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整理

合集下载

发育生物学_复习资料_重点总结

发育生物学_复习资料_重点总结

发育生物学_复习资料_重点总结绪论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2、(填空)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果蝇、线虫、非洲爪蟾、斑马鱼、鸡和小鼠。

第一篇发育生物学基本原理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1、细胞分化:从单个的全能细胞受精卵开始产生各种分化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细胞分化。

2、细胞定型可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阶段: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特化;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决定。

(特化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决定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把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会分化成不同组织,把已决定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只会分化成同一种组织。

)3、(简答)胚胎细胞发育命运的定型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第一种通过胞质隔离实现,第二种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1)通过胞质隔离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可以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没有关系。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

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因为整体胚胎好像是由能自我分化的各部分组合而成,也称自主型发育。

(2)通过胚胎诱导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互相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

相互作用开始前,细胞可能具有不止一种分化潜能,但是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逐渐限制它们的发育命运,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成为“有条件特化”或“渐进特化”或“依赖型特化”,因为细胞发育命运取决于与其邻近的细胞或组织。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调整型发育:卵子中决定器官形成的物质是可以经过调整而改变的,某一部分被去除或重新排列后,剩余的胚胎可通过调整而发育为正常的胚胎。

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发展到配子的发生和形成;受精过程;细胞分化及形态形成,包括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群如何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及空间关系有序地重新配置、特化、进而产生出各种细胞类型,最终器官表型特征的出现和特殊功能的建立;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控制与调节,基因型和表型表达之间的因果关系;发育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细胞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外界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其中细胞分化是发育生物学中的核心问题。

发育生物学是一门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学科,有关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等过程的研究是动、植物人工繁殖、遗传育种、动物胚胎与生殖工程等生产应用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有关细胞分化机理、基因表达调控与形态模式形成及生物功能的关系研究,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医学难题(如癌症的防治)以及器官与组织培养等新兴的医学产业工程发展的基础,也是基因工程发展为成熟的实用技术的基础。

第二章在胚胎发育初期生殖细胞就已经决定的动物,生殖细胞来源于其前体原生殖细胞。

这些原生殖细胞只有经过迁移,进入发育中的生殖腺原基生殖嵴才能分化成为生殖细胞。

生殖质是卵质中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定位的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

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生殖质逐渐地被分配到一定的细胞中,这些具有生殖质的细胞将分化成为原生殖细胞。

精子发生:PGCs一旦到达雄性胚胎的生殖腺原基就进入性索,在此停留直到成熟。

在成熟过程中,性索发育为曲精小管,其上皮细胞分化为支持细胞。

精子发生过程在支持细胞的凹陷中进行。

精子细胞必须经过分化才能变为成熟的精子。

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从分子水平、亚显微水平和细胞水平来研究分析生物体从和的发生、、发育、生长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及其机理。

2.正向遗传学研究策略是指;而反向遗传学研究策略是。

3. 生物发育的核心问题是。

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发育的主要功能:产生细胞的多样性(细胞分化);保证世代的连续(繁殖)。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从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或者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性产生的过程为细胞分化。

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细胞分化:细胞表型多样化和功能多样化产生的过程。

(一)、定型的两个时相:1、特化(specification) ---- 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那么这个细胞或组织被认为是命运已经特化了。

此类细胞发育命运是可变的。

2、决定(determination) ---- 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那么这个细胞或组织被认为是命运已经决定了。

此类细胞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生殖质(极质,P颗粒):含有生殖细胞决定子的细胞质,获得生殖质的卵裂球将形成原生殖细胞。

第五章生殖细胞的发生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 性别尚未分化的生殖细胞。

二、生殖质与生殖细胞的决定生殖质Germ plasm: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特殊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

原生殖细胞的决定从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就开始了,到4次分裂以后,原生殖细胞将发生均等分裂;含P颗粒(Posteriorgranules)的细胞构成生殖系,P1,P2,P3,P4……,P4为生殖细胞的始祖细胞;P颗粒在受精过程和第一次卵裂过程中的不对称定位,26细胞期时全部P颗粒都在P4细胞中。

