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养殖论文
水产养殖学论文:锦鲤胚胎发育过程中几种代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锦鲤胚胎发育过程中几种代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摘要:以锦鲤胚胎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受精初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胚体及器官形成期、出膜前期取样,测定鱼卵受精初期及胚胎发育不同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
结果显示,锦鲤鱼卵受精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均较低,随着胚胎发育,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
当发育至原肠期时,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当胚胎发育至出膜前期时,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继续上升,且显著高于以前各时期(P<0.05)。
此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受精初期的1.78、3.62、23.41、1.92倍。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磷酸酶;丙二醛;胚胎发育;锦鲤鱼类在壳内的发育阶段称为胚胎发育,该阶段是鱼类个体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
在鱼类早期发育生物学中,通常将鱼类的胚胎发育分为受精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胚体及器官形成期、出膜前期等多个时期。
鱼类的细胞分化和组织、器官发育等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开始发生,因此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生理代谢十分活跃[1]。
同时,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只有卵壳的保護,易受到外界环境的破坏,因此需要较强的抗菌和免疫能力。
酶是机体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生命活动中的各类代谢化学反应、免疫反应均为酶促反应,因而特定酶的催化能力代表了机体特定动能的发育情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是机体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首要物质,它可对抗和阻断因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可及时修复和保护细胞。
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是非特异性磷酸单酯水解酶,分别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起催化作用,在动物DNA、RNA、蛋白质、脂类及机体免疫等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丙二醛(MDA)含量通常被认为可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程度的指标,并具有毒性。
观赏鱼养殖技术论文

观赏鱼养殖技术论文观赏鱼的养殖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观赏鱼养殖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观赏鱼养殖技术论文篇一论观赏鱼养殖的发展及对策[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观赏鱼的饲养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
目前,一些国家,观赏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养殖,开展贸易,使观赏鱼养殖成为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纵观近年国内和国外观赏鱼市场状况,我们看到观赏鱼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观赏鱼养殖将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个新兴休闲鱼业,具有广阔的发结论展前景。
[ 关键词 ] 观赏鱼观赏鱼养殖发展前景休闲渔业我国养殖观赏鱼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金鱼的故乡。
