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课件——综合总指数的编制(16)

合集下载

6.1统计指数概述 课件(共28张PPT)《统计基础知识》同步教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

6.1统计指数概述 课件(共28张PPT)《统计基础知识》同步教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ppt
返回
表6-2 某商场三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返回
表6-3 某商场三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返回
表6- 4 某商场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返回
表6-5 某商场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返回
表6-6 某商场三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返回
第六章 统计指数
1 第一节 统计指数概述 2 第二节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3 第三节 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 4 第四节 平均法总指数的编制
返回
第一节 统计指数概述
一、统计指数的含义
统计指数是反映现象变动和进行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统计指数产生于 18世纪后半叶,主要用于分析研究现象的动态变化,如物价的变动、产 量的变动、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股价的变动、成本的变动等。
三、统计指数的研究价值
指数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具有广泛的作用,主要有以下重要意义: 1. 能够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综合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指数具有相对性的特点,说明指数反映事物的变动常采用百分比的形式
。一般而言, 当百分比大于100%时,表示事物的变动是上升的;当百 分比小于100%时,表示事物变动的方向是下降的;大于或小于100%的 数值,表示事物上升或下降的程度。
这里,当我们需研究三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时,商品价格就成为指数 化因素,商品销售量就是同度量因素。
商品价格指数是质量指标指数,其编制方法适用于其他质量指标指数, 如单位产品成本指数等。一般地,凡是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均应以相应 的报告期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上一页
返回
表6-1 某商场三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三、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
1. 个体指数 仍以资料来说明质量指标个体指数的编制的原则和计算方法,见表6- 4

第五章 统计指数编制方法ppt课件

第五章 统计指数编制方法ppt课件
特点:先综合,后对比。
编制要点 引进同度量因素 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消除其变动的影响 将同度量因素将不可直接相加的因素转化为可 以对比的两个总量指标,进行对比得到综合指数
☆同度量因素: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为可以直接 相加的媒介因素。
同度量因素的选择 不能任意选用同度量因素,而应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
第五章 统计指数 Statistical Index
问题:
1、当前零售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吸引消费者,各 家超市经常进行一些促销活动。某超市在“十一”黄 金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促销活动,活动之后,经理助 理要向经理提交一份营销报告,在报告中如何简洁说 明这次促销活动的降价力度(所有商品价格降低了多 少)?以及这次促销活动的效果(销售量提高了多少, 营业额受价格因素和销售量因素影响有多大)?
还有可以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一个长时序中的某个时 期,这是定基指数。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K q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根据数量指标编制的综合指数,如物 量指数(产量、销售量)、产值(销售额)指数、职工人数 指数等。 以超市销售量总指数为例说明编制过程
各种商品种类不同,同时也存在计量单位不同的问 题,这样商品的销售量不能简单相加。如何用一个指标 反映超市促销后所有商品销售量相对促销前的变化?
首先需要解决将各种商品销售量加总的问题
根据问题具体特点,要引入一个适当的同度量因素, 以便将销售量进行综合。
营业额(销售额)=销售量×零售价格
各种商品的营业额是可以直接加总的,上面的关系表明 零售价格pi是一个良好的同度量因素。
n
qi1pi?
Kq
i1 n
qi0pi?
i1
(n种商品销售量转售化额为)销
质量指标指数 表明总体内涵、质量变动的相对数,如价

综合指数的编制

综合指数的编制

(5-5)
(一)以基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格作为同度量因素
12
任 务任 务
综合指数的编制
二、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上述结果表明,报告期商品销售量比基数增长了(方向)53.33%(程度),分 子与分母的差额(经济效果)为
Q1P0 Q0P0 391 255 136 (千元)
表示由于销售量增加,销售额随之增加了136千元。
(一)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3
任 务任 务
综合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指数
① 综合指数可将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现象 的变量值,转变成可以相加的变量值,然后再将报 告期与基期的数值对比,以此来综合说明现象总变 动的方向和程度。
② 它能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两方面反映现象的经济 内容和数量的变化规律。
01
特点
02
1
应用统计学
2
任 务任 务
综合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得
出的用来反映多种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凡 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以上)因 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以上)因素指标固 定下来,即可研究另一个因素指标的变动程度, 这样的总量指标所形成的总指数即为综合指数。
用同一个时期的。现在假定按基期价格 计算,则产品数量指数公式为
KQ
Q1P0 Q0 P0
(5-4)
式中, KQ ——产品产量总指数。 采用合理假定的抽象方法,固定其中的一个因数(同度量因素),以测
定另一个因素(指数化指标)的动态,这是统计指数分析法的主要特点。
(二)综合指数编制的基本方法
7
任 务任 务
表5-1 数量指标指数编制算例
商品 名称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ppt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ppt

