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童谣

合集下载

盏鬼西关话

盏鬼西关话

感 想
我觉得广州话是长期住 在西关的街坊们根据平时生 活的经验来创造的,有一些 街坊连小学都没读完,但是 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 有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很丰 富,但 生活经验,他们 街坊们, , 广州话是很 的,有的大 学生 —— 长


我很喜欢广州话,因为广州话很生动、 有趣,它还体现出了老西关们的智慧。在活 动中,我采访了一个老奶奶,问她对广州话 有什么印象,她耐心地对我说:“广州话一 种源远流长的语言,没有一种语言比它听。” 我还知道了,如果没有有趣的生活,就会没 有这么多奇妙的语言,但如果没有了这些奇 妙的语言,我们的生活也不会有趣,所以说, 生活源于语言,语言源于生活。 ——组长
感 想
我觉得广州话有 一些含义是很深刻的, 在表面上看似没什么, 可是它是有很大的讽 刺味 的 是讽 的 ——
感 想
广州话听起来很缓慢、顺耳, 不象其他方言,要不太甜,要不 说起来象机关枪。它不激昂、亢 奋;有着温绵的语调,弯弯的嘴 角,眯眯的眼睛、甚至柔软的心。 当北方人嘲笑南方的广州的人没 有文化没有品味时,没有想到他 的 、 他 的 , 没想到广州人 有的 干 他 的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广州童谣 1
• • • • • • • • • • • • 萝卜头,点豉油,点得多,咸过头,点得少,淡谋谋。佢以为,好正斗,点 不知,俾人踢罗柚,一踢踢到西门口。 排排坐,吃果果,猫衣担凳比姑婆坐,坐烂个屎忽,唔好赖我,赖番隔离个 二叔婆 “篾”开柑,数柑核,边个核多就边个赢,吾准手赖就甘缩骨。 拍大骳,唱山歌,人人话我无老婆,嘀起心肝娶返个,有钱娶个娇娇女,无 钱娶个豆皮婆,豆皮婆,食饭食得多,屙屎屙两箩,屙尿冲大海,屙屁打铜 锣。 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我吾睇,睇鸡仔,鸡 仔大,摞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十五个仙。 一就预备,二就垒埋,三就开盘,四就嚟到,彭到算数。 点指兵兵,点着谁人做大兵,点指贼贼,点着谁人做大贼。 估手指,要估中,边个吾中,就吾中用,裤浪底见个窿。 点虫虫,虫虫飞,飞到荔枝基,荔枝熟,摘满屋,屋满红,陪住个细蚊公。 骑牛牛,牛牛走,牛牛响前咪回头,若然回头就打箩柚。 大眼鸡,咸鱼头,你屙尿,吾洗手。 董存瑞,十八岁,为国牺牲炸堡垒,炸到堡垒咯咯脆,全国人民流眼泪。

潮汕儿歌童谣_童谣

潮汕儿歌童谣_童谣

潮汕儿歌童谣
小时候的童谣陪伴我们长大,现在你还记得多少潮州儿歌童谣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潮汕儿歌童谣,欢迎阅读!
潮汕儿歌童谣一
一枝批担乃摇摇,
电毛姿娘嫁华侨,
七月嫁来八月生,
九月抱仔当外家,
外家问你做泥香猛生,
电毛姿娘是照些。

潮汕儿歌童谣二
天顶一粒星,
地下开书斋,
书斋门,未曾开,
阿仔拼爱食油堆,
油堆未曾熟,
阿仔拼爱食猪肉,
猪肉未曾割,
阿仔拼爱食粉葛,
粉葛未曾柳,
阿仔拼要食阿老爹二种酒,
酒未激,爱食粟,
粟未矮,爱食鸡,
鸡未台,爱吃梨,
梨末摘,
阿仔哭了白白歇,
白白歇。

