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名言1

合集下载

古今中外法学家的名言警句

古今中外法学家的名言警句

古今中外法学家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法学家的一些名言警句如下:1.法者,天下之仪也。

——【齐国】管子2.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战国】韩非子3.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4.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

——【意】贝卡利亚5.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意】贝卡利亚6.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7.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

——【德】黑格尔8.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法】罗伯斯庇尔9.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法】卢梭10.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美】博登海默11.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俄】列宁1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东汉】班固13.法令者,导民之物也,刑罚者,禁奸之术也。

——【西汉】司马迁14.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北宋】王安石15.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三国】诸葛亮16.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战国】商鞅17.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战国】韩非子18.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

——【清】沈家本19.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三国】诸葛亮20.以规矩为方圜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数治民则安。

——【春秋】管子。

关于法制的名言警句摘抄

关于法制的名言警句摘抄

关于法制的名言警句摘抄1.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毛爷爷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宪法3.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孟子4. “法律必须为公正而存在。

”——苏格拉底5. “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保障。

”——刑法6.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美国前总统林肯7. “法律治国,以法为先。

”——孔子8. “法律就是要让人民自由自在地生活。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9. “法律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工具。

”——宪法10. “法律是国家的良心。

”——德国法学家法斯滕贝格11.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法国法学家孔代尔12.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毛爷爷13. “法律是世界之光。

”——美国法学家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德·革斯14. “法律的权威是来自于人民。

”——刑法15. “法律就是文明的基础。

”——英国法学家哈特利16. “法律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德国法学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鲁克17. “法律的目的是保障人权。

”——宪法18. “法律是正义的守护者。

”——美国法学家罗伯特·杰克逊19. “法律是权力的制约者。

”——英国法学家蒙特斯基20. “法律就是道德的体现。

”——刑法21. “法律是社会权力的规范。

”——美国法学家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德·革斯22. “法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德国法学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鲁克23. “法律是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宪法24. “法律是维护公正的工具。

”——美国法学家本杰明·卡多佐25. “法律是制度化的道德。

”——英国法学家约瑟夫·朗26. “法律是跨越时间的力量。

”——法国法学家马克西姆·德博27. “法律是国家的命脉。

”——刑法28. “法律是人类社会的灵魂。

”——德国法学家拉德布鲁克29. “法律是维护人类尊严的工具。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法律的名人名言11、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尚书·大禹谟》2、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3、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

——《汉书》4、诛不避贵,赏不遗贱。

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晏子春秋·内篇》5、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三国演义》6、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7、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8、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韩非子·解老》9、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尚书》10、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金缨《格言联壁·从政》11、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

(汉·刘安《说苑·政理》)12、政令必行,宪禁必从。

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王符《潜夫论·考绩》13、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欧阳修《魏梁解》14、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尚书·大禹谟》15、有治人,无治法。

——荀子16、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国语·晋语七》17、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

——慎到18、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

——沈家本19、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

——《管子·明法》20、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管子·法法》21、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鬼谷子·符言》22、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苏轼23、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24、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有度》25、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董仲舒26、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韩非子·饰邪》27、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法学家经典名言

法学家经典名言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休尼特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古希腊】柏拉图任何人无义务控告自己。

婚姻的结合要求夫妻双方都要忠实,忠实是一切权利中最神圣的权利。

——【法】卢梭一件事不能判两次罪紧急时无法律(紧急避险)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

——贝卡利亚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

——法谚要理解法律,特别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

——【英】边沁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美】(官)霍姆斯《普通法》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法谚契约是当事人间的法律任何人均不得因其不法行为而获益法院不得对于未向其诉求的事项有所作为当事人给法官事实,法官给当事人法律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古罗马法谚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

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英】培根《论司法》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法律不强人所难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罪责)。

任何人不因思想受处罚(Nemocogitationis poenam patitur ; Cogitationis poenamnemo patitur)。

——罗马法法谚无犯意则无犯人(Non reu nisi mens sitrea)——英国法谚(即不能对不具有犯意的行为进行刑事处罚(如意外事件、精神错乱、年幼无知等均不能归责于行为人)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法学界最经典名言

