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它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同时起着作用,所以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看待各个影响因素,要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不同制宜,把各个因素统一起来分析。

同时,又要抓住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教材结合活动设计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这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思想:本节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新课标要求,借助自己制作的课件营造一个双向、即时反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且联系本地实际,讨论工业企业的布局因素及区位的选择,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导向类型;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3. 分析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难点:1.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2.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教学准备:收集本节课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教师小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交通运输、劳动力、机械和政策等。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4.1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4.1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课程标准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过程的概念和主要的区位因素。

2.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掌握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4.工业的区位类型导向类型工业特点工业布局原则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接近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消耗能量大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1.科学技术因素(1)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2)典例①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②中国: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2.环境因素(1)环境敏感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字母污染类型区位选择A 污染空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B 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C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1)原因: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投资办厂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变化。

(2)表现⎩⎨⎧20世纪80年代前:内地大型工业基地建设,西部纺织工业中心建设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力度加大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思考』1.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和减弱的因素分别有哪些?提示 影响增强的因素有:科技、市场、劳动力素质、信息、网络的通达性等;影响减弱的因素有:劳动力数量、原料、动力等。

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

二、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 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
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 社会因素: 政策、情感、信息网络的通达性 环境因素: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三、工业的区位选择
现实区位优势
主导区位因素
最为明显优势的地方 (主导的区位因素)
原料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动力导向型 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
7.下列工业与主导因素连线正确的是 A
() (①原料产地 ②燃料产地 ③交通运输 ④消费市场)
A.制糖工业--① B.印刷工业--② C.电子工业--③ D.石油化工--②
8、 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 长度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
C 图相符的是( )
A.电子装配工业 B.甜菜制糖工业 C.甘蔗制糖工业 D.甜菜制糖工业
工业生产特点:
工资在总成本中占得比重较高 工业布局原则:
布局在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典型工业: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包带、制伞、 制鞋、玩具厂
5.技术导向型工业
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精密仪器
(4)便捷交通
高临 速近 公旧 路金 贯山 穿航 全空 境港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 )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
工业
生产成本(单位:%)
部门 原材料 劳动 技术 动 其 产品
运费 力 研发 力 他 运费
A
35
20
10
10
1 5
10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高中阶段学习工业问题,主要是以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为基础,学会运用正确的地理思维来思考工业问题,为学习和分析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侧重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别是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课本用了两个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来分析。

并且通过活动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

意在培养学生从材料和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对于教材中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哪些因素和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引入了教材之外的鞍钢和宝钢对劳动力的要求,以完善教材的不足。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特点。

3. 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投资理财的活动,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通过设置两个小组合作的场景,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掌握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学会从材料和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视频引入场景,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通过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 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二)教学难点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及分析】(一)教法:情景教学法、学案导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诱导互动法。

(二)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通过课前的预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结合本地的一些案例,引导学生有效的讨论,积极发表个人看法。

必修二 第四章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必修二  第四章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2).环境因素 a.环境敏感企业: 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 b.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污染类型
布局原则 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 大气污染 向的下风向 _______地带或垂直盛 郊外 及最小风 型企业 行风向的_______ 上风向 频的________ 水源污染 污水排放口远离 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型企业
5.读下面四幅图,计划在图中①、 ②、③、④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 自来水厂和普通服装厂,工厂排序与图 相符的是( )
【解析】 钢铁厂布局在①处,既接 近原料地,又位于市区主导风向的下风 向地带;自来水厂应布局在流经城市河 流的上游;服装厂对环境无污染,靠近 城区布局又可利用其丰富的劳动力;化 工厂对水和大气都有严重污染,宜布局 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和主导风向的下 风向地带。
〖当堂训练〗
1.下列工业部门与主导区位因素的 连线中,正确的是( ) A.普通服装制造——劳动力 B.收音机装配——技术力量 C. 水果罐头加工——消费市场 D.家具制造工业——原料产地
2、工业区位受到原料产地的制约越 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求下降 解析:第4题,现代工业布局中,由于运 输条件和生产工艺改进,原料对工业区 位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市场对工业区位 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四章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影响工业的主要 区位因素及工业布局类型; 2.掌握污染严重的区位选 择。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58--61的内容,6分钟后回 答下列各题,看哪位同学答得又快又准。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3章1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3章1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3章1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论第一节区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区位论的产生与发展区位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分工加深的产物。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原始社会至封建社会),生产地也是消费者的居住地,生产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以手工业为主),这个时期没有探讨区位论的需要和可能。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从家庭手工业向大工厂发展,企业间竞争激烈,因此工厂企业最佳区位选择就成为竞争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于是区位论就顺应社会需要而产生了。