金鱼的养殖自1174年的南宋开始,至今已有800多年,400年前的1500年传入日本,17世纪传入欧洲,19世纪初传入美国,现已遍及世界各地,约有200多个品种,是观赏鱼中主要家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观赏鱼的饲养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
目前,一些国家,观赏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养殖,开展贸易,使观赏鱼养殖成为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纵观近年国内和国外观赏鱼市场状况,我们看到观赏鱼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观赏鱼养殖将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观赏鱼―般可分为五大类:金鱼,锦鲤、热带鱼,淡水其他观赏鱼及海水其他观赏鱼。
观赏鱼贸易品种大约有1600多种。
淡水观赏鱼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
海水观赏鱼主要来自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斯里兰卡、加勒比海地区,肯尼亚、毛里求斯和红海沿岸国家。
中国金鱼驰名中外,中国对国际观赏鱼市场的参与度逐渐增长。
一、我国观赏鱼养殖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的观赏鱼的生产几乎全部都是农民或个体民营企业依靠传统的经验、落后技术养殖培育的,国内一百多家水产研究所从未在这个领域投入过任何的科研攻关,我国也未曾有任何政策方针来鼓励扶持观赏渔业的发展。
大正三色锦鲤的饲养管理

大正三色锦鲤的饲养管理摘要观赏鱼,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本篇论文将介绍锦鲤中大正三色锦鲤品系的形态特征,繁殖,水体环境,饲养,病害防治等方面.关键词大正三色颜色流线型灵敏观赏鱼溶氧疾病防治一.基本介绍大正(Taisho)这个词指的是三色鲤有最初记载的一个历史时期,具体指1912-1926年,三色(Sanke)这种锦鲤是展览中较好的品种之一. 1915年新椗地区Ojiya市的Heitaro Sato在红白中发现了三色鲤,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三色鲤.这些是由Eizabura Hoshino从Takezawa处购买的,而后者后来用一条三色鲤与他的一条雄性白别光锦鲤杂交,于是就产生了著名的大正三色锦鲤品系.在过去的60年中,这种鲤身上的斑点变化非常具有戏剧性.最初出现的大正三色看上去光秃秃的,而现在的大正三色尽管阴影较重,但要优雅的多了.此时又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品系,其中较著名的就是由Sadazo Kawakami育成的赤三色锦鲤.这种锦鲤有鲜亮的红斑和小的黑斑,而且黑斑没有重叠在红斑上.这种鲤与Jimbei品系显著不同,后者不论是红斑还是黑斑,颜色都比较暗但他那大而闪光的黑斑同昭和三色鲤的相似.①二. 大正三色锦鲤的体态特征1.颜色大正三色石红白加上黑色编织成的组合.头部只有红斑而无墨斑,胸鳍上有2~3条黑色条纹较理想,其他鳍上亦同,但不能有太多黑斑.大正三色的白底要求与红白锦鲤一样纯白,不能掺杂黄色.头部的红斑均匀而浓,边缘要清晰,眼颊额不能沾染红斑,红斑是止于鼻孔线的.躯干上的斑纹需左右对称,鳍部也不要有红斑.红斑的鳞层须浓厚,不过仍需与墨纹和白底互相搭配.大正三色头部原则上不能有黑斑,而肩上必须有黑斑,如马鞍状,这是观赏的重点,而且分布于身上的黑斑最好是少数结实的块状黑斑,且左右分布均匀.黑斑不能喝红斑重叠,最好是相互配置于锦鲤体表,自背部达到尾结为佳.大正三色身体后半部不能有太多黑斑.鳍部要有美丽的条纹黑斑较好,但过多的黑斑条纹却会减少美感.大正三色与红白同为锦鲤的代表品种,俗称”御三家”.②2.外形鉴赏观赏锦鲤首先要总体鉴赏:看他的游动及静止时的姿势和形态是否优美动人;游泳时头部是否强健有力;静止时身体是否具有流线型的美感.从上往下看,以背鳍为中轴线,左右必须是完全对称的纺锤形.从侧面观赏,以侧线为中轴线,背部和腹部也必须是呈流线型的纺锤形.雄鱼应具有力量感的体形;雌鱼应具有柔和的曲线美感.总体鉴赏以后,要对局部进行鉴赏:头部必须流畅,不能过尖,也不能呈四方形;头顶不能有沟痕;鳃盖要平;口位于头的前方;触须有两对,二大二小;眼睛圆亮,不能有白色或红色的膜;胸鳍的大小应与体长呈正比,左右对称;雌鱼的胸鳍较圆,雄鱼的胸鳍较尖;尾柄粗大;各鳍都不能断裂或畸形.锦鲤的色彩要均匀清澈,并且要鲜艳有光泽.一般用质来表示锦鲤的色彩,主要指白质,红质和黑质.这三种颜色总体要求都是要色调柔和,看上去要致密,均匀,鲜明,有光泽,近似透明.要有坚实的感觉,红质和黑质要有稳定性.③三. 生长发育及繁殖1.生长发育除水温的高低和饵料的丰歉能影响锦鲤的生长速度外,雌雄鱼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差异.锦鲤体可长达90厘米以上. 锦鲤的寿命很长,一般可达70年.锦鲤性腺成熟年龄,雄鱼为2龄,雌鱼为3龄.性腺成熟后即开始产卵,繁殖后代.以后每年性腺周期性的成熟1次,繁殖1次.产卵期一般在每年的4~6月,但日本南方也有在秋季产卵繁殖的.这是由于气候的原因,锦鲤的卵巢1年可成熟两次.