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02第二章饱和烃烷烃

H
H
H H
H
HH
H
H
H
2H之间的距离: 0.250nm 2H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之和:
H
H
0.229nm
0.24nm
交叉式: 0.250nm > 0.24nm 无范氏张力
重迭式:
0.229nm<0.24nm 有范氏张力
24
乙烷分子的构象稳定性和内能变化
➢扭转能:使构象之间转化所需要的能量。
构象的稳定性与内能有关. 内能低,稳定;内能高,不稳 定。内能最低的稳定构象称优势构象。
➢书写规则:
1)相同取代基合并,数目用汉文数字二、三 ...表示; 2)取代基位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必须用短横线分开; 4)阿拉伯数字之间必须用逗号分开。 5) 中文名称按基团次序规则,较小的基团列在前
CH3 C5H3__C4 H___C3 H __2C__C1 H3
CH3 CH2
☺杂化过程:
2p1x 2p1y 2pz 2s2
激发
1s2
2s1 2p1x 2p1y 2p1z
杂化
1s2
2s轨道的能量与 2p较接近,2s上 的1个电子可以 激发到2pz空轨 道上。
激发态的碳原子 有4个单电子,但 轨道能量不等。
2s1 2p1x 2p1y 2p1z
1s2
杂化形成4个能量相 等的新轨道sp3轨道
杂化
19
3 烷烃分子的形成
+
sp3 s
sp3-s
+
sp3
sp3
sp3-sp3
+
+6
20
σ- 键: 形成:由原子轨道头碰头重迭而形成. 特征:电子云沿键轴呈圆柱状对称分布,成键两原子可 围绕键轴自由旋转不会影响电子云密度的分布。
有机化学课件-第二章-烷烃

CH3 CH CH CH CH2 CH3 CH2 CH3 CH3
CH3
主链
2,4-= 甲基-3-乙基己烷
次序规则
①将单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原子序 数大的顺序大,原子序数小的顺序小,有机化合 物中常见的元素其顺序由大到小排列如下:
I>Br>Cl>S>P>O>N>C>D>H
②如果多原子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他相连的 其它原子,比较时,按原子序数排列,先比较最大的,仍 相同,在顺序比较居中的、最小的。如果有些基团仍相同, 则沿取代链逐次比较。
烷烃分子之中碳原子为正四面体构型 。甲烷分子 之中,碳
原子位于正四面体构的中心,四个氢原子在四面体的四个顶
点上,四个C-H键长都为0.109nm,所有键角 ∠ H-C-H都是
109.5º
H
CH
H
H
109.5o H
H 0.109nm
H H
甲烷的球棒模型
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
sp3杂化轨道
杂化就是由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 合成数目相等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的过程。 C的电子构型:1S22S22P2
H-(-CH2-)n-H
或: CnH2n+2
同分异构体——由于分子式相同,但它们的构 造不同(分子中各原子相连的方式和次序不同). 又叫构造异构体。
戊烷可看成是正丁烷和异丁烷上的一个 H被甲基-CH3 取代的产物: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烷烃分子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构造异 构体的数目也越多. 写出C7H16的同分异构体?
