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医学研究汇报-胰腺癌的分子分型
胰腺癌的分类

胰腺癌的分类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胰腺组织的恶性细胞。
根据临床和病理特征,胰腺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本文将对胰腺癌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1. 腺癌(adenocarcinoma)腺癌是最常见的胰腺癌类型,占据了胰腺癌的大部分比例。
它起源于胰腺的导管上皮细胞,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腺癌细胞在组织学上呈现腺样结构,常见的亚型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和黏液性腺癌等。
2. 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胰腺内分泌细胞,也称为胰岛细胞瘤。
这种类型的胰腺癌相对较少见,但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内分泌肿瘤可以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种类型。
功能性肿瘤会产生激素,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而非功能性肿瘤则不会产生明显的临床表现。
3. 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黏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胰腺癌类型,主要发生在女性患者中。
它起源于胰腺的黏液性囊腺瘤,通常具有较大的囊肿。
黏液性囊腺瘤具有潜在的恶性转变能力,因此在发现时通常需要手术切除。
4. 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浆液性囊腺瘤是另一种较为罕见的胰腺癌类型,多发生在中年女性。
它起源于胰腺的浆液性囊腺瘤,常常呈现为多囊性病变。
与黏液性囊腺瘤不同的是,浆液性囊腺瘤的恶性转变相对较低,因此一般不需要主动治疗。
5. 囊性黏液性肿瘤(cystic mucinous tumors)囊性黏液性肿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胰腺癌类型,主要发生在中年女性。
它起源于胰腺的囊性黏液性肿瘤,通常具有囊性结构和黏液性分泌物。
囊性黏液性肿瘤的恶性转变能力较低,但仍需密切监测。
6. 间质性肿瘤(stromal tumor)间质性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胰腺癌类型,起源于胰腺的间质细胞。
它可以分为平滑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和间质性胰腺肉瘤等多个亚型。
间质性肿瘤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临床分期。
7. 其他类型除了上述常见类型外,胰腺癌还可以包括少见的类型,如乳头状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等。
胰腺肿瘤的最新WHO病理组织学分类

浆 液 性 微 囊 性 腺 瘤
浆 液 性 囊 腺 瘤
胰腺粘液性囊腺瘤
来源:产粘液的上皮和类似卵巢间 质的结缔组织
粘 液 性 囊 腺 瘤
粘 液 性 囊 腺 瘤 伴 中 度 异 型 增 生
癌前病变
胰腺瘤 导管上皮瘤变
胰腺瘤
粘液囊性瘤和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能发 展为侵袭性癌。
导 管 内 乳 头 状 粘 液 性 腺 瘤
导 管 内 乳 头 状 粘 液 性 腺 癌
导 管 内 乳 头 状 粘 液 性 腺 癌
导管腺癌
一般的导管腺癌
来源:胰腺导管上皮,多见, 占全部胰腺肿瘤的85%-90%
组织学分化:高分化 中分化 低分化
分级标准
肿瘤分级 Grade 1
腺体分化程 粘液产
LKB1/STK11
ALK5,TGFβR2
染色体
9p
17p 18q 13q 17p 19p 9q,3p
机制
发生率(%)
纯合子丢失、杂合子丢失 或甲基化
杂合子丢失、点突变
40 50-70
纯合子丢失、杂合子丢失 杂合子丢失、突变
20-35 7
纯合子丢失、杂合子丢失
4
杂合子丢失、突变
5
纯合子丢失
4
DNA修复错配
神 经 内 分 泌 癌
胰 岛 类 癌
The end
Thank You!
粘液性非囊性癌
粘 液 性 囊 腺 癌
腺泡细胞癌
来源:腺泡上皮
特点:好发于成人,可发生淋巴结 转移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很少发 生远处组织器官转移
腺 泡 细 胞 癌
其他类型的腺泡细胞癌:
胰腺癌诊断与分期

