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恐龙

合集下载

《消失了的恐龙》PPT实用标准课件【苏教版】1

《消失了的恐龙》PPT实用标准课件【苏教版】1

那么你们能用线把它们相对应的化 石模型找到吗?
问题:
• 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作用? • 发掘还原恐龙化石有何重要价值?
恐龙灭绝带给我们人类的思考
地球存在已有46亿年,恐龙于2亿3千 万年到6500万年前雄霸地球,但无论它们 怎样凶霸,最终还是突然消失了,今天, 我们人类取代了恐龙,成为地球霸主。回 望历史,不管恐龙是何种原因灭绝,当中 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 环境不再适应恐龙的生存,那么就请大家 在课后找找恐龙消失的原因。
离不开谁的辛勤劳动?
恐龙灭绝带给我们人类的思考
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作用?
回望历史,不管恐龙是何种原因灭绝,当中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环境不再适应恐龙的生存,那么就请大家在课后
找找恐龙消失的原因。
恐龙化石挖掘现场
恐龙化石清理过程
恐龙化石修复、还原过程
恐龙化石的成功发现、还原, 离不开谁的辛勤劳动?
消失了的恐龙
把我们拥有的各种恐龙模 型、图片带到教室来,办 个“恐龙展”
发掘还原恐龙化石有何重要价值?
3、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
问题: 恐龙灭绝带给我们人类的思考
恐龙化石的成功发现、还原, 那么你们能用线把它们相对应的化
石模型找到吗?
回望历史,不管恐龙是何种原因灭绝,当中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环境不再适应恐龙的生存,那么就请大家在课后
找找恐龙消失的原因。
1、恐龙是怎么消失的?
回望历史,不管恐龙是何种原因灭绝,当中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环境不再适应恐龙的生存,那么就请大家在课后
找找恐龙消失的原因。
各种恐龙化石图片。 地球存在已有46亿年,恐龙于2亿3千万年到6500万年前雄霸地球,但无论它们怎样凶霸,最终还是突然消失了,今天,我们人类取代 了恐龙,成为地球霸主。 图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 恐龙灭绝带给我们人类的思考 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作用? 地球存在已有46亿年,恐龙于2亿3千万年到6500万年前雄霸地球,但无论它们怎样凶霸,最终还是突然消失了,今天,我们人类取代 了恐龙,成为地球霸主。 恐龙灭绝带给我们人类的思考 图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 地球存在已有46亿年,恐龙于2亿3千万年到6500万年前雄霸地球,但无论它们怎样凶霸,最终还是突然消失了,今天,我们人类取代 了恐龙,成为地球霸主。 恐龙化石的成功发现、还原, 那么你们能用线把它们相对应的化 石模型找到吗? 恐龙灭绝带给我们人类的思考

【苏教版】新《消失了的恐龙》PPT-完整版

【苏教版】新《消失了的恐龙》PPT-完整版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恐龙化石从发现到还原成恐 龙骨架的过程: (除沙-包装-清理-还原)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你认识这些恐龙吗? 从左到右依次是:
轻度装甲的棱背龙,身长不 超过 一辆汽车的长度,头部小小的,身体最 高点在臀部,骨质的筋腱让它的尾巴挺 的直直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沿着颈部、 背部长至尾巴的数排脊状骨板与骨质结 瘤。牙齿则和剑龙的相似,嘴部最前端 是窄喙,进食时以窄喙剪下低处的嫩叶 或果实,颚部再简单的上下运动以咀嚼 食物。背上的装饰则是对付未来攻击的 最佳防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消失了的恐龙
什么是恐龙?
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 椎动物,卵生爬行动物。“恐龙” 即 “恐怖的蜥蜴”,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龙”。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 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 现在2亿3500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 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è)纪晚期所发 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 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什 么复制出来呢?
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制出来的。
1 你知道第一块恐龙化石是那一年 发现的吗? 2 你见过最奇怪的化石是什么?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2.恐龙化石的发现与骨架还原 (1)科学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2)包装好化石,以免运输过程损坏。 (3)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化石。 (4)化石被还原成一具具完整的恐龙骨架。