法学界最经典名言

法学界最经典名言1. 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

——罗曼·罗兰2. 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

——伯克3. 没有动机的犯罪不是犯罪。

——塞内加4. 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弗劳德5.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6.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

——阿奎那7. 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塞罗8. 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9. 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

——爱略特10.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11. 在一切能够理解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12. 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

——吕坤(明)《呻吟语·治道》13. 人们唯有服从自己为自己规定的法律,才是真自由。

——卢梭14. 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

——爱默生15. 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6.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17.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

——桓宽(汉)《盐铁论·申韩》18. 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越公正的法律。

——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19. 法者,治之端也。

——荀况(战国)《荀子·君道》20. 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上的法律。

——西塞罗21.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

——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22. 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我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23. 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

关于法学的名言

关于法学的名言

关于法学的名言
1.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就像交通规则让道路不混乱一样,法律让社会有了安稳的运行轨道。

想想看,如果没有法律,那社会不就乱套了吗?
2.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纸啊!它就像一把保护伞,保护着我们每个人的权益,难道不是吗?
3. “呆板的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

”哎呀,就好比切蛋糕,要是都一样大小,那有人胃口大有人胃口小,不就不合理了嘛!
4. “法者,治之端也。

”法律就像是社会的基石呀,没有它,我们怎么能建立起安稳的大厦呢,你说呢?
5.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哇,这说明法律对我们是多么的关爱呀,就像妈妈照顾孩子一样,多温暖啊!
6.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这不就跟白天和黑夜一样嘛,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呀!
7.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这就好像游戏规则,规定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然不就乱套了,对吧?
8. “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这多可怕呀,就像一颗坏种子,会长出很多不好的东西来呢!
9.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可不是嘛,就像在
操场上,只能在规定的区域活动,才有真正的自由呀!
10.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法律就如同衡量的秤杆和准则,没有它,国家怎么能正常运转呢,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觉得法学真的太重要了,这些名言都深刻地揭示了法学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一定要尊重和遵守法律呀!。

法律名言法律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法律名言法律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法律名言法律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法律名言法律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起着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众多智者和学者都对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和论述。

他们的言辞不仅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更展现了法律的智慧和力量。

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法律名言,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和探讨。

一、正义与平等1. "法律无情,人有情。

"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乌尔比安这句名言,强调了法律的冷漠和公正性。

法律所追求的是公平和公正,而不会受到个人情感的左右。

这也提醒了我们,在处理法律问题时,应多从公正的角度去看待,追求正义。

2. "法律将为人们提供平等的保护,而物质上的利益或能力上的差异并不重要。

"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霍姆斯指出,法律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平等权利,而不因社会地位、财富差距或能力差异而有所偏袒。

法律应是一个公平的裁判者,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保护和机会。

二、法治与秩序3. "法律是社会的巢穴。

" ——英国法学家爱德华·柯克柯克通过这句形象的比喻,强调了法律在社会中起到维护秩序的作用。

就像鸟巢提供了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一样,法律为社会创造了有序的生活环境。

4. "法律如同一面明镜,能够显现政治底蕴和社会伦理。

" ——法国哲学家蒙田蒙田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法律是一种反映政治和伦理的工具。

通过法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治理方式以及社会的道德观念。

法律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社会的真实状态。

三、公正与权力5. "在世界和平的领域里,有两个最重要的东西是规则和信任。

"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加利指出了规则和信任在维护和平方面的重要性。

法律作为一种规则的体现,能够为社会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秩序。

只有信任了法律,我们才能获得和平与安宁。

6. "法律要平衡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的特权,以使其互相制约,同时维护社会正义。

法律名人名言

法律名人名言

法律名人名言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一一诸葛亮释意: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刑赏之法不同。

提出要严明赏罚,秉法持正。

诸葛亮(181年一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石狮是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象征。

2.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一一韩非子释意:法律不会奉迎显贵臣子,就像墨绳不会避绕木头的弯曲之处一样。

