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简介

合集下载

中唐诗坛“鬼才”李贺简介

中唐诗坛“鬼才”李贺简介
少年时便与诗坛宿将李益等齐名。
18岁时,李贺参加河南府试,以成绩卓异,推选入京应进士
举。次年,他来到繁华的长安(今陕西西安),雄心勃勃,跃跃
欲试。孰知一些忌才小人认为“晋”、“进”同音,要李贺避其
父李晋肃之名讳,不让他参加考试。尽管韩愈写《讳辩》为他大
声疾呼,驳斥奸佥小人的无耻行径,但却无济于事。李贺被取消
制乐时,却写下了不少绮丽明快的闺思、恋情之作,如《蝴蝶舞》、
《江楼曲》、《大堤曲》等,细腻地表现少女或妇人的真挚恋情
或孤独的怨思,浓艳、精美,反映了诗人的多才多艺。
元和八年,21岁的李贺,在郁郁不得志中,终于辞官告归。
他愁绪满腹,白发早生,羸弱憔悴,衣食无着,幸而凭韩愈介
绍,得奔潞州(今山西长治)依韩愈门生和侄婿张彻为生。但寄
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元和二年(807) ,15岁 的李贺离家来到东都洛阳,以诗作
进呈文坛前辈韩愈,希望能被荐举。当时韩愈刚送客归,困乏疲
惫,然而当他开卷读到李贺《雁门太守行》时,大为惊讶,喝彩
在好奖掖后进的叫绝,顿忘疲劳,让仆人邀李贺入座相见。韩
愈、皇甫湜等人的称赏下,李贺从此以诗才峥嵘而驰誉文坛,青
凭箜篌引》等,悲叹人生的不常,吐泄怀才不遇,向往光怪陆
离、虚无渺茫的仙境天宫。这些诗歌,触景遇物,随所得句, 妍
蚩杂陈,斓斑满目,使诗人的幽愤和不平,得以奇秀清逸的超脱
意境表现出来,恨而孤,孤而幽,幽而逸,逸而奇,奇而涩,形
成了一种“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的独特风格。
虽然忧郁的情感使李贺的诗风日渐晦涩奇险,但他在为宫廷
酒行》的“雄鸡一唱天下白”,皆为魅力无穷、传诵不哀的佳
句。他遣词炼句还极力追求色彩与情态的工险,如《雁门太守

唐朝诗鬼李贺的生平简介

唐朝诗鬼李贺的生平简介

唐朝诗鬼李贺的生平简介李贺,字长吉,河南福昌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因家居昌谷,所以被后世称为李昌谷,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三人被称为唐代三李。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朝诗鬼李贺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贺简介李贺出生在一个贵族世家,他的祖上是唐朝的皇室,虽然李贺一直以来对于自己的血统都很自豪,但是其实他家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破败了,家境非常差,据李贺自己的诗作所说,当时家里是住在山上的,只有一亩田地聊以为生,可以看出他家当时还是很穷的。

李贺从小长相就异于常人,古书上说是“通眉长爪”,不只是长相上的独特,李贺的才智也是非常出众,小小年纪的时候李贺就聪慧过人,年不过七岁就能吟诗作对,而且书法也是非常不错尤其擅长草书。

传说在他七岁的时候当时名动一方的韩愈和皇甫湜路过造访的时候李贺挥笔即成一篇《高轩过》,自此名扬四方,年纪稍大一点之后,李贺就白天外出寻找灵感创作,晚上就整理一天所得,学习非常刻苦,等到15岁的时候已经是名满天下。

在李贺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是诗名远扬,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但是因为父亲早丧,需要为父亲守丧,之后又有嫉妒他才能的人流出李贺的父亲名字中有个“晋”字,所以和“进士”的“进”字犯忌讳,所以李贺愤而离开了考场。

后来在韩愈等人的努力之下,李贺终于能够参与考核,通过考试之后,李贺成为了一个小官,之后的三年时间内李贺虽然做得只是小官,但是也算是兢兢业业,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都不得志的好友,李贺深刻的认识到了现实的黑暗,写下了不少的名篇佳作,奠定了他在中国诗词史上的地位。

之后因为仕途不顺,李贺就希望能够到地方去施展才华,但是当时各地都是奸臣小人当道,李贺根本无处施展抱负,再加上夫人的病逝,让李贺更加的悲伤,在经过三年的漂泊之后李贺又回到了长安,专心整理自己的诗作,没多久就去世了,享年27岁。