线虫原生殖细胞的命运决定于Pie-1: Pie-1基因的功能涉及P细胞维持生殖干细胞的属性,其编码核蛋白,仅存于生殖干细胞中。

其缺失导致P1-P4也向体细胞分化。

其作用可能是抑制生殖细胞中体细胞相关基因转录活性。

2、果蝇(Drosophila):生命周期短,易于繁殖,操作简便,成本低;产卵力强,其胚胎和成体表型特征丰富,遗传背景清楚。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30%)1、全能细胞:指能够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者说可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的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

2、多潜能细胞:表现出发育潜能的一定局限性,仅能分化成为特定范围内的细胞。

3、黄色新月区:含有黄色细胞质,将发育成肌细胞。

4、原肠作用:是指囊胚细胞通过有规则地移动,使未来的内胚层和中胚层细胞迁入胚胎内部,而未来的外胚层细胞铺展在胚胎的表面,从而形成原肠胚。

5、卵裂:通过多次的有丝分裂将大量的卵质分配到无数个较小的、具核的细胞中去的过程。

6、胚盾:下胚层一旦形成以后,上胚层和下胚层的深层细胞都会向将来发育成胚胎背部的一侧插入,形成一个加厚的区域,称为胚盾。

7、胚环:由外层上胚层和内层下胚层构成的加厚区域,称为胚环。

8、原条:首先见于胚胎的后端上胚层细胞的加厚处,随着加厚部分不断变窄,它不断向前运动,并收缩形成清晰的原条。

9、原沟;伴随着神经集中形成原条,在原条中出现的一条凹陷,与胚孔的作用相似,允许细胞迁移进入囊胚腔10、原结;在原条的前端有一个细胞的加厚区,中央有一个烟囱状的凹陷,它相似于两栖类胚孔的背唇,细胞也可以通过它进入囊胚腔11、胚胎诱导:在有机体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过程。

12、诱导者:在胚胎诱导相互作用的两种组织中,产生影响并引起另一种细胞或组织分化方向变化的这部分细胞或组织称为诱导者。

而接收影响并改变分化方向的细胞或者组织称为反应组织13、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一起调整成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

14、转录因子:是基因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是能与启动子和增强子结合的蛋白质。

15、神经板:预定神经外胚层(外胚层中线处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细胞纵向变长加厚,形成神经板。

16、侧板中胚层:位于居间中胚层外侧,分为外胚层下面的背部体壁中胚层和内胚层上面的腹部脏壁中胚层,将来形成心脏、血管、血细胞以及体腔衬里和除肌肉之外的四肢所有中胚层成分以及胚胎外膜17、自主特化: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卵裂球所含有的持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的细胞无关。

发育生物学资料整理

发育生物学资料整理

发育生物学绪论一.名词解释发育:亦称发生,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本质的科学。

二.问答1发育生物学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

同时,也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

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为对象: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

多细胞生物的种群发生为对象: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

2发育生物学任务3发育生物学学科基础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免疫学进化生物学解剖学第一章动物的发育模式一名词解释发育体制(即形体模式):多细胞生物在形态特征和功能形成的有序构建程式。

主要包括胚轴形成、体节形成、枝芽和器官原基形成等事件。

二.问答1发育生物学的2个基本问题5个难题①受精卵是如何形成成体②成体又是如何产生另一个成体发育生物学的5个难题(1)分化难题(2)形态发生难题(3)生长难题(4)生殖难题(5) 进化难题2模式动物都有哪些特征(1).其生理特征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2).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繁殖;(3.)容易进行试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动物: 我们所学的模式动物有(1)秀丽隐杆线虫2果蝇3斑马鱼(4)爪蟾(5)鸡(6)小鼠3发育模式的阶段划分:受精——桑葚胚——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系统的发生4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发育构建的多态性a卵裂的方式b胚层的形成和数目 c 体腔的类型d 原口和后口的区分 e 头尾的分化f 体节形成g器官设置h 身体的对称性第二章胚胎发育的准备一名词解释生殖质是一种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特殊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它决定着生殖细胞的分化。

二.问答1以线虫为例,说明其生殖干细胞是如何决定线虫的生殖质称为P颗粒①生殖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呈颗粒状结构。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发育动物学: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到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

2、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

3、定型:细胞分化在表现出明显形态和功能变化之前,发生隐性变化,使细胞命运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过程。

4、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5、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渐进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6、形态发生决定子:自主特化裂球含有特定的细胞质,其中具有影响细胞发育命运的分子。

