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考试432统计学考试大纲及复试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432统计学大纲

432统计学大纲

432统计学(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大纲Ⅰ考试目标《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和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便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

本课程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以下能力:1. 能熟练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2. 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3. 能掌握基本的概率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推断统计中。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Ⅲ考试内容一、描述统计与数理统计学部分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3.数据的预处理;4.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5.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6.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7.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差异:极差、标准差、样本方差;8.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9.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10.样本量的确定;1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12.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13.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14.单因子和双因子方差分析的实现和结果解释;15.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差别;16.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和检验;17.用残差检验模型的假定;18.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9.多元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检验;20.多重共线性现象;21.时间序列的组成要素;22.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二、概率论部分1. 事件及关系和运算;2. 事件的概率;3. 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4. 随机变量的定义;5.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数:离散型均匀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6.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7. 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8. 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与方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2应用统计资料(含2013--2018年笔试和面试真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2应用统计资料(含2013--2018年笔试和面试真题)
(2)给了最大允许误差,求样本量; 2:关于多元回归分析,给了 SPSS 表格的结果,与中南财大教材 280 页类似 (1) 关于两个自变量相关系数的检验; (2) 求调整判定系数,并说明其意义; (3) 写出回归方程,并说明方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应该是考察多重共线性的知识); (4) 给了残差图,判断对误差项的假设是否成立; 3:给了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
方法进行培训,培训效果以接收培训的员工测试分值来进行评价,培训后计算的
到 10 名员工的两次培训测试分值之差如下:
员工编号 1 2 3 4 5 6 7
89
10
分值之差 16 16 11 8 17 -2 13 19 5
7
假设两种方法测试的分数之差服从正态分布,根据以上回答下列问题:
(1) 在 0.05 显著性水平下,检验两种方法的培训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真题
(432 统计学)
一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20 题,多项选择题 5 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 二 简答题(共 5 题,每题 10 分)
1: 简述联合分布,边缘分布,条件分布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在假设检验中,如何理解“拒绝 H0 ”和“接收 H0 ”的判断。 3: 简述方差分析的目的和基本的假设条件。 4: 偏态、峰态分别是由谁在哪年首次提出的,它们分别是度量什么问题的,测 量它们的统计量分别是? 5: 简述什么是列联表,并举例说明。 三 计算分析题 1: 一个商店经销某种商品,假设每周进货量 X 与顾客需求量 Y 是相互独立的随
(2)分析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5: 三种商品,有 12 个观测值 (1) 补齐方差分析表 (2) 分析变量的显著性 三 综合论述题 题目给出 SPSS 分析的表格 (1) 根据表格数据写出线性回归方程; (2) 分析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432-统计学

432-统计学

432-《统计学》考试大纲(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统计学》是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统计学》考试要求能反映统计学学科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地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便很好地选拔具有科研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进入硕士阶段学习,为国家培养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的应用型的和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考查考生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重点考察考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分值、考试时间和答题方式本科目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试题结构(1)试卷题型结构可能包含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简述题、计算题、综合题、证明题(2)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如下:1、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描述2、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3、参数估计4、假设检验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6、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7、统计指数与国民经济统计五、考查的知识及范围1、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描述统计学的分科;统计数据的种类、来源和质量;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样本和变量;统计数据的整理;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分布的偏态和峰度;统计表与统计图。

2、概率、概率分布和抽样分布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常用的抽样方法;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3、参数估计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估计量与估计值、点估计和区间估计、评价估计的标准;贝叶斯估计;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样本量的确定。

4、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相关系数的概率、相关系数、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的联系、总体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函数、最小二乘估计、拟合优度的度量;线性回归的显著性检验与回归预测:显著性的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假定、模型的估计和检验;参数估计量的性质。

432统计学考试大纲

432统计学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分方法。

2.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4.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II 考试形式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统计学12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简答题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计算与分析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概率论3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简答题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计算与分析题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III 考查内容一、统计学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3.数据的预处理。

4.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5.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6.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7.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差异:极差、标准差、样本方差。

8.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9.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0.样本量的确定。

1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12.一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3.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应用统计真题回忆(432)

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应用统计真题回忆(432)

