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实践精彩活动参观防洪纪念塔地地总结表

合集下载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正文]红色景点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斗争。

为了加深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我参加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前往了几个红色景点进行考察与观察。

下面是我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

[第一段]之所以选择红色景点作为实践的目的地,是因为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情感意义。

这些景点可以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以及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

在实践活动中,我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衡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这些地方真实再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

[第二段]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参观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延安时期的艰苦生活环境和严峻的政治斗争。

馆内陈列的照片和实物,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如磐、英勇无畏的岁月。

我了解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实践,形成了久经考验的党的路线和策略。

他们在苦难中坚持信仰,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一切。

[第三段]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参观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在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

博物馆中生动地再现了井冈山时期的场景,我仿佛与革命先辈一同挺身而出,在革命火热的岁月中与敌斗争。

我由衷地敬佩他们的英勇和智慧,他们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第四段]衡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参观,让我对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辛与英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馆内陈列着众多珍贵的文物和图片,记录了红军长征的沿途景色、人民的援助以及领导者的智慧决策。

这些展品让我更加理解了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红军用血肉之躯和坚强意志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结尾]通过这次红色景点的实践活动,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斗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色景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记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个人总结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个人总结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个人总结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这次红色之旅的目的地是延安和宁夏。

在延安,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红军长
征胜利纪念馆等地,亲身感受了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和伟大历程。

在宁夏,我
们参观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西北局旧址、石峡子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旧址等地,了解了抗日战
争时期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

这些地方不仅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
崇高的精神,也使我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还参观了习仲勋旧居和延安大学,深入了解了他们对于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的重要
贡献。

习仲勋同志在延安时期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为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延安大学,我们参观了习仲勋同志的教室和办公室,了解了他当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个人只有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才能够在历史上留下
名字,为后人树立榜样。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和革命旧址,我
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精神,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将坚持
初心,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
的力量。

2024年参观纪念馆活动总结范本

2024年参观纪念馆活动总结范本

2024年参观纪念馆活动总结范本
2024年参观纪念馆活动于XX年XX月XX日在某某纪念馆顺利举行。

活动以纪念某某事件为主题,旨在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的教训,并表达对逝去英雄的无比敬意。

活动当天,各界人士、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纷纷前来参观纪念馆。

早上九点活动正式开始,参观者们有序排队进入纪念馆。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精心布置了展览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地还原了当年的场景和事件。

参观者们在馆内逐一参观了各个展览区,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不时发出感叹声和深思熟虑的表情。

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和逼真的场景还原,让参观者们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感受到了当年的艰辛和牺牲。

除了参观展览,活动还安排了一系列的互动环节。

例如,观众可以通过电子屏幕,参与拼图游戏,拼出历史人物的形象;还可以通过预先准备的问答环节,测试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程度;此外,还有专门设立的纪念品摊位,参观者可以购买纪念品以作纪念。

活动在下午三点结束,参观者纷纷表达了对活动的赞赏之情。

他们认为通过这次参观,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和结果,并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教训。

参观者们也纷纷表示,将会将这次参观的收获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大家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总而言之,2024年参观纪念馆活动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活动。

通过参观纪念馆,参观者们不仅了解了历史,还加深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红色之旅实训报告实训总结

红色之旅实训报告实训总结

一、实训背景为了深入学习党史、国史,弘扬革命精神,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我们某国企基层党支部于2023年6月19日至21日组织了一次以“知史守初心,传承担使命”为主题的延安红色之旅实训活动。

通过实地参观革命历史遗址,重温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二、实训内容1. 参观南泥湾我们首先参观了南泥湾,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全国全军大生产运动的模范。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南泥湾精神的形成过程,它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将一片荒芜之地变为“陕北好江南”的奇迹。

南泥湾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2. 参观四·八烈士纪念碑在四·八烈士纪念碑前,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缅怀了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

