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年度分析报告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年度报告.doc

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年度报告2016年全年我院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0例,均来源于临床科室包括手术室,虽未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现将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如下:一、2016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共10件:不良事件类型次数比率% 不良事件类型次数比率% 手术患者病理丢失 1 10 延时治疗 3 30术前禁食水交代不清 1 10 给药错误 2 20监护仪未及时报修 1 10 压疮 1 10医嘱未打印执行单 1 10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不良事件中占较高比例。
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在给病人输液时未能将液体瓶上的标签内容与患者床头卡、输液单认真核对,个别护士凭主观判断。
核对时不遵循“三查八对”原则,造成输错液体。
2、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没有告知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如:,一级护理评估不到位及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褥疮。
3、违反操作规程,个别护士简化流程,存在懒惰心理,工作随意性太强,交代时未能真正考虑到患者的理解能力和生活习惯,未能做的与患者有效的沟通,造成患者在术前喝奶延误手术。
4、由于实习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无带教监管独立操作,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5、护士长监管力度不够,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管理。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1、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报告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报告2016年度全院所有护理单元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共305例,现在对全院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反馈。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情况图表1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图表2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占比情况从图表1,2可以看出,2016年各部门上报的共305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前四位是不良治疗、其他、意外事件、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及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其中跌倒/坠床发生21例,占意外事件的%;新生压疮发生5例,带入压疮发生5例,共占皮肤护理不良事件的%。
根据统计本年度的护理不良事件较上年度上升了%,上报率大幅上升。
(2015年度共上报不良事件77例,2016年度为305例。
2015年上报少原因,只上报I、II 级,且对漏报、瞒报审核不严。
)图表3 2015年与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类型环比情况图表4 2015年与2016年度负性指标环比情况从图表3可以看出: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大幅增长,从图表4可以看出:2016年度跌倒/坠床事件与管道脱出事件与2015年环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带入压疮及新生压疮呈下降趋势。
二、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特点图表5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日期占比情况图表6 2016年度24小时内发生例数情况从图表5,6可以看出:本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特点,一周内,以周一、周五为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峰日,分别为16%和23%;而在24小时内,发生不良事件的高峰为:8:00,11:00,15:00左右,共发生104例不良事件,为高发段,占全年24小时不良事件发生的%。
三、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人员工作年限特点图表7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人员能级分布情况从图表7可以看出:本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人员分布特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人员主要以N2级护士为主,N2级护士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占42%,其次N1级、N3级护士也是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
2016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分析年度报告

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为加强我院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保障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我院鼓励各科室及个人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现将我院2016年不良事件报告统计分析如下:2016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21件,来源于全院各个科室,发生率居前位的是:用药错误35例、跌倒/坠床17例、管道滑脱14例、难免压疮8例、针刺伤7例、标本错误6例、皮肤损伤5例、器械不全4例,这八项占全部护理不良事件的79.3%。
一、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二、主要不良事件分析2016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21件,来源于全院各个科室,发生率居前位的是:用药错误35例、跌倒/坠床17例、管道滑脱14例、难免压疮8例、标本错误8例、针刺伤7例、皮肤损伤5例,这七项占全部护理不良事件的77.7%。
根据80/20原则,这七项不良事件属于重点改善项目,对这七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一)用药错误35例1.患者用药错误分析2.给药错误原因分析3.整改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培训学习,要求人人掌握并正确运用到工作中。
(2)如有疑问(病人或家属),一定要核查清楚才能执行,不要主观臆断。
(3)护士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三查七对制度。
(4)加强对试用护士、护生、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及警示教育,提高此类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法律意识。
(5)加强带教管理,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
(二)跌倒/坠床17例:1.患者跌倒/坠床情况分析2.患者跌倒/坠床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1)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功能处于衰退状态,耳聋眼花,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应变能力下降,智力下降,反应迟缓,较易发生跌倒,加强此类患者的管理。