6C
C 2 1 编号错误
(2) 若第一个支链的位置相同,则依次比较第二 、第三个支链的位置,以取代基的系列编号最小( 最低系列原则)为原则。
有机化学第五版上册第2章_烷烃

总目录
例如:
总目录
第二节 烷烃的命名
一、普通命名法
二、烷基的命名
三、系统命名法
总目录
一、普通命名法
1. 正(normal)某烷
C1~C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C10
汉文数字
正己烷 n-hexane 2. 异(iso)某烷 碳链一末端带有两个甲基。
总目录
特殊:
衡量汽油品种的基准物质,其辛烷值为100
两个基团的第一个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基团 相同(C、H、H),则比较第二个原子:
丁基第二个碳:C、H、H; 异丙基第二个碳:C、C、H 因此:异丙基>丁基
总目录
③含有双键或三键基团,可以认为连有两个 或三个相同原子。
乙烯基第一个原子:C、C、H 乙炔基第一个原子:C、C、C 因此:乙炔基>乙烯基
总目录
总目录
3. 新某烷
• 含五或六个碳原子的碳链端第二个碳原 子为季碳原子的烷烃称为“新某烷”
非新己烷
(neohexane)
总目录
二、烷基的命名
一价基: 主教材表2-3 二价基:
三价基:
总目录
三、系统命名法
1. 直链烷烃:某烷
2. 支链烷烃 (1)选择主链(母体):选择碳原子数最多 的碳链为主链
总目录
三、氢原子反应活性与自由基的稳定性
第八节 过渡态理论
一、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及分子模型 二、碳原子的sp3杂化
三、烷烃分子的形成 四、分子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四节 烷烃的构象 一、构象(conformation) 二、乙烷的构象 三、正丁烷的构象
一、反应进程的过渡态与能量变化
二、甲烷氯代反应的能量变化 三、过渡态与中间体、反应热与活化能 第九节 甲烷和天然气
第二章烷烃

Methane —— Methyl
Ethane —— Ethyl n-Propane —— n-Propyl CH3CH2CH3 n-Butane —— isopropyl n-Butyl
CH3CH3CH2CH3CH2CH2(CH3)2CHCH3CH2CH2CH2CH3CH2CHCH3 (CH3)2CHCH2(CH3)3C-
例1:
CH2CH3 CH3CHCH2CHCH2CH3 CH2CH2CH3
1
3-甲基-5-乙基辛烷 (注意编号)
例2:
CH3CH2CH -CHCH2CH3 CH3-CH CHCH3 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 CH3 CH3 (注意主链)
1
例3:
1
CH3CH-CHCH2CHCH2CH3 CH3 CH3 CH2 CH-CH3 CH3
最长连续碳链有八个碳原子,该化合物母体的名称为辛烷
例2:
六个碳的主链上有四个取代基
六个碳的主链上有两个取代基
带有支链的烷烃编号:
按最接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 1,2,3...编号. (使取代基的位次最小)
编号正确
编号不正确
命名取代基(1):
a:把它们在母链上的位次作为取代基的前缀,2-甲基...
三. 系统命名法(IUPAC)
(1) 直链烷烃按碳原子数命名
• 10以内:依次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kui) . • 10以上:用中文数字:十一....烷.(2)带有支链的ຫໍສະໝຸດ 烃•选择主链例1:
——把构造式中连续的最长碳链--作为母体称为
某烷.若最长碳链不止一条,选择其中含较多支链的为主链.
2.2 烷烃的命名
有机化学第二章

KMnO4
RCOOH + R'COOH
3 异构化反应-提高汽油的质量
AlBr3/HBr 27oC
4 裂化反应
400~700oC or heat, cat.
CnH2n+2
H2 + C mH2m+2 + C n-mH2(n-m)
2.6 烷烃的天然来源
► 烷烃的天然来源
(P:38)
C5-C6 C7-C9 C11-C16 C16-C18
说明:烷烃的溴代反应常用于叔氢原子的选择性卤代。
理论解释
烷烃的结构 键能 KJ/mol
-1
不同卤原子的比较 Cl2 Br2
伯氢
仲氢 叔氢
RCH2-H
R2CH-H R3C-H
405.8
393.3 376.6 活性增大 易形成自由基
1
4 5
1
82 1600
自由基的稳定性: R3C>R2HC>RH2C>CH3
► 结构简式
CH3CH3
► 键线式
CH2 CH2
CH3CH2OH
CH3 O CH3
2.1.2
戊烷(pentane)的异构体
CH3CH2CH2CH2CH3
CH3CHCH2CH3 CH3
CH3 H3C C CH3 CH3
练习:写出分子式为C6H14的同分异构体
随碳原子数的增多,同分异构体数目剧增,这是有机 化合物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溴的选择性比氯好 F2易爆炸,I2难反应
过渡态理论
► 始态(反应物) ►A
过渡态
终(产物)
+ B-C
►A
+ B-C
A-B +C (Transition state) [A B C ] A-B +C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重叠式构象 扭转张力大
重叠式和交叉式 构象之间的能量差 约为12.6 kJ·mol-1, 此能量差称为能垒。 其它构象的能量介 于此二者之间。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2.3.4丁烷的构象
