把自己的房屋命名为“看松庵”。
龙泉的人们,听说三益君的这种情况怀疑到:“张三益身负济世之才,当闽地的贼寇大兵侵犯时,曾经竖旗擂鼓,磨砺长矛,率领众人而击退他们,大概是故意树立自己的功业而把才能自显于世啊。
现在竟然用“看松”来命名自己的房屋,像隐士的所作所为那样,难道是轻视俗人的骚扰而不愿亲近么?还是认为世人不值得结交,而自结于松树呢?”金华县的宋濂(我)私下里不认为是这样。
高考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2016年高考山东文言文《晏子春秋》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6年高考山东文言文《晏子春秋》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衣服,这里用作动词,穿上)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语气副词,起加强揣测语气的作用,相当于“或许”“大概”。
《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大王如果真的这样爱好音乐,那么齐国应该差不多治理好了吧?)至乎?”晏子对曰:“法(效法,取法,学习。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今制度呢?不是因为不贤明,而是因为它不能够被效法)其(代词,指代圣王)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三王①(指夏商周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招致,使……归服)诸侯也,诚(诚心)于爱民,果(果然,当真,实实在在地。
《史记·魏公子列传》: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如姬果然盗得兵符交给公子)于行善,天下怀(心里存有,怀藏。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瑾握瑜。
”——身怀美玉般的品德)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通“悦”,高兴。
《诗·北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也。
夫冠足以修敬(表示敬意。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不务(致力于)其饰(装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
身服不杂彩(色彩陈杂),首服(头上戴的帽子)不镂刻(指镂刻花纹)。
古者尝有处橧巢(zēngcháo,古人用柴薪架成的住处。
“橧”是有巢氏时代鲁西豫东地区的建筑在土丘上的简易木结构夏屋之一。
另有一种夏屋是“巢”,它是一种建筑在大树上的夏屋。
这两种夏屋文献并称为“橧巢”)窟穴(土室)而不恶(wù,讨厌,憎恨),予(给,指给他宫室)而不取,天下不朝(朝拜)其室,而共归其仁。
2020年山东高考文言翻译最新专题以及答案详解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翻译专题练习(一)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注】也。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桀:夏桀,暴君。
(1)“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译文:(2)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译文: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
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
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译文:(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译文:(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译文: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1)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译文:(2)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译文:(3)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译文: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
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
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
”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
”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
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
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
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
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
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
(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
”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
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
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
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
”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
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
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
”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
”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
”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
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
”桓公说:“好呵!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
”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
”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
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
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
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
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
这些就是爱民之道。
”桓公说:“人民富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们求知;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
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说话一定算数,法令就不会失灵。
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
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
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
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
”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
”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
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
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劳顿了。
”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
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
”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
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
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
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流水一样。
2012年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母弟也,为人有膂力。
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
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虽好施接宾,然门无侠客。
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乎。
第宅苟完,裁蔽风雨。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
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
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心邪?…亢龙有悔。
?夫外戚家苦不知廉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
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
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
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
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以群臣能不。
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
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显宗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
贤者子孙,宜加优异。
其以汝南之鲖鲖阳封兴子庆为鲷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
”博弟员、丹并为郎,庆推田宅财物悉与员、丹。
帝以庆义让,擢为黄门侍郎。
庆卒,子琴嗣。
建初五年,兴夫人卒,肃宗使五官中郎将持节即墓赐策,追谥兴曰翼侯。
琴卒,子万全嗣。
万全卒,子桂嗣。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译文:阴兴字君陵,光武帝阴皇后的同母兄弟。
有膂力。
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代理期门仆射,他率领武骑,随光武征伐,平定许多地方。
阴兴每次随从出入,常亲手持伞盖,遮避风雨,脚踩泥涂,率先期门。
凡光武亲临之处,他必先进入清宫,很受信赖。
他虽然好施舍,爱交结,但门无侠客。
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相好,但知其有用,同样称其所长而推荐其任官;友人张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认为二人华而少实,衹给他们钱财,始终不给推荐:因此世人都赞扬他的公忠平允。
其住处衹求完好,刚好能遮风避雨就行。
建武九年,改任侍中,赐给关内侯的爵位。
光武帝后来召请阴兴,准备封赏他,把印绶都摆出来了,阴兴坚决不接受,说:“我并没有冲锋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都蒙恩受封,令天下人为之倾慕向往,实在是过于满溢了。
我蒙皇上及贵人的深恩,富贵已经到头了,不能再加了,我诚恳地请求您不要加封。
”光武帝称许他的推让,遂了他的心愿。
阴贵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您没有读过书吗?‘亢龙有悔’,越是在高位越易遭灾难,这外戚之家苦于自己不知进退,嫁女就要配侯王,娶妇就盼着得公主,我心下实在不安。
富贵总有个头,人应当知足,夸奢更为舆论所反对。
”阴贵人对这番话深有感触,自觉地克制自己,始终不替家族亲友求官求爵。
十九年,任卫尉,并辅导皇太子。
次年夏季,光武风眩病很重,后就以阴兴为侍中,他在云台的广室裹接受光武临终嘱托。
很巧的是光武病好了,召见阴兴,想让他代替吴汉任大司马。
阴兴叩头流涕,坚决辞让说:“我不敢爱惜生命,衹是实在害怕损伤了圣德,不敢随便冒领高位。
”至诚发自肺腑,感动皇帝左右,皇帝就听从了他。
建武二十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九岁。
阴兴和堂兄阴嵩平时不友好,不过敬重阴嵩的严肃有威。
他病重了,皇帝亲自看望,问他政治得失及群臣胜任与否,他叩头回答说:“臣下愚笨,不足以知道这一切。
不过我看议郎席广、谒者阴嵩二人都有高深的学识修养,超过了公卿。
”阴兴死后,光武回想他的话,就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监领羽林军十多年,以谨慎勤敏受器重。
显宗即位,任他为长乐卫尉,后改任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韶书说:“已故侍中、卫尉、关内侯阴兴,管领禁军,随先帝平定天下,应以军功光荣地受到封爵奖赏,同时各位舅父也应按成例蒙受恩泽,都被阴兴推让了,安居于里巷之中。
他曾辅导于我,体现丫周昌般的正直,在家仁孝,也具备曾、闵等人的品行,不幸早年去世,朕十分伤悼.贤人子孙,应给予优异的待遇。
现在决定:以汝南郡的鲷阳封给阴兴之子阴庆为鲷阳侯,阴庆之弟阴博为漏强侯。
”阴博之弟阴员、阴丹都为郎,阴庆便把家产田宅财物全部给了弟弟阴员与阴丹。
明帝因为阴庆讲义让之风,提拔他为黄门侍郎。
阴庆死,子阴琴继承爵位。
建初五年,阴兴夫人去世,肃宗派遣五宫中郎将持节去墓地赏赐封策,追谧阴兴为翼侯。
阴琴死,子阴万全继承爵位。
万全死,子阴桂继承爵位。
阴兴的弟弟阴就,继承父亲的封爵宣恩侯,后来改封为新阳侯。
阴就善言谈论辩,朝臣都比不上,但性情刚傲,得不到人们的称许。
显宗即位,任阴就为少府,位为特进。
其子阴丰娶光武女郦邑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