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故事有道理
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

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寓言故事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常用来传递道德教育和智慧。
这些故事往往以动物或其他非人物的形象来讲述,通过讲述这些寓言故事,人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20个寓言故事及其道理的例子:1. 乌鸦和狐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心和轻信他人的恭维。
2. 兔子和乌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努力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3.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依赖运气,而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4. 蚂蚁和蝗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积累和节约财富的重要性。
5. 狼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撒谎和背叛他人的信任。
6. 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得不到而贬低它的价值。
7. 鸟儿和蚂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互相帮助和合作的重要性。
8. 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外表所迷惑。
9. 公鸡和宝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在的品质。
10. 狼和小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恶劣的环境。
11. 狼和小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私利而伤害他人。
12. 狐狸和狮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既要有智慧又要有力量。
13. 公牛和青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
14. 狮子和老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渺小的个体也可以帮助强大的个体。
15. 猎人和狮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和协作的重要性。
16. 兔子和乌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小心轻信他人的承诺。
17. 蚂蚁和蟒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困难时要保持冷静和机智。
18. 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警惕和机警。
19. 狐狸和猫头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学习。
20. 狼和小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危险。
这些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和教训可以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培养道德品质和智慧。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故事,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提升自己的心智和人生素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道理【三篇】

【导语】告诫准备讲话的⼈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想⾃⼰的地位和处境,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寓⾔故事道理,欢迎阅读参考。
【对⽜弹琴】原⽂:公明仪为⽜弹清⾓之操,伏⾷如故。
⾮⽜不闻,不合其⽿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蹀躞⽽听。
(出⾃《牟⼦》)译⽂:公明仪给⽜弹奏古雅的清⾓调琴曲,⽜依然埋头吃草。
⽜并⾮没有听见,⽽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琴模仿蚊⼦、⽜虻的叫声,以及⼩⽜犊寻找母⽜哞哞的声⾳。
⽜⽴刻摇着尾巴,竖起⽿朵,⾛来⾛去地听起来了。
【⾼⼭流⽔】《列⼦》原⽂:伯⽛善⿎琴,钟⼦期善听。
伯⽛⿎琴,志在登⾼⼭。
钟⼦期⽈:“善哉!峨峨兮若泰⼭!”志在流⽔。
钟⼦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所念,钟⼦期必得之。
伯⽛游于泰⼭之阴,卒逢暴⾬,⽌于岩下;⼼悲,乃援琴⽽⿎之。
初为霖林之操,更造崩⼭之⾳。
曲每奏,钟⼦期辄穷其趣。
伯⽛乃舍琴⽽叹⽈:“善哉!善哉!⼦之听夫!志想像犹吾⼼也。
吾于何逃声哉?”译⽂:伯⽛擅长弹琴,钟⼦期善于倾听。
伯⽛弹琴,⼼⾥想着⾼⼭。
钟⼦期说:“好啊!⾼峻的样⼦像泰⼭!”⼼⾥想着流⽔,钟⼦期说:“好啊!⽔势浩荡的样⼦像江河!”伯⽛所思念的,钟⼦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在泰⼭的北⾯游览,突然遇到暴⾬,在岩⽯下;⼼⾥伤感,于是取过琴⽽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的曲⼦,再作出崩⼭的声⾳。
每有曲⼦弹奏,钟⼦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好啊,好啊!⼼⾥想象就好像我的⼼意啊。
我从哪⾥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朵呢?”【韩娥善歌】 《列⼦•汤问》 原⽂: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既去,⽽余⾳绕梁丽,三⽇不绝,左右以其⼈弗去。
过逆旅,逆旅⼈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幼悲愁,垂涕相对,三⽇不⾷。
遽⽽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幼喜跃抃舞,弗能⾃禁,忘向之悲也。