正丁烷可以看作是乙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各有一 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的化合物,其构象更为复杂,我们 主要讨论沿C2和C3之间的σ键键轴旋转所形成的四种典型 构象:
仲氢 伯氢
叔氢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2. 烷基 (alkyl group)
烷烃分子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余下的基团称为烷
基,其通式为CnH2n+l,通常用R— 表示。最常见的烷基有:
烷基名称
烷基
中文名 英文名 缩写
烷基
中文名 英文名 缩写
CH3 CH3CH2
甲基 methyl 乙基 ethyl
Me-
仲丁基 sec-butyl s-Bu-
CH3CH2CHCH3
(s-butyl)
Et-
异丁基 isobutyl i-Bu
(C H 3 )2 C H 2 C H 2
C H 3C H 2C H 2 CH3CHCH3
正丙基 Propyl
Pr-
异丙基 isopropyl i-Pr-
(CH3)3C (C H 3)3C C H 2
6-tert-butyl-5-ethyl-2-methyldecane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4)如果烷烃比较复杂,在支链上还连有取代基时,可用带撇 的数字标明取代基在支链中的位次或把带有取代基的支链的 全名放在括号中。例如:
12
3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
2.3 烷烃的结构
碳原子基态时的 电子层结构为:
有机化学课件-第二章烷烃

第 二 章 烷 烃
1.烷烃的概念和分类
烷烃的分类:按照碳链骨架可分为链烷烃和环烷烃; 链状烷烃的结构通式:
H H C H H H
H C H H C H H H
H C H H C H H C H
H H
H
H
C
H
甲烷 CH4
• •
乙烷 C2H5
丙烷 C3H8
n
CnH2n+2
含有n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
卤代反应的机理: 链引发: 自由基锁链反应
Cl
H
Cl
Cl
hv
2Cl
CH3
CH3
H
Cl
链增长:
CH3
Cl Cl H3C Cl
Cl
Cl
CH3
H3C
Cl
链终止:
CH3 Cl
CH3 Cl
CH3CH3 Cl2
练习题 2.14(1)
第 二 章 烷 烃
6.烷烃的化学性质
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反应物 过渡态
第 二 章 烷 烃
6.烷烃的化学性质
热裂解反应 烷烃在隔绝空气和高温条件下反应,分子中碳碳键断裂,生 成小分子的烷烃,也可转变为烯烃和氢气等复杂混合物。
600℃
CH4 CH3CH3 CH3CH2CH3
H2C C CH3 H H2C CH2
CH3CH2CH2CH3
丁烷加热至600℃反应,得甲烷、乙烷、乙烯、丙烯等
第 二 章 烷 烃
6.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基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
H3C H3C CH H3C CH2 H3C CH H3C C CH3 CH3
CH3
有机化学第2章烷烃

CH3 CH3CHCH3
Br2 hv , 127oC
CH3 CH3CHCH2 少量 Br +
CH3 CH3CCH3 Br > 97 %
溴代选择性(127oC): 3o H : 2o H : 1o H = 1600 : 82 : 1 溴代产物单一,在合成上可用溴代来制备卤代烃 .
小结:烷烃卤代反应的选择性
H C H H H
H C H
2.3 Å
• 乙烷构象转换与势能关系图
H H H H
H 1 H H H
2
1 1
H H
H 旋转60o H
1 1 H H
2H H
H
旋转60
o
H H
2
1 1 H
H H
……
H H
potential energy (KJ/mol)
12.1
H
H H 1 H H H
H
H H 1 H H H
H H H H H C C O H H C O C H H H H H
② 碳链异构(Skeletal isomer ):直链和支链的异构。
CH3 CH3CHCH3
CH3CH2CH2CH3
构造异构体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 直链烃的沸点比带有支链的构造异构体的高.
正丁烷(沸点-0.5℃)
异丁烷(沸点-10.2 ℃ )
选择主链:
CH3 CH3 CH CH CH3 CH3
CH3
CH3 CH CH2 CH CH2 CH CH CH CH3 2 CH CH3 CH3
2,3,7—三甲基 — 6 — 异丙基 — 4 — 异丁基壬烷
• 具有相同长度的链可作为主链时,则应选定具有支链数目最多 的碳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卤代反应中不同类型氢的反应活性 3o H > 2o H > 1o H > CH4
4 甲烷的卤代反应机理
什么是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是对反应过程的详细描述,应解释以下问题:
反应是如何开始的? 产物生成的合理途径? 经过了什么中间体?
