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服饰54 甘肃省与青海省民族服装

合集下载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

1、汉族2、蒙古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

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

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

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苗族姑娘喜戴银饰. 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中国少数民族服装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服装介绍
§少数民族服装配饰特点
§各少数民族传统服装欣赏
少数民族的服饰配件非常丰富,从头、肩颈、 胸、腰到背部、臀部均有相应配件,主要有帽、 披肩、围腰、背牌、胸兜、围裙、绑腿、足服。
一、头服、头饰 二、颈部装饰 三、腰部的装饰物
四、背部装饰
五、手臂装饰
六、足部装饰
七、佩戴物
头服与头饰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习俗、 审美心理和生存状态。各民族间其他部位的服饰装饰可 能有相似之处,但头饰一般不会相同。有的地区以头饰 作为一个民族或某民族支系的称谓,如平头哈尼、尖头 哈尼、红头瑶、大头花腰傣、大头苗等。
高 山 族
哈 尼 族
赫 哲 族
回 族
京 族
毛 南 族
蒙 古 族
畲 族
塔 吉 克 族
土 家 族
佤 族
维 吾 尔 族
乌 兹 别 克 族
锡 伯 族
瑶 族
裕 固 族
苗 族
还 有 … 本 人
谢 谢!
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帽式:彝族的鸡冠帽、白族的凤凰帽
哈尼族银泡帽童帽是母亲将祈求与希望汇集起来的精妙 之作,常饰以银币、银铃、银罗汉,以祈保佑儿童平安
颈部装饰:项圈、项链、围巾、领带、领饰
苗族颈饰
南方少数民族围腰
北方少数民族围腰
北方少数民 族以围腰为 衣饰的相对 较少。概括 简练的纹样, 显示了北方 民族强悍鲜 明的民族性 格。
苗族妇女中的鄂尔多斯人戴的冠帽
藏族妇女以戴“巴珠冠”为最高贵华丽,该冠 用藤条编成支架,缠上红呢条再缀满珠宝金银。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多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保安 族、撒拉族、东乡族,其男子头戴小白帽,称为号 帽或回回帽,其形制是按〈古兰经〉不露头顶的教 条制作的,有的帽子上还绣有文字。

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服饰及分布

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服饰及分布

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服饰及分布文/大千世界1、阿昌族:云南,2.7万,农业、手工业,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采茶2、白族:云南、贵族、四川,159万,农业。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保安族:云南、青海,1.2万,农业、手工业,手工“保安刀”著名。

——羊皮袄、保安刀4、布朗族:云南,8.2万,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布依族:贵族、云南,254万,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朝鲜族:黑龙江、吉林、辽宁,192万,农业,善种水稻闻名——跳板、长鼓舞7、达斡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12万,农业、畜牧业。

——剪纸,打曲棍球8、傣族:云南,102万,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的建筑艺术。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德昂族:云南,1.5万,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

——象脚鼓舞10、侗族:贵州、湖南,251万,农业、林业,鼓楼、风雨亭。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甘肃、宁夏、新疆,37万。

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云南,0.5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良好社会风尚。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内蒙古、黑龙江,0.6万,狩猎、农业。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内蒙古、黑龙江,1.3万,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拉手风琴,烤面包15、鄂温克族:内蒙古、和黑龙江,2.6万,畜牧业。

——驯鹿、爬犁16、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40万,农业、渔猎业。

——竿球,龙舟,编织17、汉族:全国各地,10.4亿,经济、文化发达。

——庙会,舞龙18、哈萨克族:新疆,1万,畜牧业,善刺绣。

——剪羊毛,弹唱,刺绣19、哈尼族:云南,125万,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0、仡佬族:贵州、广西、云南,43万,农业。

——制作糯米团,地戏21、赫哲族:黑龙江省, 0.4万,捕鱼。

——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22、回族:宁夏、甘肃、新疆,散居全国各地,860万。

56个民族服装及解析

56个民族服装及解析

56个民族服装及解析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服装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民族的服装及解析:
1.汉族:汉族的服装是汉服,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具有宽松、飘逸、简洁等特点。

2.苗族:苗族的服装以色彩斑斓、工艺精美著称,其中以苗绣最为独特。

刺绣工艺精湛。

3.彝族:彝族的服装多采用大红大绿的颜色,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

男装多为宽大的长袍。

女装则以左襟大右襟小的款式为主。

4.壮族:壮族的服装以蓝黑色的对襟上衣和齐膝短裤为主,女性还会佩戴银饰和头巾。

5.布依族:布依族的服装多为蓝、黑、白等颜色,男性穿短装。

女性穿长裙和围裙。

6.朝鲜族:朝鲜族的服装以宽松、飘逸、色彩鲜艳为特点,女性喜欢穿短裙和长筒袜。

7.藏族:藏族的服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男性多穿长袍和马褂,女性则穿宽大的裙子和对襟上衣。