韩非子:法家创始人,主张依法治国、人人平等的原则。

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

独角兽是法律的象征,是公正执法的化身。

3.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一一桓宽释意:对一个坏人用刑就会使一百个人走正道;杀了一个重大罪犯,就会使一万个人谨慎守法。

凡是执法用刑,都不仅是为了当事人的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警戒更多的人。

这就是法能治国的道理。

桓宽:字次公,汉汝南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

其知识广博,善为文,著有《盐铁论》六十篇。

达摩克利斯之剑代表法律至上,追求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公道。

4.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

一一吴兢释意:法,是国家的秤,是社会的准绳。

秤是用来判定轻重的,准绳是用来纠正弯曲的。

秤和绳都用来当作标准,用它们来比喻法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法律是规范人们行动的准则。

吴兢(670年一749年):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唐朝著名历史学家,谏臣。

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

尝任左拾遗内供奉、水部郎中、修文馆学士、光禄大夫、相州长史、邺郡太守等职。

权为秤杆上的衡器,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法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

没有任何行为比起法官的徇私枉法对一个社会更为有害的了。

司法的腐败,既使是局部腐败,也是对正义的源头活水的玷污。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大前提。

每一个人都不可以成为自己事务的法官。

在由意志而不是由法律行使统治的地方没有正义可言。

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

——「美」道格拉斯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德」马克思3.自然公平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给予诉讼当事人各方充分的机会来陈述本方的理由。

这意味着必须将诉论程序告知他们,并及时通知其任何可能受到的指控,以便于他们行使权利。

——「英」彼得·斯坦4.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英)波洛克5.法官乃会说话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

——爱德华·考文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

——「美」马克。

吐温7.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

——「英」达雷尔L8.人们最初怎样脱离动物界(就狭义而言),他们就怎样进入历史:他们还是半动物性的、野蛮的,在自然力量面前还无能为力,还意识不到他们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们象动物一样贫乏,而且在生产上也未必比动物高明。

那时普遍存在着生活状况的某种平等,对于家长,也存在着社会地位的某种平等,至少没有社会阶级,这种平等在开化得比较晚的民族的原始农业公社中还继续存在着。

在每个这样的公社中,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的共同利益,维护这种利益的工作,虽然是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却不能不由个别成员来担当:如解决争端;制止个别个人越权;监督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地方;最后,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执行宗教职能。

这样的职位,在任何时候的原始社会中,例如在最古的德意志的马尔克公社中,甚至在今天的印度,还可以看到。

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是国家权力的萌芽。

——恩格斯:《反杜林论》,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9.安全愈是神圣不可侵犯,主权者所保护的国民的自由愈多,刑罚也就愈公正。

——贝卡利亚:《论犯罪和刑罚》10.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7页。

11.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韩非子12.谁握有国家的立法权或最高权力,谁就应该以既定的、向全国人民公布周知的、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来实行统治;应该由公正无私的法官根据这些法律来裁判纠纷。

——洛克:《政府论》(下篇),第80页。

13.无论是显贵和富人都不应当有权用金钱赎买反对弱者和穷人的罪行。

否则,财富——由于法律的保护,它对爱劳动的奖赏——就会成为暴政的支柱。

——贝卡利亚:《论犯罪和刑罚》,第45页。

14.服从法律:无论是我或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法律的光荣的束缚。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51页。

15.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

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培根:《论司法》,《培根论说文集》,第193页。

16.刑罚可以防止一般邪恶的许多后果,但是刑罚不能铲除邪恶本身。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第314页。

17.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18.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

——卢梭:《社会契约论》,第168页。

19.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

——贝卡利亚20.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21.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

22.为了不使刑罚成为某人或某些人对其他公民施加的暴行,从本质上说,刑罚应该使公开的,及时的,必需的,在既定条件下尽量轻微的,同犯罪相对称的并由法律规定的。

——贝卡里亚23.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卡尔。

马克思24.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

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

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

——马克思25.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林肯26.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麦克莱27.呆板的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