反应条件起什么作用? 决速步骤是哪一步? 副产物是如何生成的?
烷烃
烷基
RH
R
一些常见的烷基
R (烷基)
CH3 CH3CH2
CH3CH2CH2 CH3
CH3CH
中文名
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要点:
1、选取最长的碳链作主链,称为某烷;支链当作取代基;
3
4
56
例
CH3 CH CH2 CH2 CH3
2 CH2
1 CH3 3-甲基己烷
2、从距离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碳原子编号,使各取代基 的代数和最小
同系物:有相同通式、组 成上相差CH2及 其整数倍的一系 列化合物。
2.1烷烃的来源
烷烃的天然来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成分含有75%的 甲烷、15%的乙烷及5%的丙烷,其余的是较高级的烷烃。而含烷烃 种类最多的是石油,石油中含有1~50个碳原子的链烷烃及一些环烷 烃。
2.2 烷烃的结构及异构现象
1 氧化: (1) 完全燃烧:
CnH2n+2 + O2
CO2 + H2O + Q
(2)控制条件,部分氧化,制备有用化工原料:
例 CH4 + O2
NO 600oC
HCHO + H2O
CH4 + 1/2O2 RCH2CH2R' + 2O2
锰盐 120--150oC
CO + H2 (合成气) RCOOH + R'COOH (制皂)
要求
➢ 了解并掌握烷烃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等知识。 ➢ 掌握烷烃的两种基本命名方法,能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结构
较为复杂的烷烃分子。 ➢ 烷烃的卤代(氯代和溴代)反应。 ➢ 烷烃的卤代机理——自由基取代机理,机理的各个步骤及
表示方法。 ➢ 掌握普通环烷烃的命名方法。 ➢ 了解烷烃的污染和危害。
3、取代基的列出次序:
2.4 烷烃的性质
化合物性质的两个方面
2.4.1 物理性质 物态:气体? 液体 ? 固体? 沸点(b.p.) 熔点(m.p.) 密度(比重) 溶解度: 水中溶解度? 有机溶剂中? 折光率
2.4.2 化学性质:有机化学反应(本课程的重点)
2.4.1 物理性质 1 熔点 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晶格堆积的密集度。
CH CH2
如: CH O
CH CH2 CC
CH O OC
CN
NC CN NC
C4H10 C5H12
C6H14 C20H42
同分异构体数 2 3
5 366,319
2.2.3 碳原子的四种类型
伯氢
仲氢
H3C CH2 CH2 CH3
伯碳,一级碳
仲碳,二级碳
H3C
CH3
叔氢
CH CH3
叔碳,三级碳
CH3
H3C C CH3
CH3
季碳,四级碳
2.3 烷烃的命名
普通命名法
用于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正戊烷
CH3
C5 CH3CHCH2CH3
CH3 CH3CCH3
CH3
异戊烷 新戊烷
➢ 异构词头用“正”、“异”和“新”等区分
C7 C8
C9 C10
C11 C12 C13 C20
CH3(CH2)5CH3 CH3(CH2)6CH3 CH3(CH2)7CH3 CH3(CH2)8CH3 CH3(CH2)9CH3 CH3(CH2)10CH3 CH3(CH2)11CH3 CH3(CH2)18CH3
烷烃熔点的特点 (1) 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而增大。 (2) 偶数碳烷烃比奇数碳
烷烃的熔点升高值 大 (如右图)。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烷 烃,叉链增多,熔点下降。
偶数碳 奇数碳
2 沸点
沸点大小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
烷烃沸点的特点
(1)沸点一般很低(非极性,只有色散力)。 (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运动能量增大,范德华引力增大)。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叉链多、沸点低。(叉链多,分子不易接近)
σ键的特点
*1 电子云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所以比较牢固。 *2σ键旋转时不会破坏电子云的重叠,所以σ键可以自由旋转。
2.2.2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 C1~C3烷烃无异构现象
