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 贝多芬 课件
第四课 贝多芬 课件(共55张PPT)

【藏着热情的火山】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着无穷的感情,细腻、 超凡、和谐、十全十美。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 意念放在曲子中。
1809年拿破仑攻占维也纳,王子公孙纷纷 逃难,贝多芬经济陷入困境。在战火弥漫的日 子里,他依然留在维也纳,苦心创作,他的 “皇帝”协奏曲就是在隆隆炮声中写出的。
【乐声飞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国革命后欧洲空气为之一新,个人
自由与人权因而确定。贝多芬亦把音乐平民 化了,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入全民化。贝多芬 的成就,功垂百世。
1812年贝多芬在伤兵救济音乐会上首演 “第七号交响曲”与“第八号交响曲”,非 常轰动。
贝多芬从1804年到1814年之间,肉体蒙 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11年的岁月里,他的 创作丰富,历史价值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 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
苦难造就了贝多芬的坚强,爱情的失败 使他更为孤僻与沉郁,他的身世更加带有悲 剧色彩,但是这些苦难都在他强大的意志之 下转化为对音乐的激情与热爱,创作的灵感 与材料,这些都在他同时期的作品里体现出 来。
1803年的《第二交响乐》反映着他年少 气盛的情爱,这显然是他的意志占了强大的 优势,战胜了病痛,战胜了忧伤,战胜了孤 独与寂寞,在作品中不再有忧伤的情绪,全 是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生命的乐章,歌颂了 生命的高尚与希望,欢乐与幸福。
课文讲解
贝多芬的一生—— 苦难与希望的结合,悲剧与坚持的斗争。
学习本文要清楚理解到贝多芬的高尚精神 与面对苦难时的强烈意志。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问题,以此来理解本文作 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贝多芬》课件

《贝多芬》课件目录•贝多芬生平与时代背景•贝多芬作品风格及特点•贝多芬代表作品赏析•贝多芬创作技巧与音乐元素•贝多芬与其他音乐家比较研究•如何欣赏和理解贝多芬音乐01贝多芬生平与时代背景010204贝多芬出生及成长经历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展现音乐天赋,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787年前往维也纳,师从海顿、莫扎特等大师成年后定居维也纳,成为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杰出的作曲家03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方古典音乐处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们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表达,音乐风格多样且富有激情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西方古典音乐史背景被誉为“西方古典音乐之父”,对后世音乐家产生深远影响创作涉及交响曲、室内乐、钢琴独奏等多种体裁,作品数量庞大且质量极高其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技艺性,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02贝多芬作品风格及特点古典主义风格贝多芬早期作品受海顿、莫扎特等古典主义作曲家影响,注重音乐形式的均衡和对称,追求音乐逻辑的严密性。
创新性探索在古典主义风格基础上,贝多芬开始尝试创新,如运用不协和音程、扩大调性范围等,为后来的音乐风格打下基础。
浪漫主义风格贝多芬中期作品逐渐摆脱古典主义的束缚,追求个性化和情感表达,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强烈的对比和冲突贝多芬在中期作品中大量运用对比和冲突手法,如力度对比、音色对比、和声对比等,使音乐更具戏剧性和张力。
深刻内省贝多芬晚期作品风格更加内省和深刻,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复杂性和创新性晚期作品在和声、调性、结构等方面更加复杂和创新,如运用复杂的和声进行、打破传统调性布局等,展现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
03贝多芬代表作品赏析创作背景贝多芬在创作《命运交响曲》时,已逐渐失聪,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对音乐的热爱,创作出这部不朽的杰作。
音乐结构该曲为典型的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充满了戏剧性的对比和冲突。
《贝多芬》 ppt课件

是指巴赫的
《平均律钢琴曲集》)。
力度的对比。爆炸性的重音 、高低音区的对置、切分音 以及强有力的渐强都是贝多 芬钢琴风格的基本特征。他 对主题变奏曲的爱好也很有 特点,在这方面他是一个高 明的建筑师,他运用无穷尽 的思想把最简单的素材建造 成高耸云天的大厦。
如果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清澈
的泉水,贝多芬的音乐就是 熊熊烈火,迸发着炽热的激 情。
出生地: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城市--波 恩
地位: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他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
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 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 手。
他的母亲是一个女佣,一个厨 子的女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 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 好以此作为他的摇钱树。
但贝多芬不具备莫扎特那样的演奏天赋,他 是在父亲的棍棒下学会音乐的,他的父亲常把孩 子拽到钢琴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 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 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 。
贝多芬26岁时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这位 年轻的作曲家为此不祥之兆而感到惴惴不安,一时 间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但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 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 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 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 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 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的乐 观主义的第三“英雄”交响曲。“英雄”交 响曲 标志
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 亲人在他身旁。据说在他临终 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贝多 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 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 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 些不朽的巨作中。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音乐家故事 贝多芬_课件1

