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通用版):第9讲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串讲1 演练 含答案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中国近代化的新方向(1919—1949) (共75张PPT)

立革的命政范治畴 力世 命量界的资一登产部上阶分历级革史舞世的一界台部无并分产阶起级到革了命 主社力会军性的质 作用。具半有殖半初封步社会马克思主义 相同思革想命的任知务 识分子起反到帝了反领封 导作用
点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探究二:五四运动彰显新的时代潮流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 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主力军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 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 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 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 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任务仍是 反帝反封建。
在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阶级开展了废除封建土 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城市,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遭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官僚资 本不断膨胀
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传播,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 导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社会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 影视事业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时期发展迟缓
知识构建
日本侵略加剧
国际 十月革命的影响
一、背景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五
国内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促使思想解放
四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一阶段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师文档:第9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新发展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第9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新发展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一、政治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1.兴起——五四运动、中共诞生(1)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发展——国民大革命(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大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2)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3.进一步发展——国共十年对峙(1)新道路的开辟: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逐渐走向成熟。
(2)日本侵华。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扶植伪满洲国政权,继而向华北进犯,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4.高潮——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经过防御、相持、最后反攻并胜利;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
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参加重庆谈判、召开政协会议。
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开始反攻;1948~1949年初,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决战胜利;1949年4月,渡江战役爆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最新精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十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发展

最新精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十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开展Now similar concerns are being raised by the giants〔巨头〕that deal in data, the oil of the digital age. The most valuable firms are Google,Amazon, Facebook and Microsoft. All look unstoppable.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作蝴蝶谷。
高频考点专攻练(十)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开展——1919-1949年(35分钟 85分: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2个大题,37分。
)【最新模拟精练】1.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
〞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良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解析】选C。
据材料“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实践使局部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故C正确。
2.(2022·合肥模拟)近代某政党曾发表宣言:“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稳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本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
〞该宣言发表于()A.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选A。
201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第9讲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

第9讲近代中国的新方向教学案重点知识点梳理:讲解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 .五四运动(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
(3)划时代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中国共产党成立(1)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2)两个纲领: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国民大革命(1)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
(2)国共合作:两次会议(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蕴含“三大政策”)。
(3)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奠定了革命继续发展的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 .国共的十年对峙(1)工农武装割据①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红军长征①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②长征胜利: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2.抗日战争(1)侵华日军罪行: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2)全民族抗战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②战略防御阶段: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重要战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太原会战——国共合作典范,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③战略相持阶段: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19—1949)

3)发展——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1)新道路的开辟: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在实践 中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___________ 遵义会议 确立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 伪满洲国 (2)日本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 ________ 日本占领东北三省,扶植________ 中日民族矛盾正式 政权,后在1935年制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上升为主要矛盾 华北事变 , 4)高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1)抗日战争:日本侵华,导致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国共两党 __________由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 经防御、相持、反攻阶段,最后胜利。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重要组成 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_______________ 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即和平与 内战、民主与独裁。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努力,参加重庆谈判和 中原解放区 ,内战爆发; 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___________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开始反攻;1948—1949年初, 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 解放军取得了辽沈、____ 渡江战役 ________爆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5)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价值观角度: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留下的文献、遗迹、图片等在 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甲午中日战争、五四运动、抗战胜利在 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复兴中的命题价值。
(3)史观角度: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19-1949)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国共关系发展?
国共两党的关系,20年代是“党中有党”(中共党 团员加入国民党); 30年代是“国中有国”(中华民国之内有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 40年代是“一国两制”(中共承认国民政中期以后到80年代“相互敌视”。
数十年间,两党分别在各自控制的区域内进行政治 试验。两种政治体制并存竞争。
官僚资本
19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 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 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以后北洋政府由外债 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官僚资本的一部分。 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 词,主要是指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 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 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 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它代表着各革命阶层的经济利益,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形 式,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 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它是既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又有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还有各种形式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多 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其整体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 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建国后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包含:国营 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 济五种经济成份。
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逐步走向成熟的? 2.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阶段划分? 3.国民革命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中共创建(1919---1924) 2、国民革命(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3、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第 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4、抗日战争(1931--1937---1945) 5、解放战争(1946---194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课件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全面展开

