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观赏鱼养殖的现状及其产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观赏鱼养殖、进出口及前景分析

中国观赏鱼养殖、进出口及前景分析

中国观赏鱼养殖、进出口及前景分析
一、观赏鱼概况
观赏鱼因色彩鲜艳或形状奇特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在观赏鱼市场中,主要分为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三大品系。

在我国,观赏鱼常见种类有金鱼、鲤鱼、红鲫鱼、龙鱼等等。

二、观赏鱼养殖产量
长期以来,我国鱼类养殖以食用鱼为主,观赏鱼为副。

因此,关于观赏鱼的政策支持有限,养殖研究不足、技术较落后。

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水族箱观赏鱼养殖成为一种时尚。

2019年中国观赏鱼淡水养殖量392507万尾,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比下降约26.7%。

我国观赏鱼淡水养殖主要集中在江苏、辽宁、北京等地,2019年江苏省观赏鱼产量最高,达到85840万尾,辽宁、北京次之,产量分别是59665万尾、46977万尾。

三、观赏鱼进出口
2019年中国观赏鱼进口金额3163.13万美元,出口金额420.16万美元。

其中,淡水观赏鱼进口金额2748.15万美元,占比86.9%;出口金额418.98万美元,占比99.7%。

四、观赏鱼行业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稳步提高,人们收入逐渐增多,观赏鱼市场也将逐步扩大。

当前,我国观赏鱼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从观赏鱼高度相关的种苗、饲料及鱼药到养殖设备、娱乐、养生等产业的延伸,观赏鱼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2024年观赏鱼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观赏鱼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观赏鱼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观赏鱼是指供人们观赏和养殖的各种鲜活鱼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文化的普及,观赏鱼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增长。

本文将对观赏鱼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

2. 市场规模观赏鱼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观赏鱼市场的总收入约为10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0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观赏鱼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方式。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观赏鱼市场在城市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需求。

•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兴起为观赏鱼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3. 市场竞争观赏鱼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竞争因素:•产品质量:观赏鱼的品种、颜色、体态等特点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至关重要。

优质的观赏鱼产品能够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价格竞争:观赏鱼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不同品牌之间通过定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

•渠道竞争:传统渠道(如宠物店、鱼市场)和线上渠道(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线上渠道的崛起给传统渠道带来了冲击。

4. 市场发展趋势观赏鱼市场在未来几年中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消费升级:消费者对观赏鱼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品种、颜色、品质等方面有更高的追求。

•网络销售的普及化:互联网的普及将会进一步推动观赏鱼市场的发展,线上渠道将成为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

•品牌竞争的加剧:随着观赏鱼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品牌的影响力将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5. 结论观赏鱼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价格竞争力以及线上渠道的拓展。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不断创新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2024年观赏鱼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观赏鱼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观赏鱼市场环境分析概述观赏鱼市场是指供应各类观赏鱼、水族设备和相关产品的市场。

随着人们对观赏鱼的兴趣不断增加,观赏鱼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

本文将对观赏鱼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竞争状况和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观赏鱼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观赏鱼市场的全球销售额已经超过1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将继续增长。

观赏鱼作为一种独特的宠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消费者需求观赏鱼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人们喜欢观赏鱼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观赏鱼的美丽和多样性。

观赏鱼可以作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增添居家生活的乐趣。

此外,养殖观赏鱼也被一些人当作一种放松压力的方式。

竞争状况观赏鱼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那些已经建立起知名品牌的水族馆、养殖场和在线零售商。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方面都拥有一定的优势。

而对于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来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需要寻找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发展趋势观赏鱼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多样化:消费者对观赏鱼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市场上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观赏鱼品种和水族设备。

未来市场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和个性化。

2.线上销售的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观赏鱼和相关产品。

因此,线上销售渠道将成为观赏鱼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3.可持续养殖的重视:鉴于观赏鱼的养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养殖者开始关注可持续养殖的方式。

对于市场上的观赏鱼企业来说,推广可持续养殖将成为一种竞争优势。

4.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社交媒体的兴起为观赏鱼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宣传渠道。

观赏鱼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结论总体而言,观赏鱼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消费者对观赏鱼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观赏鱼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和差异化发展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