《消失了的恐龙》说课稿

《消失了的恐龙》说课稿

《消失了的恐龙》说课稿(苏教版)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进化》单元的第一课《消失了的恐龙》。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消失了的恐龙》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进化》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重点从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学生加深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学习《共同的家园》这一单元做好准备。

本课是按照“参观恐龙展——了解化石的发现过程——研究化石模型”的活动顺序编写的,我将以学生在课外对恐龙的零星认识为基础,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梳理零散的点滴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首先举办一个“恐龙展”让学生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描述多种多样的恐龙及其化石模型后,让学生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再更多地认识一些恐龙。

其次老师通过观看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史和作用,据已有的经验猜想恐龙灭绝的原因,描述观察恐龙化石、模型的结果,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新发现。

然后学生找出与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进一步认识恐龙和恐龙化石,帮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认识:恐龙和地球上现存的其他动物在很多方面有相同点,同时它们本身又是独特的,它们的灭绝至今还是一个谜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对恐龙问题进行后续研究。

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恐龙,这将为后面对化石的研究及了解进化概念打好基础。

2、说学情虽然学生研究恐龙的兴趣高,但水平较低,头脑中虽有一系列的疑问,却又未曾深究其原因,通常表现为只对现象感兴趣。

其次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比较零乱,缺乏系统,他们很难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以学生获取恐龙信息知识的基础为主,在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归纳下,可以就一些内容让学生适当的进行自学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能力。

3.教学目标这一课的目标让学生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到恐龙有关的知识。

苏教版科学六下《消失的恐龙》搜索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科学六下《消失的恐龙》搜索教案及反思
2、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3、感悟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先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制作成信息卡片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来认识恐龙模型与化石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和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思学生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提炼总结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资料毕竟有限,充分利用网络搜索也可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了教案的设计。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教师:对于恐龙化石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资料: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古生物学家对从岩石中发现的那些颌骨和牙齿的化石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又不得不接受的认:这是一种以往从未发现过的巨大的爬行动物,一位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恐龙”。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对恐龙更全面的认识。
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语言过渡: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和模拟都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二)、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
1、教师展示恐龙的化石图片资料,先让学生对恐龙的化石有个比较感性的认识。【图片】:/搜索页面:
/i?ct=201326592&clmp;fm=index&pv=&z=0&word=%BF%D6%C1%FA%BB%AF%CA%AF&s=0#
九、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亓荣希望小学
姓名:贾会颖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亓荣希望小学
本人是专职科学教师,毕业之后一直从事科学教学,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学生)平时都是能通过这一窗口了解到最新的科学信息,搜索到我们需要的有关资料,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储备。

六下科学《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课件

六下科学《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课件

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 上有一只角,眼睛上有两只角,这三只 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 型。甲龙背后的硬甲实质为硬化皮肤, 具有较强防御能力。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杂食性恐龙
似鸟龙走路敏捷快速,跑起来的速 度能达到每小时43千米,与鸵鸟的速度 相当。
始祖鸟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小 型恐龙,一开始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现 在被认为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恐龙中的佼佼者
地震龙
体长很长
厚头龙
脑袋很坚硬
慈母龙
数量很多
似鸟龙
视力很好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恐龙中的佼佼者
鸭嘴龙
牙齿数目很多
恐爪龙
速度很快
细颚龙
体型很小
巨齿龙
很聪明
点击输入标题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和图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
恐龙化石。
点击输入标题
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
点击输入标题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植食性恐龙
马门溪龙的脖子很长,体形十分高大, 从头顶到尾尖全长达22米,身高为3.5米, 体重可达30吨。
梁龙的脑袋很小,脖颈和尾巴很长。 20世纪初发现的梁龙遗骸全身长26.6米, 颈长6.7米,尾长15.3米,约重10.5吨。
点击输入标题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植食性恐龙
巨兽龙硕大的嘴Leabharlann 里长着一口锋利的牙齿,每颗牙有20厘米长。巨兽龙作为跃龙的后 裔,有个又细又尖的尾巴。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肉食性恐龙
鲨齿龙身高可达14米,体重6-11.5吨。 牙齿极其锋利,非常像大白鲨的牙齿,眶前 孔很像骷髅的眼睛,前肢比较短。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消失了的恐龙》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消失了的恐龙》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1.消逝了的恐龙)教案教学设计1.消逝了的恐龙(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2.能依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3.能依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搜集有关资料。