④2.繁殖1)锦鲤在性成熟以前,雌雄鱼不太好分辨.随着个体的成长,在体长达10~20厘米左右,雄鱼和雌鱼的模样明显不同.雄鱼一般体瘦而偏长,头部宽而短,额部稍稍突起,胸鳍前端尖而长.雌鱼身体短而粗壮,腹部明显膨大,头部窄而长,胸鳍前端呈圆弧形.到每年一次的繁殖期,雄鱼在它们的鳃盖和第一根胸鳍条上,呈现出颗粒米状突起,名为”追星”.这点与金鱼和鲤鱼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尾即将求偶的雄鱼,他的生殖孔下凹,如若挤压鱼腹,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到了排卵期,其特点是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扁而宽,微微向外突出,轻压有卵粒流出.2) 锦鲤生育的最佳年龄:雌鱼4~10龄,雄鱼为3~5龄.品种特征要典型突出.雌雄亲鱼的搭配也很重要.这对保证精子数量,提高鱼卵受精率极为关键.一般配比为一雌配三雄或二雌配三雄.锦鲤的产卵水温为16~18°C,最适水温为20度.锦鲤的怀卵量比较大,一尾雌鱼可产20~40万粒鱼卵.为了节省雄性锦鲤和提高受精率,增加生产效率,可以进行人工受精.这样一尾雄鱼的精液可以让2~4尾雌鱼的卵受精.显然比自然受精节省了很多雄鱼.3)锦鲤个体硕大,产卵量也大,在产卵时需要人工鱼巢,让鱼卵产在上面.常用的材料有:石松,水草,柳根,棕榈皮,塑料纤维材料等.4)锦鲤苗的孵化时间与孵化水温密切相关.水温18度是4~5天出苗,20~22度时3~4天出苗,25度时,只要3天就出世了.5)刚孵出的鱼苗在3~4天时,卵黄就被吸收完了.这时需要喂食草履虫,轮虫这样的活食.这样喂养7~10天左右,小鱼苗长到1~2厘米,就可以全部喂食红虫和专门供鱼苗吃的微型颗粒料了.长到2~3厘米长时,要进行筛选和淘汰.6)幼鱼的筛选从3厘米开始(饲养三十天左右),第一次筛选是将一些有明显缺陷的畸形鱼除去.减少饲养密度,节约饲养成本.以后每隔10~20天左右筛选一次.每十万尾幼鱼,经过筛选,可以作为上品出售的仅仅75尾.⑤四. 日常饲养1.挑选常识1)体表:体表完整,鳞片整齐,没有红肿,出血掉鳞等现象.鱼的眼睛鳃盖鼻孔没有充血现象.鱼鳍完整,无开裂破损血丝等现象.体表粘液正常,无拉丝带气泡等现象.粪便正常,肛门后不应拖着带状白色粪便.腹部线条流畅,无膨胀现象.体形:线条流畅,不能有任何扭曲和歪斜,体色应当光鲜.泳姿:健康的鱼游动起来平稳,鱼鳍舒展,在水中上下自如.反应灵敏,有突然的动静会及时闪避.但并不容易被吓到.2)鱼缸水的颜色发黄发绿或其他的颜色,都有可能加了药物,表明这缸鱼很可能有病.鱼在鱼群中的地位可以看出它的健康状况,选购时选择比较强壮的,占上风的鱼.决不能买与病鱼或死鱼同处一缸的鱼,它们肯定已被疾病感染,只是还未发病.不买鱼店刚进的鱼或没有开始进食的鱼.⑥2.生活习性1)食性锦鲤是杂食性鱼类,无论是动物性饵料还是植物性饵料均可投喂.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及细小的藻类等均可作为其事物.其摄食量随鱼体的增长和季节的变化而异,夏天的摄食量大,冬天可停止进食.刚复出的仔鱼,以轮虫和小型水藻为食,至3厘米以上的幼鱼,以底栖动物,螺类,贝类,水生昆虫幼虫,和水生高等植物碎片为食.2)活动性情锦鲤性情温和,喜群游,对饲养条件不苛刻,容易饲养.如果对锦鲤加以驯养,可以增强其对饲养者的亲近感,当饲养者发出某种信号喂食时,其会游过来觅食,甚至可任人用手托起.⑦3. 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1)水温锦鲤是一种粗放好养的鱼类,对水温水质等饲养条件要求不严格.其生活的适宜水温条件为2~30°C,最适生活水温为20°C~25°C.虽然其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但却不能抵抗水温急骤变化的弱点.在最适生活水温范围内,锦鲤的游动活跃,食欲旺盛,身体健壮,色彩鲜明.因此,有条件时,运用调温设备,调节水温,控制到锦鲤生长的最适水温.2)溶氧锦鲤借助腮呼吸,水中溶氧水平的高低对维持鱼体生命生活至关重要,鱼体的耗氧状态与水温和鱼体大小直接相关.随水温升高,鱼体的代谢活动加强,对溶氧的消耗量大幅增加.在高温季节,应采取机械增氧或经常换水的措施,将水体溶氧维持在较高水平.3)其他锦鲤虽然对水质要求不严格,但不等于没有要求,其喜欢生活在微碱性低硬度的水中因此应对饲养用水加以调节,确保其良好生存与生活.并注意保持好水质,是水中不含任何有毒化学物质.⑧4.饲料投喂最适合的饲料投喂量是鱼体重的3%~8%然而在家里,严格称重是不太可能的.根据经验,健康正常的鱼在15分钟之内是可以吃饱的.所以在没有称重的情况下,以15分钟内吃完的量为最合适的投喂量.如果投放过多,应在晚上睡觉前将多余的饲料捞出,以免影响水质.⑨五. 病害防治锦鲤赏见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等几种。
锦鲤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锦鲤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摘要】锦鲤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锦鲤苗种繁育技术和成鱼养殖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在锦鲤苗种繁育技术方面,包括选种、种苗生产技术等内容;在锦鲤成鱼养殖技术方面,包括饲料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控等内容。