观赏鱼类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观赏鱼类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观赏鱼是泛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按其生境可分 为为三大品系,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其中以热 带、亚热带水域的鱼类品种最多。据中国鱼类学会统计,全世界产海水、淡水鱼类共有
21
585种(包括圆VI类),占现存脊椎动物的48.1%,其中淡水鱼有8 100种。我国鱼类
种内和品系杂交居多,成效明显【3J。观赏鱼类育种在其影响下特别是金鱼、锦鲤等杂交
育种也不例外。现分述如下: 1.1近缘杂交 蓝花长尾鲫(金鱼早彩鲫S),从金鱼和彩鲫的杂交后代中选出体色、体型、鳍等 符合选育目标的个体,再定向选育至F5,表型性状遗传稳定性达81.9%,该品种适应能 力强、耐低氧【41。银龙鱼抗病育种品种是利用杂种优势,从引进品种中选择其性状典型、 抗病力强、色泽与形态最优美的个体,与本地同品种个体中优秀者进行交配,进行多代 选育培育成理想优质的抗病品种【5Jo 1.2远缘杂交 许多远缘杂交组合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6】。长鳍锦鲤是根据鱼类遗传学原理,选 择梅江水系红鲤的突变品系(长鳍长尾)作母本,日本锦鲤作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 锦鲤子一代。其杂交种包括体色呈金银、金黄、红白、银白、桔红、浅黄、绯红等相间 花纹的多个品种,既具有母本的长鳍长尾,又具有日本锦鲤五彩斑斓的色彩和矫健优美 的体形、千姿百态的泳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显著的经济价值。杂交黄金鲫(散鳞 镜鲤早×红鲫6)由天津换新水产良种场2007年培育而成,杂交黄金鲫是由母本为散鳞 镜鲤,父本为具有观赏、食用价值于一体的红鲫,进行远缘(属间)杂交而获得的具有 杂种优势的杂交种。黄金鲫的个体增长率比彭泽鲫高201%,比红鲫高242%。此外通过 远缘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四倍体、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后代等,因此远缘杂交是培育 纯系和生产多倍体杂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2、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技术是按照选育目标,以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数量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通过 多代选择来培育新品种(品系),也是我国鱼类品种遗传改良的传统方法。目前,鱼类 选择育种的方法主要有群体选择、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复合选择。群体选择是挑选表 现型优良的群鱼作为亲本;个体选择是先选出优良的一窝(同批次),然后在个体发育 的不同时期选用最优良的个体作为亲本;家系选择是从一雌一雄选种选配后建立家系开 始,在其后代中一代一代进行高度的近亲交配,以累代实行严格的全同胞交配为基础, 依据个体表现型值,兼顾家系平均值,运用BLUP方法估算育种值,再来进行选择留种和 选配;复合选择是将个体选择和家系选择结合起来所进行的选择育种。 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具观赏和食用价值,是我国民间采用选择育种技术,育成的两个 池塘养殖品种;70年代后,作为杂交亲鱼材料培育了五六个杂交种,推动了我国鲤鱼选 育种的发展。荷包红鲤抗寒品系是运用杂交和群体选育方法育成的。我国金鱼大多数品 种是经长期定向选择育种得到的。 3、细胞工程育种 3.1多倍体育种 多倍体培育鱼类品系是一项现代先进的生物技术,它利用静水压,热休克,冷休克,秋水 仙素,细胞松弛素等方法进行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使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始发育,产生的后代与母本性状相同。人工诱导雌 核发育,即对精子处理使其遗传物质失活、再用遗传失活的精子人工诱导卵子发育,随

2024年淡水观赏鱼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淡水观赏鱼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淡水观赏鱼市场发展现状简介淡水观赏鱼市场作为养鱼爱好者和园林景观设计师的宠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分析淡水观赏鱼市场的现状,从供应链、市场规模、消费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供应链淡水观赏鱼市场的供应链主要包括捕捞、养殖和经销商三个环节。

捕捞是淡水观赏鱼市场的重要来源之一,主要靠水域资源进行,在一些地区,捕捞还是一种传统的养活村民的途径。

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养殖成为了一种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式。

养殖场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市场的供应能力,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观赏鱼品种。

经销商则起着市场连接和分发的作用,通过建立渠道和销售网络,将鱼类产品推广到更广大的消费者市场。

市场规模淡水观赏鱼市场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观赏鱼市场早期主要局限于一些发达国家,但随着人们对于宠物养殖的兴趣和环境美化的需求的增加,市场已经逐渐扩大至全球范围。

据统计,预计到2025年,全球淡水观赏鱼市场的价值将达到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

消费趋势消费者对观赏鱼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淡水观赏鱼市场的发展。

其中,以下消费趋势值得关注:1. 多样化的品种选择消费者对于品种的要求逐渐提高,追求个性化和独特性。

红龙鱼、神仙鱼、孔雀鱼等热门品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 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淡水观赏鱼的健康和福利关注度增加,对于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方式更加青睐。

