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动物模型方法学
药理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

药理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系统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科学。
而动物模型则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在药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实验方法。
本文将探讨动物模型在药理学研究中的运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动物模型在药理学研究中的运用1.药效学研究药物剂量-反应关系是药一个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参数。
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药效学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法,及其对特定疾病产生的治疗作用。
2.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涉及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过程。
通过使用动物模型,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及排泄吸收规律。
3.毒理学研究另外,动物模型也广泛应用于毒理学研究方面。
通过使用动物模型,研究者可以评估药物的毒性,并为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指导。
二、动物模型存在的问题1.模型转化性能的问题研究者对动物模型的应用需要深刻认识到动物模型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动物模型无法完全反映人体内部各种细微变化的复杂性,因此,能否将动物的结果转化为人体的治疗方案存疑。
2.道德问题另外,动物模型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道德问题。
因为动物在实验中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折磨,所以必须确保实验的道德可接受,避免动物受到过度转化。
3.统计学意义上的问题最后,动物模型的应用还可能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问题,研究者必须严格控制实验中的各种环境因素,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三、结语总体来说,动物模型在药理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研究者仍需要认真对待这种研究方法,尽力避免它的局限性,改善其缺陷,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必须通过科学的伦理道德评估来确保研究过程的公正公平。
只有慎重对待,才能更好地补充人类已知的药理学知识,为发现从动物实验中发现的新药物奠定基础。
医学心理学实验动物模型概述

霰塑蕊凰医学心理学实验动物模型概述白吉可-z张澜z李华,(通讯作者)(1.石河子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疆石河子832002;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3.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新疆石河子832002)随着医学心理的研究的日趋深入和扩展,探索心理障碍的产生机制,寻求有效的药物治疗途径蜮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鉴于伦理和道德问题,不可能在人类身上进行过多的干预。
动物模型具有资源相对易获得、操作性强、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相对较少等优点。
而且,理想的动物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人类心理行为问题,能够进行整体、细胞、分子和基因各水平的干预。
因此,动物模型已经成为心理、精神和神经科学工作者科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本文拟对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作一简要概述。
一、焦虑动物模型焦虑是由预先知道但又不可避免的即将发生的应激性事件引起的一种,阍预期反应,以恐惧、担心、紧张等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多伴有心悸、多汗、手脚发冷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从进化的角度讲,动物所表现的防御反应是人类恐惧和焦虑反应的原始成分。
因此,动物gr--表现的恐惧样反应与人类的焦虑反应具有同源性,可作为焦虑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基础。
㈠高架十字迷宫模型为非条件反射模型,根据M ont gom ery的思想设计,它利用动物对新异环境的探究特性和对高悬敞开臂的恐具C耀,形成动物的矛盾行为,以进入开臂的百分数(O E)和在开臂停留时间的百分数(O T)反映动物的焦虑状态,焦虑动物的O E和O T明显降低。
这种方法以自发行为为基础,动物不需特殊训练,实验方法快速简便。
㈡V ogel S饮水冲突模型为条件反射模型,该模型利用禁水动物烦渴心理和对饮水时受到的电刺激而产生的恐惧形成动物的矛盾冲突行为。
以动物舔水次数(LN)和被电击次数(SN)作为评价焦虑指标。
有焦虑情绪动物的LN 和SN明显减少。
