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之地黄饮子

合集下载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10)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10)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试题及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0分)1、小青龙汤中运用五味子的作用是()A敛肺止咳 B敛阴止汗 C收敛止泻 D滋阴敛液 E敛心安神答案:A(答案分析: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2、患者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选用( )A.玉女煎B.清胃散C.白虎汤D.黄连解毒汤E.泻黄散答案:B3、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是()A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B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C营血虚弱,寒凝经脉D 元气大亏,阳气暴脱E 肝郁气滞答案:C4、镇肝熄风汤中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的药物是()A白芍 B茵陈 C生地、麦冬 D白芍、天冬 E 玄参、天冬答案:E答案分析:镇肝熄风汤中玄参、天冬下走肾经,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

5、治疗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心下痞满证的常用方是()A半夏泻心汤 B 枳实导滞丸 C大承气汤 D 健脾丸 E枳实消痞丸答案:E6、下列方剂体现固冲涩血为主,健脾益气为辅配伍特点的方是()A 完带汤B 固冲汤C 泰山磐石散D 归脾汤E 固经丸答案:B7、安宫牛黄丸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为( )A 黄芩B 黄连C 黄柏D 牛黄E 雄黄答案:C(答案分析:安宫牛黄丸组成中“四黄”为:黄连、黄芩、牛黄、雄黄。

)8、开方剂综合分类法的医学著作是()A 《成方切用》B 《医方考》C 《医宗金鉴》D 《成方便读》E 《医方集解》答案:E9、天王补心丹中配伍茯苓的用意是A、健脾B、宁心C、消痰D、渗湿E、利水答案: B解析:天王补心丹组方中:玄参滋阴降火;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人参补气生血,安神益智;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丹参清心活血,使补而不滞;朱砂镇心安神,共为佐。

10、以下关于开窍剂使用注意,描述不正确的是A、不宜久服B、禁用于阳明腑实证C、辨明闭证脱证D、辨明病性属寒属热E、中病即止答案: B解析:开窍剂的应用注意事项首先应辨别闭证和脱证,其次辨清闭证之寒热属性。

地黄饮子研究进展

地黄饮子研究进展

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and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2
ics , 1982 : 290~3001
(责任编辑 : 闫 琪)
— 60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5 ] 葛 子 , 但 凌 , 宋万成 , 等 1 地黄饮子对实验性脑 栓塞局部 、下丘脑和肾上腺的组织化学变化观察 [J ] 1 中医杂志 , 1991 , 9 : 481
[6 ] 张福珍 1 地黄饮子在防治老年病中的地位与应用 [J ] 1 中医药学报 , 1994 , (2) : 281
[3 ] 谢 鸣 , 卞一明 , 白 晶 1 地黄饮子对果蝇寿命的影 响 [J ] 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1996 , 2 (2) : 201
[4 ] 谢 鸣 , 白 晶 1 地黄饮子对东莨碱所致小鼠记忆损 伤模型的影响 [J ] 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1996 , 2
(3) : 471
力对比分辨力和噪声影响明显 , 随着扫描重建
视野的缩小或重建矩阵增大 , 像素尺寸相应减小 ,
图像高对比分辨力提高 , 但像素内所含的光子数减
小 , 因而图像噪声增大 , 低对比分辨力降低 。
314 螺旋扫描的图像质量 螺旋 CT 图像在成像方
[7 ] 华浩明 1 地黄饮子方源于现代临床运用 [J ] 1 中成 药 , 1992 , 14 (12) : 371
[8 ] 葛保立 , 葛 彤 1 地黄饮子治疗假性球麻痹 60 例疗 效观察 [J ] 1 浙江中医杂志 , 1996 , 31 (3) : 1091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7)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7)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试题及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0分)1、以下何为金锁固精丸的君药 ( )A 沙苑蒺藜B 莲子C 莲须D 龙骨、牡蛎E 芡实答案:A2、下列方剂均属泻下剂,其中不用大黄的方剂是()A大陷胸汤 B温脾汤 C麻子仁丸 D黄龙汤 E济川煎答案:E(答案分析:济川煎的组成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3、桂枝汤变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属于方剂的哪种变化形式()A 药味加减的变化B 剂型更换的变化C 药量加减的变化D数方相合的变化 E 配伍形式的变化答案:A4、独活寄生汤中含有下列基础方的药物()A 四君子汤B 四物汤C 六味地黄丸D 生脉饮E 二陈汤答案:B5、原方主治里有浊气实热并夹有表邪者的方剂是() ?????A 蒿芩清胆汤——少阳湿热证B 小柴胡汤——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疟疾,黄疸,内伤杂病兼有少阳证C 厚朴七物汤D 麻杏甘石汤——表邪未解,邪热壅肺E 大柴胡汤{少阳病未解兼阳明热结证}答案:C6、清胃散中体现“火郁发之”的药物是()A石膏 B丹皮 C升麻 D 当归 E 黄连答案:C(答案分析:清胃散主治胃火牙痛,方中升麻既可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又可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达之”之意。