养鱼商家在品牌宣传中注重产品环保属性的突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网络销售的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销售成为观赏鱼市场的一大亮点。

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线购买观赏鱼,还能够获取养殖技巧和相关知识。

4. 增值服务的需求消费者对于淡水观赏鱼市场的需求逐渐趋向于高端化和增值服务。

一些商家针对高端客户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包括定制鱼缸、养殖建议等。

结论淡水观赏鱼市场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具有无限的潜力。

随着观赏鱼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多元化,供应链将更加完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观赏渔业的发展概况

观赏渔业的发展概况

观赏渔业的发展概况一、我国观赏渔业发展概况1、我国观赏渔业的发展历史我国是金鱼的故乡。

金鱼在我国民间饲养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于16世纪初传入西方,深受欧美各国的青睐,被称之为”东方圣鱼”。

金鱼已成为世界性的种类,并在观赏鱼类中占有重要地位。

2、我国观赏渔业的发展现状我国观赏鱼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代末90年代初,目前已形成以东南沿海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两大观赏鱼生产基地。

北京市的观赏鱼养殖面积已超过12000亩,集中在通州和朝阳两个区,年产观赏鱼1.5亿尾左右,并建有大型观赏鱼交易市场,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观赏鱼产业带。

天津市的观赏鱼产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位于天津市东兴立交桥的观赏鱼市场在京、津及”三北”地区均有较大影响,现交易品种300多个,交易摊位350多个,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

我国其它地区观赏鱼产业的发展也很迅速。

河南省镇平县侯集镇金鱼养殖面积4000多亩,养殖品种80多个,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养殖户平均增收1500多万元。

另外,该镇还建有4700平方米的观赏园,展出名贵品种120多个。

江苏省徐州市现已建100亩左右规模的观赏鱼养殖基地6个,年产观赏鱼8000万尾左右,占全市总产量的近60%,产品年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共计1000万尾左右,内销8000万尾左右,有利地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和就业。

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观赏鱼及其相关产业的总产值也已达100多亿元。

此外,上海市、南京市、成都市等大中城市周边地区的观赏渔产业也都发展到相当规模,成为当地水产养殖领域拓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与就业的新途径。

3、我国观赏渔业的经济贸易由于受地理因素和传统技术的制约,目前,在我国的观赏渔业中仍以金鱼类为主,但十几年前引进并试养的锦鲤养殖业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年产量约40万尾左右;近几年陆续从国外引进和试养的热带鱼类及名贵珍稀品种也已增至150多种。

近几年来,我国的观赏龟和观赏水生植物养殖业也正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观赏鱼养殖现状与产业发展

观赏鱼养殖现状与产业发展

观赏鱼养殖现状与产业发展观赏鱼养殖,是指用于观赏或装饰的各类鱼类的养殖过程。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观赏鱼养殖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兴养殖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饲养者。

当前,我国观赏鱼养殖已经初具规模,并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赏鱼市场的不断扩大,观赏鱼养殖已成为致富的新农业。

观赏鱼的养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也可以成为创造财富的新途径。

现阶段,我国观赏鱼养殖主要的品种有金钱鱼、龙鱼、草鱼、波斯鱼、热带鱼等。

其中,龙鱼作为重要观赏鱼种,其价值巨大,被誉为“水族之王”,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观赏鱼养殖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养殖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池塘养殖,但它受到了水体污染、水质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者采用了现代水族箱养殖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容易管理,而且操作简单,能够保证水质稳定,进一步提高观赏鱼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要想开展观赏鱼养殖,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础,例如了解鱼类的生长习性、对观赏鱼养殖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等。

其次,选好鱼种和养殖场地十分关键。

养殖场地应该保证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水源充足等条件。

最后,加强管理,善于掌握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对水质的管理要重点把握。

总之,观赏鱼养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模式,观赏鱼养殖既可以带来收益,也可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观赏鱼养殖也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养殖行业,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推动其更好地发展。

中国淡水观赏鱼行业发展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淡水观赏鱼行业发展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淡水观赏鱼行业发展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的淡水观赏鱼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家庭观赏的需求增加,淡水观赏鱼市场逐渐扩大。

目前,中国淡水观赏鱼行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的产值,并且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

淡水观赏鱼市场在中国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理工科大学生和白领阶层。

他们对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热情,并且在业余时间喜欢养鱼来陶冶情操。

此外,一些鱼友组织的活跃也为鱼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目前,中国淡水观赏鱼市场主要以养殖企业为主导。