通过研究锦鲤苗种繁育技术和成鱼养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效益,确保鱼类健康成长。
锦鲤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是一个综合性课题,需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研究和实践,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锦鲤、苗种繁育、成鱼养殖、技术、引言、概述、结论、总结1. 引言1.1 概述锦鲤,又称草鲤、锦鲞,是一种观赏性极强的鱼类,深受人们喜爱。
在中国,锦鲤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财富和好运。
锦鲤的养殖和繁育技术备受关注。
锦鲤的繁育技术是锦鲤产业的基础,关系着锦鲤数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升。
繁育技术包括选种、配种、孵化等环节,需要科学的管理和细心的操作,才能获得高质量的锦鲤苗种。
而锦鲤的成鱼养殖技术则是保证锦鲤健康成长和观赏价值的关键。
养殖技术涉及到饲料配制、水质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需要养殖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保证锦鲤健康成长。
锦鲤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锦鲤产业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创新,锦鲤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2. 正文2.1 锦鲤苗种繁育技术锦鲤苗种繁育是锦鲤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成功繁育出健康的锦鲤苗种对于后期的养殖工作至关重要。
锦鲤苗种繁育技术主要包括选苗、放苗、饲养和管理等环节。
首先是选苗。
选苗是繁育锦鲤苗种的第一步,选择健康、活跃的幼鱼是成功繁育的关键。
一般选苗时要选择体表光滑,无明显外伤、疾病的鱼苗,同时要注意挑选同一批次的苗种,避免混养导致的问题。
接着是放苗。
放苗时要选择合适的水域,水温适宜、水质清洁。
在放苗前要做好适应性培养工作,让鱼苗逐渐适应水域环境,减少死亡率。
再者是饲养。
锦鲤养殖论文

起源:锦鲤源于中国鲤鱼,是日本的国鱼,至今养殖有200年的历史,主要可划分为13个大类品系,约有100多种。
锦鲤游姿高雅,体型优美,色彩艳丽,斑纹灿烂,被称为“水中活宝石”饲养要求:一、环境要求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差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最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二、食性要求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
三、鱼种选择应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和其他疾病,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的鱼种。
四、饲养密度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簇箱密度一般6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15立方厘米可故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50立方厘米可放养8尾;11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50立方厘米可放养10尾。
五、饵料投喂锦鲤是杂食性鱼,最好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饵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蛤、蟹肉、芜萍,浮萍等均可。
六、四季管理锦鲤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其管理方法也不同。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锦鲤由冬眠开始复苏,饲养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要特别注意突然降温,要及时覆盖薄膜,保持水温稳定;投饵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投量由少逐渐增多,以利锦鲤消化吸收。
夏季,天气高温酷热,须加盖塑料遮光网,防止阳光直射,使阳光照度由8000~12000勒克斯降为5500~5800勒克斯为最适宜。
