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附范文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案

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目标1.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2.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按一定的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按一定的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表教学难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例文引路,学习写法(一)自读例文《我家的杏熟了》。
1.思考:例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2.全班交流,通过自主回答和指名回答的方式解决自读时的问题,教师适时指导。
3.教师小结:例文写了作者回忆小时候家里杏儿成熟时,自己数杏和奶奶给小伙伴分杏的事,表现了奶奶淳朴、善良的品格。
起因: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邻居家的小孩嘴馋来摘杏,被奶奶发现了。
经过:奶奶扶起从树上摔下来的小淘淘,并为孩子们打杏。
结果:奶奶分杏,并启发“我”要懂得与人分享这一道理。
(二)自读例文《小木船》。
1.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1)事情的主要人物是谁?(2)事情是围绕什么来写的?(3)课文哪些部分是详写? 哪些部分是略写?(4)本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5)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指导。
教师小结:(1)主要人物:“我”和陈明。
(2)事情是围绕“小木船”来写的。
(3)课文第3、4自然段详写,第1、2、5自然段略写。
(4)全文梳理:想起陈明——友谊建立——友谊破裂——友谊恢复——思念陈明。
(5)作者先写“我”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我”和陈明围绕“小木船”发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一直珍藏着陈明送“我”的小木船。
3.教师小结写作方法: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预设:写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详略得当。
4.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5.接下来有八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写一段话,别忘了用上学过的妙招。
统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优质教案(含习作)

《麻雀》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本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将围绕“把一件事写清楚”展开。
《麻雀》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侧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写一件看到的事。
这篇课文由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所作,全文不足四百字,篇幅短小,但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还配有精美的插图。
文中示范了两种写事方法。
一是按一定顺序写事,可以像屠格涅夫那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二是把重要内容写清楚,如果事情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场景,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当时的情形。
因此,在课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和插图,从叙事顺序和把重要内容写清楚两个方面去探究如何把一件看到的事写清楚,非常重要。
二、学情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习作单元,每册一个。
习作单元都是围绕某项关键的习作能力编排的,第一部分的精读课文,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表达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为单元习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表达基础。
在阅读能力方面,能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习作能力方面,关于写事,学生是有基础的。
二年级尝试按时间顺序来写故事;三年级写过三次童话故事,写过一件简单的事;前一个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想象写故事。
本单元写事,要求高一些了,得把事情写清楚。
学生在写事情的过程中,常常不能把事情过程写清楚,不知道哪个部分该重点写,不能根据需要灵活选用适宜的方法。
本课的学习将重点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表达。
三、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7篇)。[优秀范文5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7篇)。[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97964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c.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7篇)。
[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7篇)。
导游词结构第一段:问候大家+介绍自己+告诉游客旅游目的地第二段:介绍你要介绍的世界遗产概况:建筑时间、建筑用途、历史地位第三段:具体介绍世界遗产的一两处景物、或者一两处特点第四段:提醒游客注意事项,并提出感谢颐和园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
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你们相信吗?几千副画没有哪两副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已登上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全景最佳的位臵。
正前面的就是昆明湖,游人常说它像镜子,像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仔细欣赏。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周围的堤岸更长。
看见湖中心那个小岛了吗?走过这个长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请仔细看这座桥,它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寿山。
那个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是佛香阁,房顶闪闪发光的是琉璃瓦。
下面那些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叫排云殿。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请你们慢慢游赏吧!黄山导游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
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
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
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生活万花筒》教案范文2篇_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