母亲 宫廷大厨师的女儿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贫穷家庭。 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在父亲的严格训练下, 贝多芬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但贝多芬常常遭到父亲的 打骂。 贝多芬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 美誉;在5岁时患上中耳炎;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0岁时, 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贝多芬在11岁 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 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时贝 多芬的“音乐仆役”生涯开始了。13岁的贝多芬参加宫廷 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有兴趣深入了解贝多芬的同学可观看 纪录片:
BBC 《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_土豆_高清视频在 线观看 http: ///listplay/NmGnFIwD2q8/T0_ e42rmezg.html
*
五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依然坚持音 乐创作。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
“……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 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 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 伟大的事业……”
*
贝多芬的作品以富有英雄性、戏剧性和思想性而闻名。正 如他自己所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例如 他最著名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动机”描写了 与残酷的命运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的信念。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 26日,享年57岁)
*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 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 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 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和“交响乐之王”。
2019-2020年人教统编《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幻灯片

贝多芬
• 贝多芬,德国作 曲家、钢琴家、 指挥家。维也纳 古典乐派代表人 物之一。他的作 品对音乐发展有 著深远影响,因 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家 族是科隆选侯宫廷,自幼跟从 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 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 台演出。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 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比拟的手法。贝多芬把耳聋 的自己比作“倒落的火山”, “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
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 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 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 弃他的音乐事业,“拼 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 运做斗争的决心。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 恒’为伴”,这里的“永恒”
它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 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整体把握
请将文章分层
• 第一部分(1~5),写女佣介绍贝 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 神状态。
• 第二部分(6~24),写“客人”与贝 多芬见面、交谈。
• 第三部分(25~27),写贝多芬回 忆往事,袒露他的内心世界。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 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
• 《约翰·克里斯朵夫》以集中克里斯 朵夫的生活遭际和人生追求为基本 内容,贯穿在小说中的是克里斯朵 夫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 不懈追求。
• 克里斯朵夫的经历和性格与贝多芬 相似,罗曼·罗兰完成于此前的《贝 多芬传》是最著名的贝多芬传记, 《约翰·克里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贝 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
• 贝多芬的形象: •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
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 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写作手法
1.朗读课文第6、7、8段,讨论 肖像描写的好处
2024版《贝多芬》ppt课件

2024/1/28
1
目录
• 贝多芬生平与时代背景 • 贝多芬音乐作品风格特点 • 贝多芬音乐创作技巧与特色 • 贝多芬与其他音乐家比较研究
2024/1/28
2
目录
• 贝多芬音乐在当下社会意义和价值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2024/1/28
3
01
贝多芬生平与时代背景
2024/1/28
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
03
创新精神
海顿和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的创新精神,鼓励了贝多芬勇于突破传统束
缚,探索新的音乐表现手法。
17
同时代音乐家如舒伯特、门德尔松等比较
2024/1/28
音乐风格差异
舒伯特的音乐风格以抒情优美见长,而门德尔松则更注重音乐的优雅和精致。相比之下,贝多芬的音乐风格 更为粗犷、激情四溢,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8
早期作品风格及代表作品介绍
01
早期作品风格
02
代表作品
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受海顿、莫扎特等古典主义作曲家的影响,风格清 新、明快,具有古典主义的均衡和优雅。
2024/1/28
《月光奏鸣曲》、《悲怆奏鸣曲》等。这些作品展示了贝多芬独特的 音乐才华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 继承和发扬。
创作领域不同
舒伯特在艺术歌曲和室内乐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而门德尔松则在交响曲和协奏曲方面有所建树。贝多芬则 在各个音乐领域都表现出色,尤其是交响曲和钢琴奏鸣曲。
对后世影响
舒伯特和门德尔松的音乐作品在当时颇受欢迎,但对后世的影响相对较小。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 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音乐史上的巨匠”。
《贝多芬介绍》ppt课件