)7、与右归丸主治不符的是()A 畏寒肢冷 B纳差便溏 C 遗精阳痿 D 阳衰无子 E 腰膝软弱答案:B8、固涩剂与补益剂运用的主要区别是A、固涩剂治标,补益剂治本B、固涩剂不用补益药,补益剂主治缓证C、固涩剂主治正气散失滑脱证,补益剂主治正气亏虚证D、固涩剂主治急证,补益剂主治缓证E、固涩剂的配伍以固涩剂为君,补益剂的配伍以补益药为君答案: C解析:在运用方面的主要区别是:固涩剂主治正气散失滑脱证,补益剂主治正气亏虚证。

9、脾肾虚寒久泄久利者,宜选用()A四神丸 B真人养脏汤 C芍药汤 D桃花汤 E参苓白术散答案:B10、生化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A当归 B川芎 C桃仁 D炮姜 E 炙甘草答案:A11、以当归为君药的方剂是()A.当归补血汤B.复元活血汤C.生化汤D.补阳还五汤E.温经汤答案:C12、与真武汤主治证候无关的临床表现是()A 四肢沉重疼痛B 血淋尿血C 腹痛泄泻D 心下悸动不宁E 咳喘呕逆答案:B(答案分析:真武汤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冷,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

人卫版方剂学方歌

人卫版方剂学方歌

人卫版《方剂学》方歌六.解表剂 ----------------------------------------------------------------------------------------------------------- 1七.泻下剂 ----------------------------------------------------------------------------------------------------------- 2八.和解剂 ----------------------------------------------------------------------------------------------------------- 2九.清热剂 ----------------------------------------------------------------------------------------------------------- 2十.祛暑剂 ----------------------------------------------------------------------------------------------------------- 3 十一.温里剂 -------------------------------------------------------------------------------------------------------- 3 十二.表里双解剂 -------------------------------------------------------------------------------------------------- 3 十三.补益剂 -------------------------------------------------------------------------------------------------------- 4 十四.固涩剂 -------------------------------------------------------------------------------------------------------- 5 十五.安神剂 -------------------------------------------------------------------------------------------------------- 5 十六.开窍剂 -------------------------------------------------------------------------------------------------------- 5 十七.理气剂 -------------------------------------------------------------------------------------------------------- 5 十八.理血剂 -------------------------------------------------------------------------------------------------------- 6 十九.治风剂 -------------------------------------------------------------------------------------------------------- 7 二十.治燥剂 -------------------------------------------------------------------------------------------------------- 7 二十一.祛湿剂 ----------------------------------------------------------------------------------------------------- 7 二十二.祛痰剂 ----------------------------------------------------------------------------------------------------- 8 二十三.消导化积剂 ----------------------------------------------------------------------------------------------- 8 二十四.驱虫剂 ----------------------------------------------------------------------------------------------------- 8 二十五.涌吐剂 ----------------------------------------------------------------------------------------------------- 9 二十六.治疡剂 ----------------------------------------------------------------------------------------------------- 9六.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1.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方剂学解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

方剂学解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

方剂学解读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方剂学的八大治法是哪位医家总结归纳的?参考答案:程国彭2.方剂的组成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君、臣、佐、使3.佐药的类别有哪几种?参考答案:佐制、佐助、反佐4.方剂学是研究什么的?参考答案:治法与方剂的配伍理论及临床运用5.方剂组成中必不可少的是?参考答案:君药第二章测试1.含有连翘的方剂有参考答案:桑菊饮;银翘散2.既能解表,又可化饮的方剂是参考答案:小青龙汤3.桂枝汤主治参考答案:外感风寒表虚证4.桑菊饮药性偏凉,故用治风热壅遏于肺的咳喘症。

参考答案:错5.银翘散方中用药是辛凉中配小量辛温之品,故治疗寒热夹杂之证。

参考答案:错6.音频中药物组成的方剂名称是参考答案:川芎茶调散7.音频中药物组成的方剂名称是参考答案:消风散第三章测试1.“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的代表方是参考答案:大承气汤2.大黄在温脾汤中的作用为参考答案:攻下寒积3.麻子仁丸的组成有参考答案:麻子仁;厚朴;枳实;大黄4.大承气汤为峻下热结,泻火通便之方,若用治下利清水,色纯青,口干舌燥,脉滑实之症,亦有良效。