秋季天气少雨多晴,水温明显有所下降,最适锦鲤生长,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如蚕蛹等。
加大投量促进快长。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要将锦鲤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保膘防病,11月至翌年3月期间为锦鲤越冬期。
观赏鱼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 观赏鱼之锦鲤的饲养**: ***学院: 商学院专业: 国际商贸班级: 20150126学号: ************: **2016 年5月20 日湖州师范学院观赏鱼之锦鲤的饲养摘要:锦鲤,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Cyprinus carpio) 它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
鲤科是所有鱼种中最大的一科,超过1400种鱼种,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
由于它对水质要求不高,食性较杂,易繁殖,故受到人们的欢迎。
它容易繁殖和饲养,食性较杂,通常一般性养殖对水质要求不高。
锦鲤以其雄健的身躯、绚丽的色彩、华丽的斑纹、潇洒的泳姿、温顺的习性,被人们称为“水中活宝石”、“游动的艺术品”,已成为世界性的高档观赏鱼。
关键词:锦鲤的品种;锦鲤的养殖;锦鲤的疾病和防治前言(引言):锦鲤是名贵的观赏鱼类,现在已成为观赏鱼中的“明星”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魅力:体形肥壮健硕,体色艳丽晶莹,游姿潇洒优美,风度雄健英武。
养锦鲤不仅能怡情悦性,而且锦鲤象征吉祥、丰裕、幸福、如意,并体现了人们“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加上锦鲤品性驯良,相互间从不争斗,和睦相处,寓意“和气生财”,所以锦鲤又被誉为“好运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名贵锦鲤的需求必然日益增多,此外,锦鲤还是重要出口观赏鱼。
因此,培育名贵锦鲤尤其是精品锦鲤,是一项颇具发展前景的新兴养殖业。
正文:一、养殖环境选择通风向阳、水流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
亲鱼池面积30-40平方米,池深1.5-2m,水深1.2-1.5m。
产卵池15-20平方米,池深1.5m,水深1-1.2m。
孵化池3-5平方米,池深0.8-1m,水深 0.6-0.8m。
苗种池10-15平方米,池深0.5-0.6m,水深0.4m。
成鱼池的大小视饲养量多少而定,一般以2000-3300平方米为宜,既便于管理,水质也较稳定,池深 1.5-2m,水深1.5m左右。
锦鲤对环境适应性比较强,但不能抵抗水温急剧的变化,温差不能超过2-3℃,水温骤然下降或升高则容易生病。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最终5篇)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最终5篇)第一篇: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水产养殖学,是指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据了解,中国内陆可养水面为2734万公顷,目前仅开发利用536万公顷,只占可养面积的19.6%,发展潜力非常大。
我国传统水产养殖模式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传统水产养殖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主要原因是因为设施简陋,经济基础薄弱,长期破坏性经营造成了设施的老化,另一方面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
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目前我国有71个水产品年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水产市场,最大的淡水产品批发市场为武汉大东门水产品批发市场,日均成交40万公斤,日成交额200多万元,年成交额约75亿元。
渔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由过去的“菜篮子”逐步发展成集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等为一体的产业新格局,形成了以黄渤海、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优势养殖区为主体的“两带一区”区域布局。
以企业为龙头,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渔业产业化组织不断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世界主体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渔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持续快速发展。
