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教案-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资料 最新

高三历史教案-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资料 最新

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代表性成就、原因、过程、影响、启示)能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各方面的影响背景材料:2000年6月26日被誉为生活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由美、英、日、德、法、中六国科学家绘制完毕并于当天向全世界公布,中国负责1%的测序工作,标志着我国的生命科学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0月3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先后两次发射成功,基本建立了我国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11月29日,我国首台类人型机器先行者诞生,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脐身国际先进行列;继“神舟一号”发射成功之后,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再次发射成功,并于1月16日成功返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

这是国家863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大成果,它的运算速度为每秒4032亿次,它在整体上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完成载人航行……【知识范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以四大发明为代表)、原因、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三次工业革命;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科技成就工业革命对各国(英、日、德、美、俄、意、法、中)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旬子、王充、范缜、王夫之等唯物主义思想家的观点或著作;二、问题分析:(一)三次科技革命中分别产生了哪些新兴产业部门?出现了哪些典型的工业中心(区、带)?有哪些工业布局的趋势变化?主要从科技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改变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产业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一次社会变革(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社会阶级结构);1、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棉纺织业、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出现了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与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工业布局的趋势是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轻工业发展迅速。

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知识梳理】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背景(原因分析)1、政治前提:在英国的确立;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3、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4、市场:先后打败、、,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确立;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4、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2、先决条件:相对论等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并取得重大突破;3、社会保证:科学技术的社会化;4、推动力:社会需要(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起止时间 --1840年前后-- 至今领先国家英国、美国、苏联、日本、欧洲国家显著标志的广泛应用的广泛使用的广泛应用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时代特征蒸汽时代重大发明(成果)①生产:(人力,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②动力:(瓦特)③交通:(富尔顿)、火车()①动力:电动机、。

②交通:汽车()、飞机()③通讯:电话、电报④家用电器:电灯(爱迪生)(核心技术)、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新动力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核动力新能源电力、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特点1、许多发明都来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2、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3、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4、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1、自然科学开始同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直接动力;2、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规模大,范围广,发展更迅速;3、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如德、日)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2、科学技术的。

三次科技革命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复习

三次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1)战争问题: 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 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2)环境问题: 网络“黑客”、冰毒等 (3)高科技犯罪: (4)其他问题: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启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1964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你能列举出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的一项成果吗?(八下90页) 1970 1973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 3、新技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促进经济增长。
三次工业革命共同的积极影响
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 3、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核能 内燃机;石油
三次工业革命特点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多种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 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开始于轻工业部门。 3、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 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技术发明以科技进步 为基础。2、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 业部门。3、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 迅速传播。
拓展联系:
•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 强国。 • 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采用新技术 发展快,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 权,导致一战爆发。 • 第三次科技革命:采用新技术成为二战后 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 •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中考链接
材料一: 英国1764年棉花加工量为380万 磅,到1789年增长到3240万磅;生铁的 产量在1740年为1.7万吨,到1800年增长 到了25万吨。

复习课_三次科技革命

复习课_三次科技革命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5、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发明, 断增强综合国力。
结论及启示
科技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代科技 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 长的源泉。 国家: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尊 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 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个人: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 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 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加强国际合作, 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第一次:①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 封建社会; 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如新思潮萌芽 魏源)、洋务运动 第二次:①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如中日 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戊戌变法、义 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九年级历史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一、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1、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 兴起的国家 重要发明成果 影响 2、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 兴起的国家 重要发明成果 3、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兴起的国家 重要发明成果 特点 影响
二、体验探究,理解知识结构
18世纪60年代 1、时间: 2、兴起国家: 英国
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 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 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如国家实施863 计划。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 力。坚持改革开放 2、重视科技,重视人才,重视教育,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次科技革命复习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复习专题

飞机 飞机
电话 蒸汽火车 纳米技术 基因工程 国际空间站 第三次科技革命 珍妮纺纱机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
废水、废渣、废气全球皆是,一旦哪个战争狂人把电 钮一按,面对可以毁灭人类50次的核武器,你就知道“地 球文明”没有了。有人预言,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
的眼泪。
面对这一切,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3、飞天英雄杨利伟实现了世代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梦想, 这是中国( ) ①面对当今世界的机遇和挑战采取的行动 ②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现 ③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④综合国力提高 A、① C、①②③ B、①② D、①②③④
5、热点联系:
袁隆平院士
吴文俊院士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 励大会,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吴文俊获得500 万元,江总书记亲自为获奖者颁奖,朱鎔基在讲话中指出,要尊重 知识,崇尚科学,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依靠科技实现经济社会新发 展。
对生产力 的影响 对生产关 系的影响
使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产力发生了第一 次飞跃。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 力,引起了世界经济结 构的变化,第一第二产 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 比重上升 。
使整个社会日益 分裂为两大对立 的阶级,使资本 主义制度最终确 立。
使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 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 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 义。造成帝国主义国家 调整,使生产关系在一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定范围内适应了生产力 的发展 。 列强矛盾加剧。
三次科技革命复习专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 革命
19世纪最后几十年
第三次科技革 命
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

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专题复习复习目标:记住:三次科技革命时间、最早国家、重大发明、标志性成果、特点、等基本知识归纳: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学习:(基本知识梳理)合作探究:1、这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有没有参与?这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有哪些:(提示:从社会生产力、生活结构、国际格局等方面),由此,我们有什么启示?【随堂小测】1、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A、瓦特B、爱迪生C、爱因斯坦D、牛顿2、18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