基础知识点、课本看熟、关注期末试题即可
二、多选
课本
三、简答
1、连续型随机变量X数学期望的定义,是否所有的连续型随机变量数学期望都存在?请说明理由并举例
2、列联表中V系数的定义和特点
3、异众比率的定义和应用场合
4、单总体均值假设检验的几种情况(总体分布、样本量)
5、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以及平稳序列和非平稳序列
四、计算分析
1、概率论的题
随机变量X和Y相互独立,给出了它们的概率密度函数,Z=2X+Y,求Z的概率密度函数
2、给出了分组数据的频数分布表,求
(1)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2)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单侧)
(3)根据给出的误差求样本量
3、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
(1)补全方差分析表
(2-4)显著性检验
(6)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还需要什么分析4、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1)根据给出的信息写出估计回归方程(2)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实际意义(3)Se求解及实际意义
(4)其他相关分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经济学参考书目: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周彦文,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3.《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经济学包括:(1)政治经济学(占60%);(2)西方经济学(占40%)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李秀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肖前。

2.《西方智慧的源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传有。

《欧洲哲学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修订版,陈修斋、杨祖陶。

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周三多等主编。

010105 伦理学1.《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罗国杰。

2.《伦理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罗国杰。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四版,李秀林。

4.《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东北财大出版社1995年版,周彦文。

5.《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次印刷,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

020101 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东北财大出版社1995年版,周彦文。

2.《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次印刷,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

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高鸿业。

020102 经济思想史1.《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南财经大学(内部印刷),万安培。

2.《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汤在新、傅殷才主编。

020103 经济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纲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赵德馨主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241 二外法语1、《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242 二外日语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43 二外德语1、《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张书良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01 政治学原理1、《政治学基础》,王浦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6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黄楠森、陈晏清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4 社会学原理1、《普通社会学理论新编》,庞树奇等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5 法学基础1、《法学通论》(法学理论、宪法学部分),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或以后各版本)。

606 基础英语1、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综合教程》 (1、2、3、4),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2、《高级英语》(修订本1、2),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607 新闻学基础1、《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08 公共管理基础综合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

(或以后各版本)2、《公共管理学》,徐双敏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2应用统计专硕复试笔试真题回忆

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2应用统计专硕复试笔试真题回忆

一、简答
1.区间估计中怎么解决精度和可靠性的问题
2.统计量、估计量、检验统计量区别与联系
3.移动平均法含义以及注意问题
4.聚类分析的含义以及分类,列举出三个聚类分析的方法。

5.好模型的特征,构造了一个酒精消费价格和GDP的回归方程,统计显著,模型有没有问题?
6.CPI,PPI,PMI的含义和作用
二、计算题15+20*3
1.极大似然估计,求无偏估计
2.两总体均值检验(未知总体方差,先检验方差是否相等)
3.卡方检验(茆诗松课后习题,先对未知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再进行卡方拟合优度检验)
4.线性回归(五个小题,第一题写模型,第二题解释偏回归系数,第三题计算R²并解释实际意义,第四题计算se并解释实际意义,第五题检验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三、论述15′
给了一段话,说要重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离不开统计学,大数据、信息科学、人工智能都离不开统计学,问对这句话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试目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4.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
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统计学120 分,有以下三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25 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
简答题3 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计算与分析题2 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
概率论30 分,有以下三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5 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
简答题1 题,每小题10 分,共10 分
计算与分析题1 题,每小题10 分,共10 分
三、考试内容
(一)统计学
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3.数据的预处理。

4.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5.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6.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7.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差异:极差、标准差、样本方差。

8.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9.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0.样本量的确定。

1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12.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13.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14.单因子和双因子方差分析的实现和结果解释。

15.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差别。

16.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和检验。

17.用残差检验模型的假定。

18.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9.多元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检验;
20.多重共线性现象。

21.时间序列的组成要素。

22.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二)概率论
1.事件及关系和运算;
2.事件的概率;
3.条件概率和全概公式;
4.随机变量的定义;
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数;离散型均匀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6.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
7.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8.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与方差。

复试:1、《应用统计学》,贾俊平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2、《简明应用统计学》,刘超、吴喜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