胰腺癌影像表现与分期解剖与概述影像表现AJCC分期系统鉴别诊断解剖与概述解剖胰腺位于腹膜后,分头、颈、体、尾胰头被十二指肠所环抱,后方与胆总管、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和门静脉主干紧邻主要有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十二指肠小乳头十二指肠大乳头胰头肠系膜上动脉胰管胰体胰尾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胰腺周围正常血管解剖(动静脉期VR)肠系膜上动脉(SMA) 腹腔干(CA) 门静脉(PV)胃十二指肠动脉(GDA)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PDA)胰十二指肠上动脉(SPDA)概述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75-90%,预后差发病年龄以40-70岁为高峰,男女比约2-5:1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腰背部痛、消化不良或腹泻等,当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无痛性黄疸时多属中晚期胰头癌患者多有无痛性黄疸;胰体尾癌多为背痛明显危险因素:长期吸烟、高脂饮食、BMI 超标、过量饮酒、伴发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等;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实验室检查:CA199 是目前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志物,>34U/ml为阳性指标;约10%的胰腺癌患者Lewis 抗原阴性,CA199 不升高,此时需结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如CA125和(或)CEA等协助诊断构成胰腺组织最基本单位为胰腺导管细胞(10-20%)、腺泡细胞、胰岛以及间质因此,胰腺癌主要分类为导管腺癌(80%-90%)、腺泡细胞癌、胰岛细胞癌 肿瘤大体表现为白色、质硬、边缘浸润的实性肿块;镜下显示导管腺癌由立方细胞和柱状细胞的管状或腺体构成,典型表现为细胞嵌入纤维间质内,形成大体的硬癌表现,大多浸润神经周围;肿瘤的血管床较胰腺实质明显减少根据WHO标准,分为高、中和低分化型病理表现影像表现影像学技术诊断胰腺癌的基本原则:完整(显示整个胰腺)精细(层厚1-3mm的薄层扫描)动态(动脉增强、定期随访)立体(多轴面重建,必要时血管成像,全面了解毗邻关系)胰腺局部增大并肿块形成◆肿块CT平扫呈等密度;MR:T1为低/稍低,T2为略高或混杂信号;如肿瘤较大,其内可发生液化坏死出现低密度区,增强相对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呈稍低密度/信号(相对乏血供)◆胰头癌常出现胰头肿大而胰体尾部萎缩◆胰头钩突部癌表现为正常胰头钩突部的三角形形态消失,将肠系膜上动静脉向内上方推移◆胰体尾部癌往往体积较大,内常可见低密度坏死区胰管、胆总管扩张胰管阻塞、肿瘤远端的主胰管扩张,甚至形成潴留囊肿。
胰腺癌 组织学分级 g1

胰腺癌组织学分级 g1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组织学分级可分为G1级别。
G1级别的胰腺癌通常生长缓慢,具有相对较低的恶性程度,但仍需及时治疗。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G1级别的胰腺癌进行详细讨论。
一、胰腺癌概述1.介绍胰腺癌的基本情况2.胰腺癌发病原因3.胰腺癌的分类二、G1级别胰腺癌的特点4. G1级别胰腺癌的特征5. G1级别胰腺癌的生长速度6. G1级别胰腺癌的预后三、G1级别胰腺癌的诊断7. G1级别胰腺癌的临床症状8. G1级别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9. G1级别胰腺癌的诊断方法四、G1级别胰腺癌的治疗10.手术治疗11.化疗治疗12.放疗治疗13.靶向治疗五、G1级别胰腺癌的预后与复发14. G1级别胰腺癌的生存率15. G1级别胰腺癌的复发率16.复发后的治疗方法六、G1级别胰腺癌的预防17.饮食与胰腺癌的关系18.生活习惯与胰腺癌的关系19.定期体检的重要性七、G1级别胰腺癌的研究进展20.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21.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22.个体化治疗的前景八、G1级别胰腺癌的临床试验23.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24.临床试验的目的与意义25.参与临床试验的重要性九、G1级别胰腺癌的并发症26.胰腺癌合并腹水27.胰腺癌合并消化道出血28.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十、G1级别胰腺癌的康复护理29.术后护理30.化疗期间的护理31.康复期间的护理十一、G1级别胰腺癌患者的心理调适32.切除手术前的焦虑与恐惧33.手术后的康复心态34.家庭支持与心理调适十二、G1级别胰腺癌患者的营养建议35.膳食调理36.营养补充37.注意事项十三、G1级别胰腺癌的社会支持38.社会资源的整合39.专业社工的介入40.社会福利的保障十四、G1级别胰腺癌的家庭照护41.家庭照护的重要性42.家庭照护的方法43.家庭照护的团队建设十五、G1级别胰腺癌的预后因素44.与预后相关的因素45.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46.提高预后的途径十六、结语47.对G1级别胰腺癌的展望综上所述,G1级别胰腺癌虽然相对较低恶性,但仍然需要及时治疗和综合护理。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 引言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胰腺癌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死亡原因。
传统的临床病理学已为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我们对胰腺癌的病理分型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对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根据病理学特征,胰腺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IPMN)IPMN是一种胰腺原发性癌前病变,主要表现为胰腺导管的扩张和黏液性分泌物的堆积。
IPMN可以进展为癌症,因此对于有IPMN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定期随访。
2.2 浸润性导管癌(IDC)IDC是最常见的胰腺癌类型,占所有胰腺癌的70-80%。
IDC的特征是癌细胞浸润到胰腺导管和周围组织中,而且常见转移至淋巴结、肝脏和其他远处器官。
2.3 浸润性小管状腺癌(ITAC)ITAC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胰腺癌类型,占所有胰腺癌的约5-10%。
ITAC的特征是癌细胞形成小管状结构,并有明显的浸润性生长。
ITAC的预后相对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2.4 黑色素瘤少数胰腺癌是黑色素瘤的转移病灶,这种类型的胰腺癌很罕见,但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胰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3. 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研究进展:3.1 KRAS 基因突变KRAS基因的突变是胰腺癌中最为常见的遗传变异。
这种突变可以导致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进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因此,针对KRAS基因突变的治疗成为了胰腺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2 CDKN2A 基因突变CDKN2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
然而,CDKN2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周期异常,进而促进癌细胞的不受控制生长。
胰腺癌的临床分期

