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4单元复习知识点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4单元复习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知识点班级姓名第一单元知识点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现代诗,也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第一小节描绘了如画的北海风光,第二小节表现了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抒发了少先队员对祖国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其中“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太阳”指中国共产党,“阳光”指党和人民对少年儿童的关怀,“谁”指党和人民。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文包诗,作者是(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忆:想念。

独:独自。

异乡:他乡。

逢:遇到。

倍: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是:每当遇到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有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驱邪避灾的习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对故乡的一种思念之情。

节日习俗①春节(放爆竹、贴春联)②元宵节(吃汤圆、赏花灯)③清明节(扫墓、踏青)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⑤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描写人们过节的词语:人声鼎沸、高朋满座、喜笑颜开、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借月抒情的诗句: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苏轼《水调歌头》3、《池上》是写儿童的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其中,写事的诗句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借景抒情的诗句是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不解”的“解”描写儿童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练习1读读背背,关于亲朋好友分离的痛苦和彼此殷切思念的词语:远走高飞:走,跑。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词语积累1、怎么样的什么欢唱的小鸟敬爱的老师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金色的草地可爱的草地笔陡的石级淡淡的清香勤劳的孩子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火热的劳动丰富多彩的生活鲜艳的民族服装一本正经的样子有趣的蒲公英白发苍苍的爷爷2、怎么样地干什么好奇地听使劲地吹奋力地爬3、怎么样得什么热得吐舌热得流汗热得直叫冷得发抖痛得打滚4、近义词打扮—装扮鲜艳—艳丽安静—寂静招引—吸引洁白—雪白盛开—开放玩耍—嬉戏使劲—用力笔陡—笔直鼓舞—鼓励居然—竟然汲取——吸取飘动—飘动欢唱—歌唱粗壮—粗大合拢—闭合发颤—颤动耷拉—下垂劳累—疲劳摇晃—摇动绚丽多彩—五彩斑斓引人注目—惹人注意5、反义词安静—热闹古老—年轻古老—现代粗壮—纤细洁白—乌黑合拢—张开笔陡—平坦黎明—黄昏劳累—清闲甜蜜—苦涩6、多音字假jià假期朝zhāo朝阳似sì似乎发fā出发相xiàng照相jiǎ真假 cháo朝向 shì似的 fà白发 xiāng相信晃huàng晃动好hǎo 好事禁jīn情不自禁huǎng明晃晃 hào好客 jìn紫禁城7、“一”字成语:一本正经一臂之力一表人才一步登天一尘不染一锤定音一刀两断一帆风顺一鼓作气一举两得一技之长一见如故表示“好像”的词:似乎仿佛犹如恰似有如宛如如同“一……一……”:一老一少一粗一细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悲一喜一正一歪一长一短一东一西形容香味的词语:芬芳扑鼻香气袭人馨香阵阵芳香四溢表示时间的词语:月落柳梢旭日东升艳阳高照日上三竿夕阳西下ABCC白发苍苍喜气洋洋得意洋洋气喘吁吁小心翼翼怒气冲冲AABC闪闪发光窃窃私语津津乐道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滔滔不绝、翩翩起舞ABAC有始有终古色古香自言自语无边无际半信半疑二、句子1、风景这么美,像一幅画哩!2、花朵这么美,五颜六色的!3、山谷这么深,掉下去就没命了!4、小河这么深,见不到底呢!5、水那么清,像一面镜子呢!6、当危险来临时,我们要沉着冷静。

三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语文复习

三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语文复习

第一单元内容复习一、易错词语划桨环绕词典石径已经杜牧张继叶绍翁夜泊白云生处形态各异坐爱枫林晚对愁眠挑促织篱落葱翠奉献茁壮根深叶茂意味深长夕阳西下二、多音字和易错读音假jiǎ真假假冒假装jià暑假放假节假日似sì相似好似类似shì银镜似的鹅毛似的声音(yīn)石径(jìng)奉(fâng)献三、句子(一)、反问句: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改成陈述句: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二)拟人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三)、比喻句: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四、课文内容: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诗歌,作者乔羽,“红领巾”是指少先队员,“阳光”是指党和人民对少先队员的关怀。

第一小节描写了北海风光,第二小节表达了愉悦心情,第三小节表达了对党和人民的感激之情。

是党和人民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背诵课文2、《学会查“无字词典”》告诉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学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还要从生活中学。

“无字词典”是指生活里的学问,“有字词典”是指《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爸爸是这样解释“骄阳似火”的: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惊涛拍岸”: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3、《山行》写了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石径:石头小路。

斜:曲折。

白云生处:飘浮白云的地方。

坐:因为。

于:比。

红于:比……红。

《枫桥夜泊》通过描写所看到的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和所听到的乌啼、钟声,勾画了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忧愁的心情。