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研究恐龙化石的,并模拟考古过程。

4.了解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5.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与恐龙有关的资料。

(教学打算)教师材料:课件、(恐龙)视频。

学生材料:学生搜集恐龙资料和研究问题记录单。

(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引入“化石概念〞并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1.播放恐龙视频。

要求:从这段视频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你都了解哪些恐龙?学生交流汇报。

3.同学们很不简单,自己通过自学,了解到这这么多恐龙的知识,老师这里也为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的恐龙图片,大家想看吗?教师补充关于恐龙的图片〔课件〕。

二、了解恐龙化石被发觉的历史,以及恐龙骨架被复原的过程1.刚刚看到的图片和短片中的场面是真实的吗?对,我们都了解恐龙是早已灭绝的,我们的地球已有45 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的生物也有38亿年的历史。

这38亿年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的存活至今,有的走向灭亡。

2.既然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恐龙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依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我们所了解的恐龙知识来自哪里?3.学生答复,局部学生是了解依据化石复制的。

4.关于化石,你都了解些什么?学生汇报自己对化石的了解。

5.同学们的答复让我想起了关于第—块恐龙化石的小故事:出示书上“大约200年前在英国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欢搜集和研究化石。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严寒,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

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里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

消失了的恐龙-教案

消失了的恐龙-教案
重点
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了解恐龙化石从被发现到被还原成骨架的过程
难点: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的重要价值。
教学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收集和查阅关于恐龙的文字、图片以及模型。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进化》的第1课,属于《科学课程标准》“生物与环境”中的“进化”这一内容体系。
这节课我们暂时研究到这儿,不知你掌握了多少知识,现在检验一下大家,请看白板,思考问题。
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消失的恐龙带给我们的思考却还有很多很多。
(出示课件:恐龙灭绝带给我们人类的思考。)
配课件解说词[地球存在已有46亿年,恐龙于2亿3千万年到6500万年前雄霸地球,但无论它们怎样凶霸,最终还是突然消失了,今天,我们人类取代了恐龙,成为地球霸主。回望历史,不管恐龙是何种原因灭绝,当中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环境不再适应恐龙的生存,那么就请大家在课后找找恐龙消失的原因。
1、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完一个再出现下一个)
请大家看化石猜猜它们各是什么恐龙?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2、谈话:大家的推测与想象真了不起,都快赶上真正的科学家了。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下面的图片。
3、那么你们能把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找到吗?
4、轻松过后,综合思考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作用?发掘还原恐龙化石有何重要价值?
师相机板书课题。播放恐龙视频。
2来研究《消失了的恐龙》,看到课题,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1、提问:关于恐龙化石,你们又知道哪些信息?
2、谈话:大家说出了不少也说对了不少,在我们的课本中,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请大家打开课本25页,根据导学检测题进行自学。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1《消失了的恐龙》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1《消失了的恐龙》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1《消失了的恐龙》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消失了的恐龙》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兴衰史,探讨恐龙消失的原因,以及恐龙与鸟类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恐龙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恐龙有一定的了解,对科学探究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恐龙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课外的阅读和影视作品,对恐龙的兴衰史和恐龙与鸟类的关系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验等方式,深入探究恐龙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兴衰史,知道恐龙消失的原因,理解恐龙与鸟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兴衰史,知道恐龙消失的原因,理解恐龙与鸟类的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恐龙消失的原因,以及恐龙与鸟类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阅读: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恐龙的兴衰史,恐龙消失的原因,恐龙与鸟类的关系。