CH4 C2H6 C3H8
无异构体
➢ C4 以上烷烃出现同分异构现象
烷烃虽然是有机化合物中最不活泼的一类物质,但 却是最强烈的麻醉剂,我国出现了一些小型化工厂,由于 工作场地通风不好,使用的烷烃类有机溶剂无法及时从车 间或其他工作环境中消散,直接造成工作人员因长期吸入 而产生疾患。矿坑中喷出甲烷,当其浓度达到10%时,可 观察到呕吐、头痛、软弱、苍白、心浊音、血压降低、腹 反射减弱等中毒症状。
2.2.1 烷烃的结构
1.09 Å
H
键(sp3-s)
C
H H
109.5o
H
H
H
109.3o
H
CC
1.10 Å
H
键(sp3-s)
H
H
1.54 Å
键(sp3-sp3)
C: sp3 杂化,成 键
Ball and Stick Model
Space Filling Model
σ键的定义
在化学中,将两个轨道沿着轨道对称轴方向 重叠形成的键叫σ键。
另一个氧化反应途径是生物氧化 烷烃在好氧条件下,能够被某些微生物氧化。
反应是通过许多步才能完成的。
微生物降解烷烃的第一步是非常慢的,氧气分 子进攻烷烃链端碳原子以生成醇。继续氧化,烷烃 最终转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微生物从这一过程中 同时获得能量。
2 裂解反应:
(1)热裂反应
在高温及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使烷烃分子中的C-C键和 C-H键发生断裂的反应称为热裂反应。
研究反应机理的意义: 了解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反应的产率。 发现反应的一些规律,指导研究的深入。
甲烷的卤代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
自由基:带有孤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CH3
自由基反应的共性:1)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2)光、热 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 3)溶剂的极性,酸,碱,催化剂对反应无影响
CH3Cl + HCl CCl4 + HCl
反应特点:
(1)反应需光照或加热。 (2) 分子中原子、原子团被卤原子取代
反应速率: F2 > Cl2 > Br2 > I2 (不反应)
F2 :反应过分剧烈、较难控制 Cl2 :正常 Br2 :反应时间长 I2 :不反应。即使反应, 其逆反应易进行
CH3I + HI
(1)原子序数大者优先,同位素质量大者优先
如: I > Br > Cl > S > P > F
> O > N > C >D>H
(2)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时,比较与其相连的下一个原子, 依次类推
如:-CH2CH3 > -CH3 -CH2Cl > -CH2F -CH2OCH3 > -CH2OH
(3)对不饱和基团,可认为与同一原子连接 2 或 3 次
CH3
1
CH3
CH CH2
2
3
CH3 CH2 CH CH2
45
CH3
6
2-甲基-4-乙基己烷
CH3
1
H3C
C2
34
5
CH CH2 CH3
CH3 CH3
2, 2, 3 -三甲基戊烷
(4)碳链等长时,应选择取代基较多的链为主链:
例
CC
3
C
45
CC
6
C
2-甲级-3-乙基己烷
2C C 1C
而不是 3-异丙基己烷
CH4 + I2
烷烃卤代反应的选择性问题
➢ 反应对不同类型氢的反应选择性如何?(不同类型氢的相对反 应活性如何?)
如:
CH3CH2CH3
X2 hv or
CH3CH2CH2 X
X + CH3CHCH3
3o H, 2o H, 1o H:哪种氢易被取代?
氯代反应的选择性
CH3CH2CH3
Cl2 hv , 25oC
取代反应
分子中的原子或基 团被其它原子或基 团取代的反应称为 取代反应。
卤代反应
分子中的原子或 基团被卤原子取 代的反应称为卤 代反应。
甲烷的氯代反应
hv or CH4 + Cl2
CH3Cl + CH2Cl2 + CHCl3 + CCl4 + HCl
hv or CH4 (过量)+ Cl2
hv or CH4 + Cl2(过量)
Cl
CH3CH2CH2 Cl + CH3CHCH3
45%
55%
无选择性:2o H : 1o H = 2 : 6
CH3 CH3CHCH3
Cl2 hv , 25oC
CH3
CH3
CH3CHCH2 Cl + CH3CCH3
o H : 1o H = 1: 9
总结:烷烃卤代反应的选择性
3 密度 烷烃的密度均小于1(0.424-0.780)
4 溶解度 烷烃不溶于水,溶于非极性溶剂.