潮汕儿歌童谣三
美国仔,鼻勾勾,
偷食人民个猪肉包。

食—个,糜肚脐;
食二个,糜下颏;
食三个,去到战场免相刣。

潮汕儿歌童谣四
宋橄榄,好食哉,
大人有钱买去内,
奴仔无钱尅苦耐。

花城出版社(广东)音乐(简谱)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花城出版社(广东)音乐(简谱)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为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的
族群及其语言的系属情况均十分
复杂,至今没有公认的分类。
• 印第安人在外形上更是具有亚洲蒙古 利亚人的特征:头发硬而直,汗毛较细弱, 颧骨突出,面庞宽阔,肤色比较深。遗传 学家还测定出蒙古种族人体中线粒体DNA 的四类变体基因俱全,而美洲印第安人身 上的DNA也有四种变体,各代表一种突变 形式,这更加证实了印第安人与亚洲人血 缘特征的同一性。

这首歌的作者和创作时间已经无从稽考,从其市井
化的语言和简单的音符来看,应该是清末民初时,西关
地区街头巷尾流传的口水歌,传唱至今,已经成为了几
代广州人的童年回忆 。

从远古至今,雨的酐畅,让四季长绿国曲韵打落窗前
蕉叶,淅沥作响,摇曳生姿;雨的妩媚:烟雨如梅,
活动:让一组同学 边敲铃铛,一组同学演 唱,一组同学打手号。
歌曲 《瑶家儿童爱唱歌》
复习音乐手势do、mi、sol、la。
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 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 、la”音高。
能用“do、mi、sol 、la” 三个音随意的组 合成自己的歌。
请同学一起 来唱《瑶家儿童 爱唱歌》。
熟唱后,播放 多媒体课件请同学 模仿瑶族舞步跳起 来。
想一想:在演 唱中想想这首歌由 哪些音组成?
歌曲 《十个小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对
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
民的总称。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绝
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分布于南北
美洲各国,传统将其划归蒙古人
种美洲支系。印第安人所说的语
言一般总称为印第安语,或者称
歌曲简介
这首歌的作者和创作时间已经无从稽考,从其 市井化的语言和简单的音符来看,应该是清末民 初时,西关地区街头巷尾流传的口水歌,传唱至 今,已经成为了几代广州人的童年回忆,记得香 港曾拍摄过一个节目《寻找他乡的故事》,节目 里许多旅居海外的广东人在回忆故乡时也不禁唱 起到这首《落雨大》,眼中含满了泪水。

潮汕童谣31条

潮汕童谣31条

以下是整理的《潮汕童谣31条》,希望⼤家喜欢!1、⼀罗坐飞飞,⼆罗⾛脚⽪,三罗有⽶煮,四罗⽆⽶炊,五罗五⽥庄,六罗百⼼肠,七罗七益益, ⼋罗做乞⾷,九罗九安安,⼗罗做⼤官.⽆罗⼗畚箕,免赚就⽆钱。

2、天顶⼀粒星,地下开书斋.书斋门,未曾开,阿奴哭欲⾷油堆.油堆未曾浮,阿奴哭欲偷牵⽜.⽜未醒,阿奴哭欲掠草蜢,草蜢⼘⼘跳,阿奴⽓到嘴翘翘。

3、挨啊挨,挨⽶来饲鸡.饲鸡叫啯家,饲狗来吠夜.饲阿弟仔落书斋,饲阿妹仔雇⼈骂。

4、潮州风景好风流,⼗⼋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只鉎⽜⼀只溜,潮州风景好荡跎,⼗⼋梭船廿四朵,廿四楼台廿四样,⼆只鉎⽜⼀只溜。

5、天顶⼀条云,天下⼆只船,⼀只载英歌,⼀只载蜜桃,蜜桃跌下⽔,英歌快快⾛去追,追不起,投啊姊,啊姊⽓到⾯红红,投新⼈,新⼈插雅花,乌孵炒树⽠,树⽠啦啦沥,涂到啊新⼈⼀⼤⿐。