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

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1. 乌鸦和狐狸。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恭维之词,因为有些人可能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说谎。
2. 兔子和乌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优势而骄傲自满,要保持谦虚和努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3. 狮子和老鼠。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强大的人,也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所以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你。
4. 蚂蚁和蚱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和节俭是成功的关键,不要轻易浪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
5. 狼和小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会用各种借口来伤害别人,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谎言。
6. 猴子和鱼。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要学会尊重和欣赏别人的不同。
7. 狗和影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幻想而错失了现实生活中的机会,要学会踏实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8. 蝴蝶和蚂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美丽而骄傲自满,要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9. 猫和老鼠。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贪婪而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10. 蛇和鸡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贪心而失去了自己所珍视的东西,要学会知足常乐,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11. 老鹰和小鸡。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优势而欺负别人,要学会尊重和关爱弱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和爱护。
12. 狐狸和乌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聪明而自大,要学会保持谦虚和谨慎,才能避免被人利用和伤害。
13. 兔子和狮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弱小而放弃希望,要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14. 蚂蚁和蚂蚱。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失去了机会,要学会勤奋和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15. 狼和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欺骗而得到所谓的胜利,要学会用诚实和正直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道理

:做人要诚实,不要自欺欺人。
一叶障目:任何理论都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
堵门防盗:为了防盗把门堵死了,自己也出不去了,比喻措施过当。
鹬蚌相争:处理事情要注意外部情况,否则,只顾与对手争强好胜,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远水不救近火: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猫头鹰搬家: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选择逃避态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燕子和蝙蝠的争论:不要站在个人角度看问题,不然结果一定是片面的,不完整,不正确的。
朝三暮四:原来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囫囵吞枣:接受事物不应该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而应充分消化。
卖油翁:一要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
二不要仗着自己的能耐本事就自负自夸。
黔之驴: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迟早会露出马脚。
歧路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老马识途: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百发百中:一个人做事要善于休息,善于恢复自己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取得成功。
三人成虎:谣言一再反复,就有人信以为真。
打井得一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
疑邻盗斧:不要用自己的心理去看任何事物,要实事求事。
疑心生暗鬼:对人对事不要心存怀疑,怀疑多了就会觉得事情跟你想的一样。
中国寓言故事及寓意(10篇)

【导语】中国是⼀个⽂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寓⾔故事也是中华⽂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国寓⾔故事及寓意(10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寓⾔故事及寓意 齐国的相国晏⼦有⼀次外出时,乘坐的马车正好经过马车夫的家门。
马车夫的妻⼦得到了这⼀信息后,便在家中打开⼀条门缝,向外观望。
她本来只是为了⽬睹⼀下当朝相国的风采,却不想同时看到了⾃⼰的丈夫在替相国驾车路过家门时,竟是那样神⽓活现地坐在车前的⼤伞盖下,洋洋得意地挥舞⼿中的鞭⼦,⽬⽆⾏⼈,昂然前进,好像替相国驾车,⾃⼰也成了相国似的。
