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选取有价值的素材。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发现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2. 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通过作文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1.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选取有价值的素材。

2. 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生活中的细节,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

2. 如何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选取有价值的素材,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课堂练习,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作文。

5. 作文讲评: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改。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进行记录和写作练习。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进步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方法。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运用差异化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七、教学方法1. 观察训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2. 写作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语文教案教案名称: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写作能力。

3.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1.学习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语文写作》四年级上册。

2.学生练习册《语文写作》四年级上册。

3.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与学生互动交流,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写好标题、开头和结尾等。

2.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讲解写作任务(10分钟)1.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文章。

2.让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以及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和它的故事等。

三、合作练习(20分钟)1.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讨论各自最喜欢的动物,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鼓励学生合作讨论,互相帮助并收集更多的素材。

四、展示和修改(10分钟)1.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写作的成果。

2.全班同学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3.教师指导学生修改文章,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1.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展望下节课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提高写作水平。

六、布置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将修改后的文章整理好,写在练习册上。

2.要求学生在家继续思考和收集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素材,并准备下节课的写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合作写作活动,学生们在小组内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他们也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提高了写作技巧和文化素养。

课后可以将作业作为评比的对象,组织学生进行评比和交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这次的习作内容是要求学生学写观察日记。

在习作提示中明确了本次训练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1一、写作类型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这是一篇观察日记,要求孩子们连续观察某一物体,记录下来该物体发生的变化。

二、观察对象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观察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观察家里的小猫。

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

五天左右的时间,黄豆便可以长成豆芽,生长速度相较于其他植物快很多,再加之豆芽生长过程变化很明显,有利于孩子们观察。

所以这次的观察日记选择发豆芽。

三、观察日记内容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下是用什么方法观察的,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上图片照片就更好了。

①用什么方法观察②观察过程是怎样的③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2.让学生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先说出来,再有条理地写出来。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学会写观察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难点: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教师:确定观察对象,布置学生连续观察。

(开学初就进行布置) 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时间:2课时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围绕主题,把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观察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写下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老师在上课时要做到准时激励。

激励是课堂的润滑剂。

不但能使同学信念增加,还能对课堂的气氛活跃,其作用不行低估。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学校四班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学校四班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有挨次地介绍乡村景物。

2.试着运用积累的美丽词句。

3.学会用拟人、比方等修辞手法。

教学流程:(一)话题沟通,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唱歌;在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日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⑴展现田园风完图片或播放媒体。

⑵同学们说一说喜爱农村哪些风完。

2.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沟通沟通学习的收获。

同学在四人小组里展现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沟通自己的感受、体验。

3.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现汇报,可展现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4.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5.我们听了同学的汇报,自己也有很深的体会,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练习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受、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孩子们,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大家情愿和老师一起来走进田园,享受农村的漂亮风完吗?(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老师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描述田园风完的词语。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最喜爱哪一个?为什么?赏心悦目干净光明心旷神怡胸怀宽广绿色渲染墨线勾画草原茫茫水鲜草美牧草丰富羊肥牛壮羊如白云平原宽广沃野千里河汊纵横密如蛛网高大草本低地草甸阔叶高草草本群落草原茫茫宽敞无边无际无涯择水草居水草鲜美牧草丰富平原宽广沃野千里一望无际一马平川原野寥廓莽莽苍苍绵延千里无垠无边千沟万壑荒原漠漠芳草沃野莽莽苍苍绿遍山野逶迤连绵凹凸起伏明媚绚丽平畴千里沃土千里一碧千里山清水秀明媚绚丽平畴千里景色宜人春色满园凉亭水阁古色古香目不暇接花团锦簇鸟语花香俯视大地信步郊外莽莽苍苍起伏和缓宽阔无涯芳草绿野崎岖不平2.古人笔下的田园风完是很富有情趣的,同学们请读一读收老师集到的描写田园风完的诗句。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及范文[1].doc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及范文[1].doc
我的发现
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吃过晚饭我和妈妈一起去散步,我发现了我们家北面的香君路变了。
1、 连续观察一种植物,比如自己在家里种绿豆芽,先观察绿豆长得什么样?你用什么容器培植绿豆芽的?放了多少水?----绿豆芽刚刚开始冒芽时是什么样的?多大?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容器里有什么味道?----后来豆芽长高了一些?有多高?多粗?颜色有什么变化?----又高了,形状、颜色、大小又有什么变化?绿豆原来的外壳怎么样了?在水里还是在豆芽顶上?----绿豆壳什么时候掉的?有看到了什么?小绿叶苗?用手去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滑的还是糙的?硬的还是软的?凉的还是热的?)摘下绿豆芽,让妈妈炒给你吃,什么味道?记住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用了多长时间,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哟!2、 写自己(早上或晚上)刷牙的过程。先对这镜子照一照,看看牙齿的颜色,牙缝里有没有嵌着东西----准备用什么牙刷、牙杯、什么牙膏?----牙刷是什么样子?牙刷柄、牙刷头什么颜色?牙刷毛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如何排列?----刷牙杯子什么样子的?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图案?----牙膏是什么牌子?包装是什么颜色?挤牙膏之前是什么样子?你挤了多少牙膏?有变成什么样子?闻一闻,牙膏是什么味道的? ----刷牙时先喝一口水吗?还是直接刷?刷牙的方向是上下刷还是左右刷?为什么?牙膏在嘴巴里变成了什么样?嘴巴里的牙膏什么味道?----你用多长时间刷牙,刷好牙以后嘴巴里什么感觉?在看看牙齿的颜色有什么变化?3、 还可以观察下课十分钟的场景,看看同学们都在做些什么?教室里面的同学在干什么?走廊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操场上的同学又在做什么?最有趣的是谁?他们在玩什么?几个人在一起玩?玩的时候他们有什么动作?他们开心吗?他们的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他们说了些什么话?看到这些你都想到了什么?观察的事物很多,还有动物、天气变化、课桌上的斑点等,只要学会用五官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找几个理由分析推断,再加想象和联想,文章就丰富了。但注意一定要是自己观察的真实结果! 四、写作提示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万花筒》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活万花筒》这篇作文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作任务。