㈡氯苯哌嗪(m C PP)诱导焦虑的明显箱模型1998年,B i l kei G orzoA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大鼠m C PP诱导焦虑的明显箱模型,焦虑症状是通过对动物进入明箱的活动次数表现的,m C P P有明显的致焦虑作用,使动物进入明箱的次数明显减少。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第一章引言医学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在医学实验中使用的动物的学科,它对于医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程旨在介绍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医学实验动物的选择在医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将介绍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包括常用的实验动物种类、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第三章动物的饲养与管理动物的饲养和管理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动物的饲养环境要求、饲料配制、饲养密度、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建立良好的动物饲养和管理体系。
第四章动物实验的伦理与法律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必须遵守伦理和法律的规定。
本章将介绍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动物福利法律法规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第五章动物实验的技术方法医学实验动物学涉及到多种技术方法的应用。
本章将介绍常用的动物实验技术,包括动物的体内注射、手术操作、采血、组织取样、动物行为观察等方法,帮助读者掌握实验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医学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实验结果解读和科学论证的基础。
本章将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和呈现实验结果。
第七章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案编写良好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编写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撰写规范的实验方案,帮助读者提高实验设计和方案编写的能力。
第八章实验结果的报告与论文写作实验结果的报告和论文写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本章将介绍实验结果的报告方式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实验报告的结构、论文的撰写规范等内容,帮助读者提高实验结果的呈现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结语医学实验动物学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相信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提高医学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C ie eCA, o u 6 hnk Olg nAG,k o i Ie b CON. e tlgc a Ha maoo ia p — l rmeesi a bt re sa dco s si u dto is【】 a tr r b ib e d n r se h mi rpc J . n n
[】 王冬平, 4 李善如, 敏, 三种小 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 张 等. 值的测定[ . 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0 0 1()2 —8 】 J 2 0 , 72: 42 . ] 【】 李增强, 5 孙淑华, 孟金萍, S F级 与普通级新西兰兔血 等. P 液 学 参 数 的 比较 【】中 国 比较 医学 杂 志 , 0 8 1 ()5 . J. 2 0 , 84: 1
差异 最大 ,1 2月龄 比离 乳 1 大 鼠高 出 25倍 。 白 周 .
细 胞 是 一 个 庞 大 的 血 细 胞 家 族 , 包 括 淋 巴细 胞 、
嗜碱 性 粒 细 胞 、 中 性 粒 细 胞 、单 核 细 胞 和 嗜 酸 性 细 胞 , 参 与 机 体 免 疫 反 应 ,随 着 年 龄 的 增 长 , 机体 免疫 力 加 强 ,所 以 白细 胞 分类 比较 中 , 1 2月 龄 中 性 粒 细 胞 、 淋 巴细 胞 、单 核 细 胞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均 高 于 离 乳 1周 。年龄 对 白细 胞 、血 红 蛋 白 有重 要 影 响, 同年龄 差 异显 著 [, 本 结果 一 致 。 不 6与 】
21 6. 0
・
书 讯 ・
《 类疾病 动物 模型 复制方 法学 》 人
由周 光兴 、高 诚 、徐 平 、姚 明、谢家 骏 、胡建 华 等主 书 , 已经 由
人类疾病实验动物模型 全面 详细

[E.泌尿系统]
1.诱发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给兔、猫、狗注射异种抗肾血 清、细菌抗原与肾组织复合抗原, 以及抗原抗体诱发动物肾小球肾 炎模型。
[F.内分泌与代谢] (1)手术糖尿病模型 :
自从德国的Won Mening将犬作 胰腺全切除术,造成糖尿病后,陆续 报道猫、大鼠、兔、猪、猴等切除80 %一90%胰腺,并受到高糖饮食刺激 后,引起永久性糖尿病。
原位移植——肺、肝脏、肾脏、 卵巢等
异位移植——皮下移植