晚上,马车夫回到家中,⽩天那种⾃我陶醉的情绪还没有消失呢,妻⼦就闹着要与他离婚。
这真是⼀个晴天霹雳,⼀下⼦将马车夫打⼊了五⾥雾中,半天摸不着头脑。
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追问妻⼦闹离婚的缘由,妻⼦余怒未消地说:“晏⼦是齐国的当朝相国,学问名望在各国诸侯⼤⾂中间有⼝皆碑,如雷贯⽿。
可是,今天我看他坐在车上,仪表端庄,态度谦和,思想深沉,令⼈起敬。
⽽你只不过是给他驾车的⼀个马车夫⽽已,却在车上趾⾼⽓扬,不可⼀世,⾃以为多么了不起,在赶车时竟不把路⼈百姓放在眼中。
像你这样胸⽆⼤志的⼈,将来怎么会有出息呢?所以,我要与你离婚!” 妻⼦的⼀番数落,使马车夫发现了⾃⼰的浅薄和⽆知,顿感羞愧万分,⽆地⾃容。
他从此以后,彻底改变了⾃⼰的⽣活态度,不仅勤奋好学,⽽且谦虚谨慎,终于⽤实际⾏动赢得了妻⼦的谅解。
马车夫的变化引起了晏⼦的注意,他好奇地探询其中的奥秘。
马车夫坦诚地将妻⼦的批评和⾃⼰的决⼼和盘托出,令晏⼦⼗分感动。
他不仅欣赏马车夫的妻⼦志存⾼远、超凡脱俗的境界,⽽且赞佩马车夫知错即改、从善如流的精神。
后来,晏⼦果然在齐国国君的⾯前,推荐这位马车夫做了⼤夫。
【寓意】这个寓⾔故事说明:只有⽆知⽆志之⼈才会盲⽬骄傲,⽽勇于正视⾃⾝的缺点并能认真加以改正的⼈,⼀定会有出息。
2.中国寓⾔故事及寓意 有⼀个⼈背着⼀把⼤⼸,四处游历。
他那张⼸确实是漂亮,雕花的⼸弯,上好⽜⽪条做的⼸弦,可就是空背在背上,英雄⽆⽤武之地。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明白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明白的道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故事通过描述动物或其他寓言人物的形象和行为来传达哲理和道德。
这些故事在形式上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道德教育,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道理。
一、《老鼠嫁女》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老鼠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只猫,结果猫不仅没有捉住老鼠,反而被老鼠连哄带骗地娶了进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欺骗别人常常会在其中自食恶果。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人们应当明白,不诚实、不真实的行为最终会被揭穿,只有真实、真诚的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二、《狼来了》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多次用假消息骗村民说狼来了,最终导致真正的狼出现时,村民不再相信他的话,并没有及时采取行动,结果导致损失。
这个故事教育人们要慎重对待传播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黔之驴》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驴被主人用草包欺骗了两次,在第三次主人真的要送它去卖时,它却以为又是一次欺骗,导致错失了真正的机会。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珍惜机会,机会往往只有一次,不要因为先前的失败而放弃追求成功。
四、《井底之蛙》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住在井底的蛙,它对外界的世界毫无了解,自以为是地以为井底是整个世界。
当有一只来自外界的蛙告诉它外面有更广阔的世界时,它不予相信并嘲笑来者。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拓宽眼界,了解更广阔的世界,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要勇于尝试新事物和接受新观念。
五、《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述了孔融与李肃比试让梨,虽然孔融有机会先取得胜利,但他却选择了让梨给李肃。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有谦让之心,善于让利他人,不要追求个人的狭隘利益而去伤害他人的利益和感情。
这些寓言故事虽然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上各异,但它们都蕴含着智慧和道德教育。
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体会到真善美的力量,明白到底积累的道理和智慧。
这些故事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身,管理自己,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相处,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国古代寓言的故事十个和道理

十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它们所传达的道理好的,以下是十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它们所传达的道理:1. 《老鼠娶亲》故事梗概:老鼠找了一只非常美丽的老鼠新娘,但由于他自己的样貌丑陋,被嘲笑和拒绝。
最后,他请来蛇作为新娘的伴娘,让老鼠新娘看到了丑陋的蛇后,觉得自己的新郎还是不错的。
道理:美丽不是唯一重要的,内在品质和相处态度也十分重要。
2. 《乌鸦喝水》故事梗概:乌鸦渴了想喝水,发现一个瓶子里有点水,但瓶口太窄,无法直接喝。
于是,它用小石子一点一点地把水位提高,直到能够喝到水为止。
道理:智慧和耐心可以解决许多困难。
3. 《愚公移山》故事梗概:愚公和家人住在两座高山中间,为了方便出行,他决定移山。
尽管受到其他人的嘲笑,但他坚持不懈,最终感动了神仙,神仙帮助他实现了愿望。
道理:坚持和毅力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4. 《狐假虎威》故事梗概:狐狸借助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谁敢违抗就会被虎吃掉。
最后,狐狸被发现并受到惩罚。
道理: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欺压弱者是不道德的行为,最终可能会自食恶果。
5. 《小毛驴进城》故事梗概:小毛驴听信别人说自己很丑,于是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样貌,结果被人骗走了。
道理:自信和自爱是最重要的,不要被他人的看法左右。
6. 《捉鱼儿》故事梗概:一个小孩用手捉鱼,结果被鱼儿引诱到深水区,差点被淹死。