2.4.2 烷烃的化学性质
4 甲烷的卤代反应机理
什么是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是对反应过程的详细描述,应解释以下问题:
反应是如何开始的? 产物生成的合理途径? 经过了什么中间体?
反应条件起什么作用? 决速步骤是哪一步? 副产物是如何生成的?
烷烃
烷基
RH
R
一些常见的烷基
R (烷基)
CH3 CH3CH2
CH3CH2CH2 CH3
CH3CH
中文名
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要点:
1、选取最长的碳链作主链,称为某烷;支链当作取代基;
3
4
56
例
CH3 CH CH2 CH2 CH3
2 CH2
1 CH3 3-甲基己烷
2、从距离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碳原子编号,使各取代基 的代数和最小
同系物:有相同通式、组 成上相差CH2及 其整数倍的一系 列化合物。
2.1烷烃的来源
烷烃的天然来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成分含有75%的 甲烷、15%的乙烷及5%的丙烷,其余的是较高级的烷烃。而含烷烃 种类最多的是石油,石油中含有1~50个碳原子的链烷烃及一些环烷 烃。
2.2 烷烃的结构及异构现象
1 氧化: (1) 完全燃烧:
CnH2n+2 + O2
CO2 + H2O + Q
(2)控制条件,部分氧化,制备有用化工原料:
例 CH4 + O2
NO 600oC
HCHO + H2O
CH4 + 1/2O2 RCH2CH2R' + 2O2
锰盐 120--150oC
CO + H2 (合成气) RCOOH + R'COOH (制皂)
要求
➢ 了解并掌握烷烃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等知识。 ➢ 掌握烷烃的两种基本命名方法,能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结构
较为复杂的烷烃分子。 ➢ 烷烃的卤代(氯代和溴代)反应。 ➢ 烷烃的卤代机理——自由基取代机理,机理的各个步骤及
表示方法。 ➢ 掌握普通环烷烃的命名方法。 ➢ 了解烷烃的污染和危害。
3、取代基的列出次序:
2.4 烷烃的性质
化合物性质的两个方面
2.4.1 物理性质 物态:气体? 液体 ? 固体? 沸点(b.p.) 熔点(m.p.) 密度(比重) 溶解度: 水中溶解度? 有机溶剂中? 折光率
2.4.2 化学性质:有机化学反应(本课程的重点)
2.4.1 物理性质 1 熔点 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晶格堆积的密集度。
CH CH2
如: CH O
CH CH2 CC
CH O OC
CN
NC CN NC
C4H10 C5H12
C6H14 C20H42
同分异构体数 2 3
5 366,319
2.2.3 碳原子的四种类型
伯氢
仲氢
H3C CH2 CH2 CH3
伯碳,一级碳
仲碳,二级碳
H3C
CH3
叔氢
CH CH3
叔碳,三级碳
CH3
H3C C CH3
CH3
季碳,四级碳
2.3 烷烃的命名
普通命名法
用于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正戊烷
CH3
C5 CH3CHCH2CH3
CH3 CH3CCH3
CH3
异戊烷 新戊烷
➢ 异构词头用“正”、“异”和“新”等区分
C7 C8
C9 C10
C11 C12 C13 C20
CH3(CH2)5CH3 CH3(CH2)6CH3 CH3(CH2)7CH3 CH3(CH2)8CH3 CH3(CH2)9CH3 CH3(CH2)10CH3 CH3(CH2)11CH3 CH3(CH2)18CH3
烷烃熔点的特点 (1) 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而增大。 (2) 偶数碳烷烃比奇数碳
烷烃的熔点升高值 大 (如右图)。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烷 烃,叉链增多,熔点下降。
偶数碳 奇数碳
2 沸点
沸点大小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
烷烃沸点的特点
(1)沸点一般很低(非极性,只有色散力)。 (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运动能量增大,范德华引力增大)。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叉链多、沸点低。(叉链多,分子不易接近)
σ键的特点
*1 电子云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所以比较牢固。 *2σ键旋转时不会破坏电子云的重叠,所以σ键可以自由旋转。
