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与实务课件【精选】
合集下载
《统计基础与实务》教学课件 第八章 统计实务概述

统计基础
实务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八章 统计实务概述
第一节 统计调查制度 第二节 统计单位 第三节 企业一套表 第四节 主要统计指标
—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统计调查制度
一、统计调查制度的分类 二、统计调查制度的管理机构 三、统计调查制度的管理 四、统计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1)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营业执照》,并有独立经营场所。 (2)以该分支机构的名义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一年或一年以上。 (3)该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依法向当地纳税。 (4)具有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账户,或者能够根据统计调查的需要提供财务资料。
— 20 —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 12 —
(二)常规和专项调查制度的贯彻和实施
常规和专项调查制度由上级统计部门以部门文件形式,并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培训会议布置到下一级 统计部门。下一级统计部门一般采取条块结合的组织方式收集资料。
1 “条”
所谓“条”即利用统计各有关业务部门(系统)已有的统计渠道、统计资料和行政记录,按 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由各有关业务部门(系统)组织调查或进行资料整理,形成各系统统计报表 或数据。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和其他 成员组织法人,以及经法定程序批准设定的其他法人。
(二)产业活动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 的一部分。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3)能够提供收入、支出等相关资料。
周期性普查制度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组织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普查的统计调查制度,包括人口普 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
实务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八章 统计实务概述
第一节 统计调查制度 第二节 统计单位 第三节 企业一套表 第四节 主要统计指标
—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统计调查制度
一、统计调查制度的分类 二、统计调查制度的管理机构 三、统计调查制度的管理 四、统计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1)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营业执照》,并有独立经营场所。 (2)以该分支机构的名义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一年或一年以上。 (3)该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依法向当地纳税。 (4)具有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账户,或者能够根据统计调查的需要提供财务资料。
— 20 —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 12 —
(二)常规和专项调查制度的贯彻和实施
常规和专项调查制度由上级统计部门以部门文件形式,并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培训会议布置到下一级 统计部门。下一级统计部门一般采取条块结合的组织方式收集资料。
1 “条”
所谓“条”即利用统计各有关业务部门(系统)已有的统计渠道、统计资料和行政记录,按 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由各有关业务部门(系统)组织调查或进行资料整理,形成各系统统计报表 或数据。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和其他 成员组织法人,以及经法定程序批准设定的其他法人。
(二)产业活动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 的一部分。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3)能够提供收入、支出等相关资料。
周期性普查制度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组织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普查的统计调查制度,包括人口普 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
统计基础与实务模块三课件

(4)表中的计量单位要清楚注明。当表中只有一种计量单位时,应将 其写在表的右上角。如果有几个不同的计量单位,可在横行标题右侧专 设计量单位一栏,也可与纵栏标题指标名称标注在一起。
2、统计表的形式要合理
(1)统计表的形式要美观 (2)统计表的栏次较多时,应加编号 (3)表中的横行“合计”一般列在最后一行
【技能训练】
1.(单选题)下列分组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2.(判断题)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就是简单分组,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就是复合分组。 ()