胰腺癌的临床分期胰腺癌分期标准很多,各有其代表性,亦能反应其特点,关键的问题还是有无淋巴结转移。
当前尚无一个通用的分类法,现将几个较为常用的分类法介绍于下:1.Hermreck的分期法(1974)第Ⅰ期:肿瘤仅限于胰腺内第Ⅱ期:肿瘤仅侵及邻近组织,如十二指肠壁第Ⅲ期:已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第Ⅳ期:已有肝脏和其他远处转移2.Kloppol的TNM分期(1979)T-1-:肿瘤仅局限于胰腺内T-2:肿瘤已延伸超出胰腺T3-:肿瘤已侵犯邻近器官(十二指肠、胃和脾)N0:无淋巴结转移N1-:胰旁区域淋巴结转移N2-:邻近的区域淋巴结转移M0-:无血行转移M1:血行转移3.Adama’s修正的解剖学分期(1983)T1:<2cm,局限在胰腺内T2:2~6cm,局限在胰腺内T3:>6cmT4:侵犯胰外紧邻组织 N0:无淋巴结转移N1:剖腹探查时仅有一区域淋巴结转移N2:已侵犯两个区域淋巴结N3:临床上可以扪得区域淋巴结转移N4:远处区域淋巴结转移4.钱礼胰头癌分类法(1989)Ⅰ期:T1N0M0T1:肿瘤在胰腺内,单发性,一般<2cmN1:无淋巴结转移M0:无血运转移Ⅱ期:T2N1M0T2:癌肿已超出胰腺包膜,一般<5cm,已侵及邻接组织、胆管或十二指肠,或胆管内有多发病灶N1:第一站淋巴结已转移Ⅲ期:T2-3N1-2M0T3:胰癌已侵及胃、脾或腹膜后组织如PV或SMV,一般>5cmN2:第二站淋巴结已转移Ⅳ期:T2-3N1-3M1T4:胰癌已与周围组织固结N3:已有第三站淋巴结转移M1:已有肝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人参皂苷Rh2 治疗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化程度较高而治疗效果较差的腹部肿瘤,其特点是易发生远处转移,对放化疗不敏感,一旦腹膜、肝脏和横结肠等任一部位受到侵犯,都不能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姑息手术的癌患平均生存期仅为六个月。
因此,目前世界临床学上认为,胰腺癌是比“癌中之王”肝癌更凶险的癌症。
虽然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诊断技术及治疗水平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预后仍未发生显著的改善,术后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
胰腺癌病理学

胰腺癌病理学胰腺癌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它起源于胰腺组织中的恶性细胞。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的科学分支,对于了解胰腺癌的发展过程和病理特征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腺癌的病理学特点和相关研究进展。
1. 胰腺的解剖结构胰腺是一个位于腹腔深处的腺体器官,被分为头部、颈部、体部和尾部四个部分。
胰腺主要由外分泌部分和内分泌部分组成,外分泌部分主要负责消化酶的产生,而内分泌部分则负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
2. 胰腺癌的分类和分级胰腺癌主要分为两类:胰腺导管腺癌和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腺导管腺癌占所有胰腺肿瘤的大部分,而胰腺内分泌肿瘤则较为罕见。
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分级可以根据细胞学特点分为乳头状瘤、黏液性囊腺癌、小管状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等,其中黏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
3. 胰腺癌的病理特征胰腺癌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细胞异型性、增殖活跃、组织浸润、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等。
在组织学上,胰腺癌细胞呈现明显的异型性,核质比例增加,核染色质深染,核团浓缩,细胞形态不规则。
此外,肿瘤细胞的增殖活跃也是胰腺癌的重要特征,常伴有核分裂象的出现。
4. 胰腺癌的诊断胰腺癌的病理诊断主要依赖于活体组织检查,包括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标本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等。
在病理学检查中,医生可以观察到组织中癌细胞的存在,并通过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技术鉴定癌细胞的类型和分级。
5. 胰腺癌的预后及治疗胰腺癌的预后较差,主要由于早期胰腺癌很难被发现和诊断,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
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其中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最有效方法。
然而,由于胰腺癌的侵袭性和转移性,手术切除并不能完全根治胰腺癌。
总结:胰腺癌病理学是了解胰腺癌病情和指导治疗的重要领域。
通过胰腺癌的病理学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胰腺癌的病变过程和发展规律,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胰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其预后评估