(一)早期区位思想的产生早在18世纪,区位论思想就在一些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出现并广泛传播。

如法国的康提伦(R. Cantillon)于1775年在他的著作《关于商业本质的一般论述》中提出城市谷价决定农民的土地用途,指出城市谷价运费的多少与距离城市的远近,都影响农业各部门的区位。

他还以同样的观点论述了工业、矿业和林业的区位。

这是后来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发展的先驱。

(二)静态区位论的研究19世纪-20世纪40年代为静态区位论研究阶段,是典型的静态模式时期,多以一两个因素进行孤立的分析。

在这一时期,一般经济理论研究以英国为主,以抽象距离因素研究区位论以德国为主。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已逐渐走向帝国主义阶段,一方面垄断集团之间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垄断集团内部也在追求个别企业的“合理性”,这就大大推动了区位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从工业和农业两个侧面探讨经济布局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1. 农业区位论的研究在农业区位论研究方面,最早是苗勒(A. Muller)在1812年专门探讨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农业形态的分布。

杜能(J. H. von Thunen,1783—1850)在1826年发表《孤立国》一书,成为农业区位论的代表。

该书对农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核心思想是:不同农产品由于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各有其相对的优势区位。

其理由是:农业发展是由市场谷价决定的,如产地与市场距离加大,运费就增加,农产品中谷物的原价必须减少,所以远离市场的农场,以粗放经营方式才可以获利。

工业区位因素教案

工业区位因素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址的影响。

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的知识做好铺垫,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内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二、学情分析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生对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学生较易理解与掌握,但因涉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和较多的地理背景知识,学习起来难度也较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并掌握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和读图分析的能力;2.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五大导向型工业难点:工业主导因素的判断及其合理布局五、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六、教学过程置水果罐头厂、啤酒厂、炼铝厂、大型服装厂、精密仪器厂际相结合,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以至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七、板书设计。

高三一轮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高三一轮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A、④→①→② B、②→④→③
C、④→③→①
科技
D、④→②→③
80%


4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0%
劳动力 80%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 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 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3中,为O点到原料M1、M2 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下题:
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 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 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
读影响工业布局主要区位因素示意图,若该工 业部门为炼铝厂,应选下列哪点?
(4 点) 100 0
市场
80 60
3 1
20 40 原料%
% 40
60
动力 原料
20
2 4
市场
80
0
100
100 80 60 40 20 0
动力%
1
2
9% 20%
20% 50%
71% 30%
4:动力 51% 原料 34%
3:动力 9%;原料 5%;市场 86% 市场 15%
技术导向型:
二、工业的投入与产出
投入
产出
工业产品是工业的主要产出要素。
三、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假若你是一位投资者,让你选一个厂址,你要考虑哪些因素?
原料 充足
动力

劳动力 质优价廉充足
想 区
交通运输 便捷

市场 广阔
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 获得最高利润
目的:低投入、高产出 有没有完全符合你要求的地方?
(1)合理。国为该工业区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 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 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势发展地区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半导体 公司
导弹与航 天公司
英特尔 公司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技 术 导 向 型 工 业
文 高等院校 E 高科技企业
工业指 向类型 原料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主导 因素 原料产地
市场 动力
工业生产特点
举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原料 成本较高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什么是工业?
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 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煤炭开采业、石油开采业
对生 象产
采掘工业 加工工业
采煤工业 水电工业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产 重工业 生产资料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性 轻工业 生活资料 食品工业