参考答案:对5.温脾汤与大承气汤均具攻逐积滞的作用,故二方用药均配伍大黄、芒硝参考答案:对6.音频中药物组成的方剂名称是参考答案:大承气汤7.音频中药物组成的方剂名称是参考答案:麻子仁丸第四章测试1.下列何药不属于小柴胡汤的组成?参考答案:芍药2.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核心药对是参考答案:柴胡与黄芩3.逍遥散中用的是参考答案:烧生姜4.半夏泻心汤中体现“辛开苦降”配伍的药物是:参考答案:半夏、干姜、黄芩、黄连5.下列何项不是大柴胡汤的药组参考答案:甘草6.视频中药物组成的方剂名称是参考答案:大柴胡汤7.音频中药物组成的方剂名称是参考答案:逍遥散第五章测试1.中焦虚寒所致呕吐腹痛,自利不渴,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缓,治宜用参考答案:理中丸2.理中丸的君药是参考答案:干姜3.当归四逆汤证可见参考答案:脉细而欲绝;四肢厥寒 ;腰腿疼痛;舌淡苔白4.当归四逆汤既可治血虚寒厥,又可治寒入经络之腰、腿疼痛。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阴阳双补之地黄饮子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阴阳双补之地黄饮子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阴阳双补之地黄饮子主要是从病机来说,阴阳两者的亏虚基本上相当,很难区分属于谁为主,尽管有时候临床上还是侧重在哪个方面。

比如说地黄饮子,地黄饮子,从症状和用药来讲,阴阳两虚还是侧重于阳不足,阳虚更多一些。

肾阳不足,虚阳上浮,但是就阴阳双方亏损来说,都是比较严重,这叫阴阳双补。

前面虽然像肾气丸阴阳都用,但是在主治里面,肾阳、肾气不足,阳不化气,这个比较突出。

而涉及使用的治法和用药方面技巧,为了适合它不至于化燥,为了适合它久服,所以在用量和选药上有些技巧特殊,所以在阴阳双补这个方面,应该说这类它是两方面,基本上阴阳两方亏损都较严重。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

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喑厥风痱能治之,火归水中水生木。

组成:熟地、山萸肉、石斛、麦冬、五味、石菖蒲、远志、茯苓、内苁蓉、官桂、附子(炮)、巴戟等分,每服五钱,加薄荷少许煎。

凡口噤身冷为喑厥,四肢不收为风痱。

熟地以滋根本之肾,桂、附、苁蓉、巴戟以返真元之火,山茱、石斛平胃温肝,志、苓、菖蒲补心通肾,麦、味保肺以滋水源,水火既交,风火自息矣。

刘河间曰∶中风,非外中之风,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故卒倒无知也。

治宜和脏腑,通经络,便是治风。

《医贯》曰∶痰涎上涌者,水不归元也;面赤烦渴者,火不归元也。

惟桂、附能引火归元,火归水中,则水能生木,木不生风,而风自息矣。

本方主治喑痱证。

“喑”指舌强不能言;“痱”指足废不能用。

其证由下元虚衰,虚火上炎,痰浊上泛,堵塞窍道所致,故刘河间选用滋补肾阴的干地黄为主。

王晋三曰:“饮,清水也。

方名饮子者,言其煎有法也”。

陈修园曰:“又微煎数沸,不令诸药尽出重浊之味,俾轻清走于阳分以散风,重浊走于阴分以降逆。

”方中以干地黄为主,用清水微煎为饮服,取其轻清之气,易为升降,迅达经络,流走四肢百骸,以交阴阳,故名“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这是个二类药。

主治证候分析,病机是阴阳两虚,作为窍,心窍,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逆,心窍闭阻,舌为心之苗窍,所以造成了舌强不能言,痰浊随着虚阳上浮闭阻心窍这样造成。

方剂学方歌

方剂学方歌

2. 调和肝脾
①四逆散——“四逆散中柴胡芍,枳实炙草四味药”—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②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③痛泻要方——“痛泻要方芍陈皮,白术防风成良剂”—补脾柔肝,祛湿止泻—脾虚肝旺之痛泻。
3.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姜芩连,人参草枣痞证散”—平调寒热,散结除痞—寒热互结之痞证。
②阳和汤——“阳和重用熟地黄,鹿桂麻芥草炮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阴疽。
六、补益剂
1.补气
①四君子汤——“四君参术苓草全,益气健脾此方先”——益气健脾——脾胃气虚证。
②异功散——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益气健脾,行气化滞——脾胃气虚兼气滞证。
③六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④一贯煎——“一贯归楝生地黄,沙参枸杞麦冬襄”——滋阴疏肝——阴虚肝郁证。
5.补阳
①肾气丸——“肾气丸中桂附选,臣佐六味地黄丸”——补肾助阳——肾阳不足证。
②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①小柴胡汤——“小柴胡汤黄芩草,半夏生姜人参枣”—和解少阳—伤寒少阳证;妇人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②﹨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并病。
③﹨达原饮——“达原槟榔厚草果,黄芩知母草芍药”—开达膜原,辟秽化浊—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
④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竹茹半,赤苓陈枳碧玉散”—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痰浊证。