患者及家属护士(2)小儿:1—4岁小儿由于活泼好动,自我保护能力及危险意识较差,较易发生跌倒,加强此类患者的管理。
(3)对老年、小儿、眼部疾患、眩晕、心肺脑功能不良、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应有陪护人员陪伴或扶行。
2016年4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2016年第四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一、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本季度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7例1、静脉输液缺陷6例:因护士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提前给患者拔针,将出院患者的药物输给新入院患者,未认真核对瓶签将瓶签贴错。
2、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掌握缺陷1例: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发热未采取措施。
3、标本采集、送检缺陷2例:核对不仔细,化验单与标本不相符。
4、安全核查制度不到位3例:未认真核查手术部位和手术所需物品。
未认真核对药物,将两种药物加到一瓶液体里。
5、医嘱处理缺陷5例:医嘱处理不仔细,有过敏史未认真核对,对已发生反应的药物停止后未及时执行,出院后患者的治疗单未及时撤掉。
6、静脉外渗2例:输液时观察巡视不仔细,液体外渗造成患者肢体肿胀。
7、跌倒2例:病人在下床活动时、如厕时摔倒。
8、操作处置缺陷1例:静脉留置针输完液体后,未用肝素盐水封管。
9、操作制度执行缺陷2例:操作前未让患儿家属签知情同意书,漏给患者测餐前血糖。
10、烫伤2例:患者家属给患者用暖宝宝加温取暖时出现皮肤烫伤。
11、其他1例:未及时给术后患肢用抬高架。
二、原因分析1、护理安全意识淡薄,病人安全管理不到位,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执行护士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查看输液单而导致提前拔针现象。
各科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细化工作流程,使护士在工作中逐步流程化、规范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的负面影响,护理工作的工作性质紧张繁忙,加之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风险大,突发事件常见。
护士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许多护士在工作中有疲惫不堪的感觉,出现工作注意力难于集中,易被干扰,最终使护士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而产生不良事件。
4、监管不到位,护士长忙于日常工作,放松了对护理安全的监督管理,手术护士在接患者过程中未仔细核查。
高龄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不足,宣教不到位。
患者及家属对跌倒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无防范意识。
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共10件,如下一、事件分析:1、事件分类构成:表1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构成2、事件原因构成:表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构成3、事件责任者构成:表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责任护士工作年限构成4、事件部门构成:表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配构成比5、事件发生时间分析:二、分析结论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1.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
1.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具体表现在各项处置操作过程中,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存在安全隐患。
1.2未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护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
如:皮肤护理未交接,护理措施不到位。
1.3患者安全管理不到位:健康宣教未落到实处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
1.4护士风险意识欠缺,对潜在护理问题评估不足。
2、据责任护士工作年限分布情况看,工作2-5年的护士发生不良事件占60%,比例明显高于高年资护士。
由于工作2-5年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未熟练掌握,对患者评估不全面,遗漏有价值的护理资料,对风险认识不足,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工作责任意识欠缺,随意性大,对有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表4显示神经内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相对较多,另外综合科、介入科、特诊科、脑外科科因特殊群体,工作性质特殊,且工作量大,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与医生和病人缺乏交流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
4、在一般工作时段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多于节假日和夜班时间,说明护士长及责任组长现场督导力度不大,对一些经常犯的错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护士责任心缺失,过于依赖家属来观察病人情况,很少主动到病房观察病人。
不良事件总结

.
2016年不良事件总结
2016 年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为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和防范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
现将本年度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使广大医务人员认识到自我防护重要性,增强防范意识,确保自身安全。
要求全院医务人员从不良事件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做到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具体总结工作如下:
一、不良事件总结本年度发生针刺伤不良事件例,其中医生例,护士例。
其中在处理医疗器械被刺伤例,回套针帽例,处理医疗废物例,患者不配合例。
二、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1.医护人员某些操作不规范。
2.个人防护意识不强。
3.患者不配合。
三、防范措施
1.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
2.规范操作行为避免针刺伤
3. 提倡安全注射
4. 针刺伤后的紧急有效处置
精选范本。
不良事件分析

外科
精选ppt
1
目录
1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具体分析
2
3
2016年度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精选ppt
2
2016年度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项目
非计划 性拔管
标本采 查对制 患
集不合 度未落 者
格
实到位 跌
倒
例数 2 1 4 1
注:外科护士共11人,2016年发生不良事件共8例
精选ppt
7
三、标本采集不合格不良事件的原 因分析
护士采集标本知识缺乏
采集标本未认真核对
采集的标本未立即 送检
标本采集 不合格
采集标本的操作 流程掌握不熟练
采集标本前的宣教不到位 采集的时间不对
精选ppt
8
防止标本采集不合格的改进措施
1、全科护士进行相关标本采集的培训。 2、加强标本采集前的健康宣教,尤其是特殊的标本采集。
n 切实落实核对制度。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在执行医嘱时,若有疑 问,及时询问或是及时向高年资护士学习。
n 加强晚夜班管理。晚夜班护士加强巡视,及时掌握病房动态。
精选ppt
13
谢 谢!