李贺为什么叫诗鬼唐朝李贺也许算不上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他可以说是最不幸的诗人。

诗人李贺简介

诗人李贺简介

诗人李贺简介诗人李贺简介李贺字长吉。

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人李贺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贺简介李贺(公元790年-817年),字长吉,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他祖籍陇西,生于河南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三乡),因此得一称号李昌谷。

李贺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不过早已落魄,所以从小家境贫寒。

但他的聪慧却不被贫穷掩盖,七岁就会写诗,被认为是神童。

长大后又十分刻苦,每日骑驴出门,想到好的诗句就写下来扔进自己背的锦囊里,“呕心沥血”的典故就来源于他,由此虽然年轻在当时颇有诗名,深受韩愈等文学大家的信欣赏。

李贺一生积极入世,可惜一直仕途不顺。

先是为父亲服丧而晚参加科举三年,之后又被人妒忌,因父亲名字里的“晋”与进士科的“进”犯忌讳又不能参加。

后来虽然经人推荐靠父荫得了一从九品的小官,可是升迁无望。

李贺辗转多地以求前途,甚至当过三年幕僚,可最后也还是功名未成,悲愤抑郁之中患上重病,年仅27岁就早夭了。

官场不得已,却不减李贺在诗歌上的成就,他被后世称为“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齐名。

李贺的诗歌以诡异见长,内容上以书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为主,此外也有许多借古讽今的诗,批判唐朝当时的贪官污吏,同情百姓的疾苦。

他常常应用中国古老的神仙鬼怪的神话传说,王母、嫦娥、月宫等都时有在诗中出现,极具奔放的想象力。

诗词特点李贺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

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李贺简介,名人故事

李贺简介,名人故事

精心整理李贺简介,名人故事李贺个人资料中文名:李贺别名:字长吉、李昌谷、鬼才、诗鬼信仰:道教阳县)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着名诗人。

代表作品有《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名篇。

李贺的诗词作品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生平简介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804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

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讽刺。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公元808?809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

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

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

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0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

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

可是“阖扇未开逢?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

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达3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

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

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

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

李贺简介及人生经历

李贺简介及人生经历

李贺简介及人生经历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诗仙”、“诗佛”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传世作品《》《》《》《》《》《》《》《二十三首》《五首》《并序》《》《》《》《》《》《》《》《》《》《》特点李贺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

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

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李贺人物简介PPT精选文档

李贺人物简介PPT精选文档
5
公元805(唐顺宗永贞元年) 16岁
• 是年正月,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 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 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 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次年, 顺宗病亡。唐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 诗文中有影射,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 遇害而死。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 《汉唐姬饮酒歌》刺之。
军法严明,在征讨叛将的战役中有功,而潞州又是重镇, 战略地位重要,正是李贺梦想建立军功的理想之地。于是, 李贺中断江南行程,折身北上,取道洛阳,经河阳、入太 行、过长平,于当年秋天抵达潞州。 • 张彻是韩愈的侄女婿,与李贺的交情很深,他热烈欢迎李 贺的到来。李贺在潞州,主要帮助张彻搞文书工作,也没 有什么确切的职务,说得好听点,是帮办文书,说得不好 听,就等于张彻为郗士美打工,李贺又为张彻打工。 • 李贺在潞州过了25个月的平静生活,其间写的诗又多又绮 丽,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创作高峰期,这时期的诗惯用 浪漫主义,表现忧国情怀。 但从这些诗作来看,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受到郗士美的重视, 没有具体的工作,他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连施展才华 的平台都没有。现在想想,李贺也真是倒霉,文的不行, 武的也不行,考进士理想破灭后,建军功的理想也破灭了1。5
7
• 李贺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从长安 折翅而归。他好比一只鸟儿,即将 飞上蓝天,却被人用弹弓打了下来。 李贺从此精神郁闷,“我当二十不 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他只能 用诗句表达愤懑。这次考试归来, 李贺须发全白,遭受了沉重打击。 李贺在长安当了个小官,整日郁郁 寡欢
8
• 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 元和六年(811)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做了 九品小官奉礼郎。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 三年里诗人更加消沉,其间他写的诗,不是荒凉 鬼域,就是飘渺仙境,不是衰败杨柳,就是嘤嘤 鬼哭——可能是接触祭祀鬼神过多的缘故,李贺 诗中对死亡主题的探索,已经全面展开,这似乎 隐含着什么不幸…他的性格更加孤僻,只与少数 朋友往来。他向好朋友张籍、张彻诉苦:“你们 看我这个样子,哪里像奉礼郎?简直是穿官服的 和尚!”本来,还指望权德舆为他换个工作,可 忽然听说权德舆被贬官了,靠山没有了,工作又 无趣,李贺就很苦闷。此间心情“憔悴如刍狗”。 因此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在京时,居崇义 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 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 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 9