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等在飞返延安途中遭遇空难,英勇牺牲。

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3.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们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实物和文献资料,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

从党的早期活动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阶段。

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4. 参观枣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办公地,也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地。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办公和生活场所,感受到了他们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作风。

三、实训收获1. 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的内涵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 增强了党性修养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断回顾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使我们的党性修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红色景点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红色景点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红色景点一、引言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旅游形式,正在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景点以红色主题为核心,突出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等元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独自前往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红色景点,深入了解了红色历史,拓宽了我的眼界。

在此,我将对这些红色景点的参观经历和所得的收获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更好地发挥出所学知识的作用。

二、红色景点的选择和介绍1.选取的红色景点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选择了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景点进行参观:(1)毛泽东故居纪念馆毛泽东故居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是一座集纪念、纪念教育和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红色景区。

(2)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3)红旗渠红旗渠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和宝鸡市境内,是中国现代技术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红色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

(4)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位于北京市郊区,是祭奠为国家和人民事业献身的烈士们,以及展示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2.景点介绍(1)毛泽东故居纪念馆毛泽东故居纪念馆是以毛泽东主席的出生地和生活地为核心,展示毛泽东主席的革命道路和丰功伟绩。

纪念馆内设有毛泽东主席的纪念室、展览厅、文化广场等。

(2)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

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展示了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3)红旗渠红旗渠是中国现代技术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杰出范例,被誉为“世界水利工程奇迹”。

景区内设有红色文化广场、红旗渠博物馆等,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红旗渠的建设过程和历史意义。

(4)烈士陵园烈士陵园是祭奠为国家和人民事业献身的烈士们,以及展示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陵园内设有烈士纪念堂、英烈墓地等。

三、实践经历和收获1.毛泽东故居纪念馆实践经历和收获我在毛泽东故居纪念馆参观时,首先参观了毛泽东主席的纪念室。

【精品文档】暑期寻访红色印迹社会实践总结-推荐word版 (2页)

【精品文档】暑期寻访红色印迹社会实践总结-推荐word版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暑期寻访红色印迹社会实践总结恰逢建党90周年,为了缅怀逝去的英雄,重温红色文化。

近日由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和丽水学院机电建工学院联合组建的暑期实践小分队一行20余位师生代表,齐赴丽水市寻访红色印迹,追忆革命先烈的光辉历程,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点亮奋斗青春。

丽水作为全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有革命老根据地的市,革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至今,丽水市还遗存了大量值得人们瞻仰参观受教育的革命旧址。

以粟裕、刘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建立的浙西南革命斗争根据地,在党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斗争史。

实践小分队首先参观了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崭新的纪念馆陈列许多革命资料。

墙壁上先烈们的肖像更是让我们觉得历史似乎并不是那么遥远,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随着讲解员游历了整座纪念馆。

尽管那些雕镂在橱窗里的介绍并无华丽之处,但是述说的事迹却是字字珠玑。

在回程的路途中,女孩子们都感慨红军前辈们真是太帅了!其实帅并不是容颜,那是伟大而神圣的革命精神在美化!参观完省委机关遗址,我们转道赶赴了丽水城市规划馆。

偌大的现代化展览馆,向我们展示了丽水近年来的变迁以及城市发展中取得的骄人成绩。

这座浓缩了整个城市的窗口以“规划让城市更美丽”为展示主题,向参观者展示了丽水美丽宜人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和谐。

第二日,实践小队在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方才抵达了安岱后村。

巧合的是丽水当地人武部的一些同志也在参观,并主动与我方带队领导联系。

两支队伍随后合二为一,一起在红军会场坐下,聆听了县党史办主任亲自讲述的革命往事。

党史办主任妙语如珠,红色历史在她娓娓道来之下,打动了在座的绝大部分人。

1935年5月,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安岱后,并以此为根据点,和当地的革命青年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人共同开辟了浙西南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总结一、引言红色社会实践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参与学习红色文化、了解革命历史和感悟先烈精神,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本次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圆满结束。