试论锦鲤的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试论锦鲤的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锦鲤的繁育和养殖一直是养殖业中的重要问题。
苗种选育技术、幼鱼育苗技术、养殖基地建设、饲料配制技术和成鱼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锦鲤的生长速度、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锦鲤的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针对锦鲤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的研究,可以为我国锦鲤养殖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深入探讨锦鲤的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对于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锦鲤是一种受人喜爱的观赏鱼类,其色彩斑斓的外表吸引了许多养鱼爱好者。
由于其观赏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因此锦鲤的养殖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研究锦鲤的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锦鲤的苗种繁育技术直接影响到锦鲤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是锦鲤养殖成功的关键。
通过选育出高质量的苗种,可以提高锦鲤的产出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对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锦鲤的养殖技术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锦鲤养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水平。
通过不断优化锦鲤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成本,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锦鲤的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对于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产产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意义】2. 正文2.1 锦鲤苗种选育技术锦鲤苗种选育技术是锦鲤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选育出的苗种要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以保证后续养殖过程中的高产和稳定。
苗种选育要选择合适的亲本,通过亲本的配对和优良家系的选育,提高锦鲤的遗传质量。
在苗种选育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的控制,保证苗鱼的生长环境稳定和优良。
还需要加强对苗鱼的饲料管理,提供给苗鱼充足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促进其快速生长。
锦鲤苗种选育技术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选育方法和良好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锦鲤养殖的高效和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源:锦鲤源于中国鲤鱼,是日本的国鱼,至今养殖有200年的历史,主要可划分为13个大类品系,约有100多种。
锦鲤游姿高雅,体型优美,色彩艳丽,斑纹灿烂,被称为“水中活宝石”饲养要求:一、环境要求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差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最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二、食性要求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
三、鱼种选择应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和其他疾病,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的鱼种。