传统的淡水观赏鱼一般是由养殖企业通过批发和零售渠道销售给消费者。

但近年来,一些大型的淡水观赏鱼养殖场也开始自行运营零售渠道,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全景分析全球观赏鱼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增长,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观赏鱼消费国家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在未来几年,中国淡水观赏鱼行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首先,人们对宠物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

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以小型宠物为主的观赏鱼市场将会持续增长。

其次,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淡水观赏鱼行业的发展。

新的技术,如智能设备、水族箱改进以及自动化喂养系统的出现,将为鱼友提供更多的便利,使得养鱼更加简单和有趣。

再次,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天然的淡水观赏鱼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将对产业链上的淡水鱼养殖和经销商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发展。

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可以预见中国淡水观赏鱼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将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多元化产品。

除了传统的观赏鱼品种外,越来越多的新品种将进入市场。

例如,特色的异国观赏鱼、稀有的淡水观赏鱼品种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2.网络渠道的扩张。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通过互联网购买淡水观赏鱼和配套设备。

因此,建立强大的网络销售渠道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总结中国淡水观赏鱼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观赏鱼养殖的现状及其产业的发展
XX
(XX大学X学院, XX省XX市邮编)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观赏鱼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的观点。

全国各地正掀起养殖观赏鱼的热潮,观赏鱼养殖已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越来越显出它的生命力。

本文将会对我国观赏鱼养殖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并讨论其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观赏鱼;养殖现状;养殖问题;产业发展对策;
观赏鱼以五光十色的色彩、优雅多姿的体态和泳姿而倍受到人们的喜爱,已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宠物之一。

全球来看观赏鱼已成为仅次于猫和狗的第三大宠物。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观赏鱼和水族箱已逐渐成为新时期家庭消费的新时尚。

为了适应观赏鱼发新形势,使我国观赏鱼养殖这一新兴的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有必要对观赏鱼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1.我国观赏鱼养殖的现状
我国观赏鱼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代末90年代初,目前已形成以东南沿海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两大观赏鱼生产基地。

此外,上海市、南京市、成都市等大中城市周边地区的观赏鱼产业也都发展到相当规模,成为当地水产养殖领域拓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与就业的新途径。

1.1 我国观赏鱼养殖的恢复
1.1.1 养殖区域的恢复与发展
目前国内养殖金鱼较为发达的地区主要是上海、杭州、广州、北京、天津、扬州、徐州、福州等地,而杭州以余杭区和萧山区为主,余杭区仓前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

我国目前锦鲤养殖较为发达的是广东,其次上海、福建、江苏、四川、北京、天津等地区均有锦鲤的规模化养殖,成为出口和国内市场的生产基地。

世界上热带鱼的养殖以我国则以香港、广东等地发展较好而广州、北京、天津和上海地区的热带观赏鱼发展最快,而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属起步阶段,品种较为单一,中高档品种较少,多数以转手销售为主。

1.1.2 养殖种类的恢复与发展
目前我国在观赏鱼养殖中,除了金鱼和锦鲤外,多数热带观赏鱼和海水观赏鱼是引进品种。

迄今引进我国并且有繁殖生产能力或在试验繁殖所包括的观赏鱼类如下:鲤科、脂鲤类、花科、丽鱼科、攀鲈类、鲶类、其他观赏鱼。

[1]
1.2 我国观赏鱼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2.1 观赏鱼种品质良莠不齐,内外市场的风评受影响。

数据显示,我国虽为世界第二大观赏鱼出口国,年出口占世界总量的1/10,但90%以上是金鱼出口。

且出口产值仅为1-2%。

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出口的金鱼虽然数量多,但品质良莠不齐,质次价低的普通金鱼占据了贸易额的绝大部分。

在国内市场上,因为低档货的冲击,使金鱼在观赏鱼爱好者心目中水准大打折扣。

[2]
1.2.2 观赏鱼养殖的观念落后,缺乏技术性支持。

我们和国外观赏鱼之间最大差距就是品质、品牌的差距。

由于受整体经济水平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把养殖观赏鱼作为副业,把食用鱼养殖作为水产部门长期以来重要的主业,致使我国观赏鱼养殖技术也十分落后,主要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技术含量低,产量不稳定。

