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药害原因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药的广泛应用成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农药药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讨论农药药害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农药药害问题的原因1.过量使用农药:为了快速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倾向于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过高,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2.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许多农民为了节省成本,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对该农药产生耐药性,对其他农药则失去了杀菌效果。

3.不合理施药技术:农民缺乏农药使用知识和技巧,经常使用错误的农药剂量、喷药方式和时间,造成药物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农药药害问题的影响1.生态环境破坏:农药使用过量和不合理,会导致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农药残留增多,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生物多样性。

2.食品安全问题: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引发慢性病、损害脏器功能和妨碍儿童正常发育。

3.生物种群减少:农药对农田周边的昆虫、鸟类和蜜蜂等有益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导致生物种群减少。

三、农药药害问题应对措施1.提高农民培训水平:加强农民农药使用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过量使用和错误施药。

2.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自然力量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农药销售和使用行为,建立健全农药残留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

4.发展绿色农药:加大对绿色、生态友好的农药研发力度,推动农药行业向环保方向转型,减少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广有机种植和农田复种技术,促进土壤的生态修复,提高作物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结论:农药药害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农民和农药企业等都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加强培训、推广绿色技术和强化监管来控制和减少农药药害的发生,保护农作物的质量和人民的健康。

常见药害的症状和药害的处理

常见药害的症状和药害的处理

常见药害的症状和药害的处理药害是我们每个人谈之色变的问题。

但是农药的安全性都是相对的,我们只能说去宣导正确的用药方式,避免药害的发生。

但是全国发生药害每年都有。

有人开玩笑说,出药害就像东北人喝酒一样,每年都会有,就是数量多少会不同罢了。

所以,药害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去发现药害,正确的处理药害,将损失降为最低。

我们先来看下什么叫做药害:农药药害是指因施用农药对植物造成的恶伤害。

产生药害的环节是使用农药作喷洒、拌种、浸种、土壤处理等;产生药害原因有药剂浓度过大,用量过多,使用不当或某些作物对药剂过敏;产生药害的表现有影响植物的生长,如发生落叶、落花、落果、叶色变黄、叶片凋菱、灼伤、畸形、徒长及植株死亡等,有时还会降低农产品的产量或品质。

农药药害分为畸形药害和慢性药害。

施药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即出现症状的,称急性害;施药后,不是很快出现明显症状,仅是表现光合作用缓慢,生长发育不良,延迟结实,果实变小或不结实,籽粒不饱满,产量降低或品质变差,则称慢性药害。

按照农药的性质来分,又可分为除草剂药害、杀虫剂药害、杀菌剂药害和调节剂药害除草剂药害,除草剂一般都有限制的作物即使用范围,使用范围出现问题,就很容易造成药害。

网上曾有一篇新闻报道说,我国河北有个地方的一个苗圃地,因为听信国内一个知名农药企业的技术人员推荐,将一种除草剂应用在国槐苗圃里面用于除草。

这个除草剂是一个很著的名大豆田防治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而这个厂家业务经理和当地的经销商一知半解,认为同一科的植物应该通用,就将这个除草剂卖给了苗圃地老板。

结果,一百多亩的国槐叶子全部掉光,后期这些国槐肯定是活不成了。

它们虽然都属于大农业范畴,但是了解的一知半解和全面了解是天差地别的。

只有专业的才会全面了解,才能把握方方面面。

否则一旦出现问题,那可能是巨大的损失。

一百多亩国槐出了问题,势必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厂家回复说我们这个产品从头到尾只推广在大豆上,从来不建议用在其他作物上。

常见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常见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常见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随着我国农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农药的种类与剂型也不断推陈出新,农药的使用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趋于化。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产生药害,轻者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重者则颗粒无收。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农药药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1.农药药害的预防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药害的发生。

1.1注意购买农药的质量在购买农药前,首先要弄清防治对象和兼治对象,以对症下药。

购买农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免购买假药,造成损失。

一是所购农药必须有四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号、产品合格证。

对四证不全者,要防假冒伪劣。

二是注意农药使用有效期,一般水剂农药有效期为1年,粉剂2年,乳油3年,可具体看一下商标上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变质的农药易造成药害,乳油类农药要求药液清亮透明、无絮状物、无沉淀,加入水中能自行分散,水面无浮油。