精选ppt
14
未了解管道 的重要性
不舒适
患者
医生
为
什
么
晚班人力较弱
会
非
约束患者管理不到位
计
划
沟通不到位
性
未及时宣教
拔
管
?
精选ppt
6
防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改进措施
1、对特殊的适合使用约束带的患者,根据约束带的 指征使用约束带。
第四季度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汇总通报2015年第四季度谷城县人民医院护理部2016年1月6日2015年10月14日上午10时30分,星期二,患者,女,37岁,因“混合痔”入院,治疗班护理人员在配置青霉素皮试液时误将10%氯化钠溶液当成0.9%氯化钠溶液,导致病人皮试结果为阳性。
经查对发现错误后重新配制皮试液并更换皮试位置重新做皮试,结果为阴性。
定性:无后果事件原因分析:1、七对不到位。
2、责任心欠缺。
3、未按三查七对的操作流程来做。
4、此事件属于轻度护理责任差错,操作护士责任心不强造成。
工作中皮试、输液操作很常见,发生差错是不允许的,应该属于操作者责任心不强,未能严格三查七对造成的。
5、听似、看似、同一药品不同规格药品管理不到位。
无明显标识,未分开存放。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1、全科集中分析讨论。
2、护理人员加强核对及相关操作规程的学习。
3、当事人向患者本人道歉,取得谅解。
4、科室将听似、看似、同一药品不同规格标识醒目,分开存放。
2015年10月22日,16时30分,办公班护理人员处理医嘱时为了节省时间,医生所开医嘱先登记,再一起保存,导致将病人姓名登记错误,发现错误后及时和医生沟通,最后医护人员一起给病人做好解释,最终取得病人谅解。
定性:无后果事件原因分析:当班护理人员违反了医嘱操作流程,转抄时核对不认真。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1、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与医生沟通,规范开具医嘱顺序和类型。
优化处理医嘱流程。
2、坚决杜绝习惯性执行医嘱,平时要养成认真核对医嘱的好习惯。
2015年10月26日10时,患儿男,1岁,因“腹泻”入院,医生开的医嘱“思密达”口服,办公班护士执行医嘱时未登记到“口服药”本,致该口服药未发给患儿,医生查房时发现病人未服用该药,当即找出该药发给了患儿。
未对患儿的病情造成影响。
定性:无后果事件原因分析:当班护理人员违反了医嘱操作流程,转抄时核对不认真。
科室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1、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优化处理医嘱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 100% 90.9% 84.4% 87.0% 77.9% 72.7% 65.0% 60% 50% 40.3% 40% 30% 17 22.1% 14 11 8 6 4 5 2 20% 3 3 10% 0% 93.5% 90% 80% 70%
重点内容
1 2 3 4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院内外典型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享
护理安全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一、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
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
4% 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 70% 的不
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功能失能, 14% 的异常事件导致死 亡。 美国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相关数据资料分享丨美国医院护 理不良事件相关数据1.html
1、与护士责任有关的护理安全问题,如有的护士责任心不强,在护
2、与护士技术有关的护理安全问题,如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或经验 不足,协作能力不强,以至于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甚至延误病 人的治疗、抢救等。 3、与护士整体素质有关的护理安全问题,如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充 分认识到自己的法律责任,不能正确执行医嘱或不能发现医嘱中存 在的问题,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不严谨,对观察到的病情或执行的 各 种治疗记录不及时或漏记等,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态度冷淡,语言生硬, 不讲究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以致患者或家属有时难以接受而引发纠纷。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