李贺简介及作品

李贺简介及作品

李贺简介及作品
李贺,字元钧,号叔莫,是一位山东济南人,宋代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汉赋诗体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被公认为宋代文学发展的创始人。

李贺出生于宋明朝初,据《世书》记载,他从小喜欢诗歌,常常把诗篇写在书本上,穿梭于书屋里,从文章中寻找能够创作的灵感。

相传他曾与李白、杜甫同居一室,和他们讨论诗歌创作,受到他们的影响,他的文学技巧大为提高,并打下了山东诗派基础。

李贺擅长利用诗歌表达现实生活和社会现实,他的诗文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深刻反映当时宋代社会的腐败无度。

比如他的著名诗歌作品《柳毅传》,记录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政治斗争,充分表达了李贺对社会的反对。

他的诗歌作品《绿头鸭》,则反映出他对贫穷生活的同情;《归园田居》、《采莲曲》等诗歌,则把他对家乡的深情抒发出来。

李贺的文章作品甚多,他的文章也具有独特风格,他尤其擅长写读书理念、知音观念和人文智慧等话题。

他最著名的文章作品有《赋绿玉》、《赋玉阙》、《赋青玉》和《赋翠镜》,这些文章写了关于求学、寻知音、读书治学等话题,给古代文人们提供了智慧精英生活指导。

另外,李贺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创作的书法代表作为《仪报颂》,他的画作有《游春图》、《梅花图》等。

他的书画作品充满生活的视觉冲击和批判的力量。

总的来说,李贺是当时宋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浓厚的人情味深深影响着中国后世的文学
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诗鬼李贺的简介

诗鬼李贺的简介

诗鬼李贺的简介 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 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诗鬼李贺的简介, 供大家 参阅。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 791 年-约 817 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 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 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 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 抒发 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 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 等千古佳句。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 年)因病辞去 奉礼郎回昌谷,27 岁英年早逝。

文学 成就 诗词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 233 首。

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 220 首(古今学者均少作一首误计 219 首)。

稍后,南宋吴 正子作注, 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 唐宋志皆称贺诗 5 卷。

诗词 《雁门太守行》列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诵读与欣赏,7 年级下语文版 25 课古诗 5 首之一。

《李凭箜篌引》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 欣赏》 李贺一生,以诗为业。

他的诗,包括四方面内容: 借古讽今题材 他写这类作品, 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早年家居昌谷, 邻近洛阳到长安的大道, 征调运输所必经, 使他对人民所受重赋剥削, 统治阶级所为淫奢恶行, 有所见闻; 后来京城羁旅,游历南北,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宦官集团的乱政无能,藩镇割 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 愤慨。

李贺所写这一类诗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的是直陈时事,有 的是借古刺今: ① 隐射抨击永贞宫变的,如《汉唐姬饮酒歌》; ② 批判唐宪宗沉湎迷信、追求长生的,如《仙人》《昆仑使者》《神弦》 《苦昼短》《官街鼓》; ③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如《秦王饮酒》《雁门太守行》《古 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 ④ 揭露藩镇祸国殃民的,如《猛虎行》《公出无门》; ⑤ 反映权贵骄奢淫逸、好景不常的,如《荣华乐》 《秦宫诗》 《牡丹神曲》 《夜饮朝眠曲》《贵公子夜阑曲》《嘲少年》《梁台古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贺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

字长吉。

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

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

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

其父晋肃官位很低,家境也不富裕。

他儿时因得一病,即脊髓灰质炎,故其“细瘦通眉,长指爪”。

他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被称为鬼才。

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

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李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

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旋即因病辞官,回归仓谷。

他一生体弱多病,二十七岁去世。

因仕途失意,李贺终生郁郁不得志,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诗歌创作充满了深沉的苦闷。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诗词特色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
丽奇峭。

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

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与“诗仙”李白,"诗
诗鬼"。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

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

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

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

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

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

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

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

”《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术特色李贺的诗想
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

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

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

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王世贞用一个“过”
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