——托马斯·福勒28.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29.一切违背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的命运,就同一座直接横断河流的堤坝一样,或者被立即冲垮和淹没,或者被自己造成的漩涡所侵蚀,并逐渐地溃灭。

——[意]贝卡里亚30.好的法律应该提供的不只是程序正义。

它应该既强有力又公平;应该有助于界定公众利益并致力于达到实体正义。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31.在我看来,失手杀人其罪尚小,混淆美丑、善恶、正义与不正义,欺世惑众,其罪大矣。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32.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背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法]孟德斯鸠33.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34.枪炮作响法无声。

(指:当发生战乱的时候,平常法律所维系的社会秩序便会荡然无存,冲突的解决完全凭借暴力。

)35.民不举官不究(指:司法职能的被动性)36.“今天正义受到了践踏,人权受到了践踏,但是我们尊重法院的判决。

”——辛普森案被害人家属37.无证人即无诉讼38.法无明文不得为39.无保障的权利不是权利40.显著之事实,无需证明。

41.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

42.有规则就有例外43.有损害即有赔偿44.超出管辖权所作的判决不必遵守45.特例不应成为立法之依据46.无信任即无委托47.“法无禁止不为罪”、“法无禁止不为错”48.行政权力退缩的空间有多大,民事权利伸展的空间就有多大。

49.良法得到普遍遵从乃法治50.有社会就有法51.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52.缺乏救济的权利是虚假的权利53.有疑,为被告人利益。

54.两者权利相遇时,较古老者获胜。

55.无救济,即无权利。

56.困难群众的寒舍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57.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58.在诈欺面前,一切将不复存在。

59.证明责任乃诉讼的脊梁——(德)罗森贝克60.动产附骨61.合意创立法律62.有一百条法律,却有一百零一个问题。

63.在法庭上,只有证据,没有事实。

64.买卖不破租赁65.欲学法者,当先学民法。

66.私约不损公法67.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

68.法律必有漏洞(Non est regula quin fallet)69.类似事项应予类似判决70.隐私止于屋门之前71.住宅是个人的城堡72.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相当于10次犯罪。

——弗兰西斯·培根73.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柏拉图74.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波洛克75.认真地对待权利。

——德沃金76.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77.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

——亚里士多德78.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

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培根《论司法》79.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卡尔·马克思80.理解法律,特别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

——边沁81.无犯意则无犯人(Non reu nisi mens sitrea)82.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83.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84.程序先于权利85.再坚强的堡垒也敌不过金钱的侵蚀。

——西塞罗86.法是关于人世和神世的学问,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

——《法学阶梯》87.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麦克莱88.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林肯89.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休尼特90.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背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孟德斯鸠91.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92.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J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93.呆板的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94.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95.警察是法庭的仆人96.在我看来,失手杀人其罪尚小,混淆美丑、善恶、正义与不正义,欺世惑众,其罪大矣。

——柏拉图《理想国》97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98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

——贝卡利亚99婚姻的结合要求夫妻双方都要忠实,忠实是一切权利中最神圣的权利。

——卢梭100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柏拉图101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102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103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霍姆斯《普通法》104契约是当事人间的法律105任何人均不得因其不法行为而获益106法院不得对于未向其诉求的事项有所作为1.所有的解释,若是可能的话,必是通过消除文本中的矛盾而实现的。

2.没有哪种犯罪比不服从还严重。

3.习惯与合意可以使法律无效。

4.有权利便有救济。

5.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罪责)。

6.法律中不允许过度矫情和做作的表述,因为这种伪装的确定性会干扰真正的法律确定性。

7.真相无所惧,唯怕被隐瞒。

8.通过惩罚少数人,可以威慑所有人。

9.没有人应当从自己的过错中获益。

或,人不应当因自己的不义而获益。

10.再坚强的堡垒也敌不过金钱的侵蚀。

(西塞罗)11.没有什么比善更受欢迎。

12.没有什么命令比“过守法的生活”更具有权威性。

13.两方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不得对利益无涉的第三方不利。

14.没有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

(注:与我国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恰好相对)15.享受好处者应承受相应的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