8.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服装具有浓厚的西域风格,男性多穿短装和马掛,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9.哈尼族:哈尼族的服装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男性多穿短装和马褂,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10.哈萨克族:哈萨克族的服装以宽大、厚重为主,男性多穿长袍和马
褂,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11.白族:白族的服装以白色为主色调,男性多穿短装和马褂,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以上是一些常见民族的服装及解析,每个民族的服装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反映了中国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

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1、阿昌族阿昌族聚居于云南。

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

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

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2、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

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

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

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3、保安族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

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

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4、布朗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

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

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

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5、布依族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

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

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6、6、朝鲜族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

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

朝鲜族妇女的结婚礼服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

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

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7、达干尔族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

1、汉族2、蒙古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

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

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

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苗族姑娘喜戴银饰. 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中国主要民族服装及解析

中国主要民族服装及解析

中国主要民族服装及解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文化,下面是中国56个民族的一些代表性服装及解析:1. 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群体,其服装以汉服最为著名。

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装,特点是上衣与下裳相连,呈现出一种统一的连体式造型,常常使用丝绸等高贵面料。

2. 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服装叫作“子弟”。

男性的子弟由长袍和裤子组成,以皮质和毛织品为主要面料。

女性的子弟则由上衣、襦裙和裤子组成,也常常使用丰富的刺绣和装饰。

3. 回族:回族的传统服装叫作“锦春袍”,男性穿戴长袍,女性则穿戴上衣、裤子和长袍。

锦春袍通常采用艳丽的颜色和细致的刺绣,展示出华丽和精美的特点。

4. 藏族:藏族的传统服装包括“品门”和“扎尔”,男性穿着品门,女性穿着扎尔。

品门外面是一件宽松的袍子,而扎尔则是由上衣、裤子和长袍组成。

藏族的服装常常使用藏红花布料,并绣有各种图案。

5.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叫作“图尔曼”,男性穿戴长袍和裤子,女性则穿戴上衣、裙子以及盖头等。

图尔曼的面料通常是棉布和丝绸,装饰使用彩色绶带和编织品。

6. 苗族:苗族的传统服装名为“涡阳”,男性着装由上衣、长袍和裤子组成,女性则穿着上衣和襦裙。

涡阳常常使用红、蓝等鲜艳的颜色,同时还绣有花纹和图案。

7. 彝族:彝族的传统服装包括“滇绣”和“拉哇”,男性穿戴滇绣,女性则穿戴拉哇。

滇绣外面是一件披风,拉哇则由上衣、裙子和长袍组成。

滇绣和拉哇都以多彩的颜色和精美的刺绣闻名。

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也各具特色,不一一列举。

这些服装不仅反映了中国56个民族的特点和文化传统,也展现了中国丰富的服饰艺术和手工技艺。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分解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分解

1、汉族2、蒙古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

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

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

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苗族姑娘喜戴银饰. 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土族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 的东部和甘肃部分地区,是 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土族男子,春夏秋三季多穿 小领、斜襟长袍或高领白色 短褂,外套大襟黑色或紫色 坎肩,下着长裤,冬穿皮袄 。妇女身穿高领或翻领斜襟 长衫,两袖用五彩布或彩绸 拼制而成,外套坎肩,下穿 百褶裙。土族妇女梳发辨, 以珊瑚、松石装饰,然后再 戴上织锦毡帽,美观漂亮。 土族妇女的耳环下垂五色珠 ,并在珠上结穗子。
3、东乡族
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东乡 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回族相近,妇女一般 穿藏青色和黑蓝色布衣,外加一件齐膝的布 坎肩;男子穿短衣、肥裤和坎肩,也有穿长 袍的。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头盖分 绿、黑、白三色。
4、撒拉族
撒拉族居住在青海 循化地区。 撒拉 族男子头戴白色或 黑色圆顶帽,上穿 白色衬衫,外套黑 色坎肩,束腰带, 下穿黑色或蓝色长 裤,冬季穿皮袄。 妇女穿颜色鲜艳的 衣服,外套坎肩, 下穿各色长裤,戴 头盖。
甘肃省与青海省民族服装
裕固族服装 保安族服装 东乡族服装 撒拉族服装衣领高、 帽有缨”,是裕 固族服饰的一大 特点
2、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 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 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 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 ,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 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 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 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