四、设计动物模型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重视“类似于人类疾病”的模型 。 2.注意选用标准化和实用价值高的动物。 ①生活在标准化的环境内,有清楚的遗传背景
和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标准,具有较强的敏感 性、较好的重复性和反应均一性的特点。 ②有严格的饲养规程。 ③易获取大样本实验和观察。
的研究。
4.大鼠癫痫模型 雌性WISTAR大 鼠腹腔注射氯化锂3mmol/kg。24小 时后按30mg/kg体重分3次腹腔注射 匹 鲁 卡 品 ( 0.1% , 每 次 间 隔 10 分 钟)。可出现癫痫发作,持续发作1 小 时 后 , 给 予 10mg/kg 安 定 注 射 即 可终止。
[B.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
[肿瘤动物模型]
2.诱发性肿瘤模型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诱发大鼠腺胃癌; ——硝基哌嗪等诱发大鼠鼻咽癌; ——二甲肼诱发小鼠大肠癌。
[肿瘤动物模型] 3.移植性肿瘤模型
将人类肿瘤移植到动物体内,经传代后,成 活率、生长速度、荷瘤寿命、侵袭和转移等生物 学特性稳定。
[肿瘤动物模型]
1.自发性肿瘤模型:
近交系小鼠: ——129/terSv 睾丸畸胎瘤发病率30%。 ——AKR 淋巴性白血病发病率♂76-90%;♀68-90%。 ——C3H 乳腺癌发病率97%,乳汁中有乳腺癌致病因子。 ——BALB/c 肺癌发病率♂29%;♀26%。 近交系大鼠: ——F344 乳腺癌发病率♂41%,♀23%;白血病24%;甲 状腺瘤22%;睾丸间质细胞瘤85%。 ——LOU/C 8月龄以上自发浆细胞瘤♂30%,♀16%。 ——ACI 雄性自发肿瘤:睾丸瘤46%;肾上腺瘤16%; 脑肿瘤11%。
动物模型

DBA/2
声音
100%发生听源性癫痫
C57
声音
不发生听源性癫痫
年龄和体重的影响: 动物的寿命差异较大,解剖生理特征和反 应随年龄而明显变化,一般幼龄动物比成年动 物敏感,应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年龄的动 物复制模型(健康动物年龄与体重有相关)。
性别因素的影响: 同种、同品系,不同性别的动物,对某些 反应不一致。 麦角新硷
(2)昼夜不同的影响
实验动物的体温、血糖、基础代谢的、
内分泌等随昼夜的不同呈有节律的变化,
在复制模型时要注意昼夜不同对模型的影
响。
(3)麻醉深度的影响 不同的麻醉药、剂量对动物麻醉效果
有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模型的复制。
(4)手术技巧的影响
手术熟练,将减少对动物的刺激,损伤和出血
能提高模型的成功率。 (5)实验给药的影响 给药途径、剂量和熟练程度不同会对造模产生 影响。
可靠性:复制模型应特异地、可靠地反映该种疾病或 某种机能、代谢、结构变化,同时应具备该种疾病的 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经受一系列检测得以证实。
适用性和可控性:复制模型应尽量考虑今后临床能应
用和便于控制其疾病的发展,以利于开展研究工作。 易行性和经济性:动物选择、复制方法、指标检测。
动物模型的评估:
其他因素容易控制,短时间内可复制大量的
动物模型 不足之处:诱发的与自然产生的在某些方面 有所不同。而且有些人类疾病不能用人工方 法诱发出来。
自发性动物模型:指不加任何人工诱发,在自然条件下 动物自然产生的疾病,或者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 过遗传育种保留下来的动物疾病模型。其中包括近交系
的肿瘤疾病模型和突变系的遗传性疾病模型。突变系的
癌物作用过的器官、组织移植于同种或同种系裸鼠皮下进行 肿瘤的重复实验。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一、背景介绍在医学领域中,为了研究疾病的发展机制、探索治疗方法以及评估药物安全性,科学家经常需要利用动物模型来进行实验。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仿真人类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从而实施针对性的实验。
本文将重点讨论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二、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1. 动物选择: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是建立有效且可靠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小鼠、大鼠以及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猕猴等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实验。
其选择取决于所需研究问题的特性和目标。
2. 动物品系选择:除了选择适当种类的动物外,还需要考虑到选用具有特定遗传背景、易于复制和稳定传代等特征的品系。
这有助于减少不同个体之间遗传差异对结果造成影响,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3. 动物模型的建立:一般来说,医学实验动物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然发病模型和人工诱导模型。
自然发病模型是指利用已存在的某种疾病在动物中自行发生,并与人类类似的动物发展特征进行研究。
而人工诱导模型则是通过给予动物特定的药物、遗传操作或其他干预手段来引起某种特定疾病状态。
这样的建立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实验条件以及所要求出的结果。
三、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的应用1. 疾病机制探索:通过构建特定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引起某种疾病的基本机制。