服装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 机、精密仪表
从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和技术等因素考 虑,选出影响下列工业部门的区位主导因素 (在表中用“∨”表示)
金矿采掘
面包厂
计算机 制造厂
电子装配厂 有色金属冶 炼厂
原料

动力
劳动力
市场
技术
∨ ∨ ∨ ∨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1.石油加工厂应布局在( )
A.劳动力充足的地区 B.D技术发达地区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分析工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请回答:在发展钢 铁工业时,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需要铁矿石------------原 料 需要煤炭、电力------动 力 需要工人、人才------劳 动 力 需要有用户------------市 场 需要运输---------------运输条件 需要厂房用地和水---自然条件 需要炼钢技术---------科技条件
市场导向型工业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
3.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通电
2Al2O3
4Al+3O2
一个年产10万 吨精铝的炼铝 厂,就需要有 20万~40万 千瓦的发电厂 相配合。
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 厂、水果罐头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 啤酒厂、家具厂、印
运输或运输产品成 刷厂、面包厂、石油
本较高
冶炼厂、玻璃厂等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炼铝厂、冶金工业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 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术
技术要求高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A.水产品加工厂
B.印刷厂
C.卫星制造
D.微电子工业
6.读下图回答,如果炼1吨钢需要2吨铁矿石
和1吨煤,图中布局模式最合理的是(图中■
代表煤矿区,▲为铁矿区,●为消费市场)
( B)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读四种工业布局模式图,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A
A.①——啤酒厂 B.②——服装厂
C.③——电子厂 D.④——精密仪表厂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读下面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
工业区位模式图,判断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D )
A.①是炼铝厂,②是制糖厂,③是电子装配厂,④啤酒厂 B.①是啤酒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炼铝厂 C.①是制糖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制糖厂,④是啤酒厂 D.①是啤酒厂,②是炼铝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电子装配厂
C.石油产地
D.市场
2.甘A.蔗原制料糖产厂地应布局在B(.能源A基)地
C.市场
D.科技园附近
3.炼铝厂应尽量建在( A )
A.大水电站附近
B.消费市场
C.海港附近
D.技术发达区
4.属于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有( B )
A.飞机厂 B.服装厂
C.家具厂 D.炼铝厂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5.市场指向型的工业有( B )
ks5u精品课件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什么是工业生产?

轻工业

(产品用于生活)


产出

什么?
重工业
(产品用于生产)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生产是指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 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力)和机械设备,
将原材料制成产品。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探究:分析工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请回答:在 发展钢铁工业时,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
力的工业,如普通服装、 电子装配、制伞、制鞋、 皮革厂等工业。
优势发展地区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 工业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
5.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如集成电路、卫星、飞 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
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1)生物制药 (2)食品罐头厂 (3)电脑装配厂 (4) 玻璃厂
B (1)彩印厂 (2)造船厂 (3) 纺织厂 (4)皮革厂
C (1)水泥厂 (2) 造纸厂 (3) 家具厂 (4)烤烟厂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家, 有一百万,要投资一家工厂, 在厂址选择的时候,要考虑 哪些因素呢?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决策者选择工厂区位
考虑的5个主要因素
达到2个目的 理想3区位条件 现实区位选择
原 市劳 动交 通
动 运
料 场力 力输


原劳 市
料动 场


和力 前


动 力
质 优

充价 广
D (1)啤酒厂 (2)炼铝厂
(3)缫丝厂 (4) 榨糖厂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下图是“某种工业受布局因素影响程度的示意 图”,图中数字代表水产品加工工业的是(D )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第一或节工者业区位运选择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
2.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 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如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 油加工厂、食品厂、玻璃厂、 汽车制造厂、造船厂等
优势发展地区 第一节工业接区位近选择 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者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足廉 阔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具 有 明 件显 优 势 条
五种不同导向型工业
1.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 高的工业,如甜菜或甘 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 厂、水果罐头厂等
优势发展地区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第一节工业区位选择
制糖业1吨糖需要甘蔗量约为7.5吨 ; 甜菜制糖业生产1吨糖需要8吨甜菜。 原料导向型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