每年约44,000-98,000 的美国人 因为医疗行为死亡 十大死因第8位(高于乳癌,交通事 故,艾滋病) 国家花费:290-380亿美元 /年 平均每件不良事件的发生,都会 增加6-9个住院日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
欧盟联合会:每年8%~12%住 院患者由于院方原因受到伤害。 澳洲的医疗质量专题调查委员 会:每10个患者中就有一个遭受可 预防的伤害以及造成与医疗护理相 关的不良后果。
案例一:香港护士忘开呼吸机事故
事件简介: 一名58岁病人因败血病休克入住玛嘉烈医院,其间因病情转差转送
深切治疗部,并需以呼吸机协助呼吸,但一名护士关机调整呼吸机
配件后,竟忘记为病人重开呼吸机,病人一分钟后被发现心跳停顿, 虽然医生已立即急救,但病人最终抢救无效,当天晚上死亡。
案例一:香港护士忘开呼吸机事故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事件名称 跌倒/坠床 管路滑脱 输液/输血反应 用药错误 非难免压疮 锐器伤 医疗材料故障 投诉 烫伤 患者身份(部位)识别错误 输液并发症(特殊药物外渗、静脉炎) 其他(纱布丢失、自杀、护士被打、输液 瓶掉落、漏测血糖) 合 计 上报例数 17 14 11 8 6 4 3 2 2 3 2 5 77
护理不良事件各月上报情况
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统计图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各月上报趋势图 14 12 11 10 8 7 6 5 4 2 1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 2 5 7 6 10 10 1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段分布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段分布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输液并发症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3% 4% 烫伤 投诉 3% 3% 医疗材料故障 4% 锐器伤 5% 非难免压疮 8% 用药错误 10% 管路滑脱 18% 输液/输血反应 14% 其他 6%
跌倒/坠床 22%
跌倒/坠床 管路滑脱 输液/输血反应 用药错误 非难免压疮 锐器伤 医疗材料故障 投诉 烫伤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输液并发症 其他
2
2
倒 /坠
输 液 /输
跌
从上图显示发生率居前位的是: 跌倒/坠床 管路 滑脱 输液/输血反应
2015年跌倒/坠床原因分析
2015年跌倒/坠床改进措施
三、院内外典型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享
案例一:投诉
当班护士于13:10 巡视房时,发现3床病员付**右手背静脉输
液处肿胀(约 1cm × 1.5cm ),查看病员输入是蔗糖铁组余液
20ml,立即停止输液,告知病员蔗糖铁渗漏易引起组织坏死, 建议拔出输液针头休息片刻后再输余液,并告知病员肿胀部位
凃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效果好,立即报告值班医生,于13:39开
医嘱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于13:42通知3床病员家属去药房自行 取药。病员在病房情绪很激动,且大哭大闹并投诉到行风办。
投诉原因分析
案例四:又一例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护理差错!
约1小时后,吗啡输注液的仪器发出提示声,提示有关输注液已经用 完。病房护士检查后发现病人于1小时内输注了约83毫升,相等于28
毫克吗啡含量的输注液。
事发后,病人血压仍然偏低,但并无进一步下降,呼吸为每分钟13 次,其血氧饱和度则一直维持于95%以上的正常水平。病房护士立即
案例三:别让一个小药瓶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处理结果:
事情发展到后来,场面失控,最后家属不依不饶找到院 领导,让护士赔偿损失。经协商解决,最后院方妥协: 免除患儿住院期间所有费用。护士被扣除三个月工资。
案例四:又一例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护理差错!