3.(单选题)对某银行职工先按性别分组,在此基 础上再按工资等级分组,则这样的分组属于( )。
(一)统计表的结构
1.从外表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四部分组成:
(1)总标题:
(2)横行标题:
(3)纵栏标题:
(4)数字资料:
此外,有时为了补充说明,统计表往往还附有一些备注、
说明,如资料来源、计算方法、填表单位和日期等等。
2.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两部分构成:
(1)主词:
(2)宾词:
(二)编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
小结
任务一 统计整理概述 任务二 统计分组 任务三 次数分布 任务四 统计表与统计图
组标志。 4.在选择分组标志时,还要遵从“互斥”和“穷尽”两
个原则。
【技能训练】
(单选题)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
模块三 统计整理与应用
任务三 次数分布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
次数分布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现象总体的所有单 位按组别归类,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各单位在 各组的分布。又叫分配数列,或频数分布。
2、统计表的形式要合理
(1)统计表的形式要美观 (2)统计表的栏次较多时,应加编号 (3)表中的横行“合计”一般列在最后一行
【技能训练】
1.(单选题)下列分组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2.(判断题)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就是简单分组,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就是复合分组。 ()
3.(单选题)对某银行职工先按性别分组,在此基 础上再按工资等级分组,则这样的分组属于( )。
(一)统计表的结构
1.从外表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四部分组成:
(1)总标题:
(2)横行标题:
(3)纵栏标题:
(4)数字资料:
此外,有时为了补充说明,统计表往往还附有一些备注、
说明,如资料来源、计算方法、填表单位和日期等等。
2.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两部分构成:
(1)主词:
(2)宾词:
(二)编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
小结
任务一 统计整理概述 任务二 统计分组 任务三 次数分布 任务四 统计表与统计图
组标志。 4.在选择分组标志时,还要遵从“互斥”和“穷尽”两
个原则。
【技能训练】
(单选题)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
模块三 统计整理与应用
任务三 次数分布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种类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
次数分布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现象总体的所有单 位按组别归类,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各单位在 各组的分布。又叫分配数列,或频数分布。
统计学基础与实务-ppt-第6章假设检验

6-49
总体均值的检验
(大样本)
STAT
1. 假定条件
– 正态总体或非正态总体大样本(n30)
2. 使用z检验统计量 2 已知:z x0 ~N(0,1) n
2 未知:z x0 ~N(0,1)
sn
6-50
总体均值的检验(大样本)
(决策规则)
STAT
1. 在双侧检验中,如果|z| z/2 ,则拒绝原 假设H0;反之,则不能
STAT
1. 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反对的假设 2. 又称“0假设” 3. 总是有符号 , 或 4. 表示为 H0
– H0 : = 某一数值
– 指定为符号 =, 或
– 例如, H0 : 10cm
6-12
备择假设
(alternative hypothesis)
STAT
1. 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 2. 也称“研究假设” 3. 总是有符号 , 或 4. 表示为 H1
– 总体参数包括总体均值、 比率、方差等
– 分析之前必须陈述
6-6
什么是假设检验?
(hypothesis test)
STAT
1. 先对总体的参数(或分布形式)提出某种假 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 立的过程
2. 有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3. 逻辑上运用反证法,统计上依据小概率
原理
6-7
假设检验中的小概率原理
z 检验
z x 0 sn
z 检验
z x 0 n
t 检验
t x 0 sn
6-47
STAT
总体均值的检验
(大样本)
6-48
总体均值的检验
(提出假设)
总体均值的检验
(大样本)
STAT
1. 假定条件
– 正态总体或非正态总体大样本(n30)
2. 使用z检验统计量 2 已知:z x0 ~N(0,1) n
2 未知:z x0 ~N(0,1)
sn
6-50
总体均值的检验(大样本)
(决策规则)
STAT
1. 在双侧检验中,如果|z| z/2 ,则拒绝原 假设H0;反之,则不能
STAT
1. 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反对的假设 2. 又称“0假设” 3. 总是有符号 , 或 4. 表示为 H0
– H0 : = 某一数值
– 指定为符号 =, 或
– 例如, H0 : 10cm
6-12
备择假设
(alternative hypothesis)
STAT
1. 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 2. 也称“研究假设” 3. 总是有符号 , 或 4. 表示为 H1
– 总体参数包括总体均值、 比率、方差等
– 分析之前必须陈述
6-6
什么是假设检验?