通过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山和革命烈士陵园等活动,我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体验和认识。

二、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这个地方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

在展馆内,我们见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伟大意义和英勇精神。

通过观看宣传片和参观实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那段年代的艰难和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

三、登上红军山在红军山,我们进行了一次爬山活动。

红军山是一座具有红色革命纪念意义的山峰,它是我们缅怀历史、怀念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

在攀登途中,我们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革命先烈们曾经承受的艰辛和坚定的信念。

站在山顶,我们俯瞰整个城市,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四、感悟于革命烈士陵园在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时,我们深深被无数烈士的英名所感动。

无论是烈士的事迹还是他们的忠诚精神,都给我们以深刻的触动。

站在烈士陵园前,我们默哀缅怀,为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们发誓要牢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五、总结与建议通过这次红色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红色文化在当代年轻人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因此,我建议学校可以将红色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常态化的活动,每年组织一次,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亲自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以及充分了解和传承优秀的革命精神。

六、结语通过这次红色社会实践,我们从中汲取了力量,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将把所学所感带回学校、社会,传递红色文化的火炬,以青春的力量谱写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学游览活动总结(3篇)

小学游览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拓宽视野,增强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小学游览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感受历史文化,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总结。

二、活动目标1. 让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活动准备1. 活动策划: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联系参观地点、购买门票等事宜。

2. 参观地点:根据活动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点、自然风光景区等。

3. 交通安排:提前联系车辆,确保同学们安全、准时到达参观地点。

4. 人员安排:明确带队老师、志愿者等职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5. 安全保障: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同学们在活动中的安全。

四、活动过程1. 出发前:同学们在操场集合,带队老师进行简短的动员讲话,强调活动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由带队老师、志愿者负责带领。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导游讲解,积极参与互动,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

3. 互动环节:在参观过程中,安排了互动环节,如知识问答、角色扮演等,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

4. 午餐时间:同学们在指定地点用餐,相互交流参观心得,增进友谊。

5. 返程途中:同学们在车上分享活动感受,总结经验教训。

五、活动成果1. 同学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团结协作,提高了沟通能力。

4. 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生活习惯得到改善。

六、活动反思1. 活动策划方面:在活动策划阶段,应更加注重细节,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参观地点选择:在选择参观地点时,要充分考虑同学们的兴趣和需求,确保活动具有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委意见
1998年夏,哈尔滨发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0.89米,哈尔滨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军民团结奋战,又一次战胜了特大洪水,保卫了家园。现在塔身上的金色曲型圆管,就是120.89米的水位标志。
时至今日,防洪纪念塔已不只再是当年军民一致团结抗洪的纪念,他已经成为同太阳岛、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等一样的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到哈尔滨旅游的外地游客游览哈尔滨会路径的基本景点之一,在这里可以坐船去往太阳岛,也可以延中央大街至索菲亚教堂领略哈尔滨别具一格的欧洲风情。为了进一步增强防洪纪念塔广场的文化氛围,1990年,在塔前的水池里安装了一组大型音乐声控彩色喷泉,给哈尔滨市增添了一大景观。
七、主持人组织吊唁活动,表达我们的哀思之情。
八、同学在防洪烈士纪念塔前进行演讲。内容根据防洪先烈的英雄事迹,并能真实表达出我们的敬佩之情。
九、为防洪烈士诗朗诵,表达同学们对革命烈士的崇拜之情。
一十、同学举行集体默哀,为防洪烈士祈福。/
一十一、在防洪烈士纪念塔前进行宣誓,缅怀防洪烈士,学习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不能让烈士的鲜血白流,作为哈军工的传人,我们更应该牢记历史,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为国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到了哈尔滨人民抗洪的历史,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了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动力。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的。1957年洪水威胁哈尔滨市,水位超过1932年洪峰0.58米,全市人民战胜洪水袭击,于1958年建立此塔,以志纪念。
塔由圆柱体的塔身和附属的半圆形回廊组成。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和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塔座下部的两级水池,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古罗马式回廊高7米,谐调壮观,环立着20根圆柱,上端有环带连接,组成了长达35米的半圆回廊,象征着20世纪的哈尔滨人民力量坚不可摧,牢固的堤防坚如磐石。塔身以浮雕方式描绘了当年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塔顶为由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形象组成的圆雕,表现了战胜洪水的英雄形象。
誓词:
我是中国共青团员,我在国旗下宣誓:我决心遵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劳动,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奉献出一切力量。
十三、返校后,每位同学写有关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十四、本次活动结束。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哈尔滨市长吕其恩确定。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
实践活动总结表
实践班级:20111513
负责人:周剑
职务:团支书
活动地点: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活动时间:5月12日
参与人数:31
工作人员:叶楷,朱智强