事件简介:患者女,84岁,患有末期黑色素瘤,于11月18日因腹痛 到医院急症室求诊,同日转送北区医院外科病房留医。X光报告显示, 病人肠脏有穿破及渗漏情况,因其入院时病情已十分危殆,家人同 意病人接受舒缓治疗(即姑息治疗)。 病人入住外科病房后,医生为病人安排输注营养液,为其提供水分 与基本营养。由于病人出现剧痛,医生于当日上午 11时45分开始, 再为病人处方每小时 3.3毫升,相等于1毫克吗啡含量的输注液,为 病人止痛。 至下午2时,病房护士发现营养液已经用完,遂安排一名护士学生协 助更换。但该护士学生将新的混合液挂上输液架后,在调校输注剂 量时,却误将置于旁边的吗啡输注液的剂量调校仪器,调校至每小 时83毫升,即医生处方的25倍。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白班
36 32
9
中午
夜间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人群分布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N0 N1 20
41
13 3 N2 N3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柏拉图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柏拉图 80 70 81.8% 60 50 54.6% 40 30 20 10 0 0%
球,已经几个月过去了,一场医疗事故纠纷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案例二:遗漏的棉球
教 训: 1.现在胃肠道手术中我们还是使用碘伏棉球消毒胃肠道切口残端, 一些耳鼻喉科的手术还使用纱球或棉球止血或擦拭血液。 2.一些医院使用的棉球没有清点数量,只是强调洗手护士要督促医 生及时将用了的棉球交还护士,由护士扔进污物盆里。而一些医院 要求清点棉球,污染的棉球由巡回护士在台下整理后清点,有效避 免了棉球的遗漏。 3.手术室护士在手术中重要的是加强责任心和防范意识,一个办法 是,每次提供一个消毒棉球时都用钳子夹好,使用后连同钳子一起 归还,尽量避免棉球单独上台,特别是体积比较小的消毒棉球,钳 子夹住比较醒目,不易遗忘。同时保证每次只上台一个棉球,使用 后跟换。巡回护士也要及时提醒。
案例三:别让一个小药瓶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事件简介:丽都医院儿科病区,值班护士芳芳加药完毕准备为患 儿静脉穿刺。患儿看到护士端过来的治疗盘,一看到针头和药液 就开始哭闹不止,护士耐心地跟患儿交流,宝妈也配合的让宝宝 伸出小手让护士选血管。可是患儿拼命挣脱,大哭大闹!护士随 手拿过一个平时给患儿穿刺后固定手的小盒子,患儿开始安静下 来,接过来开始玩弄纸盒。护士这时拿过患儿的手,扎上止血带。 患儿又开始哭起来,并在护士专注于操作时伸手打了护士一耳光, 孩子打一下也没什么,患儿家属并未责怪患儿,反而表扬自家宝 宝“手麻利”,护士并未介意,专心致力于静脉输液操作。
改善建议: 加强深切治疗部护士对调整呼吸机的训练; 改善调整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确保病床附近的仪器妥善放置,避免有可能遮挡呼吸机的显示屏;
建议生产商为呼吸机加入声音提示功能,以提醒医护人员呼吸机 正处于待机模式;
考虑采用有声音提示功能的“吸气支持功能模式”调整呼吸机;
定期审核员工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流程。
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
管理方面: 管理者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管理缺乏力度, 分工不清,要求不严,奖罚不明;缺乏具体改进措施,质量控制 措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对上应付行事,对下放任自流;思想 教育工作薄弱,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管理者工作重心 偏移,管理职能受到影响。有的护士长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质量 管理上,而是被一些日常琐事所困扰,导致护理人力安排不合理, 紧急情况时人员、设备得不到保障等。
调查结果: 此过程中有四个因素导致事件发生: 护士急于协助抢救,未有注意到呼吸机处于待机模式; 护士未严格执行调整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呼吸机显示屏上的提示灯被置于病床旁的大型洗血机所遮挡; 事件中使用的呼吸机没有声音提示功能,提醒医护人员呼吸机处于 待机模式。
案例一:香港护士忘开呼吸机事故
通知主诊医生及病人家属,并密切留意病人的情况,院方亦立即安
排接见家属解释事件及对家属致歉。
病人于事发后约 5小时,于晚上7时29分离世,医院谨向家属致以深 切慰问,并保持密切沟通,提供一切所需协助,而个案亦会转交死 因裁判官跟进。
四、护理安全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
护士方面: 理工作中,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按习惯、凭 印象草率办事,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