道理:贪心和自负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7. 《牧羊女和采蘑菇》故事梗概:牧羊女为了采蘑菇忘记了照顾羊群,结果丢失了一只羊。
道理: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要因小失大。
8. 《猴子捞月》故事梗概:猴子在水中试图捞取月亮的倒影,最终什么都没捞到。
道理: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9. 《狼来了》故事梗概:小孩子多次恶作剧说狼来了,村民们因此误以为是假的。
当狼真的来袭时,没有人相信他的求救。
道理:撒谎会导致信任的丧失,对于真正的紧急情况可能无法得到帮助。
10. 《鹿角问题》故事梗概:鹿问其他动物自己的角为何落叶,得到不同的回答,最后明白原来自己根本没有角。
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文本

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文本1、浪荡子与燕子寓言故事有一个浪荡的年轻人把大批的财产继承。
他却无度地挥霍起来,转眼间财产全已耗尽。
还剩了一件皮大衣在身,因为时在冬天,他很怕冷。
忽然他看见了一只燕子,于是,皮大衣也换了宴饮,他想,燕归春已临近,何必还用皮毛裹身!寒气已被驱回北方,这里马上便是暖春。
年轻人的打算真聪明!但他未把一句谚语记在心。
一只燕子还不是春。
果然寒潮再次来临。
车儿在雪地上轧轧作响,浓烟从烟囱里滚滚上升,玻璃窗上也冻结了花纹。
那只给他报春的燕子,早已被冻僵,躺在雪地。
年轻人被冻得直哭,跑上前去抖抖簌簌地诉苦:“倒霉鬼呀,你害了自己,也连累得我失去了皮衣。
”2、剃刀寓言故事有一回我坐车赶路中途碰到一个朋友,我跟他一块儿在一个旅店里借宿,早上,我刚刚睁开睡眼,我看到什么啦?,我的朋友惊惶不安,昨天临睡前我们还是有说有笑,无忧无虑,现在我发觉,我的朋友已经换了一个人。
他忽而叫喊,忽而呻吟,忽而叹气。
“你发生什么事情啦,亲爱的,……我希望,你别病了。
”“啊,没什么,我在刮胡子。
”“怎么,就这个?”我马上起身去瞧,我那捣蛋鬼,含着眼泪愁眉苦脸站在镜子前,好像有人要在他身上剥下皮似的,最后,我弄清了这场不幸的原委。
“怎么会有这种怪事?”我说:“你是自我虐待。
你自己倒看看,你手里拿的不是剃刀,简直是劈柴刀,别用它刮脸,你用这种东西只能害苦你自己。
”“噜,兄弟,我承认,这剃刀非常钝,我怎么会不知道?我不至于那么笨,但是太锋利了我害怕会割破皮肉。
”“可是我,我的朋友,我要奉劝你,钝的剃刀更容易割破你的脸,你用锋利的剃刀例能刮得爽利,只要你懂得如何使用。
”容我来向你们解释这则故事,许多人不是这样的吗,尽管不好意思承认,他们害怕有智慧的人,却有耐心乐于使用一批傻瓜。
3、不劳而获的小白兔寓言故事从前,有一只小白兔经常去瓜田里偷西瓜。
瓜田的主人每天都抓不住它。
有一天,瓜田主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用糯米做了一个守瓜人放在田里,到了中午,小白兔又来偷西瓜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寓言故事有道理
从前有这样两户人家,一家是齐国人,姓国,十分富有;一家是
宋国人,姓向,非常贫穷。
姓向的听说姓国的很有钱,便专程从宋
国跑到齐国,向姓国的请教致富的方法。
姓国的告诉他说:“我之所以发家致富,是因为我很善于‘偷’。
我只用了一年的工夫就有了吃穿;两年下来就相当富足;三年过后,
我的土地成片、粮食满仓,我成了方圆百里之内的大户。
从那时起,我便向乡邻施舍财物,大家都得到了我的好处。
”
姓向的人听了十分高兴。
可是他以为姓国的致富走的是偷盗这条路,他以为姓国的所说的“偷”就是到处翻越人家的院墙,凿开人
家的房间,凡是眼睛所看到的、手能拿到的,就可以拿走归自己所有。
于是他回家以后,到处偷窃。
没过多久,他因被人查出了赃物
而判罪。
姓向的人不但清退了全部赃物,而且被判罚没收他以前积
累的所有家产。
姓向的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受了姓国的欺骗,于是就到齐国去,找到姓国的责备他说:“你骗我,我去偷怎么就犯了法呢?”
姓国的听了哈哈大笑,说:“你是怎么去偷的呀?”
姓向的听了这番话,惭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看来,明智的人懂得如何用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向大自然索取,创造财富;愚蠢的人才会想到用非法手段,走“捷径”去攫取
别人的劳动成果使自己致富。
这种人,到头来还是要栽跟头的。
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巧,刚刚入门不久,他就要与王子期比赛,看谁的马车跑得快。
可是,他一连换了三次马,比赛三场,
每次都远远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赵襄王赛车时心不在马,终致失败的教训说明: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领,不计功利,努力将每一件事情做好。
如果过于患得患失,为名利所累,往往会事与愿违,把事情的结果弄糟。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天赋极好,7岁时就能写出很精彩的诗歌、文章,受到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赞赏,被认为是小神童。
尽管李贺聪颖过人,可他依然十分努力,从无丝毫的懈怠,作文、写诗都非常严肃认真,从不马虎草率。
李贺回到家,他母亲赶紧叫仆人端上热过的饭菜,可是李贺依然没有慌着去吃饭,而是将白天写的那些草稿从锦囊中取出来,及时修改、整理,然后誊写清楚,集中放入另一绣花锦囊之中,这才吃饭、休息。
李贺天天如此坚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里办重大的红白喜事,他都从不停止这样做。
一天晚上,待李贺回家做完这一切躺下睡着后,他的母亲来到他的房间,取过锦囊将里面的东西全倒出来,一看,竟都是些诗稿、笔记,除此以外,别无他物。
他母亲想到这孩子一向体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惫不堪的样子,十分心疼又担忧地叹息道:“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虽然很年轻时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诗作却成为人们喜爱的传世佳作,为了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
李贺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再好也一样需要后天的勤奋努力,做文章不能凭主观想象,而是要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有一个人背着一把大弓,四处游历。
他那张弓确实是漂亮,雕花的弓弯,上好牛皮条做的弓弦,可就是空背在背上,英雄无用武之地。
有人上前好奇地问他说:“为什么只见你有弓而没有箭呢?”那人骄傲地回答说:“我的弓是最好的弓,可惜还没有发现可供它使用的箭!”