粉剂类农药要求粉粒细、匀、不结块。

可湿性粉剂类农药要求加入水中能溶于水并均匀的分散。

请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药的过程中一定要买保质期内的产品,不要购买超出保质期或者生产日期不祥的产品。

三是要看一下农药,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溢漏,粉剂农药无结块,乳剂农药无分层,水剂农药无沉淀,颗粒农药符合标准,颗粒大小匀称。

四是最好选择有兼治性(多效性)的农药,达到一药多治效果。

1.2注意用水的质量稀释农药时使用的水要求是干净的软水,不要使用含杂质多的脏水和含钙镁离子的硬水。

这种要求好像高了,在我国广大农村还做不到,但能保证用洁净的水来稀释农药就可以了。

1.3注意施药浓度要适当用浓度过大是导致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每种农药在不同的作物上使用都有一个的浓度范围,千万不可以错误地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而人为的超出这个范围。

因此,配药前必须认真阅读该药的使用说明,准确计算,严格计量,严禁随意配药。

1.4注意用药要做到随配随用药液配好后不可久存,特别是多种农药混用时,一定要现配现用,否则可能会发生沉淀和有效成分降解现象,置放久了甚至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及补救措施

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及补救措施

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及补救措施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菌和杂草的侵害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主要包括药害问题。

药害是指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水源、环境、人体和其他非目标生物产生的有害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1.选择不当:农药使用者在选择农药时,往往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不同农作物所需的农药种类、剂量和使用期限等信息缺乏了解。

因此,使用者常常会使用错误的农药,或者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剂量下使用农药,导致药害的发生。

3.时机不当:农药的使用时机也是产生药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发生的不同阶段,对应的农药使用时机也不同。

如果不在正确的时间点使用农药,就会导致农药对目标生物的毒杀效应不佳,或者对非目标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4.残留问题:农药的残留是产生药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农产品在采摘或者收获后仍然带有一定残留的农药时,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处理,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此外,农药的残留还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农药产生的药害,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加强培训和宣传:应加强对农药使用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药知识和操作技能。

农药生产厂家、农技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供准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指导。

3.加强监管和执法: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农药质量和保质期的检验,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农药进行注册和准入管理。

对违法销售、不合格产品和超标残留的严重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4.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为了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可以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微生物和植物间作作用等方法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方法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药害的发生。

5.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农药残留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情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农药药害及解救方法资料

农药药害及解救方法资料

农药药害及解救方法资料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农药,可以帮助农民控制和消灭害虫、杂草和病菌,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若使用不当,农药也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药害。

本文将介绍农药药害的主要影响和相应的解救方法。

农药药害的主要影响如下:1.普通人群:长期接触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如蔬菜和水果,可能引发慢性健康问题,如免疫系统紊乱、神经系统损伤、生殖系统问题等。

2.农民:农民直接接触农药的可能性更高,会导致急性中毒或慢性健康问题。

急性农药中毒可能引发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肌肉抽搐等症状。

长期接触农药也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影响肺功能、肝脏功能等。

3.环境:农药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平衡。

解救方法如下:1.预防为主。

合理使用农药,遵循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剂量,提高操作技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

2.使用个人防护措施。

对于直接接触农药的农民和工人,应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以降低农药对皮肤、呼吸系统和眼睛的损伤。

3.健康检查和监测。

农民和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农药中毒的早期症状,如头晕、乏力、恶心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医疗救治。

若出现农药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接触农药,并迅速就医。

医生会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并采取解毒治疗。

5.促进有机农业。

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农药药害的发生。

6.定期清洗农产品。

在食用农产品前,应仔细清洗,以减少农药残留。

总之,农药药害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通过合理使用农药、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和医疗救治,可以减少农药药害的发生和对人体的影响。

此外,积极促进有机农业发展,可有效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更加安全地保护农作物。