泊:停泊。

对:伴随。

到:传到。

背诵古诗。

4、《做一片美的叶子》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2.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3.通过复习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内容1. 认读生字词从字词、拼音、词义三个层面巩固第一单元的生字词,包括“大,小,月,棵,好,把,草,叶,张,红,黄,树,枝,叶子”等。

2. 词语搭配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词语搭配,增加词汇量,如“大树,小鸟,好心情,把书,黄叶子”等。

3. 阅读理解选择第一单元中的课文进行阅读,并通过提问、答案等方式进行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4. 作文训练通过给学生出示图片或者讲述一段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认读生字词1.给学生分发生字词,让学生在黑板上列出这些字的拼音和词义。

2.点名,随机提问学生读哪个字,或者读出某一个拼音,让学生快速找出对应的字。

3.黑板上列出一些句子,让学生用这些词去填空,巩固词语。

2. 词语搭配1.向学生讲解什么是词语搭配,列举常见的词语搭配。

2.给学生练习,让学生判断词与词之间是否搭配合理,让学生学会自己搭配。

3. 阅读理解1.带领学生跟读或自读课文。

2.出示针对课文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强调课文中的关键字汇。

4. 作文训练1.展示几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练习。

2.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查看每个学生所写的文章,并对文章中的语法、篇章、用词等进行点评和修改。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通过讲解生字词、词语搭配、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堂讲授。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举手回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1.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对其作业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PPT课件、黑板、生字卡片、图片等。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章节复习 第一单元《时、分、秒》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章节复习 第一单元《时、分、秒》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认识时间单位“秒”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为秒针,它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知识点二:体验时间的长短眨一下眼是1秒。

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

知识点三:时、分、秒之间的换算1分=60秒 1时=60分知识点四: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思路一:数格子,看钟面,数分针经过的格子再计算思路二:用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2.计算到达的时刻或出发时刻到达时刻=出发时刻+经过的时间出发时刻=到达时刻-经过的时间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本题2分)(2019·河南商城县·)上午大课间活动从9时30分开始,10时结束。

大课间活动时间是()。

A.半小时B.25分C.40分2.(本题2分)(2021·广东三年级期末)小青每天步行上学,7:00从家出发,7:20到学校,她从家回到学校要步行()。

A.15分钟B.20秒C.20分钟D.20小时3.(本题2分)(2021·广东白云区·三年级期末)小东7:15从家出发,7:35到校,小东从家到学校用了()分钟。

A.35 B.50 C.204.(本题2分)(2021·山东三年级期末)小明9:3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开始的。

A.10:00 B.9:50 C.9:005.(本题2分)(2020·全国六年级竞赛)某人上午8点要上班,可是发现家里的闹钟停在了6点10分,他上足发条但忘了对表就急急忙忙的上班去了,到公司一看还提前了10分钟。

中午12点下班后,回到家一看,闹钟才11点整,假定此人上班、下班在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闹钟停了多少分钟?()。

A.100 B.90 C.80 D.70二、仔细想,认真填(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6.(本题1分)(2021·广东番禺区·三年级期末)填一填。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流程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流程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流程一、复习《大青树下的小学》:1.朗读课文。

2.复习二类字:坝bà(坪坝、院坝、坝子)汉hàn(汉族、好汉、汉字)艳yàn(鲜艳、艳丽、艳阳)扮bàn(打扮、装扮、扮演)扬yáng (飘扬、表扬、飞扬)读dú(读书、朗读、读课文)摔shuāi (摔跤、摔倒、摔跟头)跤 jiāo(摔跤、)凤fèng(凤尾竹、凤凰)洁jié(洁白、整洁、清洁)3.复习一类字:晨chén(早晨、清晨、晨光)绒róng(绒球、绒毛、绒帽)球qiú(绒球、地球、篮球)汉hàn(汉族、好汉、汉字)艳yàn (鲜艳、艳丽、艳阳)服fú(服装、衣服、服从)装zhuāng (服装、装扮、装满)扮bàn(打扮、装扮、扮演)静jìng(安静、平静、宁静)停 tíng (停止、停留、停下)孔kǒng(孔雀、孔子、小孔)雀què(孔雀、麻雀、雀跃)粗cū(粗壮、粗心、粗细)听写易错字:晨、绒、秋、停、雀。

4.主题:本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5.课后习题三:下课了,楼道里真热闹呀!同学们有的踢毽子,有的开火车,有的挤挤推推的。

最有意思的是躲猫猫。

藏的人或是缩着身子藏在长凳子后面,或是跑进了厕所,或是溜进了教室……找的人伸长脖子寻觅,有时候快跑几步把发现的目标拉出来,有时候蹑手蹑脚地绕到背后,伸手抓住同学,大喊一声:“抓到了!”6.会背会写:资料袋本课写到的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维吾尔族、藏族。