合计 — — — — — 40 44.4 48
因为三种商品使用价值、计量单位各异,不能直接 相加,我们通过价格、销售量、销售额三者关系,分别 将每种商品价格乘以销售量得到每种商品销售额即可相 加和对比,这里的价格是同度才有可比性,关
本节小结: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
(一)同度量作用:使不能直接相加、直接对比的多种不同 现象变为能够直接相加、直接对比。
(二)权数作用
1.数量指标总指数,选择基期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K q
q1 p0 q0 p0
为指数化指标
为同度量因素,权数。
2.质量指标总指数,选择报告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四、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
表6-1中价格是质量指标,其综合法总指数的计算
是:
K p
p1q1 44.4 100% 92.5% p0q1 48
计算表明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综合下降7.5%。 由于商品价格下降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为:
p1q1 p0q1 44.4 48 3.6万元
这里,K p 具有双重含义: 1.说明价格变动方向和程度。 2.说明由于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方向和程度。 一般地,凡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均应以 相应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先综合后对比
首先要确定同度量因素,把不能同度量现象 转化为可同度量,才能反映现象的总变动。
2.固定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中把同度量因素 固定在同一时期。 3.指数的分子、分母统计范围应一致 二、综合法总指数编制原则和步骤 (一)确定同度量因素 如表6-1所示,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表6-1 某商场三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单 销售量
价格(元) 销售额(万元)

综合指数编制方法

综合指数编制方法

解:销售量总指数
10 q
q p q p 48000 42000 = 6000 (元
1 0 00
11
q p 48000 I 100 % 114 = . 29 % 拉氏 公 √ q p 42000
00
q p 49200 I = 100 % 118 = . 81 % 派氏公 q p 44000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1、数量指标指数 I q 的编制
1 q 0
q 第一 I 步 : ----- 加 - ( - 不 - q qp 第二步: I 加同度量因素并 qp
1 ? 0 q ?
q 1p 0 I 拉氏公式 √ q q 0p 0 第三步: q 1p 1 I 派氏公式 q q 0p 1
综合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一 综合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一)什么是综合指数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1、数量指标指数
2、质量指标指数
I 的编制 q
Ip 的编制
(一) 什么是综合指数
原则:通过寻找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
定在恰当期数,来解决复杂总体不能 直接相加的问题 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q 01
q p q p 49200 44000 = 5200 (元
1 1 0 1
价格总指数
10 p
p q 44000 I 100 % 104 = . 76 % 拉氏 p q 42000
00
p q p q 44000 42000 = 2000 ( 元 )
2、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总量指标两因素分析
11 11 01

统计学综合指标PPT课件

统计学综合指标PPT课件

比例相对指标
总结词
表示某一总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相对指标。
详细描述
比例相对指标是用来衡量总体中不同部分之间比例关系的相对指标,通常以比例 形式表示,如城乡人口比例、东西部地区GDP比例等。
强度相对指标
总结词
表示某一数量特征与另一数量特征之 间的密切程度或关联程度的相对指标。
详细描述
强度相对指标是用来衡量两个数量特 征之间的密切程度或关联程度的相对 指标,通常以复合形式表示,如人均 GDP、地均粮食产量等。
综合指标的作用
描述现象总体特征
反映总体规模和水平
综合指标可以用来描述现象总体的数量特 征和变化规律,如平均工资、人口密度等 。
综合指标可以用来反映现象总体的规模和 水平,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等。
进行总体数量对比
进行决策分析
综合指标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总体之间的数 量对比,如比较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等。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中位 数是中间那个数;如果数据的个 数是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
数的平均值。
特点
不受极端值影响、适用于偏态分 布的数据。
众数
01
02
03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 多的数值。
计算方法
出现次数除以数据的总个 数。
特点
不受极端值影响、适用于 离散变量。
现出的周期性变化。
循环波动
不规则波动
受经济、社会等因素影 响,数据呈现出的周期
性波动。
由突发事件、随机因素 等引起的数据异常波动。
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指标
平均发展水平
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均,得到 各期的平均发展水平。

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作为生产性企业,成本管理始终 是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奥公司在产 品生产中主要耗费的原材料包括翡翠 绿玻璃、重油和纯碱,2012年7月各 项原材料消耗情况如表7-1所示。
4
表6-1
2012年7月各项原材料的消耗量及成本价格
原材料
计量 单位
7月原材料 价格环比指
数 (%)
7月原材料 消耗额 (万元)
按基期(6月)价格 计算的原材料消耗额
个体指数
报告期个体水平 同一个体基期水平
总指数:是指反映现象总体的各个事物所构成的整个总 体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它综合反映不能同度量的多种事 物动态变化的程度和方向。
14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简称数量指数,是指综合反映现象的规 模、水平发展变化的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简称质量指数,是指反映管理水平、工 作质量等变动情况的指数。
狭义
狭义上讲,统计指数是说明不能直接相加 和不能直接对比的各种事物综合变动方向 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12
• 统计指数的种类
统计指数的种类
按其所反映对象 的范围不同
按其反映的统计 指标的性质不同
按指数所采用的 基期不同
个体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
定基指数
总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环比指数
13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个体指数:是指现象总体中各个个别现象数量对比关系 的相对数。它反映个别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动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
任务引入
H市晶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 于2003年,总投资6亿元,建成厂房 51000平方米,目前已有员工600余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在 刚刚举办的“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博览 会”上,分别与意大利、阿尔巴利亚、 韩国3个国家的10余位外商和20多家 国内知名企业签订合约,总金额多达 6000余万元。