6、偷掠鸡,鸡⼀百,撑船请⼈客,⼈客请唔饱,双脚双⼿啄来炒,炒苏苏,个⼈分⼀圈,阿弟⽆,多门丝后哭,哭唔静,掠来郑,郑⽆⾎,掠来郭,郭⽆⽑,掠来厝顶拍秃桃。

7、天顶两只鹅,阿弟有亩阿兄⽆。

阿弟⽣仔叫⼤伯,⼤伯听着⽆奈何。

收衫收裤过檐罗。

8、脚仓尖尖卖坐椅,椅担去卖。

卖作钱,摘作⽶,僧作睬,捻作丸。

⾷饱饱,上西天,砵落来,⽛义义……9、刺仔花,摘⼀pa(朵)细妹赶笨(饭)到⽥脚,保号阿兄年冬好。

⾦花重重插⼀pa。

10、拍啊拍绞⼑,拍来守龙罗,龙罗籽,过亲河,亲河亲河亲,⼀群娘⼦罗听琴,琴好听,阿公阿蚂搬客厅,客厅探地块,探来后头花园边,花园花开唔⽢摘,留放娘⼦插⽀辫,⽀辫插好来罗⽥,烧护阿爹收⼤冬,⼤淀珠、细淀弟。

11、宋橄榄,好⾷哉,⼤⼈有钱买去内,奴仔⽆钱尅苦耐。

12、你者娼,你者娼,昨夜⽆来去地块,你敢亚,你敢亚,厝边头尾甲我担,担你昨夜投摘⽠,奔鸟啄着浪趴⽪,三年四年医卖好,深⼭篮内⽯部缸,安枥⾎,鸡安卵,各究浪⽑富乌糖⼆碗煲⼋分,⽢⾷唔⽢吞!13、唪呀唪,唪⾦公,⾦公做⽼爹,阿⽂阿武来担靴。

有关月光的儿歌

有关月光的儿歌

有关月光的儿歌1.《月光光》(粤语儿歌)1.原文: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阿爷睇牛去上山岗,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帮手阿爷去睇牛羊。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阿妈要捕鱼虾咯,阿嬷织网要织到天光,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划艇撒网就更在行。

月光光照地堂,年三十晚摘槟榔,五谷丰收堆满仓罗,老老嫩嫩喜喜洋洋,啊.....虾仔你快啲眯埋眼罗,一觉瞓到大天光,啊......2.解析:这是岭南地区流传最广的童谣之一,创作时间大约是清末民初,曾在西关地区各条大街小巷里传唱。

歌曲描绘了岭南的田园生活,如插秧、放牛、捕鱼、摘槟榔等农家场景,充满生活气息。

2.《窗前明月光》1.原文: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解析:这首儿歌改编自李白的《静夜思》,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到经典古诗,同时在旋律的配合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句的含义,感受月光下的思乡之情。

3.《月牙船》1.原文:棕榈树在沙滩上静静聆听,月芽儿像小船停泊在海面,我们在大海边拉起小提琴,琴声悠悠编织美丽的梦。

琴声像缆绳牵来月芽船,我们和台湾小朋友划进日月潭,琴声像缆绳牵来月芽船,虽没有钓到水晶宫里的珍宝,却载满月光一船歌声一船。

棕榈树在沙滩上静静聆听,月芽儿像小船停泊在海面,我们在大海边拉起小提琴,琴声悠悠编织美丽的梦。

琴声像缆绳牵来月芽船,我们和台湾小朋友划进鼓浪湾,琴声像缆绳牵来月芽船,虽没有采到海龙王送的彩贝,却载满星光一船笑声一船,却载满星光一船笑声一船。

2.解析:歌曲将月牙儿比喻成小船,通过孩子们在海边拉小提琴的场景,展现出一幅充满童趣和幻想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和台湾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美好愿望,以及月光下的欢乐氛围。

4.《月光下的童话》1.原文:月光下,星星闪,童话世界真奇妙。

小兔子,蹦蹦跳,跟着月光把舞跳。

小青蛙,呱呱叫,荷叶上面把歌唱。

月光下的童话真美好,宝宝听了哈哈笑。

2.解析:这首儿歌营造了一个月光下的童话场景,将小兔子、小青蛙等动物在月光下的活动生动地描绘出来,充满了想象力和趣味性,能够让孩子们在欣赏儿歌的过程中感受到月光带来的美好和神秘。