二、复习《花的学校》:1.朗读课文。

2.复习二类字:荒huāng(荒野、荒原、荒地)笛 dí(风笛、笛子、竹笛)罚fá(惩罚、罚站、罚款)假jià(放假、寒假、假日)裳shang (衣裳)3.复习一类字落luò(落花、落下、落后)荒huāng (荒原、荒野、荒废)笛dí(风笛、长笛、短笛)舞wǔ(舞蹈、跳舞、起舞)狂kuáng(疯狂、发狂、狂风)罚 fá(罚站、刑罚、罚金)假jiǎ(假设、真假、虚假)互 hù(互相、互助、互利)所suǒ(所以、所有、住所)够gòu(能够、足够、不够)猜cāi(猜一猜、猜测、猜错)扬yáng (发扬、表扬、飘扬)臂bì(手臂、前臂、双臂)听写易错字:荒、舞、罚、臂。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认识- 理解整数s的顺序,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 掌握100以内整数的读写方法。

- 学习比较整数的大小,理解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2. 四则运算-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 学习乘法表,掌握2位数与1位数的乘法。

- 引入除法的初步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 应用题的解答- 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数学运算的应用。

- 学习如何列式解答简单的数学应用题。

二、几何图形的认识1. 平面图形-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理解图形的边、角的概念。

- 学习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空间图形- 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如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

- 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空间图形的特征。

三、量的比较与估计1. 长度的比较与估计- 使用直尺比较线段的长短。

- 学习估计日常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2. 重量的认识- 理解重量的基本概念。

- 使用天平比较物体的重量。

3. 时间的认识- 学习读钟表上的时间。

- 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如小时、分钟。

四、数据处理1. 简单统计- 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学习制作简单的表格和图表。

- 理解数据的分类和汇总。

2. 概率的初步概念- 通过游戏和实验,引入概率的概念。

- 理解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 分析问题- 学习如何分析和理解数学问题。

- 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策略选择- 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 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设置,如添加页眉、页脚、目录、标题样式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同时,您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或课程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放学了,校园十分(),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A.冷静B.清静C.安静2.“服装”中“装”的意思是什么?()A.安放B.假扮;假作C.穿着的衣物3.仔细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各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B.“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快乐、幸福、美丽的学校。

C.课文写了上学路上和学校里孩子们上课的情境。

D.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学校的喜爱、赞美和自豪之情。

4.选择下列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选项()A.湿润(rùn)B.好(hǎo)奇C.飘(piāo)扬D.背诵(Bèi)5.和别人交流假期生活的时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把自己的经历说清楚B.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C.借助图片或实物D.别人说话时,可以打断进行提问二、填空题6.看拼音,写词语。

chuān dài huān chàng hú dié yì běn zhèng jī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uā bàn wán shuǎ jū rán bái fà cāng cā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ū zhuàng guān chá shǒu zhǎng yǐn rén zhù m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我会发现并填空。

(1)“按、摆、推、招、拢”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是(__________),这些字都与(__________)有关。

我还能再写一个这样的字(_______)。

(2)“坪、坝、坑、域”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是(_______),这些字都与(__________)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Zao chen chuan dai xian yan fu zhuang da ban xiao yuan Jing ai guo qi
jing li tong zhong jiao shi lang du
An jing shu zhi zhe xie hao qi zhao yin gu lao Cu zhuang zhi gan ying zi zhen yu huang ye lu cao Tiao wu kuang huan gong ke fang jia
hu xiang kuang feng Ji ji mang mang
zi ran neng gou shuang bi rong qiu hua
二、多音字
Xian( ) geng( ) jiao( ) 鲜更教
Xian( ) geng( ) jiao( )
Jia( ) bei( ) quan( ) 假背圈juan( ) Jia( ) bei( ) juan( )
三、形近字组词
扬()粗()静()杨()组()净()
扮()影()荒()份()景()慌()
笛()所()猜()苗()听()请()
楚()例()厉()梦()倒()历()
四、词语搭配
()的服装()的老师()的国旗
()的小鸟()的铜钟()的枝干
()的小学()的粉墙()的东风
()地听着()的课堂
()地念书()地背书
五、默写含有人体部位名称的成语
六、在()里填上合适的修辞手法
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里吹着口笛。

()
2.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
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
3.雷云拍着大手。

()
4.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
和(),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2.《花的学校》选自()著名诗人()的散文集
()。

通过孩子对妈妈的诉说,赞美了()和()。

3.学习了《》一文,我们认识了()的孙中山。

八、按要求做题
(),歌声振林樾。

(),()。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所写的
()。

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牧童:()欲:()
立:()
4.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诗句回答)
()
5.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