又有一个人拿着一支箭,到处转悠。
他那支箭的确是支好箭,箭头包着银,锐利而闪闪发亮,箭尾上带着漂亮的羽毛。
可是这支箭只能一天到晚提在这个人手中,不能实现它高远的理想。
有人走过
去不解地问:“怎么你只是手里拿着一支箭空转悠,你的弓呢?”那
人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我这支箭太好了,举世无双,可惜还没有
见到能发射它的好弓!”
这两个人的话被后羿(yi)听见后,后羿立即找到那个有良弓的人,又找到那个有利箭的人,对他们说:“你们的弓和箭的确都是上好的。
可是,你的箭再好,不用弓发射,这支箭也只能束之高阁或被
你永远地握在手中。
再说你的弓,再好的弓如果没有箭,也只能是
张空泛无用的弓。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相互依赖对方而存在,通过对方才能显示出它本身的光彩来。
如果我们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而片
面地强调一面,那就很难使之发挥出真正的优势来。
从前有个名叫哈达利的国王。
一天,他在第比利亚①城郊的原野上散步,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栽一棵无花果树的小树苗。
“啊,可怜的老人,”国王对老人说,“你年轻时干这活,等到老
时还能享受;可如今你那么大年纪了,难道你还有可能分享到自己辛
勤劳动的果实吗?”
“王上,”老人回答道,“我年轻时干活,老了仍要干活;上帝
安排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
“你究竟多大年纪了?”
“一百岁啦,王上。
”
“一百岁!那你还如此辛勤地栽种这小树苗,好像你还能享受到
果实似的。
”
“如果上帝保佑我,那我就能享受到它的果实。
不管怎么说,我的父辈们曾为我而劳动;而我也是在为我的儿孙们尽力啊!”
“感谢上帝!等你有幸亲自尝到这棵树的果实那天,别忘了告诉我。
”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这位老人仍然健在。
那棵小树亦己开花结果。
老人暗自思量:“现在,我该让王上知道此事了。
”他装了满满一
篮子的无花果,然后提上篮子到皇宫里去了。
这位老人被带上官殿。
国王问他是谁,有什么事?
国王哈达利忙说:“快给这位长老赐坐!”接着,他又命令:
“收下老人的无花果,给他的篮子里装满金币!”群臣们都惊奇地问:“王上,你为何对一位犹太老人如此敬重?”哈达利答道:“向他表
示敬意的不是我,而是他的造物主啊!”
这位老人的邻居是一个妒嫉心很强的女人。
当地听说此事后,便对自己丈夫说:“你难道没听说这个老头的事么?一篮子无花果换了
满满一篮子的金币。
别怕!你也弄一篮无花果去献给国王!”
这位蠢男人真的听信了老婆的话,提上一篮无花果夫找国王了。
到皇宫门口,他对卫兵说:“我听说国王特别爱吃无花果,我给他
带来了满满一篮子。
”卫兵们听了大笑起来。
国王知道后,即下令
将这个人捆在大门口,用无花果一只接一只地朝他脸上掷去。
这傻
瓜十分沮丧地回到家里,对他老婆说:“你给我出了一个多好的主意,他们对我表示了如此的敬意!这一切全是你弄出来的。
”
“哼,你这个蠢蛋!”女人轻蔑地答道,“你还算运气呢!要是你的无花果没熟透,或者你带去的是石榴,那你就更受罪了。
”
他们就这样争吵不休,互相挖苦嘲笑着。
看了中国寓言故事有道理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