四、饲养密度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簇箱密度一般6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15立方厘米可故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50立方厘米可放养8尾;11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50立方厘米可放养10尾。
五、饵料投喂锦鲤是杂食性鱼,最好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饵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蛤、蟹肉、芜萍,浮萍等均可。
六、四季管理锦鲤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其管理方法也不同。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锦鲤由冬眠开始复苏,饲养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要特别注意突然降温,要及时覆盖薄膜,保持水温稳定;投饵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投量由少逐渐增多,以利锦鲤消化吸收。
夏季,天气高温酷热,须加盖塑料遮光网,防止阳光直射,使阳光照度由8000~12000勒克斯降为5500~5800勒克斯为最适宜。
秋季天气少雨多晴,水温明显有所下降,最适锦鲤生长,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如蚕蛹等。
加大投量促进快长。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要将锦鲤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保膘防病,11月至翌年3月期间为锦鲤越冬期。
七、鱼病防治锦鲤常见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等几种。
1.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症状病鱼体表寄生有灰白棉絮无毛状菌丝。
防治方法①孔雀石绿0.2ppm~0.4ppm浸泡;②福尔马林0.5ppm浸泡;③食盐400ppm~500ppm和碳酸氢钠400ppm~500ppm配成合剂,将病鱼用小池集中施药。
2.烂鳃病症状病鱼行动迟缓,体色和头部发黑,严重时鳃丝腐烂,鳃盖有透明小窗。
防治方法①漂白粉1ppm浸泡;②呋喃西林1.5ppm~2ppm浸泡;③红霉素0.3ppm浸泡;④硫酸铜0.5ppm~0.7ppm泼洒。
3.肠炎病症状体色发黑、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有黄色粘液外溢。
防治方法①呋喃唑酮0.1ppm~0.7ppm浸泡,配合土霉素拌饵投喂;②呋喃唑酮1克~2克/100公斤,连续口服3天;③大蒜头少量捣烂拌饵投喂,连续投喂3天。
4.竖鳞病(鳞立病、松鳞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全身鳞片竖起如松球状,鳞片基部水肿,内积有渗出液。
防治方法①呋喃西林1ppm治疗。
②食盐0.5%的水中饲养,停食2天,每天每尾用磺胺嘧啶0.6克配饵投喂。
③食盐2%水溶液浸洗10分钟。
④红霉素2.0ppm~2.5ppm浸洗30分钟~50分钟。
锦鲤分类:1、红白白底上有红色花纹者称为红白。
红白是锦鲤的代表品种。
3、斑纹应具的条件红白最重要的是白底要纯白,象白雪一样,不可带黄色或饴黄色。
红色愈浓愈好,但必须是格调高雅明朗的红色。
一般来说,应选择以橙色为基盘的红色,因其色调高雅明洁,一旦增色,品位较高。
而如果是以紫色为基盘的红色较为不雅,虽色彩浓厚且不易褪色,但难以给人明快的感觉。
另外红斑必须颜色均匀,不能模糊不清乃至有白斑出现。
红斑边际要清晰分明,但靠近头部部分有时会模糊不清,这是由于鳞片覆盖着下层色彩的结果,称为“插彩”。
这种插彩别具风格。
4、斑纹的位置条件锦鲤的斑纹必须全身均匀分布,左右对称。
只有左半边或右半边的花纹称为“@花纹”,这种花纹配置不理想。
以小型斑纹分布全身的称为“小花纹”,它不如斑纹集中成大块花纹的“大花纹”为佳。
因为随鱼体长大,“大花纹”会逐渐显现出锦鲤色彩,花纹具有的魄力。
下面说明斑纹分布的位置条件:(1)头部头部一定要有红斑。
即使躯干上有非常发现的花纹,但头上没有红斑者称为“和尚”,没有观赏价值。
头上红斑愈大愈好,但不可渲染到眼、颚、颊、嘴吻,以红斑前部到达鼻孔线最好,至少也应到达眼线。
红斑到嘴吻的“掩鼻”或头部全红者“覆面”品格不雅。
嘴吻上有小圆红斑称为“口红”。
如头部有大红珏时最好不要有口红,但如果头部红斑只到眼线或比眼线稍高时,“口红”的存在就美妙绝伦了。
最近有些人比较欣赏头上有变化的花纹,如斜钩型、鞋拔型等具个性的花纹。
如连获全日本锦鲤品评会等二十二届,二十四届总合冠军的著名红白“楼兰”即具有非常独特个性的头斑。
(2)躯干部躯干部花纹必须左右对称,最好靠近头部的肩部有大块斑纹,这是整条鱼的观赏焦点。
头部与躯干部之间红斑应有白地切入,最好不要是单调的直线花纹。
靠近尾部也须有红斑,称为“尾结”。
尾结距尾部2cm左右最为理想,切不可泻染到尾部。
但如果是大型鲤,则可允许尾结靠前或无尾结。
总之,红斑切不可头重尾轻或不均匀,不谐调,应以头尾平衡,左右谐调为佳。