2.2.2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 C1~C3烷烃无异构现象
CH4 C2H6 C3H8
无异构体
➢ C4 以上烷烃出现同分异构现象
烷烃虽然是有机化合物中最不活泼的一类物质,但 却是最强烈的麻醉剂,我国出现了一些小型化工厂,由于 工作场地通风不好,使用的烷烃类有机溶剂无法及时从车 间或其他工作环境中消散,直接造成工作人员因长期吸入 而产生疾患。矿坑中喷出甲烷,当其浓度达到10%时,可 观察到呕吐、头痛、软弱、苍白、心浊音、血压降低、腹 反射减弱等中毒症状。
2.2.1 烷烃的结构
1.09 Å
H
键(sp3-s)
C
H H
109.5o
H
H
H
109.3o
H
CC
1.10 Å
H
键(sp3-s)
H
H
1.54 Å
键(sp3-sp3)
C: sp3 杂化,成 键
Ball and Stick Model
Space Filling Model
σ键的定义
在化学中,将两个轨道沿着轨道对称轴方向 重叠形成的键叫σ键。
另一个氧化反应途径是生物氧化 烷烃在好氧条件下,能够被某些微生物氧化。
反应是通过许多步才能完成的。
微生物降解烷烃的第一步是非常慢的,氧气分 子进攻烷烃链端碳原子以生成醇。继续氧化,烷烃 最终转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微生物从这一过程中 同时获得能量。
2 裂解反应:
(1)热裂反应
在高温及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使烷烃分子中的C-C键和 C-H键发生断裂的反应称为热裂反应。
研究反应机理的意义: 了解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反应的产率。 发现反应的一些规律,指导研究的深入。
甲烷的卤代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
自由基:带有孤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CH3
自由基反应的共性:1)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2)光、热 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 3)溶剂的极性,酸,碱,催化剂对反应无影响
CH3Cl + HCl CCl4 + HCl
反应特点:
(1)反应需光照或加热。 (2) 分子中原子、原子团被卤原子取代
反应速率: F2 > Cl2 > Br2 > I2 (不反应)
F2 :反应过分剧烈、较难控制 Cl2 :正常 Br2 :反应时间长 I2 :不反应。即使反应, 其逆反应易进行
CH3I + HI
(1)原子序数大者优先,同位素质量大者优先
如: I > Br > Cl > S > P > F
> O > N > C >D>H
(2)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时,比较与其相连的下一个原子, 依次类推
如:-CH2CH3 > -CH3 -CH2Cl > -CH2F -CH2OCH3 > -CH2OH
(3)对不饱和基团,可认为与同一原子连接 2 或 3 次
CH3
1
CH3
CH CH2
2
3
CH3 CH2 CH CH2
45
CH3
6
2-甲基-4-乙基己烷
CH3
1
H3C
C2
34
5
CH CH2 CH3
CH3 CH3
2, 2, 3 -三甲基戊烷
(4)碳链等长时,应选择取代基较多的链为主链:
例
CC
3
C
45
CC
6
C
2-甲级-3-乙基己烷
2C C 1C
而不是 3-异丙基己烷
CH4 + I2
烷烃卤代反应的选择性问题
➢ 反应对不同类型氢的反应选择性如何?(不同类型氢的相对反 应活性如何?)
如:
CH3CH2CH3
X2 hv or
CH3CH2CH2 X
X + CH3CHCH3
3o H, 2o H, 1o H:哪种氢易被取代?
氯代反应的选择性
CH3CH2CH3
Cl2 hv , 25oC
取代反应
分子中的原子或基 团被其它原子或基 团取代的反应称为 取代反应。
卤代反应
分子中的原子或 基团被卤原子取 代的反应称为卤 代反应。
甲烷的氯代反应
hv or CH4 + Cl2
CH3Cl + CH2Cl2 + CHCl3 + CCl4 + HCl
hv or CH4 (过量)+ Cl2
hv or CH4 + Cl2(过量)
Cl
CH3CH2CH2 Cl + CH3CHCH3
45%
55%
无选择性:2o H : 1o H = 2 : 6
CH3 CH3CHCH3
Cl2 hv , 25oC
CH3
CH3
CH3CHCH2 Cl + CH3CCH3
o H : 1o H = 1: 9
总结:烷烃卤代反应的选择性
3 密度 烷烃的密度均小于1(0.424-0.780)
4 溶解度 烷烃不溶于水,溶于非极性溶剂.
2.4.2 烷烃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