常见农药药害预防杀菌剂部分

常见农药药害预防杀菌剂部分
图:嘧霉胺茄子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嘧霉胺(2)
嘧霉胺:在樱桃上 药害严重。
图:嘧霉胺樱桃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咪鲜胺(1)
咪鲜胺:瓜类开花 前使用浓度不要加 大,不然会出现抑 制生长现象。
图:咪鲜胺西瓜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咪鲜胺(2)
咪鲜胺:对芒果花 期使用,干旱时容 易烧花。
图:咪鲜胺芒果药害
四、杀虫剂药害——毒死蜱(1)
毒死蜱:对烟草、 莴苣非常敏感, 禁止使用。 葡萄上使用温度 高于28度时尽量 不要使用,不然 出现烧叶。
图:毒死蜱葡萄药害
四、杀虫剂药害——毒死蜱(2)
毒死蜱:对瓜类非常敏感, 对瓜类幼苗有药害,在瓜 蔓1米长以上使用。 苹果上使用注意在花露红 期,如果温度昼夜变化大 容易烧花。
丙环唑:苗期使用 浓度过大抑制作用 很强,玉米上使用 容易造成黄叶并抑 制生长。
图:丙环唑玉米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丙环唑(2)
丙环唑:对叶菜类、 葡萄幼果期、瓜类 苗期使用浓度过大 抑制作用很强,特 别和调节剂使用更 要慎重。
图:丙环唑西瓜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丙环唑(3)
丙环唑:香蕉幼果 浓度大出药害。
图:福美双梨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硫磺
硫磺:瓜类、豆类、 草莓对之敏感,慎 用;高温时不宜使 用。
图:硫磺草莓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嘧菌酯(1)
嘧菌酯:不能混配乳油、 有机磷、有机硅以及渗 透剂,混配后易产生药 害;苹果早熟品种(嘎 啦、金帅、元帅、秦冠、 金冠、美国八号)等禁 用。
图:嘧菌酯苹果药害
图:毒死蜱苹果药害
四、杀虫剂药害——毒死蜱(3)
毒死蜱:樱桃使 用注意浓度,有 药害风险。 玉米上千万不要 喷雾防治甜菜夜 蛾。

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及农药合理使用方法

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及农药合理使用方法

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及农药合理使用方法化学农药是防治病虫害最为快速、有效、经济的主要手段,在保障农业丰收、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过多过滥地使用农药,对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都会产生较大危害。

农药残留及其产生的污染后果是严重的,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并影响到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原因1.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

由于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对用农药防治病虫产生了依赖思想,因而不重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过多使用农药,加大了农药残留,严重污染环境,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

2.违规使用高毒农药。

根据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水果和中草药材生产。

但由于其对害虫的击倒力强、速效性好、药效长,部分农户仍喜欢使用。

在蔬菜、果树等作物上使用高毒农药,直接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3.使用了含有高毒农药成分的假农药。

农药生产企业为谋求非法利益在中等毒、低毒的杀虫剂单剂或复配剂中加入高毒农药成分,农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施用到作物上,导致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4.增加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次数。

有些农户不能对症用药,乱用药,用错药,甚至出现杀虫剂用于控制病害,施药时间、时机不当,错过防治适期用药,病虫害难以控制,甚至认为规定的农药使用剂量太低,为提高防治效果盲目加大剂量和增加使用次数,致使残留量超标。

6.长期使用单一的农药品种。

有的农户一旦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即使发现该药对病虫的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更换品种,而是加大用药量,认识不到病虫已产生了抗药性,结果用药量越来越大。

7.未按农药安全间隔期收获。

施药时间距离收获期越近,农药残留量就越高。

有的农户头天喷药第2天就收获上市,或者在采摘前喷施残效期长的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1.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真正做到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协调利用物理防治措施,推广生物农药,科学合理应用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农药,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害的目的。

谈农药的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谈农药的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因之一。 ( ) 力 和风 向 。在 喷施 除草 剂 时 , 3风 风可 导 致 除 草 剂 产
生 雾滴 飘移 , 成敏 感 作 物 药 害 。 造 ( ) 壤 质 地 。粘 性 重 , 机 质 含 量 高 的土 壤 对 农 药 粘 4土 有 附力较强扩药剂在土壤中移动性小 , 不易产生药害 . 而有机 质含量低的土壤 , 质土壤上的农作物易产生药害。 沙 二 、 害 发 生 时的 症 状 药
谈农药的药害产生 的原因及 防止 方法
付春波