下列哪一事件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宪章运动D、英国内战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战地记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讯社发回战场的最新消息,不可能使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A、移动电话B、有线电话C、有线电报D、无线电报4、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A、汽车制造技术B、飞机制造技术C、生物工程D、计算机网络技术5、下列事件中,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6、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

下列能源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利用并符合环保标准的是()A、太阳能B、电力C、石油D、原子能7、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并说明该如何趋利避害?。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二、重难点透析: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②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丌忘国耻,
奋发图强,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图一的出现不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这一历史事件不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 系?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
卡尔.本茨制造的汽车 图一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图二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 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一战爆发
受网络游戏暴力倾向影响,青少年行凶杀 人和自杀的案例在中国不断见诸媒体。许多家 长指责其为“电子罂粟”,侵蚀着青少年的生 活。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请你对如何 减少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提一些建议。
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 加强科技的安全性……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
火车机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1945年,美国制 成第一台计算机。
信息时代
爱因斯坦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左图“多利羊”诞 生于1997年2月,它是 克隆 世界上第一只 羊。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你能列举出我国在第三次 科技革命中的一项成果吗? 1970 1964
长 ②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
(6)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得 到什么认识?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 要正确合理使用科技,趋利避害,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要坚持 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保护资源和 环境。
(1)材料一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什么历史事 件有关?
工业革命
材料二:
蒸汽机车 的信息?
蒸汽轮船
(2)阅读材料二,你从中可以得到哪些不此事件有关
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发明蒸汽机已运用亍交通运 输;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牺牲了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姓名:张霞单位: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专题解读: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把生产力进步作为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尺度,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看历史,关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变迁,是当前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的重要选点。

(二)“神五”、“神六”的飞天成功及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构想,使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愈来愈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

(三)在2006年高考中,全国卷Ⅱ考了“苏联工业化资金的来源”题和“10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差异”题;江苏卷考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题;天津卷考了“两次科技革命中科学发明的区别”题。

不难看出近年高考主要集中在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特点考查。

命题预测:
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部分。

命题重点主要集中在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重大影响。

各种题型都有,尤其是图片、文字题经常涉及。

从专题角度看,本专题内容可同中国史联系在一起,考查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可联系现实生活考查与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以及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些极有可能成为命题的着眼点。

预测2007年高考中可能会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背景来设计题目,所以对于三次工业革命及相关内容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复习。

高考点击(近五年高考题统计):
复习目标:
1.通过专题复习,系统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条件、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整合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3.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复习设计:
运用投影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复习容量;采用学案导学,以学生自学为主,进行分层递进教学;采用比较法推进课堂教学,展开知识的纵横迁移,帮助学生形成对三次工业革命的整体认识;精选高考典例剖析,渗透学法、解法指导。

复习时数:一课时。

复习流程设计:
(一)自主温故,构建知识结构
利用《学案》,检查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

指导学生从5个方面把握每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情况。

(二)知识迁移与整合
设计一:请学生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的必要性条件?又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展开?(由具体到一般)
投影表格一:“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规律探寻:阅读表格一,归纳三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共同背景?(背景条件基本相同,主要不同是科学技术的地位日益突出)
设计二:投影表格二:“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表格二:“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学生活动探究:对照表格二,归纳出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产生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开发了哪些新能源?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就“教室”这个现实的情景,请学生表达出每次科技革命成果所在。


典例剖析,能力提升:注意“成就”的区分,可能创设情景。

(培养学生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例:1912年,世界第一艘超级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

由于该船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使一些人得救。

当时这种最先进的通讯技术最有可能是()
A.电话通讯技术
B.有线电报技术
C.无线电报技术
D.电子信息技术
解析:本题创设新颖情景,解题时注意抓住重要的关键性词语。

本题关键词“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然后根据“1912年”可知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此可排除D项。

而电话与有线电报与“大西洋”这一特点不相符,据此又可排除A、B。

选C。

变式题(举一反三):
1.下列人物中,不可能坐火车旅行的是()
A.达芬奇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列宁
2.每次技术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新名词。

下列名词的出现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直接有关的是()
A.坦克
B.工厂 C .无线电 D.互联网
3.假如你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汽车交通事故
B.纽约街头的电灯
C.航天飞机升空
D.邻居乘火车去旅游
设计三(思维拓展):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畅谈三次工业革命究竟给世界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投影表格三:“三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表三: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
规律探寻:归纳三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共同影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归纳提示:①生产力;②社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③国际政治经济格局;④生活方式;⑤社会环境等。

(三)思维拓展
1.探讨三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为何错过了机遇?面对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我们应如何应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投影)影响:第一次:①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②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①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加紧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第三次:①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极端困难的国内国际背景,一度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②我国也取到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

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

应对: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②大力发展科技文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④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2.结合地理学科知识,思考科技革命对世界工业布局有何影响?
3.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你可得出哪些哲学启示?
(四)专题小结:
通过本专题复习,希望大家能清晰地把握三次工业革命共性与个性的地方,同时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学好科学技术,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国之路。

(五)高考演练:
(2002年高考全国卷)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回答1~5题。

1.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与欧美相比,日本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由国家主导进行②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
③国营企业比例不断增大④基本清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A.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5.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大国。

加入WTO后,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这主要是为了()
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竞争力B.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收入D.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6.(05天津)极大促进机器制造业发展并推进机器普及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机器部件标准化生产的采用和推广
C.铁路大规模修建
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
7.(05北京)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西方殖民扩张加剧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8.(06江苏)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参考书目:
1、《2007年全国文综历史考试大纲》
2、《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
3、《5年高考3年模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