这篇作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六个写作要点,让学生围绕这些要点进行写作。

这篇作文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的事物。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中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的事物。

2.难点: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中事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优秀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图片、实物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3.准备一个 timer,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他们觉得生活中有趣的事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作文是如何表达生活中的事物的。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生活场景,如公园、学校、家庭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场景中的事物。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作方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2小小“动物园”》教案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2小小“动物园”》教案3篇

【导语】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单元的习作是让同学抓住家⾥的每个⼈的特点,看看他们和哪种动物⽐较像,有什么地⽅像。

⽣活在这个“动物园”⾥每天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以此来感受家中的亲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习作2⼩⼩“动物园”》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体验、感受⽣活,学会通过写作抒发⾃⼰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通过写作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们能够健康成长。

3.学会从⽇常⽣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

【过程与⽅法】 创设交流情景,激发学⽣的情感,提⾼写作⽔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们能够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真观察家⼈的神态、动作、语⾔,写出真情实感。

难点:发现并理解⽣活中亲⼈的爱,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的习作。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仔细观察,写⾃⼰的家⼈。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能写出⾃⼰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想想⾃⼰的家⼈和哪种动物⽐较像?什么地⽅像? 难点 真实感受该怎样去表达。

教学过程: ⼀、谈话导⼊ 同学们,其实每个⼈的内⼼都住着⼀个⼩动物,每个⼩动物也都有不同的个性,它们能反映出你的⽣活态度、处事原则和⼈⽣追求。

今天我们就⼀起来看看你的家⼈最像哪种⼩动物吧。

⼆、明确要求,选择内容 1.明确习作要求。

(1)学⽣⾃读教材中的内容,了解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组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明确要求。

(4)总结与板书。

内容:我的⼀家⼈ 要求:给家⾥的每个⼈都写上⼀段。

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改。

2.交流素材,确定内容。

(1)交流家⼈和哪种动物⽐较像?有什么地⽅像?每天⽣活在这个“动物园”⾥,你感觉怎么样?和组内的同学说⼀说。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次作文的要求,学会如何写一篇有条理、清晰的作文。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素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作文题目:我学会了2. 作文要求:(1)选取一个学会的技能,如游泳、骑自行车、做饭等。

(2)通过事情的发展,展示自己学会的过程。

(3)表达对学会这个技能的喜悦和收获。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学会某个技能的过程,思考学会这个技能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收获。

2. 指导学生如何将学会的过程和感受表达出来,提醒学生注意作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表达。

3. 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拨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作文《我学会了》。

2. 家长监督并指导孩子完成作文,签字确认。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内容完整,符合题目要求。

(2)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3)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有趣。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 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对照评价标准,自我评估作文完成情况。

(2)同伴互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掌握写作技巧。

3. 采用同伴教学法,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学会某个技能的过程和感受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八、教学资源1. 作文素材库:提供各类学会技能的案例,供学生参考。