农药药 害产生的原因
1农 药 方 面 。 、
(农药 的理化性质。 1 ) 在一般情 7 农药对作物都有一 兄下 定的生理影响。 一些广谱性的除草刹, 喷施到作物的绿色部 位, 吸收后干扰植物 的苯基丙氪酸的生物合成, 使植物茎 叶 枯黄 , 根基腐烂 而枯死 、 () 2 农药质量。使用质量差, 含杂质或 变质的农药是 引 起 药 害 的重 要 因 素 。 () 3 混合使用不 当 农药之间混用不 当也是造成药害的 个因素。例如敌稗和乐果混用就会造成 水稻药害。 () 4 药液浓度 。 农药的使用剂量和喷施浓度超过了植物 的承受能 力, 也可产生药害。 () 5 喷施次数 。重喷和连喷会引起药害 , 如用速克毙 防 治大豆蚜虫时 , 重喷就会引起大豆药害。 ( ) 药方法 。 6施 施药 方法 同作物药 害有一定关系 , 例如 : 稻 田使 用 丁 草 胺 时 . 叶 喷雾 比毒 土 法撒 施容 易产 生 药 害 。 茎 2 作 物 方 面 、 ( ) 物种 类 和 品 种 。 同作 物 对 每一 种 农 药 表 现 出不 1作 不 同程度 的抗药性和敏感性 。 () 2 作物生育期 。 作物不 同生育期 对药剂的敏感反应有 较 大 的差 异 。 () 3 植株部位 。 作物各个部位之问对药 剂敏感性差异 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的药害原因及处理方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农药的药害原因及处理方法
1、概念:药害指对因为使用不当或农药理化性质的原因引起施药后作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

2、分类:按药害产生的快慢可分为:
急性药害:指在喷药后很快(几小时或几天内)出现药害的现象。

如表现为药斑,叶片焦枯、变色,根系发育不良,落叶、落花、落果;
慢性药害:喷药后缓慢出现药害的现象。

表现为植株生长受到抵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开花结果延迟,落花落果增多。

3、症状:
①斑点:主要发生在作物叶片上,药斑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几种;药斑分布无规律,生理性病害斑点有一定的规律性;药斑斑点形状较一致,真菌性病害的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且具有发病中心。

②黄化:药害引起的黄化往往由黄叶发展成枯叶,全田表现有轻有重;营养缺乏的黄化往往全田黄苗表现为一致性;病毒引起的黄化黄叶常有碎绿状表现,在田间病株与健株混生。

③畸形:作物茎叶和根部常见畸形有卷叶、丛生、肿根、畸形穗、畸形果等。

④枯萎:大多因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

药害枯萎没有发病中心,发生过程较慢,先黄化,后死株,根茎基部无褐变。

⑤不孕:在作物生育生长期用药不当会引起不孕症。

⑥脱落: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有落叶、落花和落果症状。

⑦劣果:主要表现为植物的果实体积变小,果表现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和经济价值。

4、药害产生的原因:
①药剂方面:无机农药易产生药害(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硫酸铜,禁止在桃李上使用,易造成落花落果),有机合成农药药害小;同类药剂中,水溶性越大,发生药害的可能性越大;悬浮性差,易产生药害;含有杂质易产生药害;药剂颗粒大、搅拌不均匀易产生药害。

②植物方面:不同作物、不同品种或不同生育时期对农药的反应也有差异(小麦拔节期、油菜3叶期前对除草剂敏感。

③环境条件:高温、阳光充足易产生药害,雨天和湿度大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药害。

④用药方法:随意增大药剂浓度,随意缩短两次施药间隔时间。

5、药害的补救措施:
①大量水淋洗或略带碱性水淋洗。

在喷洒的清水中加适量%小苏打溶液或%石灰水,进行淋洗或冲刷,以加快药剂的分解。

②喷施缓解药害的药物:如农作物受到有机磷等农药的药害,可在作物上喷%硼砂溶液;硫酸铜或波尔多液引起的药害,可喷施%石灰水等。

③去除药害较严重的部位。

④追肥中耕、促苗恢复。

如叶面已产生药斑、叶缘焦枯或植株焦化等症状的药害,迅速追施速效肥、中耕,亩施尿素5-6公斤,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减轻药害程度。

⑤灌水排毒。

对一些撒毒土和一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可适当灌排水或串灌水洗药降毒,这样可减轻药害程度。

⑥激素缓解。

对于抑制和干扰作物生长的调节剂、除草剂,在发生药害后,可喷洒“九二○”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药害程度。

⑦耕翻补种。

药害严重,植株大都枯死,待药性降解后,犁翻土地重新再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