5、红白的种类(1)段纹红白的红斑呈一般一段分布者称为段纹。
据此可分为“二段红白”、“三段红白”、“四段红白”。
这种斑纹均衡美丽,很受欢迎。
(2)一条红或称“一品绯”。
自头至尾结只由一条毫无变化的红斑纹构成者的红白。
(3)闪电红白自头至尾结有边续弯曲红斑称为“闪电红白”。
(4)德国红白德国鲤有红白斑纹者称之。
(5)白无地、赤无地红白系而无斑纹者称之。
全身白色者称“白无地”,全身红色者称“赤无地”或“绯鲤”,都是毫无价值的鱼,第一次选别时即要淘汰。
另外丹顶红白归类于丹顶,鹿子红白归类于变种鲤,白金红白归类于花纹皮光鲤,金银鳞红白、归类于金银鳞。
此四种将在后面详述。
大正三色1、大正三色的定义白底上有红色及黑色斑纹者称为“大正三色”。
头部只有红斑而无黑斑,胸鳍上有黑色条纹者为基本条件。
与红白同为锦鲤的代表品种。
4、大正三色的种类(1)口红三色:嘴吻上有小红斑的大正三色。
(2)赤三色:自头、背一直到尾结有连续红斑纹的大正三色,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但品味不高。
(3)德国三色:德国鲤的大正三色称之。
另有衣三色归类于衣,鹿子三色及三色秋翠归类于变种鲤,大各锦归类于花纹皮光鲤,金银鳞三色及丹顶三色分别归类于金银鳞与丹顶类。
昭和三色1、昭和三色定义黑底上有红白纹,且胸鳍基部有黑斑的三色称为昭和三色,它与红白、大正三色并称为“御三家”,为锦鲤的代表品种。
4、昭和三色的种类(1)淡黑昭和:指昭和三色的黑斑上,鱼鳞一片片呈淡黑色者称之。
(2)绯昭和:全身连续大红花纹者称之。
(3)近代昭和:白斑纹所占面积较多,乍看有如大正三色者称之。
(4)德国昭得:德国系统的昭和三色称之。
另外有衣昭和归类于衣,鹿子昭和、影昭和、昭和秋翠均归类于变种鲤,金昭和、银昭和归类于光写,金银鳞昭和归类于金银鳞,丹顶昭和归类于金银鳞,丹顶昭和归类于丹顶。
6、大正三色与昭和三色的区别具有红、白、黑三色斑纹的锦鲤分大正三色及肠和三色两种。
前者是白底上有红斑、黑斑,后者则是黑底上有红斑、白斑。
具体区别如下:(1)大正三色斑而昭和三色头部有黑斑。
(2)大正三色的黑斑呈圆形块状而存在于鱼体侧上部,昭和三的黑斑呈连续纹状或带状,席卷至腹部甚至全身。
(3)大正三色的胸鳍为白或有黑条纹,而昭和三色胸鳍基部有圆形黑斑,即称为无黑。
对二者鱼苗阶段有认识的人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它们墨斑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只要看墨斑的质即可辨明丹顶1、丹顶的定义头顶有圆形红斑,而全身无红斑者,称为丹顶。
如有口红线或头部红斑延伸至肩部者,均不能称为丹顶。
2、丹顶的种类(1)丹顶红白全身雪白而只有头顶有圆形红斑者称为“丹顶红白”。
红斑呈圆形且愈大愈好,但以不沾染到眼边或背部为宜。
红持要浓厚,边缘清晰,白质要纯白。
不得有口红。
红斑可有不同形状,除圆形外,还有呈梅花形的“梅花丹顶”,呈心形的“心形丹顶”,“角丹顶”等等。
(2)丹顶三色只有头部有圆形红斑,而身体如白别光者称之。
(3)丹顶昭和昭和三色只在头部有一块红斑者称之。
除以上三种外,其他头部圆形红斑,而躯干没有红斑的锦鲤也可称为“丹顶”,如丹顶五色、丹顶孔雀等。
在生物学上锦鲤同为一种,但根据其斑纹及鳞体形态可区分以上十三种。
黄金1、黄金的定义全身为金黄色的鲤鱼称黄金鲤。
2、黄金的历史黄金于一九四六年由青木泽太氏父子所创业。
黄金鲤常用于与各品种锦鲤交配而产生豪华的皮光鲤,成为改良锦鲤的主要角色。
4、黄金的种类(1)灰黄金、白黄金银色的皮光鲤称为“灰黄金”,因其外观呈银灰色。
色调较白者称“白黄金”。
(2)白金全身呈银白色者。
一九六三年以黄鲤交配灰黄金而得之。
(3)山吹黄金一九五七年以黄鲤交配黄金鲤而得之,全身呈纯黄金色,为黄金类具代表性品种。
(4)桔黄金桔黄色的皮光鲤,于一九五六年创出。
(5)绯黄金绯色的皮光鲤。
(6)金松叶、银松叶一九六零年由间野荣三郎氏创出。
黄金鲤背部每一片鳞片成为光亮斑纹,以白金为底称银松叶。
(7)德国黄金德国系统的黄金鲤。
(8)德国白金德国系统的白金鲤。
(9)德国桔黄金德国系统的桔黄金鲤。
(10)瑞穗黄主桔黄金北脊的鱼鳞呈光亮黑色者。
(11)金兜、银兜真鲤的头部有锹状金色或银色斑纹,躯体鳞片呈黑色而带金银色覆鳞的鲤鱼。
黄金交配时常大量产生,无观赏价值,初次选别即要淘汰。
(12)金棒、银棒全身土黑色而脊鳍基部呈金色或银色的鲤鱼。
与金兜、银兜一样,无观赏价值。
2008-5-17 23:00 回复写鲤1、写鲤的定义黑底上有三角形白斑纹的,称为白写。
黑底上有三角形黄色斑纹的,称为黄写。
黄写的黄色浓接近橙赤色者,称为绯写。
写鲤除上述三种外,还有德车系统的写鲤,如德国白写等。
1、别光白底、红底或黄底上有黑斑的锦鲤称为别光,属大正三色系统。
2、别光的种类(1)白别光大正三色去红斑就是白别光,也就是白底上有黑斑的,我国常称为“别甲”。
因为是大正三色系的锦鲤,所以头上才能有黑斑,肩部左右任何一侧皆须有一大黑斑。
胸鳍普通有黑条纹,有些也为全白的。
白别光以头部纯白,不呈饴黄色佳品。
(2)赤别光赤无地的北上有黑斑的,称为“赤别光”。
黑斑的质地完全与白别光相同。
赤别光与赤三色的区别,赤别光无白纹而赤三色侧稍带一些白色。
(3)黄别光:黄底黑斑的锦鲤称之。
(4)德国别光:德国系统的别光。
3、白写出与白别光的区别黑白二种颜色斑纹的锦鲤有日写出及白别光,区别如下:(1)白写出在头部必有面割型黑斑,或鼻尖上有黑斑及头顶上有人字形的斑纹,白别光在头部没有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