7、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的细胞从简单、原始的状态到复杂和异样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8、信号转导:靶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细胞外信号9、生殖质:是卵中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定位的细胞分子,并把细胞外信号分子转变为细胞内信号,引起细胞发生反应的过程。

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 构成。

10、精子获能: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

11、顶体反应:是指精子获能后,与卵相遇时,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

12、透明带反应:哺乳动物不形成受精膜,但皮质颗粒中释放的酶对透明带中的精子受体分子进行修饰,使之丧失与精子结合的能力,因此,称为透明带反应。

13、精子发生:是指由前体原生殖细胞发育到精原细胞,再到成熟精子并排出体外的过程。

发生过程在支持细胞的深凹处。

14、卵子发生:是指由原始生殖细胞发育成卵原细胞,再由卵原细胞发育为成熟卵子的整个过程。

15、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处于卵裂期的细胞叫做卵裂球。

16、促成熟因子(MPF):由孕酮刺激产生并诱导恢复减数分裂的因子,是由两个亚单位(Cdc2和CyclinB)构成。

17、原肠作用:是指动物胚胎发育到囊胚后期开始进行的一系列细胞运动和细胞重排的形态发生运动。

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

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胀泡:在正常发育期间,果蝇的多线染色体中一些特异的带变得膨大,被称为胀泡。

(在个体发育的某个阶段或某些化学物质的诱发下,多线染色体的某些带纹变得疏松膨大而形成胀泡。

)2.拟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上执行普通的编码功能、负责生产蛋白质的区域被称为拟常染色体区,它与其他常染色体一起构建身体并协调身体的各项功能。

(是在高等动物性染色体,即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一段同源序列,分为PAR1和PAR2两部分)3.乌尔夫氏再生:晶状体再生首先在蝾螈中被发现,当将成体蝾螈晶状体除去以后,可以从虹膜的背缘再生出新的晶状体,这一现象被称为乌尔夫氏晶状体再生。

4.开关基因:在发育中有些基因是否表达,可以决定细胞向两种不同的命运分化。

5.Bohr效应:蝌蚪的血红蛋白比成体的结合氧要快一些,释放氧慢一些,另外实验还证明,蝌蚪的血红蛋白是不依赖pH的,成体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随pH升高而增加,称Bohr效应。

6.多线染色体:一种缆状的巨大染色体,见于有些生物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里的某些细胞中。

由核内有丝分裂产生的多股染色单体平行排列而成。

7.类坏死:是指细胞处于活和死亡之间的,有着一整套原生质变化特征的临界状态,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8.转分化:是指一种部分分化了的组织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组织类型的充分分化的细胞9.细胞表型:在多细胞生物体内,每个细胞都有一定的性状,即细胞特定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10.早熟素:早熟素是一种昆虫激素,抑制昆虫内分泌器官的正常功能,导致过早变态,形成不正常虫体而导致死亡。

11.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通过细胞分化产生细胞形态结构、生化组分和功能的差异性。

12.阈值:阈值指的是触发某种行为或者反应产生所需要的最低值。

13.转决定:已决定的细胞未按其命运分化成为一定的器官,而分化成文其他器官的现象称为转决定。

14.全能细胞:能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第一章、绪论1、发育的概念与特征;概念:是生命现象的发展,是有机体以遗传信息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构建,是遗传信息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次序表达的结果。

特征:①、发育有严格的次序性②、发育不是个别基因的表达,而是众多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配合2、发育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机制(规律);基本过程:胚前发育两性配子胚胎发育受精→卵裂→原肠胚→神经胚→器官胚后发育(变态)有些动物个体,如两栖类基本机制: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③、图式形成④、生长⑤、形态发生3、名称解释:图式形成;胚胎通过细胞活动建立其时空样式的过程,即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体现了发育的高度有序性4、先成论和后成论的核心内容;先成论:胚胎中的形态和结构预先已经存在,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结构仅仅是增大和展开而已。