胰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其预后评估胰腺癌的概述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胰腺组织的恶性细胞。
它可以发生在胰头、胰体和胰尾等部位,并且具有较强的浸润性和早期转移倾向。
由于胰腺癌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大多数患者在发生症状时已经处于晚期,导致预后较差。
在临床上,病理类型和预后评估是指导胰腺癌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
胰腺癌的病理类型胰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腺癌、鳞癌和浆液癌等。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胰腺癌的绝大多数。
1. 腺癌腺癌是由胰腺外分泌细胞发生恶变形成的一种癌症。
在病理上,腺癌通常表现为腺体结构的破坏和体积增大。
根据其细胞分化程度,腺癌又可以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
高分化腺癌细胞形态规整,有明显的腺体结构;低分化腺癌细胞则缺乏腺体结构,呈现高度异型性。
腺癌是胰腺癌中最常见、预后最差的类型之一。
2. 鳞癌鳞癌是胰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它起源于表皮细胞,具有鳞状上皮的特点。
在病理上,鳞癌细胞形态呈鳞状扁平,组织结构紊乱,生长迅速。
相较于腺癌,鳞癌的预后更差,并且较难治疗。
3. 浆液癌浆液癌是一种罕见的胰腺癌类型,它起源于腺体的分泌细胞,细胞分泌物为浆液。
浆液癌细胞形态较为规整,有明显的分泌颗粒。
浆液癌的预后较为乐观,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转移和复发率。
胰腺癌的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情况,评估其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通过对胰腺癌的预后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 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胰腺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等因素进行分期。
根据TNM分期系统,胰腺癌分为I、II、III和IV期,依次表示肿瘤早期、局部晚期、局部晚期伴远处转移和远处转移。
2. 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化程度进行评估的指标。
一般来说,高分化的胰腺癌生长缓慢,相对较容易治疗,预后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Bioscienc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Institute of Cancer Sciences, University of Glasgow
实验样本——456例PCs
Tab. 3: Histosubtypes of 382 APGI group
Subtypes
Squamous Pancreatic progenitor Immunogenic Aberrantly differentiated endocrine exocrine
Journal
Nature 2016
Subtypes of pancreatic ductal Classical adenocarcinoma and their differing Quasimesenchymal responses to therapy Exocrine-like Virtual microdissection identifies distinct tumor- and stroma-specific subtypes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basal-like’ and ‘classical’ tumor subtype ‘normal’ and ‘activated’ stromal subtypes
Gastroenterology 2015
Outline
Tab. 1: Whole genomes redefine the molecular landscape of pancreatic cancer
Title
Genomic analyses identify molecular subtypes of pancreatic cancer
组织学类型 病例数
PDAC 与导管腺癌相关的变型
IPMN 腺泡细胞癌 其他
319 31
27 2 3
Tab. 4: 74 previously published PC exomes
Nature medicine 2011
Nature genetics 2015
Peter Bailey et al. Nature 2016, doi:10.1038/nature16965
Genomic analyses identify molecular subtypes of pancreatic cancer
Richard A Moffitt et al. Nature genetics 2015. doi:10.1038/ng.3398
Outline
Tab. 1: Whole genomes redefine the molecular ladscape of pancreatic cancer
Title
Nature medicine 2011
Nature genetics 2015
Outline
Tab. 2: Identify driver mutations of pancreatic neoplasms
Title Whole genomes redefine the mutational landscape of pancreatic cancer Subtypes Stable Locally rearranged Scattered Unstable Distant metastasis occurs late during the genetic evolu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A Combin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and Clinical Features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of Pancreatic Cysts Nature 2010 Journal Nature 2015
Journal
Nature 2016
Subtypes of pancreatic ductal Classical adenocarcinoma and their differing Quasimesenchymal responses to therapy Exocrine-like Virtual microdissection identifies distinct tumor- and stroma-specific subtypes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basal-like’ and ‘classical’ tumor subtype ‘normal’ and ‘activated’ stromal subtypes
Molecular subtyping of pancreatic carcinoma
Jie Che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 CAMS & PUMC
Background
Fig 1. Approximate frequencies of mu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DAC and IPMN.
Genomic analyses identify molecular subtypes of pancreatic cancer
Subtypes
Squamous Pancreatic progenitor Immunogenic Aberrantly differentiated endocrine exocrine
David P. Ryan et al. NEJM 2014. do8
Background
Fig 2. Schematic depicting the major cell types in primary tumor and liver metastatic sam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