近代化过程中,中国引进了西方 的文化和思想,为后来的现代化 提供了思想基础。
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地域不平衡
近代化过程中,中国的发展存在地域不平衡的问题, 沿海地区发展较快,而内陆地区发展较慢。
社会问题
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富 分化、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等。
文化冲突
近代化过程中,中国引进了西方文化和思想,这与中 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突和矛盾。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课
件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
全面展开
汇报人:XX
20XX-01-25
CONTENTS
• 近代中国探索历程 • 近代化全面展开表现 • 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 近代中国探索特点分析 • 近代化全面展开影响评价
01
近代中国探索历程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起步
洋务运动的背景
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深
他们的贡献
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通过引进西方科技和现代化管理方式 ,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加强了国防力量,促进了 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袖
康有为
清末维新派领袖之一,主 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 宪制度。他领导了戊戌变 法运动,试图推动中国的
政治改革。
梁启超
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政 治家,维新派代表人物之 一。他积极宣传变法维新 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解
放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的贡献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通过 宣传维新思想、推动政治 改革等方式,促进了中国 近代思想解放和政治民主
化的进程。
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领袖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 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他 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体系,领 导了辛亥革命和多次反清斗争。
(通史版)高考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史2.3.2尝试和平建国的机遇——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化的抉择课件

“停止刑讯逼供”等规定都不是“主权在民”的表现。排除D项。 答案:A
2.[2019·江西名校学术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民国初年,
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历史的
词汇,名目繁多,如孙中山的“一次革命”“武昌之役”等。1930
年7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 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尝试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 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 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建国,由于国民党 发动内战,和平建国的希望破灭。
——罗玉兰《重庆谈判之初步研究》
[发现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毛泽 东等赴重庆。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协定规定: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1946 年初,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但是, 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内战爆发。
[命题角度] 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所经历的被动开放、经济起 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这四个时期的变革机遇有何表现。
2.民国初年社会政治势力 [史学新论] 民国初年,在“二次革命”、洪宪帝制、护国运 动、“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和护法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频繁发生 的背后,隐藏着某种深层的历史动向,这就是清朝遗旧、北洋军 阀、南方军阀官僚、国民党、进步党等几种社会政治势力的消长兴 衰。
《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据
此可知,“辛亥革命”为“人所共知”的原因是( )
A.孙中山的大力提倡
B.纪念宣传的制度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9讲串讲1
1.(2016·上海卷)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C )
A.辛亥革命胜利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辛亥革命成果最终被袁世凯篡夺,没有改变中国革命的面貌,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还缺少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故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革命已经取得成功,故D项错误。
2.(2016·江苏卷)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
经济部的设立( A )
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解析:由题中的时间“1938年”和“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可知经济部的设立有利于为抗战提供持久的物质保障,故A
项正确;经济部的设立是为抗战提供物质保障,国民政府工作重心仍然是抗战,并没有转移,故B项错误;经济部的设立是为了对经济进行统制,适应战争的需要,不是为了提高后方百姓生活水平,战争期间,后方百姓还要对战争进行物质支援,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故C项错误;经济部的设立,适应了抗战的需要,与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3.(2016·海南卷)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
这一规定旨在( B )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解析:由“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可以看出是在保护地
主的利益,故A项错误;1942年是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团结各阶层力量尤为重要,地主阶级随着国民党的政策时有动摇,适当减租可以保存他们的抗战积极性,故B项正确;实行减租,保护地主阶级利益,不能说明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故C项错误;1942年的规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王明“左”倾路线不符,故D项错误。
4.(2016·全国卷乙)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 D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此举抹杀了其他党派对抗战的贡献,而不是缓和了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亲日派”“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并不能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而是损坏其团结抗日的形象,故B项错误;国民党把“国共合作”作为“谬误名词”,可知其否认国共合作,但并没有涉及抗战的领导权问题,故C项错误;从题干中“亲日派”“争取民主”“国共合
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故D项正确。
5.(2016·上海卷)《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
文中情景发生于( D ) A.淮海战役胜利后B.辽沈战役胜利后
C.渡江战役胜利后D.平津战役胜利后
解析:“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出现在当时的北平。
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排除A项;辽沈战役胜利解放的是东北全境,排除B项;渡江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南地区,排除C项;平津战役胜利和平解放北平,故D项正确。
6.(2016·浙江卷,节选)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件发生。
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