3.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4.实验:学生进行恐龙化石挖掘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5.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和实验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恐龙的兴衰史–兴起:多样化–衰落:原因待探究2.恐龙消失的原因3.恐龙与鸟类的关系–恐龙是鸟类的祖先–恐龙与鸟类的相似之处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失了的恐龙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难点: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关于恐龙、恐龙化石的课件。

课前交流:
韩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恐龙的资料,哇,好多,不过介绍的时候,不要照着资料读,把你想告诉同伴的内容先用笔划一划,待会儿就可以像聊天一样,和小伙伴们聊聊,好,请大家把自己的资料整理一下。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揭示课题。

1.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只出现了700万年,那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还出现过哪些生物呢?今天,韩老师将和同学们乘坐着时光机,回到6500万年前。

播放录像。

【设计意图】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用一段精彩的录像,紧扣住学生的心,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2.这些生物的名字叫作“恐龙”(板书课题)。

二、交流关于恐龙的经验。

1.同学们课前都准备好了关于恐龙的资料,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和同伴交流了,下
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吧!
2.教师巡视,指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请几个同学到上面来作介绍。

4.学生介绍,师相机板书。

5.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恐龙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恐龙种类繁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

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它们统治了天空、海洋和陆地,在
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是真正的地球霸主。

【设计意图】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对恐龙了解也很多,他们有交流和分享的需求。

而且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也可以使他们彼此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

1.(指着板书)刚才我们一起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恐龙的信息,可是同学们,恐龙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消失了呀(完成课题板书),现代的科技也还没能真的研发出时光机,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谁也没有真的见过这些恐龙,那么,刚才我们看到
的这些恐龙的书籍、图片、模型、玩具、录像,都是从何而来呢?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交流过关于恐龙的各种资料,教师却对这些资料
提出了质疑,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顺利导入关于化石的学习环节。

2.不如让我们来听一听人类第一次发现恐龙的故事,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播放录像。

3.人们是怎么知道地球上曾有过恐龙这类生物的?(化石)
4.是的,人们是通过化石才了解到的。

什么是化石呢?(课件出示概念)
5.当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化石以后,他们会做些什么呢?小组内说说看。

①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②你们说对了吗?我们来看录像。

播放录像。

③你们说得很对,录像中科学家们的工作过程,正是我们书上25页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④看完了吗?好,坐正,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播放课件。

⑤是啊,正是有了科学家们的辛苦付出(今天你了解到科学家们的工作后,有些
什么感受?),我们才能了解到这些已经消失了的生物。

(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录像、阅读,学生理解了科学家处理化石的整个工作过程,也体会到科学家的辛苦和付出,了解了科学家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

⑥这些年,恐龙的化石不断被开采出来,现在,人们已经确认并命名的已经有800多种恐龙啦!(播放课件)
⑦有了这些恐龙骨架,科学家们还会继续计算出恐龙骨架上肌肉的分布,最后给它们加上皮肤。

(播放课件:雷龙复原)
⑧我们现在看到的恐龙形象,都是科学家们这样复原出来的,我们来欣赏一下。

播放录像。

【设计意图】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录像、形象的动画,用这些学生
喜爱的方式,进行了关于恐龙化石的学习。

学生们找到了教师质疑的答案,明白了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四、为不同形态的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1.科学家根据恐龙各自的形态特征复原了这些恐龙,你能把这些恐龙身上明显的特征找出来吗?你能想象出它的化石骨架是什么样的吗?
播放课件,学生回答。

2.书上26页也有很多的恐龙,你认识它们吗?能找出与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吗?
指名学生上来指一指,并说清楚判断的依据。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这些恐龙的明显特征,寻找与其匹配的化石模型,
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合理的想象、推断能力。

五、欣赏科学交响乐《恐龙世界》,下课。

教学后记: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故事、动画、录像等展开相关的教学环节,营造了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又紧扣住学生的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愉快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