庆阳民谣--日常生活

庆阳民谣--日常生活

一.青衫年少——童谣1 小燕子飞飞五阿哥追,尔康爱上了夏紫薇。

金锁在家熬咖啡,晴儿晴儿你别急。

等着箫剑来娶你,无耻的皇上爱香妃。

香妃变成了蝴蝶飞,容嬷嬷是只老乌龟。

知画是只小乌龟,看谁是只小乌龟。

2 砸呀砸果果,城门儿(meng)来了个老果果。

称盐呀,倒醋呀,翻个过儿,过年呀。

3 高的高,低的低,骑的骆驼吆的鸡。

桌子安的板凳腿,山羊戴的牛笼嘴。

4 手心手背,狼心狗肺。

最后一遍,看谁倒霉。

5 张XX,李XX,枣木锤锤一对对。

6 花花苔,开大花,沟里上来个老大妈。

大妈大妈你趴下,我给你钩子上画个娃娃。

7 点兵点将,谁是我的好兵好将,谁就跟我上山打老虎。

8 班长班,牛牛尖,骑的毛驴跑得欢。

9 咪咪猫上高窖,扳倒坛,撒了米,妈妈回来打死你。

10 男子汉,大丈夫;女子娃,臭豆腐。

11 你大舅你二舅都是你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走一步退两步权当没走,有位王坐椅子脊背朝后,为的是把肚子放到前头。

12 改改扯扯,舅母门上枣树;你截根,我截梢。

一斧子,两片子,拿回去蒸个花卷子;一斧头,两牙子,拿回去做个花匣子;一斧头,两节子,拿回去做个牛鞭子;一斧头,两咋子,拿回去做个马咋子。

13 拍花花手,卖凉酒,闪闪腰,腰里撇了个黄镰刀。

割荒草,喂黄马,黄马喂得饱饱的,老娘骑上告状起。

告了个撒,搞了个扁担,扁担不会担水,一担一个鸡嘴;鸡嘴不会剜拉拉,玩上拉拉喂妈妈;妈妈不会生娃,一生一个秃头。

14 齐司令,过马城,马城喊,叫谁谁上殿来。

15 我叫阿里巴巴,身高一米八八;看你可怜巴巴,送你一袋锅巴;锅巴不能白给,你得叫我爸爸;可是你是哑巴,那就给你签个名吧。

16 蛋蛋娃,爱叫爸,爸给娃买个糖瓜瓜;越吃越甜俩,爸呀没钱俩。

17 点一点,点上天,黄河两头弯;东扭扭,西扭扭,八字张大嘴。

言字往里钻,心字底,月字旁。

中间做个马大王,推个车车逛咸阳。

18 天爷下面,驴秋端站;天爷下愣子,驴秋光顶子;天爷下豆豆,驴秋走路路。

19 宝,宝,满院跑,拾了个干鸡爪,大锅炒,后锅煎。

南宁童谣(白话版)

南宁童谣(白话版)

南宁童谣(白话版)1、二叔公,吹火筒,买碌蔗,又生虫,买只饼,又穿窿,买只糍粑呢喉咙,揾个老婆耳又聋。

2、凼凼转,菊花园,阿嫲孭我去睇龙船,龙船毋好睇,返嚟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钱,金腰带,银腰带,请你公公婆婆出嚟拜,拜得多畀嘀我,拜得少,留畀你两公婆。