(hypothesis test)
STAT
1. 先对总体的参数(或分布形式)提出某种假 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 立的过程
2. 有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3. 逻辑上运用反证法,统计上依据小概率
原理
6-7
假设检验中的小概率原理
z 检验
z x 0 sn
z 检验
z x 0 n
t 检验
t x 0 sn
6-47
STAT
总体均值的检验
(大样本)
6-48
总体均值的检验
(提出假设)
《统计实务》课件

02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数据的来源
调查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的原始数据 。
观测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的数据,如气象观测、 卫星遥感等。
实验数据
在科学实验或临床试验中获取的数据。
公开数据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公开的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
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 以推断总体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普查
对全体对象进行调查,以获得全面、 准确的数据。
实验法
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获取数据,如医 学实验、物理实验等。
观察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获取数据,如市场调 研中的现场观察。
统计数据的整理技巧
数据清洗
数据分类
去除重复、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确保数 据质量。
将数据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便于分析 和可视化。
数据转换
统计学的重要性
统计学是决策科学的基础,能够帮助决策者对 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断,从而做出正确的 决策。
统计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发现数据背后的关系和趋势,为科学研究和社 会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统计学在数据时代尤为重要,随着大数据的兴 起,统计学成为了数据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描述性统计可以帮助企业监控产品质量,及时发现并 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04
概率论基础
概率的基本概念
概率
不可能事件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 度,通常用P表示。
概率等于0的事件,即一定不会发生 的事件。
必然事件
概率等于1的事件,即一定会发生的 事件。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PPT

同质性:总体单位均具有共同的标志属性 (包括品质标志属性和数量标志属性)。
大量性:单位数目足够多。 差异性:单位之间至少具有一个变异标志
(包括品质变异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
2019/5/25
37
§1.3 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一、统计的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我国统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主讲教师:董金良(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浙江财经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授课对象: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学员
使用教材:李强 王吉利 主编,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4月)
2019/5/25
1
第一讲:统计基础知识 第二讲:统计实务 第三讲:统计法基础知识
2)数量标志——表示总体单位的数量特 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例如,工资、年 龄等。
2019/5/25
31
(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 体单位特征的。
2. 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分为可 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与不能用数值表示 的品质标志。
2019/5/25
32
2019/5/25
19
§1.1 统计的涵义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 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在实际应用中,常有以下三种涵义: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019/5/25
20
统计工作(statistical work):利用科学的方 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 供关于社会经 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这位同事考虑再三,把只差两个月到期的定期 存款5000元取出,转为“大面额存款”。
大量性:单位数目足够多。 差异性:单位之间至少具有一个变异标志
(包括品质变异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
2019/5/25
37
§1.3 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一、统计的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我国统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主讲教师:董金良(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浙江财经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授课对象: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学员
使用教材:李强 王吉利 主编,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4月)
2019/5/25
1
第一讲:统计基础知识 第二讲:统计实务 第三讲:统计法基础知识
2)数量标志——表示总体单位的数量特 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例如,工资、年 龄等。
2019/5/25
31
(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 体单位特征的。
2. 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分为可 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与不能用数值表示 的品质标志。
2019/5/25
32
2019/5/25
19
§1.1 统计的涵义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 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在实际应用中,常有以下三种涵义: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019/5/25
20
统计工作(statistical work):利用科学的方 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 供关于社会经 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这位同事考虑再三,把只差两个月到期的定期 存款5000元取出,转为“大面额存款”。
统计基础与实务完整稿ppt课件

16.街头拦截面访的缺点之一是( D )。
A.问卷长度比较长 B.费用比较高 C.效率不高 D.搜集的数据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强
17.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B )。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
28
42
要求:①比较甲乙两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
②分别计算两企业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并作简要说明。
解:①根据公式:
Σ χ f 211700
Σ χ f 199600
X甲= —— = ———— ≈823.74(元) X乙 = —— = ——— ≈838.66(元)
Σf
257
Σ f 238
答:甲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比乙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低。
一、单项选择题:
13.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 D )。
A.普查的方法 B.重点调查的方法 C.典型调查的方法 D.抽样调查的方法
14.下列资料属于原始记录的是( B )。
A.统计台帐 B.个人生产记录 C.汇总表 D.整理表
15.入户访问的优点之一是( A )。
A.易于进行质量控制和调查较为复杂的项目 B.访问成功率比较高 C.调查的成本不高 D.调查的速度快
—————————————
6
6
四、计算题:
3.某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资料如下表:
年份
2001年
2002年
工业总产值(万元) 200
220
累计增长量(万元)
--
20
环比发展速度
--
1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统计学可以用到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
(2)统计学可以帮助其他学科探索学科内在 的数量规律性
(3)统计学不能解决各学科领域的所有问题
(4)对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需要各学科领域 的专业人员
3、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1)理论统计学
研究统计学的一般理论 研究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
• 人口规模有多大?人口数量有何变化?人民的生 活状况如何?人口构成情况怎么?劳动力的就业 情况怎么?人口的平均寿命有何变化?