后成论:胚胎是逐渐形成的。

5、基因型与表型的概念与关系;基因型:机体从双亲获得的遗传信息所赋予的特性表型:机体在不同发育时期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化等特征关系:基因型决定表型,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6、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特征有哪些?①、取材方便②、胚胎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③、可进行遗传学研究7、非洲爪蟾、鸡、小鼠和果蝇等模式生物的优缺点;①、非洲爪蟾:优点:性成熟短、取卵方便、卵体大、易于操作、抗感染力强、易于组织移植缺点:生命周期长、异源四倍体,不易于进行遗传学研究②、鸡:优点:鸡的胚胎发育与哺乳动物更接近、鸡胚在体外发育,相比哺乳动物更容易进行、实验研究手段成熟、鸡的基因测序已完成③、小鼠:优点: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相近,可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易繁殖和饲养,价廉,操作方便、繁殖不受季节影响、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学背景清楚、遗传学手段较完善、是唯一可以进行基因敲除实验的脊椎动物缺点:胚胎在母体内发育、胚胎个体小、实验操作难④、果蝇:优点:生命周期短、个体小易饲养、卵体大、发育速度快第二章、配子发生1、生殖细胞的起源;①、源自生殖质或类似性质物质的细胞②、源自体细胞2、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概念与特点;生殖细胞:多细胞生物体内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特化细胞特点: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细胞:多细胞生物体内其他的只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特点:仅能进行有丝分裂3、原生殖细胞(PGC)和生殖质的概念;原生殖细胞(PGC):胚胎发育初期能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PGC只有经过迁移,进入发育中的生殖嵴(生殖腺原基)才能分化成生殖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细胞分化: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叫细胞分化。

2.定型: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

定型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时相。

3.特化: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特化了。

4.决定: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决定了。

已特化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

相比之下,已决定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5.胞质隔离: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6.胚胎诱导: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的分化方向,也就是发育命运。

7.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细胞发育方向取决于细胞内特定的细胞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8.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有条件特化(细胞的发育方向取决于它与邻近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9.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10.形态发生决定子性质:1.激活某些基因转录的物质2.mRNA11.受精:是指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形成具备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13.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

)14.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15.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通过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使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形成由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三个胚层构成的胚胎结构的过程。

16.神经嵴:神经嵴细胞来源于外胚层,从神经管和表皮连接处迁移出来,又被称作第四胚层。

迁移身体不同部位,产生各种类型分化细胞,如感觉、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表皮色素细胞及头部骨骼和结缔组织等。

17.胚胎诱导: 在有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

18.诱导者:产生影响并引起另一种细胞或组织分化方向变化的这部分细胞或组织称为诱导者。

19.反应组织:接受影响并改变分化方向的细胞或组织称反应组织。

20.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形成次级胚胎的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

21.初级胚胎诱导:原肠胚的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这个关键的诱导作用,传统地被称为初级胚胎诱导。

22.次级诱导:一种组织与另一种组织相互作用,特异指定它的命运称为次级诱导;23.三级诱导:次级诱导的产物作为诱导者,指定与之发挥作用组织的命运叫三级诱导。

如眼发育过程中:视泡由原肠顶前端诱导前脑向两侧突出而成。

视泡诱导其上面的外胚层形成晶状体,晶状体和视泡又诱导其上面的外胚层形成角膜。

24.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称为图式形成。

25.在两栖类囊胚中最靠近背侧的一群植物半球细胞,对组织者具有特殊的诱导能力,称为Nieuwkoop中心。

26.顶外胚层嵴(AER):在鸟类和哺乳类中胚层诱导肢芽顶端前、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一个增厚的特殊结构,称为顶外胚层嵴。

27.干细胞: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产生分化后代这两种基本特性的细胞。

28.胚胎干细胞(ES):从早期囊胚细胞分离并在体外培养和建系的细胞。

29.胚胎生殖细胞:从胚胎生殖嵴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建系的细胞。

30.成体干细胞:先在成年组织和器官,以后在胎儿组织被证明其存在,随后个别也在体外培养和建系成功的干细胞。

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细胞定型;在细胞化为具有一定的形态和一定功能之前,细胞内部已经发生了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具有朝特定方向发生的潜力,这一过程为细胞定型或指定细胞定型可分为特化与决定两个阶段,区别: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而已决定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镶嵌型发育: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特定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他就会形成如同其在整体胚胎中将会形成的结构一样的组织,而胚胎其余部分形成的组织会缺乏分离裂球所能产生的结构,两者恰好相补。