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贝多芬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 ,他不断挑战自己的创作极限,力求 在每一部作品中都达到完美的表现。
他对于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超越了个人 的生活和经历,他的音乐作品传达了 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追求,具有深 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真诚善良的人格魅力
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他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与朋友们保持着 深厚的友谊。
承上启下的作用
贝多芬在音乐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既继承了古典音乐的传统,又开 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的音乐作品被翻译成多种 语言并广为流传,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贝多芬个人品质与性格特点
坚韧不拔的毅力
01
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常常面临 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总是能 够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障碍 ,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要关注社会问 题和人类命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THANK YOU
《贝多芬介绍》ppt课件
目录
• 贝多芬生平概述 • 贝多芬音乐作品风格 • 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 贝多芬个人品质与性格特点 • 贝多芬的影响与传承
01
贝多芬生平概述
出生地及家庭背景
1770年出生于德国 波恩
从小在音乐家庭氛围 中成长,受到父亲严 格的音乐教育
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 ,母亲是宫廷厨师的 女儿
对后世音乐家的启示与借鉴
对音乐创作的启示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具有独特的风 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音 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 他们对音乐创作的思考和探索。
贝多芬PPT课件

你听到的乐曲曲名是什麽?
哪国人? 是哪个时代的音乐家?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 -------贝 多 芬
西方音乐发展的过程
西方音乐始于基督教,其发展经历了 中世纪----文艺复兴-----巴罗克时期----古 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 以后等阶段。各个时期的音乐都有着不 同风格的特点。
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1. 听一听有一个主题比较熟悉, 是 哪一个主题?
了解音乐内容发展的脉络
视唱<<欢乐颂>>主题旋律
1=C 4/4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3 ·2 2 - |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2 ·1 1 - |
贝多芬
音乐巨人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历史的 画卷中独领风骚,他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 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永远存 在,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第九交 响曲>>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
地位,这是他在交响乐领域 中伟大成就的总结。他最集 中地体现了他创作的思想境 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
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 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
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它是欧洲18世纪 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也 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奏鸣曲式的三大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有人譬喻说:呈示部 好象提出矛盾的、可争论的问题;展开部是 进 行讨论、甚至矛盾间相互斗争,再现部则统一认 识,作初步的结论;尾声是总结。奏鸣曲式 的这 种“对比------发展---- 统一”的结构布局,很适 于用来表现复杂的、甚至戏剧性的内容,所以奏 鸣曲式不但是“奏鸣曲” 、“交响曲”“协 奏曲”中不可缺少的 一个乐章,而且管弦乐 “序曲”与 “交响诗”也常采用此曲式写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逝 世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 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 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 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 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 "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 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 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难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体会欢乐 颂所表达的情绪。
资
料
姓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生日:1770年12月16日 星座:射手座 出生地: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城市--波恩 地位: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贝多芬生平介绍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 远的小城—波恩。他出生于夫拉芒家族,一个音乐 世家。他的祖父叫鲁特维克,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 团长,父亲是一个酗酒的男高音歌手。他的母亲是 一个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 出他的音乐天分,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 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把他一人和提琴关在家里, 或整天逼在羽管键琴旁边练习。八岁时他已开始在 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 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波恩时期
贝多芬在波恩时期( 1782 - 1792 )的创作, 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 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 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 名的作品也只有《悲怆》、《月光》钢琴奏鸣曲 和“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 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 1802- 1812 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 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第九交响曲“合唱之欢乐颂”
直到贝多芬的暮年,经历了人生风雨历练之后,贝多芬才真正下苦功开
始创作自己心目中的最高理想。夸张的是,为了保持创作激情和状态,贝多 芬先后搬了四次家。终于在埋头一年半之后,在1823年的年底,这部凝聚着
贝多芬
公认最像贝多芬的画
后十年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 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 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 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 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 《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 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第五交响曲“命运”
《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
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 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 (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 (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 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 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著名音乐作品赏析
贝多芬的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五命 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三、第四、 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月光曲》、《悲怆钢琴 奏鸣曲》、《庄严弥撒曲》,《命运》等等,这些都 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第三交响曲“英雄”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 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 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 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 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 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 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 “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 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 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 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 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 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 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 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 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 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 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英雄年代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聪;他从 1796年26岁时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直到 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 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 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 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 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 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第三“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 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
樟树市阁山学校 马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 了解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 2、技能目标:初步接触简单的合唱,要求保 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3、情感目标:感受作品的气势、性格、及情 绪,表达除人民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愿 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 芬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 到底的伟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