一、在21B312举行20111513实践活动宣讲会,让同学们了解哈尔滨防洪纪念塔的历史背景,缅怀烈士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二、5月12日下午3点组织同学们在奥列霍夫广场集合,由团支书清点人数,一起乘车到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通过群众们的反应,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哈尔滨防洪烈士的英勇事迹,面对超百年一遇,最高水位达120.89米的特大洪水,哈尔滨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军民团结奋战,又一次战胜了特大洪水,保卫了家园。
当我们看到在塔身上的金色曲型圆管,就是120.89米的水位标志时候的那一刻,同学们都震惊了,同时又感受到一种恐惧,随后又是疑惑和钦佩。面对这么高的洪水,我们是显得那么渺小,又非常惊讶于哈尔滨人民是如何战胜这一毁灭性的灾难?,最后油然而起对哈尔滨人民不怕牺牲,敢于争先的钦佩与敬仰之情。
位于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在太阳光的映照下,纪念塔显得更加宏伟。一位老大爷告诉我,“凡是到哈尔滨的人必然会到这里看看。只要看到这个塔,大家就知道,无论发多大的洪水,哈尔滨人都可以战胜,这个塔代表着哈尔滨人不怕困难不服输的精气神儿。
在防洪纪念塔广场地面练了5年大字书法的张志安,一辈子没照过几张相,除了结婚照,他还在防洪纪念塔前拍了全家福。“1998年,哈尔滨发大水时,我月收入也就2000多,我当时捐了500块钱,我觉得抵御洪水是每个哈尔滨人的责任。办活动,哈尔滨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防洪纪念塔广场。中央大街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林海峰介绍说,“今年年初到现在,防洪纪念塔广场共举办各类活动20余次,包括文艺演出、健身活动、普法宣传等,在防洪纪念塔广场办活动,都是想借助哈尔滨的象征——防洪纪念塔这个地标来造势。”
三、到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后,首先向防洪烈士塑像致敬。
四、向防洪纪念塔周围的路人发放介绍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历史背景的宣传单,让更多的人更深入的了解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和防洪烈士们。
五、为前来参观拜访哈尔滨防洪纪念塔的群众拍照。
六、指导同学们阅读防洪纪念塔上雕刻的历史记录文字,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防洪烈士的英雄事迹,同学们在聆听过程中要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在活动结束时上交。




周六下午三点,全班同学准时在奥列霍夫广场集合完毕。在分配小组之后,三个小组长各自清点了人数,总负责人讲了这次活动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在三点十分正式出发,三点四十五分到达了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到达防洪纪念塔后,大家先在塔前合影留念。
半个世纪以来,说起纪念塔,哈尔滨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防洪纪念塔。哈尔滨人的脑海总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松花江边矗立着一座被回廊环抱的纪念塔,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飘雪时节,纪念塔前的游人总是络绎不绝,几乎每一个哈尔滨人都在塔前照过相。防洪纪念塔凝聚着哈尔滨人的集体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