⼩学四年级上册语⽂《第五单元: ⽣活万花筒》教案范⽂2篇_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 ⽣活的美需要发现,每⼀件⼩事情都是不⼀样的美。
今天⼩编为⼤家整理了⼀份关于⼩学四年级上册语⽂《第五单元: ⽣活万花筒》教案范⽂以及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学建议,供⼤家阅读参考。
⼩学四年级上册语⽂《第五单元: ⽣活万花筒》教案范⽂⼀ 【情境任务】 本单元的课⽂中有⽼⿇雀保护⼩⿇雀的温暖,有⽼少⼀起爬天都峰的坚持,也有⼩伙伴从闹⽭盾到和解的童真。
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活,才让我们的童年变得像万花筒⼀样。
今天让我们⼀起打开记忆的闸门,把你们⽣活中的事写下来,跟⼩伙伴分享,也可以等我们成年之后再来读⼀读,回忆美好的、有趣的童年。
【教学⽬标】 1. 找到⽣活中印象最深的、有意思的事件。
2. 按⼀定顺序,把事件写具体。
【教学过程】 第⼀课时 环节⼀:确定事件 (⼀)头脑风暴 1. ⽣活中,每天都在发⽣各种各样的事情,⽆论是你亲⾝经历的,⽤⼼观察的,还是侧⽿倾听的,哪件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 2. ⾄少选择三件令你难忘的事,把关键词填写在图表外围的圈圈中。
事情可以是⾼兴的、滑稽的、烦恼的、幸运的、惊险的…… (⼆)选择素材 1. 请你在⼩组内把⼏件事分别说⼀说,看看能否引起他们听的兴趣。
2. 其他组员根据以下标准评价,帮⼩伙伴挑选出⼀件最想听的事。
环节⼆:整理事件 (⼀)请根据下⾯表格中的提⽰,回忆事件 (⼆)阅读分享,反馈修改 在⼩组内轮流阅读⾃⼰写的事情,请同学说说这件事情是否写清楚了,还有什么需要修改完善的地⽅。
环节三:展开事件 (⼀)回顾例⽂,说说发现 有⼀天,发⽣了⼀件不愉快的事。
我们俩温习完功课,把⾃⼰在舰模⼩组做的⼩⽊船拿出来玩。
我见他那只做得很精致,就拿在⼿上,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总舍不得放下。
不料我⼀失⼿,啪的⼀声,⼩⽊船掉在地上,摔坏了。
他⼀看,急了,哭着要我赔。
我上前分辩说:“我不是故意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想象”。
本课例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例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对本单元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如:描写、叙述、说明等。
但部分学生对如何将观察和想象相结合,运用写作方法进行表达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想象相结合,运用写作方法进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能力。
2.案例分析法:分析例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文,以便进行分析讲解。
2.准备写作素材,如图片、故事等,以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
3.准备习作纸张,以便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观察和想象的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观察和想象,尝试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写作素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进一步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练习。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内容本单元习作例文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旨在通过具体、生动的范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1. 范文阅读:选取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优秀范文,通过阅读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及表达技巧。
2. 写作指导:根据范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文章主题、选取材料、组织结构,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 实践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一篇习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习作的结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1. 文章构思: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主题进行有效的构思,选取合适的材料,组织文章结构。
2. 语言表达: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恰当、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有个性和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范文选读: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优秀范文。
3. 写作练习本: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主题。
2. 范文阅读与分析:选取一篇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优秀范文,与学生一起阅读并分析其结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3. 写作指导:根据范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文章主题、选取材料、组织结构,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4. 实践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1. 主题:本单元的主题。
2. 范文分析:范文的作者、主题、结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五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五篇13: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动弹、欲望、糟蹋、珍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通过导读品悟,感悟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5.拓展阅读《生命的壮歌》,把学了《生命生命》后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一、预习探究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
(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老师也搜集了两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切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生齐读。
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到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
齐读。
质疑。
二、合作交流(一)生字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我会读。
(2)我会讲。
(3)我要问。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4、交流,理清脉络。
(板书)飞蛾:挣扎求生香瓜子:砖缝冒苗我:静听自己的心跳(二)课文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2、小组合作学习。
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1)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板书)飞蛾:挣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惊19、生命生命香瓜子:砖缝冒苗--不屈向上令我(敬佩)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2)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及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导游词习作要求: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
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习作要求。
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参团过旅游吗?谁带领你们观光旅游?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
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
(板书:导游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
(板书:学写)2、出示习作要求。
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3、教师讲解习作要求:(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世界遗产”。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命题目,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
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2、知格式:(1)学生默读范文,思考导游词有哪些内容组成。
(2)、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附范文)习作要求: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
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教学目标: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一段录像——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
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
(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
(板书:学写)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
录像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
(板书:前言)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世界遗产”。
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29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
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附后)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
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例文4—14自然段)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例文的最后一段)(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
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
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
(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颐和园导游词》。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3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北京的颐和园,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颐和园导游词》,该怎样写?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
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
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
另外,“颐和园”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
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
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
由于每个学生习作内容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除了共性之外,还要有一些个性。
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体现在对习作主体——“有特色内容”的选择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当堂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选好习作材料。
例文《天坛导游词》天坛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蹂躏。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除了旅游者,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每道墙都有四组门,大家可以注意到,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层坛面都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家会发现,坛上所有的台阶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
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阳数,所以工匠们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崇高”之意。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再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
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这块天心石。
它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
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验一下,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
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十分平滑,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说话。
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两次,而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
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即将走进祈谷坛了,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就是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
圆形尖屋顶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
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
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焚烧,送上天宫。
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长廊,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古文化街导游词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位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1985年经市政府整理恢复其传统风貌,命名为“古文化街”。
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中以响誉国内外,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的风筝最有名气,整条街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帖金彩绘,高大雄伟,上面的彩画上书“津门故里”四字,走进这条街,街的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彩画,大多是人物故事。
集珍阁下枋间的彩画,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8幅画,有“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对面梨园阁枋间,上面画的是古典戏曲名著《西湘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
在建筑上还采用了木雕、砖雕等装饰,全街近百块匾额多出自全国书法名家手,风采各异。
大家可以边走边看,细细地品味。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宫前广场。
著名的天后宫就坐落在这里了,天后宫山门前有两棵高大旗杆,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幡杆,高26米。
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后来便为进香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使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了。
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
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
大家知道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西朝东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天后主要是保佑航海安全,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可以方便一些船民商贾,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在船上就可以朝拜天后,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求,也满足了无法登岸的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大家随我走进山门,迎面为木结构的两柱一楼式的牌楼,左右两边分别是鼓楼和钟楼。
走过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护法神王灵官,两侧为“千里眼”、“顺风耳”和“加恶”、“加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