2. 作文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作文评价依据。

3. 教学课件: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作文要求,引导学生回顾学会某个技能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总体目标: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8课次。这8次习作,有4次与口语交际和并安排。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4次小练笔。其特点是:一是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的写实和写想象。二是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三是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四是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表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2.使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养成探究习惯。
3.鼓励学生根据浏览自然景观内容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创造思维和个性化的语言。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浏览自然景观内容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创造思维和个性化的语言。
教具准备
假期游览大自然的景观,搜集各地的名胜图片。
一、积累:定向观察收集素
(一)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谁来介绍一下?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3、各抒己见,大家评议。
(三)指导写法,理清顺序。
1、老师指导"写景文"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顺序的写法:
a、指导写景作文的命题方法。(直接以风景地名名命题;以中心命题……)
b、要紧扣风景的奇特之处来写。
c、内容要明确,层次要清楚。
2、学生思考,回答:你想选择哪方面的内容来谈自己的景点,想按怎样的顺序写?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4、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5、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习作指导
2

10.17
10.21
2
10
10.24
10.28
期中考试
2
11
10.31
11.4
《撰写导游词》习作指导
2
12
11.7
11.11
2
13
11.14
11.18
《写生活中真实的事》习作指导
2
14
11.21
11.25
2
15
11.28
12.2
《书信》习作指导
2
16
12.5
12.9
3、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在阅读中寻找素材,在阅读中习得方法。
4、鉴赏优秀作文,诵读、积累适当的优作,学习写作的方法
5、继续实行作文量化评价制度,定期予以表扬。
6、强化面批,对写作基础差的学生给予高度的关注;鼓励写作好的学生继续投稿,或参加各级作文竞赛,以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7、进一步提升学生自改习作、互改习作的意识,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今年暑假我是在内蒙古渡过的,妈妈告诉我会去草原时,我很兴奋,因为我从来都没有去过大草原,这是第一次去。
来到大草原,我第一个跳下车,吃了午饭后,我们就去骑马,我学着电视上一边喊“驾、驾”,一边用脚夹马,像大将军一般,向着草原深处飞奔而去。走了一段路后,抬眼远眺,真是辽阔无边。整个草原像是一幅画,而且那画是活的:远处隐约可以看到如蚂蚁般大小的蒙古包,近看有很多黄色的小野花,草长得很茂盛,高的有一米多,矮的有一厘米左右,到处都是绿色,给人极舒服的感觉,小草、花儿随着风开始翩翩起舞------,天空是白蓝色的,清爽得象被水洗过,云朵慢悠悠地飘动。蓝的天,绿的地延伸开来,在远处交接成一条线。天像一个巨大的圆圆的帐篷,笼罩在绿色的大地上,这时我很真切地感觉到地球真的是圆的。
教 学 进 度 表
年级:四年级科目:作文教者:
周次
时 间
内 容
课节数



8.24
8.26
开校

8.29
9.2
《神奇的大自然》习作指导
2

9.5
9.9
2

9.12
9.16
《观察日记》习作指导
中秋
2

9.19
9.23
2

9.26
9.30
《编写童话》习作指导
2

10.3
10.7பைடு நூலகம்
国庆放假

10.10
10.14
二、尝试: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一)引导学生通过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
1.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联想,发展学生合理的想象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将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做到的、想过的事,都大胆的说出来、写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得有内容,写得有条理。
(二)确定观点,各抒己见。
1、思考:写景文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写之前要想一想主要突出哪一点奇特指出,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
1.生自由畅谈
2.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各地名胜图片。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1.欣赏图画:仔细欣赏自己最喜欢的名胜图片。
2.讨论特点,明确要求。
认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特点:
a、自己命题。
b、不是侧重写画面内容,而是侧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风景美,写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是本次习作的重点和难点,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写景文顺序"的写法。)
6、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7、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受的词句。、
二、提高习作水平措施:
1.坚持每天一段话(字数不限,自由表达,清楚即可,),每周两作文(课堂作文和周记)的制度,格外重视习作交流点评。
2、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教育,结合课文布置片段写作。
2
17
12.12
12.16
《想象作文》习作指导
2
18
12.19
12.23
2
19
12.26
12.30
复习
20
1.2
1.6
期末测试
领导签字
32节
课题:《神奇的大自然》(第一单元)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神奇的大自然》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审美能力。
到了草原深处,我们的马儿停在一个牧民家门前,品尝了马奶酒,奶酪之后,我们穿过一块沼泽地来到一条河边,导游说这就是美丽的“希拉穆仁河”,那是一条弯弯的细流,静静地流过这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像一条迷人的玉带镶嵌在大草原上,这里真是草肥水美,风一吹,隐约见到一些白色的羊群,我们终于找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
3、老师随机指导并提出好的建议,师生交流看法。
(四)说说自己的提纲,请其他同学评一评。
(五)写作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写作)
三、教师小结
教学
反思
课题:《神奇的大自然》
第2课时(总第2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范文
教学目标
通过范文,学习范文中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通过范文,学习范文中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范文:《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