• 2、为什么说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科
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 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
1. 数据搜集:如,调查与试验
书名:统计基础与实务
ISBN: 978-7-111-34658-6 作者:王亚芬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统计基础与实务》
课件
项目一、统计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 1、掌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2、了解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3、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4、了解统计的职能与组织
项目一
大量观察的形式有:
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调查、重点调查 等。
• 3、统计描述
1. 内容
¥
– 搜集数据
50
– 整理数据
– 显示数据
25
2. 目的
– 描述数据特征
0
– 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Q1 Q2 Q3 Q4
x = 30 s2 = 105
• 4、统计推断法
总体
1. 内容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2. 目的
• 技能目标: • 1、能够对统计基础与实务学科有一全面了
解; • 2、能够运用统计思维方法理解日常生活中
的相关经济信息资料。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
是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是一门
方法论的科学。
• 如何理解:
• 1、统计学研究的是数量方面,不研究质量方面的 东西。如:对我国人口状况进行研究:
(2)应用统计学
研究统计学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
•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经济学
医学
管理学
统计学
工程学
社会学
…
四、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是以大数定律为论据 大数定律的含义及意义 实际上是通过随机抽样观察并发
现某种现象变化的规律性方法.
• 具体方法包括:
实验设计
统计学基本方法
大量观察
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
• 1、实验设计法
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
样 本
五、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样本
• 总体与总体单位 • 样本
1、总体与总体单位
(1)概念
–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的 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被称为 总体单位。
例如:在工业普查中,“工业企业”就是一个 总体,其中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总体单位。工 业设备普查中,总体是“工业企业的所有设 备”,而总体单位是“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 备”。
•
2. 数据整理:如,分组
•
3. 数据显示:如, 图和表
•
4. 数据分析:如,回归分析
(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特点: 1、数量性。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数字是统计的语言。
数据是最具说服力的,数量性是统计学对象的基本特征。
2、总体性。它是以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作为
自己的研究对象。
3、变异性。统计研究的总体的数量特征不是一成不变
的,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的各种特征其表现是不相同
• 二、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
统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
展,随着治国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统计学从古典统计学
到现代统计学,几经演变,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
以下不同的党派。
• 1、政治算术学
• 17世纪英国人威廉.配第 <政治算术>第一次用数据来 说明政治经济问题,且用比较的方法来阐述政治经济问题
(一)统计学的性质 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科学,它是研究
如何搜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中作 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 (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联系)
(1)统计学运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
(2)数学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的 发展提供基础
(3)不能将统计学等同于数学
• 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
——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工程技术领域的
•
统计数据搜集
•
关键是解决数据来源是否合适,采集的数据
是否符合分析的目的和要求。
•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重复性原则
•
随机化原则
•
区组化原则
2、大量观察法:
关键是确定调查对象和总体范围,并对 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或足够多数单位的变量 进行观察,把观察得来得个别数量加以整 理、汇总、计算、分析,反映出总体现象 的数量特征。
(2)总体的特征:
• 1)同质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必须 具有某一方面的共性,这个共性是确定 总体范围的标准。
• 2)大量性。即总体是由许多单位组成的, 而不是仅有的少数个别单位。
–总体根据它所包含的总体单位的数目是否 有限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有限总 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 查;而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区别) (1)数学研究的是抽象的数量规律,统计学
则是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 (2)数学研究的是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
数,统计学研究的是有具体实物或计量 单位的数据 (3)统计学与数学研究中所使用的逻辑方法 不同 数学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是的演绎 统计学则是演绎与归纳相结合,占主导地位
的是归纳
• 4、社会统计学
• 十九世纪后期,德国人,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 立的科学,但不是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研 究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规律性。
• 5、社会经济统计学
• 前苏联十月革命以后,以我国为主要代表,认 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 象的数量方面,但又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三、统计学的性质及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 关系
• 2、记述学(国势学)
• 18世纪,德国人 康令 用文字记述的方法阐述政治经济 问题。
• 3、数理统计学
• 19世纪早期,比利时人,阿道夫 凯特勒把国势学、政治算术与古典概
率论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门近代统计 学——“社会物理学”,为数理统计学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他第一次用概率来研究经济问题, 提出平均论观点,认为统计学是一 门独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是一 门方法论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