3、波波车,嫁姑爷,几时嫁?琴晚夜,嫁边个?嫁麻蹩。

麻蹩多作怪,害死全世界。

4、河边有只羊,河边有只象,河边有只马骝精生得鬼咁样,蒸冬糕,蒸冬糕,蒸出发菜糕。

5、落雨咪咪,水浸田基,田基有戏唱,阿婆落蚊帐,蚊帐有木虱,嗫着阿婆只大屎窟。

6、咸鱼头。

咸鱼尾,边个大吃就系你,摞条绳仔绑住你,再摞蠧牛屎屯死你。

7、老豆当三叔,三叔当木碌。

牛耕田,马食谷,老豆揾钱仔享福。

8、月光光,月白白,老鼠偷萝卜,盲佬装见,哑巴喊捉贼。

9、独吃独生疮,打死冇人帮。

10、肥婆肥冬瓜,生仔生轮打,一打十二只,只只都有尾巴,阿婆番嚟笑哈哈,阿公番嚟丢那妈。

11、点虫虫,虫虫飞,飞过隔离寻婆嘀,婆嘀有只蛋,摞比仔仔送饭饭。

12、行……行,行到街边执只橙,橙好食,路好行。

13、麻雀仔,尾弯弯,做人新抱实艰难,早早起身都话晏,又挨家婆打一餐,打断三条苏木棍,打开罗裙血淋淋。

14、工人叔叔打米育,农民伯伯打赤肋。

15、屙屎毋出赖地硬,屙尿毋出赖风大。

16、大眼妹,真系衰,屙屎屙尿挨蚊锥17、禽罗大屎窟,吃得毋做得。

18、老嘿壳,卖豆角,一日卖得三四角。

19、风湿痛,腰骨又痛,耐耐又痛嘀嘀,耐耐又痛嘀嘀。

20、头尖额窄,周身贱格,毋系扛棺材就系执垃圾。

21、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讲故事,讲咩故事呢?讲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22、蚂蚁多多,蚂蚁惰惰,出来扛猪仔哦。

23、老嘿壳,卖豆角,屙尿嘟嘟淋豆角。

24、光头爷爷坐火车,行到半路屙督K。

25、切列婆,卖菠萝,卖畀地主做老婆,地主毋要佢,一脚把佢兜落河。

26、麻蹩爱食介菜粥,猪乸爱食麻蹩肉。

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

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

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一、议论文开头、结尾的重要性高考议论文要求考生在关键处多制造些亮点,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精心设计开头、结尾是作文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道“工序”。

一个亮丽的开头、一个响亮有力的结尾,就会使文章光彩夺目,让人见之倾心,顿生好感。

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一般说来,考场作文要简洁、明快、新颖、别致,切忌长篇大论。

好的开头应具备两个特点——短小、漂亮。

短小,便于让读者了解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中心;漂亮,才能吸引读者。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爆竹之起爆,何等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

爆竹是吸引人的,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的文章开头,也应如此。

亮丽的开头固然能使人眼前一亮,引发一睹为快的念想;精彩的结尾亦能让人难以掩卷,拍案叫绝。

好的结尾或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或戛然而止,干净利索;或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二、好的开头的标准和结尾的基本要求优秀的高考作文,它们的开头大都具有短、雅、快的特点:快速入题,开篇切题,文字简约,新颖别致,文采斐然。

由此看来,好的考场作文开头一般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快速引出主题;二是要语言凝练,短小精悍,力争控制在50字左右;三是要有文采,有意蕴。

好的开头的标准:第一,要明。

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

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第三,要简。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

有的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好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

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高度概括;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太多地引述原材料。

议论文结尾的基本要求:①点明中心。

②首尾呼应。

③富有意蕴,即有丰富的内涵,言有尽而意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关粤语童谣
摘要:西关粤语童谣是广州西关人民通过儿童之口代代相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广州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西关粤语童谣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含。

本文通过对西关粤语童谣的文化资料整理以及童谣中的审美文化分析,以求达到展现西关粤语童谣的魅力、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关粤语童谣的效果。

关键词:西关粤语童谣审美保护传承
西关粤语童谣是广州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岭南骑楼、老火靓汤、清热凉茶、西关小姐、早茶市肆一同构筑起灿烂多彩的广府文化。

西关粤语童谣以其质朴、直白的语言记载了广州地区近百年以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广府人民的精神气质,其文化渊源和文化价值是值得被现代人铭记和传承的。

一、西关粤语童谣之概况
西关是广州的旧城,即指现在的荔湾,因明清时低处西门外而得名,罗元焕的《粤台征雅录》有这样的记述:“羊城西郊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