因此我国虽然是金鱼的故乡,但是几十年来观赏鱼养殖技术、市场开拓、产业化发展都是源于农民的摸索,虽有发展但进展不大。

[1]国内一百多家水产研究所从未在这个领域
投入过任何的科研攻关,我国也未曾有任何政策方针来鼓励扶持观赏渔业的发展。

所以我国使得我国与国外拥有较先进的科技技术培育的观赏鱼相比较,就显得在质量上偏差,规格偏小,色彩不纯,几乎没有任何的新品种出现。

在食用鱼养殖技术突习猛进的今天,观赏鱼养殖技术却停步不前,技术含量低、产业不稳定。

据统计,我们养殖的金鱼出口合格率不到5%,根本在于养殖池塘设计、金鱼品种和养殖技术跟不上。

1.2.3 观赏鱼养殖缺乏行业组织,盲目生产,行业内信息不灵
有些生产业主为图眼前利益,将品质良好的种鱼也出售,在繁殖季节就从普通的商品鱼中挑选亲本,这样不仅先前的优势荡然无存,更导致种质的严重退化,这将严重阻碍我国观赏鱼的健康长远发展。

[3]例如在锦鲤养殖上,多数企业饲养的品位较低,达不到预期的产值。

不少人对需求认识上有偏颇,认为品位低也没有关系,赚钱就行,结果使中国产出的锦鲤与世界锦鲤的发展距离越拉越远。

[4]
内部竞相杀价,让外商坐收渔利。

2.我国观赏鱼产业的发展
2.1 推进观赏鱼产业化必要性
观赏鱼产业只有具有了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市场营销机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推进观赏鱼产业化。

观赏鱼产业化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推进观赏鱼业现代化。

要培养观赏鱼产业“龙头”企业,加快观赏鱼产业发展步伐。

[4]
2.2 我国观赏鱼产业发展的对策
2.2.1 以科技为先, 加强新品种的开发
要想把我国观赏鱼产业发展壮大就必须充分发挥各水产研究所的作用, 把观赏鱼的研究作为水产研究所工作之一,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成立观赏鱼研究所, 加大科研投入,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资源, 除了积极引进具有推广前景的名贵观赏鱼如优质锦鲤、亚洲龙鱼、热带观赏鱼与海水观赏鱼外, 还要不断开发我国现有的名优品种, 着重提纯复壮那些历史悠久、性能稳定, 市场行情好的品种, 如金鱼、七彩, 同时运用生物学、遗传基因学等生物手段开发优良新品种。

2.2.2 加速市场的整顿
我国观赏鱼市场尤其是出口市场比较混乱,各进出口企业在信息上相互保密, 在价格上竞相压价, 在市场上各自垄断, 这些状况极不利于我国观赏鱼市场整体形象的树立, 最终深受其害的是我国广大养殖者。

因此, 必须通过有关专业协会如水产学会、观赏鱼协会等机构统一协调、统筹组织、加强管理, 确保市场运行良好, 实现观赏鱼集中贸易、货畅其流、加强交流、出口创汇的目的。

协调好观赏鱼商品流通中出口商、经销商、养殖户三方面之间的关系, 强化沟通和协作, 改善经营体制。

通过市场的整顿来避免观赏鱼行业的恶性竞争, 促进观赏渔业的良性发展。

[5]
2.2.3 改进市场营销模式
观赏鱼产业要发展要转变经营理念, 引入现代市场营销的观念, 选择合适的营销模式, 建立营销网络和广泛的销售渠道。

观赏鱼消费特点决定了营销模式的选择。

销售渠道不能太长, 产品品种多样化, 需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企业经过市场细分, 明确目标消费群体, 选择合适的营销模式和促销手段。

企业除了自己拥有养殖基地以外还可以联系一批相对稳定的养殖户, 提出产品品种、规格要求, 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 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国际信息的获得。

观赏鱼产业要发展, 必须重视市场,选择合适的营销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潜力。

2.2.4 拓展市场, 开发新领域
目前, 观赏鱼养殖企业仍以养殖为主, 部分兼带销售。

为提高观赏鱼养殖附加值, 增加生产效益, 生产企业必须多途径拓展市场。

观赏鱼是渔业文化的一部分, 将养殖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进行环境建设, 生态建设, 丰富休闲渔业的内涵。

依靠观赏渔业丰富旅游观光事业, 带动水族器材、饲料、药
品等的发展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的涌现, 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5]
参考文献:
[1]姜景田,邹胜利,郑宝泰. 观赏鱼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2004,(2).
[4] 张元东,王兴建. 论我国观赏鱼养殖业的发展[J]. 中国学术研究,2009,(8).
[5] 霍凤敏,章之蓉,邹记兴. 中国观赏鱼产业发展概况[J]. 河北渔业,2010,(1). 参考网址:
[2] /cyfw/cysy/cyzx/201011/t20101105_1125303.shtml
[3] /zixun/80/n-57980.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