方剂学-(7)_3

方剂学-(7)_3

方剂学-(7)1. 归脾汤除益气补血外,还具有的功用是A.健脾养心B.补血调血C.敛阴止汗D.滋阴复脉E.益阴降火答案:A归脾汤的功用归脾汤的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故选择A。

2. 炙甘草汤中配伍桂枝、生姜的主要用意是A.温阳化气B.温经散寒C.温经通脉D.通阳复脉E.通阳化气答案:D炙甘草汤中的配伍意义炙甘草汤中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

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

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

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故本题选择D。

3. 下列各项,不属六昧地黄丸主治证临床表现的是A.腰膝酸软,盗汗遗精B.耳鸣耳聋,头晕目眩C.骨蒸潮热,手足心热D.小便不利或反多E.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答案:D六味地黄丸主治六味地黄丸主治肝肾阴虚证。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故本题选择D。

4. 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黄精B.黄芩C.黄连D.黄柏E.黄芪答案:D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有熟地黄、知母、黄柏、龟板、猪脊髓。

故本题选择D。

5. 左归丸与一贯煎相同的功用是A.滋阴B.疏肝C.补脾D.降火E.益气答案:A左归丸与一贯煎的功用左归丸的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一贯煎的功用滋阴疏肝。

故本题选择A。

6. 大补阴丸中既能填精补阴,又能制约黄柏苦燥的药物是A.熟地黄B.龟板C.知母D.猪脊髓E.山茱萸答案:D大补丸的配伍意义大补阴丸方中重用熟地黄、龟板滋阴潜阳,壮水制火,即所谓培其本,共为君药。

继以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知母苦寒而润,上能清润肺金,下能滋清肾水,与黄柏相须为用,苦寒降火,保存阴液,平抑亢阳,即所谓清其源,均为臣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黄饮子(原名地黄饮,《圣济总承)
[组成]熟地黄(12g)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酒浸炮附子五味子肉桂白茯苓麦冬去心石菖蒲远志各半两(各9g)
[用法]上为粗末。

每服三钱(9-15g),水一盏半,加生要五片,大枣一收,薄荷五七叶,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大枣、薄荷叶,水煎频服)。

[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暗痱证。

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方解]本方所主治之“喑痱",是由于下元虚衰,阴阳两亏,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所致。

“喑”是指舌强不能言语,“痱”是指足废不能行走。

肾藏精主骨,下元之肾阴肾阳两虚,骨失其养,则见筋骨痿软无力,甚则足废不能用;足少阴肾脉夹舌本,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承,痰浊随虚阳上泛堵塞窍道,故舌强而不能言;阴虚内热,虚阳上浮,故面赤口干;肾阳亏虚,不能温煦于下,故足冷;脉沉细弱是阴阳两虚之象。

此类病证常见于年老及重病之后,冶宜补养下元、摄纳浮阳、开窍化痰。

方中熟地黄、山架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较天温壮肾阳,四味共为君药。

配伍辛执之附子、肉桂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料、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使金水相生,壮水制火,均为臣药。

石菖蒲与远志、扶苓合用,是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组合,是为佐药。

用法中之姜、枣和中调药,薄荷清咽利窍,功兼佐使。

综观全方,标本兼顾,阴阳并补,上下同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

诸药合用,使下元得以补养,阳得以摄纳,水火既济,痰化窍开,则“喑痱”可愈。

本方配伍特点有三:一是上下兼治,标本并图,尤以治下治本为主;二是补中有敛,开中有合,而成补敛开合之剂;三是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乃成平补肾阴肾阳之剂。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本方为治疗肾虚喑痱的常用方。

临床以舌喑不语,足废不用,足冷面赤,脉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属痱而无暗者,减去石菖蒲、远志、薄荷等宣通开窍之品:暗痱以阴为主且痰火偏盛者,去附、桂,酌加川贝母、竹沥、胆南星、天竺黄等清化痰热:兼有气虚者,酌加黄芪、人参以益气。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晚期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脊髓炎等慢性疾射过程中出现的阴阳两虚者。

4.使用注意本方偏于温补,故对气火上升、肝阳偏亢之象明显者,不宜应用。

[方歌]地黄饮子茱萸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