”在明清时期,西关是广州城的商业文化中心,旧时有段诗这样描述西关:“出门见摆满街头,有人叫卖四巷走,求神拜佛与占卦,五花八门无不有。

”并且,明清时著名的对外贸易商行“十三行”就设在西关,可见西关经济商业之繁盛。

正因西关活跃的商业气氛,繁华的经济生活,并且随着民族的交流和发展,西关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情,产生发展了许多地道的广府文化,如早茶、西关大屋等,而童谣也是其中具有特色和显著的一种民间文化文学,保存这原汁原味的广州习俗。

童谣是儿童,也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是一种由听觉感知的艺术,是活在儿童口头上的文学。

《左传·僖公五年·正义》中这样定义“谣”,“徒歌谓之谣”,“言无乐而空歌,其声逍遥然也。

”即指一种说唱为主的表达形式,与现代所说的“儿歌”有着显著的不同。

凭借着儿童之口得以传承的童谣与其他种类的民间文学形式相比,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活泼、生动以及朗朗上口的特点,但同时也不免限制了其传播对象的广泛性,导致童谣“边缘化”。

以粤语,即广州话,为载体传唱的粤语童谣极具地方色彩和意味,除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民外,几乎鲜有人知道和了解过传统的西关粤语童谣。

由于外来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当地人们的忽视,并且至今为止,关于西关粤语童谣的相关论著是少之又少,面对这一状况,西关粤语童谣继续传承和发展令人担忧。

二、以“儿戏类”为例分析西关粤语童谣及其审美价值
西关粤语童谣融合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表现内容也各各不一。

粤语童谣主要的表现类型有儿戏类、日常生活类、婚嫁类、教育类、娱乐类、节日类等多种类型。

接下来,笔者就从“儿戏类”中挑选几首童谣代表为例,具体分析粤语童谣和其中蕴含着的审美文化内涵。

(一)《拍大骳(拍大腿)》:
拍大骳,唱山歌,人人话我无老婆,
嘀起心肝(下定决心的意思)娶返个,
有钱娶个娇娇女,无钱娶个豆皮婆(豆皮婆:指满脸麻子的女人),
豆皮婆,食饭食得多,
屙(屙:拉)屎屙两箩,
屙尿冲大海,屙屁打铜锣。

在旧日的西关,家中老人常常会对着小孙子唱这首“拍大骳”儿歌,逗得小孙
子咧嘴直笑,而老人也会被这通俗直露的歌词引得哈哈大笑。

相传,这首童谣有个美丽的传说。

泮塘乡有一个老农,终年耕地劳作,无奈家底单薄,年过半百了,仍没有钱娶妻成家。

一天,老农在孤单中耐不住凄清寂寞,于是独自唱道:“拍大髀,唱山歌,人人话我无老婆,有钱娶个娇娇女,无钱娶个豆皮婆!”正是这老人歌声中包含了自己多年的凄苦和心酸,竟然惊动了天上的莲荷仙子。

她见老汉十分凄苦,便从天宫溜出来到人间,变成了一个豆皮婆来到老汉的身边。

老汉心地善良,留下了看起来孤苦伶仃的的豆皮婆。

一天吃过晚饭,豆皮婆说,如果老汉不嫌弃她的丑陋,她愿意与老汉结为夫妻。

后来,老汉和豆皮婆便结为夫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生活。

两人唱起歌来,老汉唱了前半段,豆皮婆便接上唱道:“豆皮婆,食饭食得多,屙(屙:拉)屎屙两箩,屙尿冲大海,屙屁打铜锣。

”豆皮婆这种夸张的自我解嘲,常常引得人们哈哈大笑。

后来,这首关于豆皮婆的童谣也流传了下来。

虽然这首童谣的词,如“屙(屙:拉),屙尿,屙屁”等十分庸俗、不雅,甚至引起众人的不解和非议,但是这首童谣中,却隐含着西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希冀,并且有着“育人”的功用。

这首童谣交给儿童的正是一种去伪存真的“善”,以一种幽默自嘲的形式来面对生活困境的生活态度。

与正面的传统生硬的道德教化不同,这首童谣以诙谐幽默的谈吐风格教给儿童生活的态度,大胆张扬的教育模式为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美丑并存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