第六章第二节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资料

第六章第二节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资料
统计基础知识》第六章 统计指数概述
第二节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三、综合法总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某一现象往往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 个现象(或影响因素)的乘积。对于这类现象,仅靠单个指数进行分析不足以 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必须借助于指数体系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才能说 明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
(三)编制综合法总指数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同度量因素的权数,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根据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必然联系,结合 研究目的和掌握资料的情况,经过分析后决定。
(2)指数的分子、分母包括的范围必须一致。 (3)作为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数量指标指数应以基期质量指标同度量;质量指标指数应 以报告期数量指标同度量),只是从一般应用意义上提出的,在实际工作中不要绝对化、机械 地应用。从理论上讲,同度量因素可采用任何时期,具体用什么时期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 (4)综合法总指数需要根据全面资料编制,必须具有两个时期范围相同的对应资料才能计算。
第六章 统计指数
第二节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概念 二、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三、综合法总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节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概念
综合法总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 数。在所研究的总量指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 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标固定下来,仅观察另一个因素指标的变动程度, 这 样编制出来的总指数就叫综合法指数。
商品名称
甲 乙 丙
表 6—1 三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表
计量单位
基期
销售量q0
单价(元)P0
报告期
销售量q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p
p1 q1 p0 q1
为指数化指标
为同度量因素,权数。
3.销售量是数量指标,价格是质量指标。
表6-1 某商场三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资料
单 销售量
价格(元) 销售额(万元)
商品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假定

q0
q1
p0
p1 q0 p0 q1 p1 q1 p0
甲 台 400 600 250 200 10 12 15
乙 件 5000 6000 40 36 20 21.6 24
丙 吨 200 180 500 600 10 10.8 9
K p
p1q1 p0 q1
(1)
综合法总指数所采用的综合指数公式有两 个因素:指数化因素和同度量因素。指数化因素 是指计算综合指数所反映变动的那个因素,如上
式中的价格因素p ;同度量因素是指把不能直接
对比的总量数值转化为能对比的总量数值,如上
式中所采用的报告期收购量q1。
(二)综合法总指数的特点
计算表明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综合上升20%。
由于销售量综合上升使销售额增加的绝对额为:
p0q1 p0q0 48 40 8万元
这里的
K
具有双重含义:
q
1.说明销售量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2.说明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里销售量是指数化指标,价格是同度量因素固定 在基期。一般地,凡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均 应以相应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第二节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概念
综合法总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它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 比形成的动态相对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 以上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标固定下来, 仅观察另一个因素指标的变动程度,这样的总指数称为综合法总 指数。例如,两个不同时期农副产品收购额的增减,既受各种农 副产品收购量的影响,又受收购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了单独观察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的变动程度,就需要将各种农副产品收购量 固定下来,把两个不同时期农副产品收购额的数值转化为两个能 同度量的数值,然后再对比,求得能说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变 动的动态相对数。此时,所采用的综合法总指数公式为:
1.先综合后对比
首先要确定同度量因素,把不能同度量现象 转化为可同度量,才能反映现象的总变动。
2.固定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中把同度量因素 固定在同一时期。 3.指数的分子、分母统计范围应一致 二、综合法总指数编制原则和步骤 (一)确定同度量因素 如表6-1所示,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本节小结: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
(一)同度量作用:使不能直接相加、直接对比的多种不同 现象变为能够直接相加、直接对比。
(二)权数作用
1.数量指标总指数,选择基期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K q
q1 p0 q0 p0
为指数化指标
为同度量因素,权数。
2.质量指标总指数,选择报告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四、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
表6-1中价格是质量指标,其综合法总指数的计算
是:
K p
p1q1 44.4 100% 92.5% p0q1 48
计算表明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综合下降7.5%。 由于商品价格下降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为:
p1q1 p0q1 44.4 48 3.6万元
这里,K p 具有双重含义: 1.说明价格变动方向和程度。 2.说明由于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方向和程度。 一般地,凡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均应以 相应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于固定在基期还是报告期要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 (三)对比计算 这里的研究目的是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即:
综合法总指数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现分别介绍如下。
三、数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
表6-1中的销售量是数量指标,其综合法总指数的 计算是:
K q q1 p0 48 100% 120% q0 p0 40
合计 — — — — — 40 44.4 48
因为三种商品使用价值、计量单位各异,不能直接 相加,我们通过价格、销售量、销售额三者关系,分别 将每种商品价格乘以销售量得到每种商品销售额即可相 加和对比,这里的价格是同度量因素。
(二)固定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必须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同一时期才有可比性,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