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

如:栉水母、海鞘、环节动物、线虫、软体动物。

调整型发育:对细胞进行有条件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

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

如:海胆、两栖类、鱼类。

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成形素或胞质决定子,主要是特异性的蛋白质或mRNA,可以激活或抑制某些基因,决定细胞分化。

主要存在于卵子细胞质中,包括典型的镶嵌型与调整型胚胎。

信号传导:靶细胞通常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细胞外信号分子,并把细胞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引起细胞发生反应,这一过程称为信号传导。

精子获能: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的现象。

获能部位:子宫输卵管。

顶体反应:精子同卵子表面接触或与卵膜分泌的物质相遇后,精子顶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卵子激活: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显示出的最早系列事件总称为卵激活。

它包括皮质反应,减数分裂恢复,第二极体排出,DNA复制和第一次卵裂。

皮层反应:是受精作用的反应之一,主要是防止多精受精,属于多精受精的二级阻断。

机理是:当精细胞与卵细胞的细胞质膜融合时,激活了卵细胞的磷脂肌醇信号转导途径,引起卵细胞局部胞质溶胶中Ca2+浓度的升高,激活了卵细胞;定位于卵细胞质外周的皮层颗粒与卵细胞质膜融合释放内含酶类;释放的酶类快速分布到整个卵细胞的表面,改变透明带的结构,使精子不能与卵细胞结合。

原肠作用:指囊胚细胞有规则的移动,使细胞重新排列,用来形成内胚层和中胚层器官的细胞迁入胚胎内部,而要形成外胚层的细胞铺展在胚胎表面神经胚形成:胚胎由原肠胚预定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的过程。

初级神经胚形成:由脊索中胚层诱导上面覆盖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与表皮质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次级神经胚形成:外胚层细胞下陷进入胚胎形成实心细胞索,接着在细胞索中心产生空洞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体节:当原条退化,神经褶开始向胚胎中央合拢时,轴旁中胚层被分隔成一团团细胞块,即为体节。

胚胎诱导:在有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个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的过程。

次级诱导:通过一种组织与另一种组织的相互作用,特异地指定它的命运三级诱导:次级诱导的产物作为诱导者,通过与相邻组织作用指定它的命运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和其他的组织一起调整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Nieuwkoop中心:囊胚最背部的能诱导组织者产生的植物极细胞顶外胚层嵴AER:在鸟类和哺乳类中胚层诱导肢芽顶端前、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一个增厚的特殊结构。

极化活动区ZPA:在年幼肢芽和体壁后部连接处一小团能特化成前后轴的中胚层细胞所构成的区域。

初级性别决定指由未分化的性腺发育为精巢和卵巢,与Y染色体短臂上的sry基因及可能与常染色体或与X染色体相连的“Z基因”等有关。

次级性别决定指睾丸或卵巢形成之后,由他们分泌的激素引起的雄性或雌性表型的发育。

雄性表型与AMH(抗缪勒氏管激素)、睾丸酮、二氢睾丸酮有关;雌性表型与雌激素有关。

.次级神经胚形成:内陷的实心神经索通过内部腔裂的方式(含细胞凋亡)形成的管状物,称为次级神经管,次级神经胚形成包括髓索形成及随后凋化成为神经管。

变态:在多种动物中,胚胎发育经历一个幼虫期,幼虫具有与成体非常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经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其中有一些器官退化消失,有些得到改造,有些新生出来,从而结束幼虫期,建成成体的结构。

这种现象称为变态.图式形成(patternformation):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如胚轴形成、体节形成、肢芽和器官原基形成等事件。

干细胞的定义:具有自我更新并产生分化后代这两种特性的细胞。

胚胎干细胞:来自于胚胎、胎儿、成体的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和自我更新的一类细胞。

能产生基因型和表现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细胞,也能产生组成机体的组织器官。

分类:ES细胞:从早期囊胚分离并在体外建系培养;EG细胞:从胚胎生殖脊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建系。

组织干细胞:先在成年组织器官,以后在胎儿组织被证明其存在,随后也在体外建系和培养成功的干细胞。

特点1、体外无限增殖2、体内产生分化细胞3、体内产生畸胎瘤4、】巢状生长有多能胚胎干细胞特征5、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正常6、具有遗传可操作性7、形成嵌合体,实现神经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