例如,在肿瘤领域,建立小鼠肿瘤移植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揭示不同治疗策略对癌细胞增殖、转移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信息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以及开发更有效和安全的抗癌药物。
2. 药效评价:医学实验动物模型也被广泛用于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给予动物特定药物并观察其对预先建立的疾病模型的影响,可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效果。
这些数据对于进行临床前试验、制定用药方案以及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非常重要。
3. 新技术验证:医学实验动物模型也是验证新技术或新治疗方法有效性的重要工具。
例如,在基因编辑领域,科学家们可以利用CRISPR-Cas9系统来改变动物基因组中的有害突变,并观察对应的表型变化。
镇痛药物筛选:药理学动物实验模型与方法

镇痛药物筛选方法
1.热板镇痛法[1]
取小鼠,实验前测其痛阈,选择痛阈在5~30s 之间的小鼠,实验时,将小鼠放在事先加热到55℃±0.5℃的热板上,以舔后足跳跃作为痛反应指标。
在给药前,每隔5min 连测3 次痛阈,取其平均值作为基础痛阈。
给药不同间隔时间后,记录小鼠投入热板至出现痛反应的潜伏期。
2.小鼠尾尖部压痛法[1]
将小鼠置于压力测痛仪的固定筒内,鼠尖暴露于外,在距尾根部1cm 处作好标记,将鼠尾压痛部置于90℃不锈钢下,旋动施力摇杆,逐渐增加压力,以尾巴回缩或全身退缩作为痛反应,由刻度指示表上记下读数(s),即以加压重量反映痛阈值,给药前每隔5min 测1 次,连测3 次,作为基础痛阈值。
给药后不同间隔时间各测1次痛阈。
3.大鼠甩尾法[1]
将大鼠置于固定筒内,鼠尖暴露于外,将大鼠尾尖部3cm 放入预热的(55℃±0.5℃)的水浴锅内,以甩尾作为痛反应指标。
记录给药后不同时间间隔大鼠甩尾时间。
[1]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86-88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在光学分子成像研究中的应用;
§7.2在MRI、PET和CT成像研究中的应用;
§7.3在药物研发和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7.4荧光标记肿瘤模型及其光学成像观察
教材:
医学实验动物学(研究生),秦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主要参考书: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李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3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有关动物实验问题
第五章实验动物模型专题讲述(10学时)
§5.1肿瘤模型(4学时)
§5.2炎症和免疫异常动物模型(2学时)
§5.3脑血管疾病模型(中风模型)(2学时)
§5.4情感认知与记忆模型(2学时)
第六章实践课(2学时)
§6.1动物实验常用实验技术(2学时)
§6.2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给药方法、分组与标记、解剖取材、麻醉、镇痛和安乐死、生理参数监测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医学动物模型方法学(170.597)
英文名称:Methodology of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in medicine
课程类型:■讲授课程□实践(实验、实习)课程□研讨课程□专题讲座□其它
考核方式:考试
教学方式:讲授
适用专业:理工文医各专业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教学大纲:
第一章概论(2学时)
§1.1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的概念与分类;
§1.2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1.3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与使用程序;
§1.4动物实验伦理问题和实验动物福利;
第二章实验动物标准化(4学时)
§2.1学术刊物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要求;
§2.2遗传学控制;
§2.3微生物学控制;
适用层次:硕士■博士■
开课学期:秋季
总学时要求:解剖生理学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称
专业
年龄
学术专长
张智红
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
40
肿瘤免疫光学成像
陆锦玲
讲师
生物医学工程
36
荧光成像
骆卫华
讲师
生物医学工程
35
脑皮层光学成像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实践以及研讨,使学生掌握实验动物规范使用、合理建模与正确动物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动物模型建立的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动物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为研究生课题的开展奠定基础。
§2.4环境和营养控制(结合标准化屏障实验动物室的运行管理来实例讲解)
第三章常用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与应用管理(4学时)
§3.1大、小鼠、兔
§3.2免疫缺陷动物
§3.3基因工程动物
第四章动物实验设计与质量控制(2学时)
§4.1实验动物的选取;动物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2动物实验记录的规范要求;动物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